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職業的發展規劃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人工智慧與職業的發展規劃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06 09:57:45

  早在2017年,Elon Musk接受採訪時就表示:「未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失去工作」,《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也曾表示:「在20到30年之間超過50%的工作崗位被人工智慧取代」。

  現在時間來到2021年,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有些職業真的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比如我們接到了越來越多機器人的推銷電話,比如醫院或銀行的櫃檯服務也都換成了機器人,人工智慧替代部分傳統行業這一過程正在不可逆地進行著。那麼面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大學生該如何選擇專業,畢業生又要如何做職業規劃呢?

  在這裡展覽館認為可以把一份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分為「執行力」和「創造力」兩個因素。「執行力」需求較高的工作特徵為可預測性高、重複性強、主觀性弱,代表職業有數據收集、電話推銷/客服等,反之「創造力」需求較高的工作特徵為可預測性低、重複性弱、主觀性強,代表職業有教師、設計師和作家等。所以展覽館認為一個職業如果對「創造力」的需求比「執行力」高,那這個職業相對不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反之則較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雖然人工智慧能通過圖靈測試,就某些問題給出與人類一致的答案,但這並不代表人工智慧具備與人類相同的思維能力,更何況人類還具有情感等非理性非客觀的因素,所以人工智慧目前只能替代對「執行力」需求高的職業。

  下面我們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職業簡要對比分析,不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的職業排名靠前的有:1、教師/教育行業從業者,2、心理學家/心理健康從業者,3、寫手/作家/設計師/藝術家等,這些職業都屬於對「創造力」要求較高。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的職業排名靠前的有:1、打字員,2、會計,3、流水線質檢員等,這些職業也都符合對「執行力」要求較高的條件。

