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那個用摩託車背著「亡妻」回家的男人,現狀如何?

2020-11-17 網易新聞

  

  2008年5月12日清晨,四川省汶川縣的人們像往日一樣平靜的生活著,只是沒有人想到,十幾小時後他們竟遭遇了如此嚴重的災難。

  地震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發生了,頃刻間,房屋坍塌,地動山搖,有的人來不及反應就被埋在了廢墟下面,還有的人反應迅速,逃過了死亡的厄運。

  災難中有許多動人的場景,通過攝像師的鏡頭傳遞出來,消防員冒著二次坍塌的風險拯救廢墟中的人,醫護人員徹夜的工作,舉國上下組織捐款……種種這般,形成了一道溫情的風景線。

  這其中就有一位男子,騎著摩託車,後座背著早已死亡的妻子,走到半路,他停下車整理姿勢,記者將這個溫馨的畫面拍成了照片《給亡妻最後的尊嚴》。

  男人的名字叫吳加芳,因這一幕迅速走紅網絡,被稱為"最有情誼的丈夫",事後也遭受過許多非議,現如今的他早已看淡世事,與兒子相依為命。

  

  人間溫情

  人與動物之間的的區別有很多,其中一點便是人類有道德的約束,但是在災難來臨時,最原始的求生欲爆發出來,此刻也正是最考驗真情的時候。

  吳加芳與亡妻石華瓊相識於19世紀的80代,吳加芳的職業是一名泥瓦匠,二人的生活雖然不算富足,但也總能從平靜的生活中感受到溫情。

  石華瓊愛漂亮,所以家裡的衣服總是特別乾淨靚麗,吳加芳對妻子也寵愛有加,從不讓她幫忙幹農活,每當幹完活掙到錢,他總是惦記著給妻子買點小禮物。

  二人相濡以沫23年,就當他們都以為會跟對方白頭偕老時,意外發生了。地震發生的當天,石華瓊外出給手機充話費,隨後便習慣性的去茶樓看牌,這是她唯一的愛好,過了幾十分鐘,地震發生,石華瓊的生命也被永遠的埋在了茶樓下面。

  

  吳加芳僥倖從地震中逃了出來,第一件事就是去茶館的廢墟確認妻子的安全,可現實往往不盡人意,吳家芳一天一夜的用雙手挖出來的確是妻子的遺體。

  他坐在廢墟上,回想著妻子與自己23年來的每一幕,他不忍心就這樣看著妻子死在外面,遂拖出了自己破舊的摩託車,載著妻子,再走一遍回家的路。

  返程的路上,恰巧被外國記者發現,並用鏡頭記錄下來發表到報刊上,感動了無數的網友。

  引發爭議

  隨著背妻事件的爆紅,吳家芳被稱為"最有情義的丈夫",更是有外地女網友寫信想與其交往,這其中便有一個成都女人,劉茹蓉。

  跟其他網友同樣,劉茹蓉也是通過網絡與吳家芳結識,此時的吳家芳已經安頓好妻子的後事,坍塌的房子也準備重新蓋起來了,他也重操起老本行,每日為生活奔波。

  每日的勞累不計,也就是在這時,劉茹蓉走進了他的世界,閒暇之餘,劉茹蓉都會給吳家芳打電話,二人聊得十分投機,仿佛說上一句話就知道對方的想法,每次打電話兩人都會聊到深夜,久而久之便也成了習慣。

  

  終於有一天,劉茹蓉提出了二人見面的想法,吳家芳想著生活終歸要繼續,便也同意了這個建議,見面後的第九天,二人直接閃婚,因為雙方都已經是中年人了,也不缺乏為愛情獻身的勇氣。

  婚禮上,吳家芳表示:"感謝劉茹蓉,她已經知道我一無所有了,但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嫁給我,我雖然是因為背著亡妻讓全國人民認識了我,但說實在的我沒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正是這一舉動,打翻了網友們對吳家芳的印象,人們以為他是個重情義的人,所以他的續弦在網友看來便是背叛了亡妻,一時間,輿論鋪天蓋地。

