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去香港,似乎只是為了她的購物天堂,為了一睹百年風雲變幻後她的中西合璧與燈火繁華。但想要觸及她的性格和文化味道,似乎只能在天書般的粵語和缺乏的近代歷史共鳴面前,搖搖頭嘆一聲「港島之行,不過爾爾」。
那麼,當翩翩少年不作為單純的旅人走進香港,他們能否超越過客與她的萍水相逢,撥開面紗,找到與她的共鳴?
第壹話 瑪利諾
在2017年2月9日清晨,我們啟程了,懷帶著好奇與絲絲的緊張去向了香港,一個多國文化交融的自由的地方。香港雖與大陸緊密相連,但因為其特殊的歷史背景總似乎蒙著一層紗,神秘而又讓人心嚮往之。所以當我終於要掀起那面紗的一角時,我屬實是十分激動並期待的。
我的夥伴叫Amelia,是Maryknoll(瑪利諾)學校中四的學生。與我們不同,香港不分初中和高中,她們的中學有6年,一直是連著上的。同時,香港的學校大多分男校和女校,男生和女生分開教學,比如像Maryknoll就是一所很有名氣同時歷史很悠久的女校。
香港的學校都不是很大,一所學校大約才1000多人。Maryknoll也一樣,她的校園並不大,但是卻很有格調。建築皆是英式的風格且都有百年的歷史。Amelia和她的朋友們常常會在放學時帶我在夕陽中的校園裡閒逛,金色的陽光灑在紅棕色的磚牆上呈現出暖暖的紅橙色,映襯著香港灰藍色的天空和校園中早開的花朵常常能照出一些很文藝而浪漫照片。
Maryknoll的校規可以說既自由又嚴格。她們在課堂上可以很自由的跟老師互動交流和開玩笑,課堂氣氛活躍且輕鬆。她們一堂課一般35分鐘,課與課之間並沒有明確的課間,但她們總會抽出幾分鐘來或是與同學玩鬧或是與老師嬉笑。她們還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不會像我們一樣有文科理科之分。但同時Maryknoll的規矩又是嚴格的,她們每天上學需要打卡,有嚴格的著裝要求,同時她們還不能在學校內用手機,不能在教室裡吃東西,還會有很多學生prefect(類似風紀委員)時時檢查。
香港的課後作業並不是很多,所以課後活動便十分豐富。像我的夥伴Amelia,她參加了體育隊,烘焙社,校刊編輯等很多學生社團似的組織,並且會天天都有活動。還有很多同學會報課外班,然而她們的課外班大多是興趣班,像舞蹈,聲樂等等,並不會過多圍繞學術類的主科。而且她們很愛看書,更多是英文原版小說,她們除了每天在學校的15分鐘規定時間之外定會回家抽出時間來看。
然而讓我最難忘的還是她們的禮貌和熱情,因為她們一般交流都是用粵語,所以我時常會聽不懂她們的交談,但每次總會有一個人,不論我與她熟不熟悉都會很耐心的給我再用普通話或者英語翻譯一遍。不光如此,當Amelia有事去忙的時候,總是會有人代替她帶我出去玩並給我講很多她們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2017年2月15日午間,我們再次啟程了,向著來時的方向。雖然香港她的面紗還沒完全掀起,但是我已經窺看到了,藏在神秘背後的一抹熟悉又溫暖的微笑。
未完待續
[下期期待: 第貳話 喇沙]
聲明:由於本期使用了大量交流同學的真實照片,所有照片禁止非本平臺交流分享以外的一切用途
RIEX邀你同行:想為上方這樣的故事構圖執筆?想為線下與來訪交流生的聯誼交流活動奔走助力?
曾經的赴外交流團成員,曾經的host,想為未來的文化交流發揮餘熱?只是想為國際文化交流做點什麼?RIEX2017盛大招新!有心的你,我們來者不拒!
招新詳情與報名方式請點擊此處
[更多2017冬季的出訪故事 敬請期待]
歡迎關注RIEX!RDFZiExchange是熱愛國際文化交流的RDFZer分享交流的平臺,When east meets the west, when RDFZ meets the world, 我們,帶你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