孩子看不懂《姜子牙》,卻熱心過萬聖節:語文老師該不該慚愧

2020-12-22 騰訊網

01.姜子牙

孩子看完《姜子牙》,完全沒有去年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完之後的愉快感。

其實,看到一半,孩子就問,哪吒呢?

再過一會兒,哪吒還沒出現,孩子拉著我的袖子,想要回去。

問他怎麼不想看了?

他說,不好看,看不懂,又沒有哪吒。

說完,我帶孩子走出了電影院。

02.萬聖節

電影院位於商場頂樓,順著手扶電梯往下,有個小店面,門口擺放著南瓜燈、巫師帽

小朋友一下就想起了:

呀,要萬聖節了,媽媽!我要買南瓜燈,今年你給我買什麼糖?我要帶去上學!

我納悶了,萬聖節你倒是記得清楚,怎麼《姜子牙》就不愛看?

他說,姜子牙是誰啊?

我說,你們老師沒教嗎?

沒有啊,他說。

我追問道:哪吒認識嗎,你知道《封神榜》嗎?

不認識。

那你為什麼喜歡看哪吒的動畫片呢?

因為他很好玩啊!我也想像他一樣,一腳把怪物踢到牆上,可以保護爸爸媽媽!

我這才意識到,孩子根本對《封神榜》一無所知,當時喜歡看《哪吒之魔童降世》,不過是因為同為小朋友,產生了共情。

03.語文老師和神話傳說

作為父母,我們帶孩子學英語、學數學,中國文化故事這一塊,難道不是語文老師的責任嗎?

接著,我就去群裡問老師:

孩子連姜子牙都不知道,語文老師都不教的嗎?

語文老師是他們的班主任,沒有說什麼,只是發了個尷尬的表情,似乎表達一些慚愧之意。

細細想來,趕緊撤回了我的問題,並向老師道歉。

作為家長,我是不是在推卸責任?

真的是語文老師的問題嗎?其實,他們不負責孩子的文化底蘊,他們負責的是考試分數。

孩子的文化底蘊,考的是家長的底蘊。

家長沒有打好孩子的"童子功",孩子在幼兒園前,沒有傳遞給孩子足夠的閱讀能力,這時候怪老師,怎麼看都不合適。

家長追逐著一些輿論引導,逐漸忘記了孩子需要的東西。

幼兒園的時候,每次萬聖節、聖誕節,因為熱鬧,而且相關的音樂作品多,布置起來,參與感強,非常適合親子互動。

幾乎沒有孩子不知道"不給糖就搗蛋"這句話。

英語作為日後考試的重點科目,幾乎從胎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語感,在英語啟蒙中,不乏歐美神話傳說。

數起北歐神話和希臘神話的神靈、英雄,孩子津津樂道,幾乎能梳理一套關係樹。

但說到中國傳說。

到目前為止,他只知道唐僧師徒四人,外加一個哪吒,而且哪吒是來自哪本經典,根本不了解。

04.讓孩子開始講中國文化故事

為什麼《姜子牙》孩子看得很吃力?

除了故事本身有些晦澀之外,完全看不懂,沒有共情感,是很重要的原因。

缺少共情,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神話傳說故事匱乏造成的。

其實,中國神話故事,有它獨有的魅力。

小學老師心中的男神金波老先生,編撰過一部繪本《中國神話故事》,本來就屬於教育部指定閱讀書目

家長不妨早些開始跟孩子一起閱讀。

看不懂一部電影,不重要。

過萬聖節,本身也沒什麼非牴觸不可的理由。

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傳說,在中國孩子身上被稀釋,甚至被遺忘。

是一種文化悲哀。

在中國日益強盛的現在,未來更有中國特色的故事,才是世界最美的講述。

為什麼不讓你的孩子,早點開始描繪呢?

