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悟大師往生日紀念 | 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

2021-02-12 大安法師講淨土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況輪迴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此個人身,最為難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惡趣。三途易入而難出,地獄時長而苦重。】

首先徹悟大師舉出念佛法門的一大綱宗,真為了生脫死,發起大乘菩提心,以深信切願,執持阿彌陀佛名號,這十六個字是念佛法門的綱宗心要。

這四句十六個字要落實在淨業行人的心態和行為當中,他才是一個合格的淨業行人。沒有這四句話的落實,他只是口頭上的、掛名的念佛人而已。這四句話真的要落實下來,成為我們的知見,變成我們的行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首先來看「真為生死」。我們學佛是為了什麼?是真為生死來學佛的。對於佛教徒來說,他面對的,就像「沙門者,學死者也」。沙門,修道的人,就是學這個死字,了解死的無常,超越死。在這個死之上,有一個不死的道,我們要作這樁事情。這是生命當中的一樁大事因緣。

如果不是真為了生脫死來學佛的話,你來接觸佛教,讀了很多經論,聽了很多開示,都成為戲論了。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個點綴、一種遊戲、一種佐料。

看點禪宗機鋒轉語,拿去炫耀一下,說明我很有水平。大家聚聚會,像沙龍一樣的來充實一下生活。真為生死的心發不了,他不知道到佛門裡來是幹什麼的。於是他就求升官,求發財,求彩票,我這個賭下去能不能賺到錢,我到寺院拜一拜能讓我今天賺到錢,佛菩薩很靈;今天沒有賺到,佛菩薩不靈,不好。這都成戲論了。

人家為什麼說佛教像迷信,你真的這麼弄的話,就是迷信。你求一個願,我今天賭錢賺很多,明天提一掛香蕉來還願,希望下一次賺得更多。他不是去求證生命的真實相,不是真為生死來接觸佛法。我們要把真為生死之心發起來,要用智慧來觀照我們生命當中很多的真相。我們要明了,在三界六道的輪轉當中,具有種種的苦,八苦交煎。

在所有的苦當中,沒有比生死更苦的事情。人的生命可不是人死燈滅了,可不是這一段幾十年的光景。你死了,你的神識隨著你的業力還要輪迴,還要找另一期生命的載體。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這個過程,要在一種更廣闊的時空背景當中來觀照,我們真為生死的心發不起來,是由於看不到的。

就像看電影,我們只看到一個膠片,不知道下個情節怎麼發展,不了解這個過程。佛菩薩五眼圓明,他能夠觀照到眾生生生死死的全過程,所以他才生起大悲心:你本來是有佛性的,怎麼冤枉地受這麼多輪迴的苦?而且更多的是到三惡道裡面去受苦啊!

我們人道的眾生屬於胎生。胎卵溼化是四種生命誕生形態。這一世是胎生,下輩子,像換一個房間一樣,又是胎生。今世是人皮,下輩子又換了一種皮了。下輩子換什麼皮呢?自己都不能作主宰的。這種輪迴,從一個胞胎進入另外一個胞胎,舍一個皮袋到另一個皮袋,已經是很苦了。在這很苦當中,你在輪迴,還沒有出來,更多的還要墮落,墮到三惡道裡面去啊!人身很難得,但是失去人身卻很容易。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下一輩子投到豬胎裡面,變成豬了;投到狗胎裡面,變成狗了。這些豬、狗的胎都鑽過。不出輪迴肯定還要鑽。你現生非常懶惰,就想睡覺,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你可不是下輩子就變成豬了,豬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最大的快樂就是在爛泥坑裡面滾一滾,搖頭晃腦,沾到哪裡都是泥巴。但是它覺得很自在,還像禪定狀態當中一樣的。別人打它一下,它就害怕了。豬儘管快樂,但是愚痴啊。古希臘的哲學家有時候覺得作哲學家太痛苦了,了解世間的苦惱太多,所以有個選擇:是做一頭快樂的豬,還是做一個痛苦的哲學家?我們還是選擇痛苦的哲學家好一點。豬儘管快樂,但長好膘,肥了,馬上就是人間一道菜。它是八難之一,不能聞法修行,愚痴啊。