  2009年,有一檔電視臺節目就將之作為議論點,並且將吳家芳的村民朋友請到了節目,在節目中,村民們紛紛表示,吳家芳背妻的行為是被逼的,不得已而為之,更是"披露了"吳家芳在生活中的"惡劣"品行,經常與妻子吵架,不贍養父親等等。

  有些網友認為這就是現實生活,做出這種選擇也無可厚非,也有的人表示吳家芳就是在作秀給人看,不僅如此,還通過發表言論來抹黑吳家芳,但無論真相究竟如何,吳家芳做出了他認為對的選擇。

  

  孑然一身

  好景不長,二人閃婚的弊端也隨著時間慢慢浮現出來,起初,劉茹蓉從自己的積蓄中拿出4萬元,用來給吳家芳蓋房子,但是房子蓋好後,二人的共同生活出現了弊端。

  因為地區不同,生長的環境也不同,所以二人幾乎有很多觀念是衝突的,也正因此常常吵架,劉茹蓉是一個比較極端的女人,幾乎每次二人吵架劉茹蓉都會提離婚,等冷靜下來後又會主動給吳家芳道歉。

  吳家芳稱,二人的矛盾不僅於此,劉茹蓉經常在自己家人面前讓自己下不來臺,久而久之,這份感情也隨著日積月累的爭吵失去了它原有的光澤。

  2010年6月13日,吳加芳籤下了與劉如蓉的離婚協議,並且籌齊歸還了劉茹蓉幫助自己蓋房子所花的錢,二人的感情如同夢境一般,匆匆散去,而這段感情僅僅只持續了一年半。對於自己來說,吳家芳更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在結婚時他曾說到:"我不會忘記亡妻對我的好,但我畢竟是一個男人,我要為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負責。"

  

  現如今,汶川地震早已成為歷史,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話題也逐漸被人們遺忘在腦海裡,沒人再去爭論吳家芳的再婚到底是對是錯,吳家芳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日新月異的網絡話題早就將此事掩蓋的不留痕跡。