相關焦點

  • 退伍軍人看《姜子牙》淚目,這部愛國主義電影,家長孩子都該看看
    如果你對孩子愛國主義教育上,很迷茫不妨你看完我這篇文章,再帶著孩子去看看姜子牙。保證讓你和孩子有不一樣的愛國情懷。我總共帶著孩子去影院看了兩次該影片,不讓孩子自己去動手和思維,幫孩子做所有的事情,雖然我們從表面去看,這是對孩子的一種愛對孩子好,其實,這種不是愛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一種更多溺愛是一種更多無言的害。
  • 國外電影看不懂:是我有問題,姜子牙看不懂:是電影有問題?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這部動畫電影的口碑兩極分化,因為開播前《姜子牙》和《哪吒》的頻頻聯動,導致一部分人認為《姜子牙》也是和《哪吒》一樣輕鬆搞笑的電影,結果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除了最後的哪吒彩蛋,很多人全程笑不出來。
  • 《姜子牙》預售票房破億:它憑什麼?該不該帶孩子去看?
    九尾體內的一個小女孩,讓姜子牙有了猶豫。他放走了女孩,也違背了天尊的旨意。 從即將被封為「眾神之長」,淪落到被貶下凡思過,連神力都奪走。戰功赫赫的姜子牙,也不過是元始天尊身邊斬妖除魔的工具人。 在天尊面前,再大的功勳,都抵不過他這一念之差。你聽我的,你就能被封神,你違抗天命,就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 06、姬發姜子牙該不該東徵討伐紂王?
    過了今天這章,就開始講孔宣了。  武王姬發與姜子牙該不該東徵討伐紂王?
  • 《姜子牙》:一部兒童看不懂,成年人看不透的電影,票房破10億
    在2020年10月4日17點31分,《姜子牙》累計票房突破十億元,再度刷新了《哪吒》的記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十億的動畫電影。在票房高收的情況下,口碑卻成兩極分化,有人叫好,有人唱衰,貓眼評分7.6分,似乎是一部稀疏平常的動漫電影。我個人對《姜子牙》的評價是一部兒童看不懂,成年人看不透的動漫電影。
  • 三人行語文孫老師:再不重視語文,孩子以後要「吃大虧!」
    小學語文有多難?不就是幾首古詩,幾篇課文,孩子會背會寫就可以了,拉不開多少分。這麼想就大錯特錯!其實,小學低年級的語文很簡單,是一些簡單的字詞和造句,只要多背就行了。很多家長為了想給孩子語文成績提上去,會給孩子買很多的閱讀書、教輔書,但是卻收效甚微,一讓他寫作文,孩子半天寫不出一個字。盲目性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孩子並不能夠「吸收。」
  • 關於婚姻,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科老師看法不同,我們該聽誰的?
    作者:李彎灣我到了「該結婚」的年齡。身邊的很多同齡人都結婚了,有的離婚了,有些連二婚都離了——我看他們過得也不咋地,而我的父母又很傳統,他們不斷在逼我結婚。我很糾結、很痛苦、很困惑、很迷茫,不知道該咋辦。
  • 抓孩子學習沒頭緒,聽聽語文老師怎麼說
    許多人知道我是語文老師後,都愛問我一個問題:「我家孩子語文不好,快跟我說說怎麼才能提高成績。」開始我是很認真對待這個問題的,也很切實地講怎麼學。奈何這個問題太大,一張嘴滔滔不絕間時間和話語權都被我佔據,待對方頻頻點頭又頗不耐煩時我還沒有說完,過後見他家孩子也沒什麼進展。
  • 孩子在幼兒園該不該學習拼音?家長怎樣幫孩子提升拼音水平?
    一位家長這樣說:「班上大部分孩子提前學了拼音,萬一小學老師看那麼多的小朋友有拼音基礎,就會加快學習進度,我的孩子不就落後了嗎?」到底孩子在幼兒園階段要不要學習拼音呢?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其實,孩子如果在幼園階段能熟練掌握拼音,對孩子將來的學習是利大於弊的。
  • 該不該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
    今天分享的是《該不該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有老師問我,這個課題需要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嗎?我想了好久,答案是:需要。之前網絡上有一個很火的概念是「別人家的小孩」,這個詞非常火,延伸的有別人家的男(女)朋友、別人家的老公(婆)。
  • 人生遠比電影黑暗,可是我們該讓孩子知道人生險惡麼?