狗,現在我們看人有分別,看到當官的就奉承,看到貧窮的人就高傲得不得了。你狗眼看人低,下輩子可不成狗了——狗腿子了。這些都跟我們生前的習性有關係。這些都鑽過。

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你今生欠了人家那麼多錢,你不還,你耍賴,借錢的時候像孫子,還錢的時候像老爺。人家債主來上門要錢,你說「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不還。你可不是下輩子要變成馬、變成驢、變成牛去還嗎?你能不還嗎?這些都是因果。

所以這個人身最難得到而最容易失去,這是很悲痛的事情。我們不了解這個真相,阿羅漢證果後,了解八萬大劫以來生生死死的情況,他看到自己在三惡道受苦的情景,在他證果的這個份上,他都膽顫心驚,流出血汗!我們在這裡不知道害怕,等到果來了,就麻煩了。所以一念之差,便入到三惡道裡面去了。

為什麼說一念?很多時候我們違法、犯罪、犯錯誤都是一念,雖然是一念但也不是偶然的,為什麼會有這一念?這一念這麼堅固,看到好東西非要去搶,不搶就不自在,就很痛苦。你這種做賊的心理,這一念可不是當時的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你犯罪是一念,你墮入三惡道是一念,你成佛也是一念,往生淨土也是一念。讓這一念做主宰,可是一個過程所凝聚的。

所以一念之差就落到三惡道,到三惡道裡面是容易進去,就好像大石頭滾到山下,很容易滾下來,但要出來就太難了。你造作五逆十惡的重罪,到地獄裡面去受罪,那是萬死萬生,時間非常久遠。即使到了壞劫的時候,你的罪沒有受完,還要轉移到其他的世界繼續在地獄裡受罪,從這個監獄轉到另外一個監獄。地獄時長而苦重,地獄的苦是太苦了,我們人間所受的一切苦,即使是碎身萬剮的苦,跟地獄苦相比,也已經是輕得太多太多了。

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 釋尊一代時教興起的大致因緣。

阿彌陀佛聖誕日 | 簡單追溯一下,西方淨土是怎麼成立的?