  如今褪去焦點身份的吳家芳依舊帶著兒子相依為命,他表示自己已經不再有結婚的想法,只希望兒子可以健康成長,早日娶妻生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痴情男子吳加芳,汶川地震時背著「亡妻」屍體回家,現今如何?
    吳加芳的妻子在地震中喪生,他一路騎車背著妻子回到了家中,感動了無數人。如今多年過去了吳加芳又過得如何了?愛妻命喪地震2008年5月12日,也許是一個所有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日子。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好像張開饕餮大口的惡魔吞噬了四川大地,頓時地動山搖。無數高樓坍塌、地面深陷,多少家庭從此殘缺不再美滿,無數生命停留在此刻。
  • 汶川地震,他騎摩託車把「亡妻」背回家,半年後,他卻被眾人痛罵
    妻子遇難,當男人的,應該把她背回家。——吳家芳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發生後的第三天,在四川綿竹漢旺鎮上,吳家芳在幾個人的幫助下,將自己已經遇難的妻子石華瓊背在了背上,坐上了摩託車,一條白繩將兩個人綁在一起,可後面的那個人已經沒有了體溫。
  • 當汶川地震痴迷的男人騎自行車帶著「亡妻」回家,12年過去了?
    的大地震事件使許多人失去了親人和朋友,在地震面前,我們要感受生命的脆弱,經歷過生死的人會看不起一切。地震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家裡失去10口人卻仍奮戰在第一線的女警察,還有捐款100多元的小乞丐,對一些人來說,100元以上可能是沒什麼,但對乞丐來說則不同……另一個同樣感人的故事是迷戀的男人吳加芳。在吳加芳和他的「亡妻」中,我們看到了愛情最美麗的外表,讓人們相信這個世界上又有了不離不棄愛情。
  • 汶川大地震背著亡妻回家的人 閃婚離婚後 過著這樣的生活
    在汶川大地震中,吳先生因一張騎著摩託車背亡妻回家的照片,被稱為地震中最有情義的丈夫。不久他又因閃婚和離婚引起爭論,「從情義男到薄情寡義男」他究竟經歷了什麼?如今,他從傷痛和陰影中走出來,過上坦然平淡的生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三個心願——修葺後房,給亡妻修墳立碑,讓兒子儘早結婚成家。
  • 痴情男子吳加芳,地震時背著「亡妻」屍體回家,現今如何?
    吳加芳的妻子在地震中喪生,他一路騎車背著妻子回到了家中,感動了無數人。如今多年過去了吳加芳又過得如何了?愛妻命喪地震2008年5月12日,也許是一個所有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日子。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好像張開饕餮大口的惡魔吞噬了四川大地,頓時地動山搖。無數高樓坍塌、地面深陷,多少家庭從此殘缺不再美滿,無數生命停留在此刻。
  • 汶川地震中「最痴情的男人」:背亡妻回家,半年後卻閃婚新妻
    l人間自有真情在相信沒有人會忘掉2008年的汶川地震,這個事故有多慘烈,就有多少感人的故事。汶川地震後,有人拍了一張名為《給妻子最後的尊嚴》的照片。這張照片的男主角是吳家芳,他騎摩託車載著的女人是他的妻子石華瓊,但石華瓊已在地震中遇難死去。
  • 汶川地震身背亡妻回家的男人,半年後娶廣州富婆,如今怎樣了?
    01地震下的感動不知現在有多少人還記得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這次地震中在汶川地震之後,有人拍下了這樣一張照片,我們給他起名為《給妻子最後的尊嚴》。當時看到照片的人都很感動,而這張照片背後也隱藏著很多故事。▲給妻子最後的尊嚴照片中的主角是吳家芳,他騎摩託車載著他的妻子石華瓊,雖然他的妻子已經喪生了,但是吳家芳保留了她最後的尊嚴。
  • 汶川地震中背亡妻回家的「痴情男」,9天內結婚,痴情人設崩塌?
    汶川大地震中的溫情 2008年,是中國人民難以忘記的一年,在那一年,中國成功舉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帕運會,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以及汶川大地震的發生。
  • 汶川地震,喊著讓總理讓路的士兵怎麼樣了?被救的小女孩現狀如何
    時隔十年多,相信很多人對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記憶深刻。在大自然的災害面前,我國的軍人永遠是衝在第一位的。在這次災難中,他們的責任就是把災區的人民救出來,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是我國的軍人。抗震救災中,有一位軍官說過:「一個兵,穿上軍裝的時候,就不再是你老子的兒子,你老婆的男人,你是老百姓的兒子,是國家軍人。」當年的汶川地震後,解放軍們為了救人,在與時間賽跑,甚至顧不上吃飯、休息,只為能夠救出來更多的受災群眾。其中有一個士兵讓大家印象深刻,就是那個為救災讓當時的總理讓路的士兵。
  • 汶川地震中身背亡妻回家的男人,半年後又娶新妻,他如今過得怎樣
    例如,汶川大地震時期,關於給妻子最後的尊嚴,這件事情就曾經引起過很多討論。 一、驚天浩劫 零八年的時候爆發了一場汶川大地震,在這恐怖的浩劫面前,無數的人喪失了生命,還有無數的人在動蕩之中,親眼看著自己的親朋好友死去。
  • 汶川地震中,那位背兒子遺體徒步25公裡回家的父親,如今怎樣了?