    國慶假期我準備看《姜子牙》的原因是因為6歲的孩子看見了姜子牙給哪吒穿褲子、打翻了姜子牙家裡的酒瓶子這個宣傳片。孩子以為能看到哪吒,我以為能看到溫碧霞那樣的絕美妲己。去了之後才發現,《姜子牙》跟哪吒真的沒有半毛錢關係,孩子看了大概有二十分鐘就開始嘀咕:「這個電影我怎麼看不懂呀!」過了一會兒她就坐不住了,開始跑進跑出。
  • 家長反對培訓結構給孩子們過萬聖節,引發熱議!你怎麼看
    昨天一位家長和培訓結構老師爭論該不該給孩子過萬聖節的視頻引爆網絡,家長認為:不該給孩子過萬聖節,應多傳授愛國內容。有的網友說,我家小孩在機器人的培訓機構學習,也被要求參加萬聖節的活動,我們直接決絕。當然,也有少數人不以為然地說:元旦,五一,六一都不是我們的節日。母親節,父親節也是來自外樣,家長咋不呼籲取消?這些少數人的反對可能弄錯了概率,法定節日和非法定節日,提倡和不提倡問題。
  • 語文基礎差,上課如何聽講?提高學習效率,我們需教給孩子3件事
    可是成績差,學習習慣也差,心有餘力不足,學生會認為,語文課沒啥意思,老師也不喜歡我,到底怎麼聽講呢?反正我也聽不懂。家長每天強調,要認真聽講,聽老師的話,上課別開小差。可是怎樣的聽講才叫認真聽講呢?上課不說話,不做小動作,老師讓畫線就畫線,讓朗讀課文就朗讀,這樣是認真聽講嗎?小島老師想說,這也不是認真聽講,學會聽課,是要動腦筋,思考問題。語文基礎差,學習習慣也不好的同學,上課該如何聽講呢?
  • 語文老師:別給低年級的學生看帶拼音的書,提高不了閱讀能力
    根據一些老師的建議,給孩子買的書也符合低年級階段的語文學習能力,都是帶拼音的書,不會存在因為識字量太少的問題,有閱讀障礙。可是暑假來臨,孩子一本書都沒看完,對閱讀的興趣完全沒有,甚至有一些牴觸。家長很苦惱:明明是有能力閱讀的,為什麼孩子還是不愛看書呢?針對這個問題,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家長還是儘量少給孩子買帶拼音的書,確實提高不了閱讀能力。
  • 老師該不該讓家長在家裡輔導孩子,家長有苦說不出?
    老師的責任是教學生,但是我們有工作任務,學生80%達到優秀,我們就完成任務了,現在我們大多數能到到95%左右的優秀率,我們不是沒有付出,但是孩子不一樣呀。那5%的孩子真的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 你覺得這精力是家長付出還是老師?家長朋友們心裡沒有個明確答案嗎?
  • 作業多家長老師微信互懟孩子的暑假該誰做主?
    日前,上海某小學三年級的班級通知群裡迎來一個尷尬的局面,一位家長因為孩子暑假作業太多在微信群裡怒懟老師。這位家長稱女兒即將升三年級,語文老師更換,在已布置過暑假作業的前提下,又布置了新的作業:要求每個孩子每天抄一課三年級語文課文,讀課文五遍,並且每天抄一篇作文,同時還要閱讀八本課外書。
  • 語文老師直言:小學語文考100分的孩子,這份資料早已爛熟於心!
    語文老師直言:小學語文考100分的孩子,這份資料早已爛熟於心!如果說孩子是一個小數,那麼知識就是養分,如果孩子沒有吸取足夠多的養分,那麼他成長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因此孩子們在學習上一定要多用功,這樣才能繼續一個更多的養分,讓自己茁壯的成長,從呱呱墜地開始就是一張白紙再到學說話,學走路,最後到上學吸取知識,他們都是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如果說孩子這個階段沒有掌握好未來的路會越走越難。
  • 小學成績太差老師建議「留級」,家長該不該聽?老師都是好心勸阻
    小學知識不那麼複雜,學會正常的聽說讀寫就可以考出不錯的成績,因此有人說小學成績並不能代表什麼,很多孩子小學成績不好,到了初中後突飛猛進,確實有這種情況存在,但是筆者不認同小學成績不重要的說法。小學成績雖然不能代表以後學習階段的成績,但卻能看出來孩子是否開竅,有的學生開竅比較晚,跟不上學習進度,如果硬要跟著大部隊學,有拔苗助長的風險。
  • 不懂就問,為什麼萬聖節過了還有人說自己能「見鬼」
    不懂就問,為什麼萬聖節過了還有人說自己能「見鬼」 2020-11-03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孩子過萬聖節,真的就敗壞正能量了嗎?
    這家培訓機構的橫幅掛著愛國一類的字眼,繼而老師帶著孩子們過萬聖節,這位家長則反對培訓機構舉辦萬聖節活動,並且還斥責:「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老師當場解釋道:「為了調節一下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樂趣。」但這位家長仍然覺得這種做法不利於給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也不會給孩子帶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