印光大師往生日  |  火裡蓮花,女中丈夫

《觀音靈感錄》 |  二十六刀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重溫印祖言教,具足正知正見 | 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紀念
    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西方,如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穿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心不離佛。                              論·淨土法門普被三根論
  • 貪婪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佛教為什麼稱貪嗔痴為三毒?
    《增一阿含經》卷十四說:「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大智度論》卷十四說:「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元音老人開示:修學淨土的三種誤解印光大師開示:修行以念佛為正行,以持咒誦經及作種種利益事為助行念佛、持咒,要像推重車上山一樣用力頂!小孩可以念佛嗎?學生應該怎樣處理念佛與學習的關係?了生脫死,念佛第一!不持戒的念佛人,不是真念佛人哈佛大學陳宇廷:念完哈佛念阿彌陀佛!
  • 往生論淺示(1999年盤錦)01
    本部往生論開示是法師在東北講授往生論中最早整理出來的,由盤錦的王海龍居士通過現場聞法,而後根據錄音整理文字。以前印書名為《往生論講記》,並有海城的張世剛居士、崇培鈞居士作序與跋。二零一七年,淨土說網站祈請師父對早年所講這幾次往生論題寫名字。師父對在三學寺首次講的往生論題名為《往生論初示》,對本次所講與其他地方所講的題名為《往生論淺示》。
  • 往生論淺示(1999年海雲寺專輯) 01
    《往生論注序》,這個序是借序,不是《往生論》的序,是《往生論注》的序。但是印經的法師或者發心者就比較簡單,把它借過來了。這個序是近代淨土法門的一個祖師——印光法師所作。印光法師一生致力於淨土法門之弘揚。弘一法師、圓瑛法師乃至很多大德都盡力讚嘆他,說近三百年唯出此一人,單提如來正印!他這個序雖然文字簡短,但是把淨土一法描述得很詳盡。
  • 佛教正覺同修會 蓮友往生助念開示文
    極樂世界有許多殊勝快樂之處,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一一為您宣說,請您相信釋迦牟尼佛為我 們指引的明路,依照佛的指示,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脫離生死之苦。現在我們一起祈求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放光加持,接引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您放下一切煩惱牽掛,全心全意想念阿彌陀佛,求佛來此接您往生極樂世界。 」 (主者開示已,回身向上三請︰) 一心恭請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敬祈世尊不違誓願,接引弟子○○○往生西方 極樂世界。
  • 人生第一大事——《往生論注跋》
    《往生論注跋》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淨土法門,了生死無上妙法也。一代時教,浩若淵海。其究竟暢佛普度眾生之本懷者,唯淨土一法而已。以下凡信願念佛,即可帶業往生。上聖若肯回向,速得圓成覺道。仗佛慈力,與唯仗自力,其難易固日劫相倍。天親菩薩廣造諸論,宏闡佛乘。
  • 佛教:念佛也是有講究的,如何念佛才是最穩當的,印光大師開示
    就是心不執著五欲六塵,一心念佛。就是念佛時,不起分別妄想。就是《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中的淨念相繼,《阿彌陀經》所說的一心不亂。實相念佛又名法身觀佛,乃觀自身及一切萬法的真實自性的念佛觀。一切法本無自性,故此觀超越生、滅、空、有、能、所等觀念,並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等相,而專念真實自性本淨的真佛。此不以眼見色身,也不以心觀相好,而是觀佛身自無所有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念佛法,即為實相念佛。
  • 黃念祖居士對愛發火佛弟子的開示
    在和面時摻入一些油是極其容易的;但摻入之後,想再從面中取出這些油,那就難如上青天了,所以經典中說世尊的常隨弟子中,許多已證阿羅漢,但三毒所殘留的習氣,仍保留不斷,只有如來才能斷殘習。蓋「久反之地,非一戰所能成功」,故首先勸您,不可喪失信心。犯錯誤,怎麼辦?那很自然,那就是懺悔。再犯怎麼辦?那就再懺悔。一切罪從懺悔滅,故普賢大士十大願王中云:「我此懺悔,無有窮盡。」
  • 印祖畫傳丨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特輯
    大師一邊堅持工作,一邊在空閒時專念佛號。夜晚大眾休息後,大師仍然起坐念佛。書寫任務完成後,大師眼疾也康復了。大師由此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後來自行化他,以淨土為歸,皆由此開始。公元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正月,大師告假朝禮五臺山。後仍回北京紅螺資福寺,歷任雲水堂香燈、寮元等職,又任藏主,遂得閱讀大藏經。此後三年中,念佛正行以外,兼讀大乘經典。
  • 今日淨宗九祖蕅益大師圓寂紀念日 | 「宗乘教義兩融通 所悟與佛無...