    這個人就是程林祥,一個汶川大地震中的倖存者。他是地震的倖存者,但是他也在地震中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大兒子。痛失愛子的他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著父親的責任,正是他作為一個父親心裡懷抱著想要帶兒子回家的愛,讓他背著自己的兒子,徒步走完了25公裡回家的信念。
  • 2008年,當年汶川地震中被救起的「敬禮男孩」,如今現狀如何?
    接受他人的幫助容易,銘記他人的幫助卻很難,如何帶著感恩的心去幫助其他人更難。多年前那場地震後,湧現出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其中的一個小男孩格外令人印象深刻。2008年,當年汶川地震中被救起的「敬禮男孩」,如今現狀如何?
  • 12年前,汶川地震中被大叔救出的22歲少女,嫁給大叔後,現狀如何
    再過幾天就是5月12日了……至今,人們都無法忘記12年前的那一天——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在四川汶川爆發了繼唐山大地震之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當時發生地震時,一名22歲的少女被一位大叔救下後,少女那時十分感動,篤定地做了一個決定——心甘情願地以身相許嫁給了恩人。這件事當時被各大媒體紛紛報導之後,兩人常常被邀請到電視節目中敘述她們之間的故事,讓人聽上去十分的感動。如今,12年過去了,她的現狀又如何了?
  • 汶川地震被掩埋36天,被挖出來仍活著的「豬堅強」,現狀怎樣?
    在2008年的時候,汶川大地震的發生,使得全國人民都陷入到了悲痛的情緒當中,而在這個時候,四川地區的百姓們也過上了十分悲慘的生活。由於這場地震來得十分突然,所以,當地的人民也並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而在震後重建的過程中,全國各地也紛紛在為汶川及其他的災區做著相應的努力。
  •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個傾其所有捐了185元的小乞丐,現狀如何?
    汶川大地震的發生,距今已有12個年頭。這場地震給人類帶來了難以抹去的心理創傷,也留下了值得紀念的感人善舉。比如,身患小兒麻痺症的乞丐——龔忠誠,曾傾其所有向災區共捐款185元。這185元或許對抗震救災無足輕重,但卻是龔忠誠的全部勞動成果。
  • 08年汶川地震,那個紅著眼睛播報災情的新聞主持人,她現狀如何了
    相信大家都記得那場沒有為人類所預料到的汶川大地震吧,當時汶川大地震損失慘重,人員傷亡也很慘重,但是是誰告訴我了,我們這個消息是誰報導的這個消息呢?其實她就是在汶川地震時,餛飩眼框匯報新聞的主播,寧遠,我覺得她能匯報這麼悲傷的消息,她真的很勇敢,作為美女主播,她真的很敬業。
  • 汶川地震中的3歲男孩,搶救中還向解放軍敬禮,現狀如何?
    彼時,無數回憶湧上心頭,讓人不禁感慨,那個"敬禮男孩"已經長大,汶川地震都過去了11年。典禮上的男孩叫郎錚,是汶川地震的倖存者之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來的猝不及防。隨著地震第一時間出來的是傷亡人數,從10人到百人、千人、萬人。死亡人數和失蹤人數達8萬,準確數字是69227死亡、17923人失蹤。
  • 汶川地震是哪一年 汶川地震的原因
    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2億元人民幣。四川最嚴重,佔到總損失的91.3%,甘肅佔到總損失的5.8%,陝西佔總損失的2.9%。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汶川大地震吧!汶川大地震是中國一九四九年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強度、烈度都超過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 汶川大地震時,那個主動捐款4次的小乞丐,後來過得怎麼樣了?
    而提及地震,這對現代的我們也不陌生,甚至說得上刻骨銘心。看到這裡,相信不少讀者會想起那次令無數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災難事件——汶川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遺址0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發生8.0級大地震,汶川縣周圍均有強烈震感。這是一場百年一遇的大地震,震區建築破壞嚴重,民眾傷亡慘烈,讓國內外所有人都揪心不已。
  • 08年汶川大地震,他為我國捐款近億元,如今現狀卻讓人遺憾
    提到汶川地震,或許大家都不陌生,在2008年時,汶川地震也成為了全中國人的一場災難,在地震結束之後,無數災民們失去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中國政府也因此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對災區人民進行幫助,全國人民也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捐款,在中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整個災區的重建工作也變得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