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上看,在《喜寶》中,亦舒是十分成功的,因為只要一提起這個名字,大家就像是聽到了張愛玲的名字一樣,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的存在。這部電影拍的中規中矩,沒有那麼矯揉做作。亦舒所講述的並不是發生在這個時代裡的事情,因此我更願意把它當做是一部歷史片來看。
故事發生在一個沒有行動電話的年代,多數人都還沒有把寫信這一通訊方式給扔掉。看到這裡,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以前的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句話。不過,就目前而言,我們已經很難做到感同身受了。
在亦舒的小說裡,會很自然的站到女性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因為好像沒有比女人更懂在男權社會下的女人了吧。在亦舒的筆下,大多數的女人都是生活在城市裡的,至少可以過著打開窗戶就能夠看到天空的生活。
而之所以在開頭提起張愛玲,是因為我覺得亦舒和張愛玲是有同一個共同點的,那就是她們筆下的文字都是貫穿了女人一生的描寫。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雖然只有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但是卻凸顯了"一生"的觀感體驗,可能這也就是亦舒想要表達給觀眾的吧。
在年齡這方面,男生肯定是越來越吃香,但是女生則不一定。一生也好,半生也好,在情與愛的糾葛當中,女人的一生稍縱即逝。喜寶說:他不喜歡公主遇上王子從此就過上幸福生活這個故事。王子有沒有呢?肯定有,但是比男生早熟的女生肯定是不抱有期待的。就像喜寶的媽一樣,光是等就等了半輩子,但是這種事情放在現實生活中,又哪裡少見呢?
除了女人,在亦舒的筆下,男人更多都是符號化的,比如富豪,是個好賭成性、欠債不還的丈夫,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個不成功的男人,女人在男人面前還是沒有任何的空間。因此才說《喜寶》這部電影,更多的反應出了現實中女人面對的各種問題,更能引發出人們對現實的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