  人工智慧的出現實實在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替代了一些職業,當然也創造出了人工智慧工程師等新的職業。人工智慧目前創造了哪些新職業,未來還會有哪些,對於選擇專業和職業規劃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們下期繼續聊。
責任編輯:YY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帶動哪些職業?
    打開APP 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帶動哪些職業?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25 09:47:56   近年來,伴隨著人工智慧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可以清楚感受到未來智能化、數位化時代來臨的腳步。
  • 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時代未來的那些職業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時代未來的那些職業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易水寒 發表於 2018-07-05 11:04:37
  • 達內集團與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共建人工智慧學院,聯袂培養AI人才
    10月28日,無錫科技職業學院與達內教育集團「AI+智慧學習」共建人工智慧學院項目戰略籤約儀式在人工智慧學院I203會議室順利舉行。通過本次的合作共建,在打造高端實驗實訓條件的同時,能夠有力提升學校人工智慧學院的專業建設水平,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2018年1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聯合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啟動「AI+智慧學習」共建人工智慧學院項目,是教育部產教融合「大平臺+」戰略組成部分。
  • 揭秘人工智慧訓練師:新職業,給AI當老師並不簡單
    據了解,這是自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二批新職業。而最新分析顯示,預估到2022年,人工智慧訓練師國內外相關從業人數有望達到500萬。光看定義,有人可能還難以區分人工智慧訓練師和其他人工智慧開發者的區別,對此,海南省區塊鏈產業研究院專委副主任、海南大學教授段玉聰分析,從職業定義上,人工智慧訓練師主要使用智能訓練軟體,工作面向人工智慧產品的實際使用過程。
  • 從李子柒的成功中,學習個人的職業規劃和發展
    我想從職業規劃和發展的角度談一點自己的看法,也許可以給我們這些普通人一點學習和借鑑的意義。一、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天賦。李子柒李幼年生活比較不幸,父母離異,之後父親早逝,因被繼母虐待,爺爺奶奶心疼她,便接她回家。在她讀小學5年級的時候爺爺去世,奶奶開始獨自撫養她,生活也變得難以為繼。
  • Thomas Clawson博士:蓄勢突圍,以新一代國際職業策略規劃提升人才...
    A:在VUCA時代,職業生涯規劃領域也面臨著全新的變革。我們必須對固有的成熟體系進行升級,以適應社會經濟等各個領域的劇烈變化。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進步,我感覺到已經成功運行了幾十年的GCDF以及現有的以傳統職業路徑為基礎的認證體系,已不再適用於新時代的需求。
  • 人工智慧推動文學新發展
    2016年,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出版的一份報告指出,作家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機率很小,遠遠低於一些體力和重複性勞動被取代的可能性。但近年來,人工智慧寫作發展迅猛,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人工智慧寫作發展迅猛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財經、體育類新聞以及廣告和郵件,很多是由人工智慧程序寫成的,如美聯社用機器人編輯編發企業財務報告、騰訊的自動寫作程序已經能夠寫作財經和體育類稿件等。除了這些非虛構類寫作,人工智慧也在詩歌、小說、劇本等文體的寫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績。早在1962年,美國就研發出自動寫詩軟體,其詩作在《地平線》雜誌上公開發表。
  • 讓MBTI職業性格來測試你的職業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對我們人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事,在大學的職業規劃課到正式工作對自己職業整體規劃的思考,都是在確認自己想做什麼、喜歡做什麼的過程,也是每個人都要考慮的選擇。進行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除了自己的喜好,也要了解自己的職業性格。
  • 我校學子在2020年河南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喜獲佳績
    舉報   日前,由河南省教育廳主辦、河南省大中專學生就業服務中心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承辦的2020年河南省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
  • 人工智慧與設計(1):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定義
    前四章主要講了現在人工智慧的基礎知識、底層設計、網際網路產品設計以及人工智慧與設計的關係,後面會通過3~4章詳細分析人工智慧對不同行業設計的影響,目前考慮的領域是室內設計、公共設計和服務設計。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說起人工智慧這詞,不得不提及人工智慧的歷史。人工智慧的概念主要由Alan Turing提出:機器會思考嗎?
  • 2021年職業規劃不能「病急亂投醫」 正確答案在這裡!
    在職員工的壓力也在不斷增長,未來的發展有太多不確定性。 傳統的以職業路徑發展為基礎的生涯規劃已經不符合時代,時代呼喚著以策略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思維觀為基礎的新一代職業生涯規劃。 為推進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大學生、職場人士及企業組織在變局之中開新局,近日,由安博教育發起的以「新一代職業生涯規劃」為主題的線上面對面研討活動通過「寰宇君教育港」成功舉辦。
  • 《規劃綱要》繪就智能高鐵發展新圖景
    當前中國正站在時代發展潮流的風口浪尖上,隨著國鐵集團近日出臺《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一個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高鐵正向我們闊步走來,也開啟了中國鐵路蝶變的新序幕。  《規劃綱要》清晰勾畫出未來30年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兩步走」戰略目標及路線圖,到2035年,智能高鐵率先建成。
  • ...築夢未來——自劍運動中心開展高水平運動員職業發展規劃培訓
    為提升運動員職業素養,積極備戰2021年全運會,自劍運動中心於12月9日開展了高水平運動員職業發展規劃培訓。本次培訓邀請了奧運冠軍徐莉佳(女子帆船)、火亮(男子跳水)和世界冠軍李娜(女子自行車)對自劍中心運動員進行授課。自劍運動中心在滬全體運動員參加了本次培訓。
  • 認識職業規劃,遇見未知的自己
    自從做了職業規劃,身邊就有朋友問:「韓老師,什麼是職業規劃呢?」 這篇文章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並教會你通過5步法做職業規劃。 什麼是職業規劃呢?
  • 職業規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那麼如何確定自己的職業規劃呢? 一、符合個人興趣和成長能力 你的職業規劃,必須包含你對職業的理解和嚮往。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要到達哪裡,都要在職業規劃中體現。 職場是一個長途旅行,這個旅行是漫長的,所以你必須有足夠的興趣。你必須保有足夠的熱情,足夠的激情,足夠的興趣才能讓你的旅程充滿意義。
  • AI發展熱點透視:《2019人工智慧發展報告》出爐
    近期,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評選基地聯合發布了《2019人工智慧發展報告》,遴選了13個人工智慧的重點領域,包括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機器人等熱點前沿技術的基礎及應用研究、發展動向等。
  • 學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什麼
    學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什麼?對於學校來說,教書育人是學校的重要職責。本文從學校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定義、目的、意義進行簡要分析。生涯規劃教育是什麼?學校生涯規劃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學生規劃自身職業生涯意識與技能,發展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促進學生生涯規劃發展的活動。學生在高中階段,學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探索自我,認識專業,認知職業,合理目標定位,探索與制定相互匹配的目標。
  • 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明:建議將瀋陽納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在瀋陽布局,有利於瀋陽發揮技術優勢,探索人工智慧賦能裝備製造業升級,增強產業發展動力,有助於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優化。」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明認為,瀋陽應納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 助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寒武紀布局多元戰略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聯合浪潮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中指出:智能計算中心是基於最新人工智慧理論,採用領先的人工智慧計算架構,提供人工智慧應用所需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高效支撐數據開放共享、智能生態建設、產業創新聚集,有力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及政府治理智能化。
  • 新職業融入市場速度飛速提升 人工智慧訓練師職業發布一周多
    這是經常出現在網購中的一句話,但這種語義簡單的提問卻往往會讓人工智慧陷入迷茫和困擾之中。3月2日,人社部發布了16個新職業,其中一個叫作「人工智慧訓練師」的新職業正是幫助人工智慧快速了解人類意思而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