    今天2020年2月14日(庚子年正月二十一),是淨宗九祖蕅益大師圓寂紀念日。縱觀祖師一生含辛茹苦,護持聖教,為報四重恩,樹立禪、教、律、密、淨之正法,匡正儒家宋明理學之弊端,救世之慈心、宏願、深忍、大行,令見聞者無不興起。紀念大師,便是紀念他的真修和行持。
  • 南懷瑾先生:永嘉大師《證道歌》把整個佛法三藏十二部變成文學化的東西.禪宗把真正的佛法心要,變成中國文化的佛法.
    舍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閱讀更多——●徹悟大師念佛伽陀教義一百偈:一句彌陀,臨終佛現。一句彌陀,成佛標準。●【徹悟大師念佛語錄】心能造業心能轉業。若前境來報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
  • 01 | 《往生論注》與《往生論》關係
    從今天開始我們分享《往生論注淺講》,此書是根據宗道法師在北京善導書屋講述的《往生論注》錄音整理而成。講述的時間是從2018年7月到2019年5月,共三十三堂課。全書總計62萬字。法師本次的講解重點貼循《論注》文面而作相關闡釋,主要參考淨宗法師的《往生論注講記》,著重選擇講記中精華且重要的思想重述之,風格輕鬆親切,通俗曉暢。
  • 印光大師開示:動物太多了,你放得完嗎?
    印光大師開示:放生這件事,原本是為了使人受到感動,體會到放生的意義,心生惻隱,不忍心吃肉;只要不吃,抓捕者就沒有市場了。水陸空一切生靈,都能在自己的天地上自由生活,這就是不放之普放。印光大師進一步提示:念佛人更要將自己與一切同倫,通通放生到蓮池法海中,永離生死之苦,享真常妙樂,這才是放生最大的收穫。放生十大功德(一)無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殺所致。
  • 11位高僧圓寂前的珍貴開示
    徒眾聽罷,多皆痛哭。唯有一人,神情不動。此人,便是神會上人。  對痛哭者,六祖斥之:數年山中修道,修得什麼?你等悲泣,為誰悲憂?難道,是悲傷我不知到哪去嗎?為此,六祖為徒眾說了「真假動靜偈」,闡述「一切無有真」,認為「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同時,說明了動即不動,生即不生,去亦不去,滅亦不滅的道理。六祖與徒眾作最後的告別時,說:欲求見佛,但識眾生。
  • 淨空法師:信願持名念佛,可以讓我們脫離生死輪迴,往生淨土
    【解】蓋念佛三昧為寶王三昧。具是一切三昧功德。這「一切」是無量無邊,大乘經常講八萬四千。【解】自當同具種種三昧之名也。這就是常說的佛號不可思議。  【解】「三昧」,即三摩地,譯為正定、正受。(詳解見第二品。)「總持」,即陀羅尼,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並能持無盡義。(詳解見第二品。)「三昧」就是三摩地,翻成正定、正受。
  • 淨土法門,重在信願.信願若真切,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無信願,縱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脫死.
    ~印光法師文鈔摘錄汝之三弟,亦當隨分隨機而為開導。以後但熟閱文鈔等,不得輒來信,以光無力支持。文鈔,嘉言錄,即是普為一切專修淨土之總信。若泛學各宗,則非當機之論。今人若不專修淨土,縱能深通經藏,徹悟自心。生死到來,還用不著。何以故,若不念佛求生西方,必須斷盡煩惱惑業,方有了生死分。但能通達經論,悟明心性,而煩惑未斷,依舊輪迴。況未能深明經藏自心者乎。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
  • 慧律法師開示:金光明沙、咒輪、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金光明沙金光明沙系根據密部,持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所加持之土沙。目的即在利益亡者。透過咒力、願力及心力三者相結合,轉變被加持者之心念,助其安度生死大關。使用分量,每次約一指甲之量即可,以其所重者在加持力大小,而非分量多寡。使用時,撒於亡者額頭(兩眉間上方,約頭髮與眉毛中間)上。若為火葬,斷氣前、後,可先撒少許於額上(直接撒,毋須用強力膠固定)。
  • 達摩大師:若不見性,修盡一切善法也不能成佛
    設教只為標心;若識心,何用看教?若從凡入聖,即須息業養神,隨分過日。若多嗔恚,令性轉與道相違,自賺無益。聖人於生死中,自在出沒,隱顯不定,一切業拘它不得。聖人破邪魔,一切眾生但見本性,餘習頓滅。  但不見性人,讀經、念佛,長學精進;六時行道,長坐不臥;廣學多聞,以為佛法。此等眾生,儘是謗佛法人。  前佛後佛,只言見性。
  • 送往生須知
    凡對淨土法門有信願,老實念佛,乃至臨終前能真誠發心懺悔,至誠念佛者,或親人懇請助念,且家親眷屬完全同意一切後事均按送往生儀軌來辦理,並能全力配合者,皆可助念。參加送往生乃最大善舉,替亡者背業之說實屬無稽之談。  五、臨終人生命體徵已明顯進入彌留狀態,親人不做勉強性搶救,確定按照淨土送往生要求辦理後事的,可為其助念。
  • 【七歲孩童●往生紀實】2017年1月1日《七歲智障孩童●呂總冠●往生紀實》淨空老法師所言真實不虛!智障孩童示現往生作證轉!
    孩子往生後讓我明白了不深信因果帶來一連串的災殃。因為自己不信因果果報,所以感召到今天孩子智障受苦而離我而去,深感極之慚愧,懺悔!亦使我學會明白「深信因果」,「斷惡修善」,「轉惡為善,轉迷為悟」。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世出世間任何一法,都不能違背因果定律。人生苦空無常,一切如夢幻泡影,只有什麼是最真實的?聽佛陀的教誨。依教奉行,真信切願,老實念佛,聽話,真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