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06 09:57:45
早在2017年,Elon Musk接受採訪時就表示:「未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失去工作」,《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也曾表示:「在20到30年之間超過50%的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取代」。
現在時間來到2021年,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有些職業真的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比如我們接到了越來越多機器人的推銷電話,比如醫院或銀行的櫃檯服務也都換成了機器人,人工智慧替代部分傳統行業這一過程正在不可逆地進行著。那麼面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大學生該如何選擇專業,畢業生又要如何做職業規劃呢?
在這裡展覽館認為可以把一份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分為「執行力」和「創造力」兩個因素。「執行力」需求較高的工作特徵為可預測性高、重複性強、主觀性弱,代表職業有數據收集、電話推銷/客服等,反之「創造力」需求較高的工作特徵為可預測性低、重複性弱、主觀性強,代表職業有教師、設計師和作家等。所以展覽館認為一個職業如果對「創造力」的需求比「執行力」高,那這個職業相對不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反之則較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雖然人工智慧能通過圖靈測試,就某些問題給出與人類一致的答案,但這並不代表人工智慧具備與人類相同的思維能力,更何況人類還具有情感等非理性非客觀的因素,所以人工智慧目前只能替代對「執行力」需求高的職業。
下面我們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職業簡要對比分析,不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的職業排名靠前的有:1、教師/教育行業從業者,2、心理學家/心理健康從業者,3、寫手/作家/設計師/藝術家等,這些職業都屬於對「創造力」要求較高。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的職業排名靠前的有:1、打字員,2、會計,3、流水線質檢員等,這些職業也都符合對「執行力」要求較高的條件。
人工智慧的出現實實在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替代了一些職業,當然也創造出了人工智慧工程師等新的職業。人工智慧目前創造了哪些新職業,未來還會有哪些,對於選擇專業和職業規劃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們下期繼續聊。
責任編輯:YY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