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拐賣15年孩子回歸,保姆偷子28年養廢后甩給親媽:原生家庭,就是...

2020-11-18 騰訊網

本文經爸媽研究所授權轉載(ID:mama_cn)

- 01 -

被拐15年後,「我想和父親回家」

人生最好的三件事:虛驚一場,久別重逢,失而復得。

2020年的3月7日,對於申軍良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一生的好日子。

因為這一天,他終於要和自己失散多年的兒子申聰相聚了。

為了這一刻,他盼了整整15年。

2005年1月4日,廣州增城,兩個人販子突然闖進申軍良租住的房屋中,將正在做午飯的妻子捆綁,在她嘴巴眼睛耳朵裡面都抹上了藥,她睜不開眼、說不出話,只聽見兒子申聰的哭聲越來越遠……

申軍良兒子小時候的照片

當時,申軍良正在工廠上班,妻子懷著4個月的身孕,而被搶走的申聰,才剛剛11個月。

孩子丟失後,妻子整日以淚洗面,後來逐漸出現幻覺,第二年,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申軍良則辭去了工作,從此踏上了漫漫尋子之路。

申軍良早年尋找兒子的影像

他說,就算是爬,也要把兒子找回來。

十幾年來,因為尋子,他傾家蕩產、四處舉債,一有點錢,就去找孩子,不知道往哪裡找,但一直在找。

一次次被騙,一次次重燃希望,一次次因為絕望,蜷在街頭嚎啕大哭……

申軍良早年尋找兒子的影像

直到2016年,犯罪嫌疑人張維平等5人落網,供認出是他們拐賣了申聰,通過一個叫做「梅姨」的人,以13000元的價格,賣到了河源市紫金縣。

2020年春節前夕,廣州警方傳來好消息——被拐走15年的申聰,找到了!

5000多個日夜的痛苦煎熬,在這一刻,突然得到了撫慰。

申軍良給孩子準備的見面禮物

可在巨大的喜悅背後,申軍良也有著隱隱的擔憂,因為他聽說,在過去的15年裡,孩子的生活並不富裕,養父母長期在外打工……

他心裡很怕,怕孩子會排斥他們,更怕他因此受到二次傷害……

申軍良得知找到兒子後的採訪

對一個孩子來說,15年的時間很長,長到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據報導,當申聰從民警口中知道自己身世的真相之後,強烈要求,和父親申軍良回家。

「強烈要求」這四個字,看得人淚目。

所幸,在與兒子相認後,3月8日下午,申軍良在朋友圈發布長文透露:兒子之前生活的不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說話很有禮貌。

申軍良部分原文,上下滑動觀看

這個消息,無疑是值得慶幸的。

至於那個養育了申聰15年的原生家庭,給他的童年刻下了怎樣的烙印。

他是否能帶著那些烙印,全心擁抱這個新生的家庭?

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但無論如何,我們希望,這是喜劇的開始,而不是悲劇的延伸。

- 02 -

被保姆偷走26年,別人過了我的人生

訪談節目《和陌生人說話》第二季中,曾經介紹過一起離奇的「保姆偷子案」。

1992年,朱曉娟1歲3個月的兒子,被請來家裡7天的保姆偷走。

輾轉尋子三年後,警方告訴朱曉娟夫婦,河南有一個被解救的男孩,和他們丟失的兒子長得很像。

他們匆忙趕過去,見到孩子後,雖然覺得不太像,可陰差陽錯,親子鑑定結果顯示,這個男孩,就是他們的親生兒子盼盼。

失而復得的喜悅,衝昏了所有的疑慮,那一刻,朱曉娟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從此以後,為了彌補三年的缺失,朱曉娟傾盡所有,對盼盼進行精心培養。

自幼被珍惜被關注的盼盼,大學畢業後,工作穩定,人生算得上圓滿。

而那個被偷走的親兒子劉金心,是被保姆何小平當作「鎮命」工具帶走的。因為她之前死了兒子,認為必須「撿個娃兒來養,自己的娃兒才會活下來」。

由於何小平不停外出打工,劉金心被四處寄養,過的是顛沛流離的生活,能記起的都是被養父打罵的片段,所有的記憶,都和恐懼有關。

在如此缺乏愛和安全感的家庭中長大,他變得敏感、脆弱、頹廢,人生也徹底改寫:

15歲輟學,

18歲開始酗酒,

20多歲時就已經是個胃穿孔老患者,

還曾得過抑鬱

……

這樣的劉金心,讓保姆何小平覺得是個累贅,於是她開始讓他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直到這時,劉金心才知道,自己是被偷來的。

當27歲的劉金心通過了親子鑑定,以親生兒子的身份出現在眼前,朱秀娟既心痛又心酸,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個被「養廢」的親兒子。

而劉金心雖然想和媽媽親近,可原生家庭的自卑,讓他渾身像長滿了刺,無法融入這個家,更無法面對那個取代了他的人生、看起來如此優秀的「弟弟」。

最終,他選擇了逃避,回到養母的身邊。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兩個被命運錯置的孩子,因為童年不同的原生家庭,被迫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即便擁有再次選擇的機會,卻再也無法真正回歸原本的軌道。

這樣的結局,可嘆,可悲。

- 03 -

被拐的孩子,也在尋找父母

被稱為「畫家警探」的「梅姨」素描像作者林宇輝,曾經講述過一個被拐孩子的故事。

他叫小石,和很多被拐孩子不同,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被買來的。

從小到大,養父母都會跟他說自己是被拋棄的,是沒人要的孩子。養父母親生的幾個姐姐,對他也很不好。養父去世後,養母就把他趕出了家門。

因為自小在心中種下了怨恨的種子,小石對自己的親生父母充滿了深深的怨念。

他問林宇輝有沒有人來找他,卻並不是想認親生父母,只是想問問,自己是不是被拋棄的。

後來,根據小石在尋親網站發布的照片,一對雲南老夫婦找了過來。經過親子鑑定後,確定不是親子關係。

可這對老夫妻哭了,拉著小石的手不放,對小石說,不管是不是親生的,這個兒子他們認定了。

也許是平生第一次,被人這麼熱切、這麼無條件地愛著,小石也哭了,跟著這對老夫妻回了雲南。

小石說,我有家了。

看到這句話的人,無不動容落淚。

2020年1月1日,43歲的馬傑在被拐34年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9歲的時候,馬傑被人以月餅引誘走,後來卻被丟棄在一個車站,從此過上了流浪的生活,平日裡靠撿瓶子度日,晚上以地為席,哪裡避風就睡哪裡。

大約12歲的時候,他再次被拐到一戶人家。一年後,馬傑不堪虐待,逃了出來,又開始漫長的流浪生活。

16歲,馬傑開始找家,由於沒有身份證,他成了「黑戶」,只能一邊打著最苦最累的零工甚至撿垃圾,一邊沿路尋找家人。

而另一邊,34年來,馬傑的家人也從沒放棄過對馬傑的尋找。

其實他和家人所居住的直接距離僅10餘公裡,但這些年裡,他和家人雖然彼此都在尋找對方卻一次次擦肩而過。

但在親情的指引下,他們就像兩塊相互吸引的磁鐵,終於一步一步靠近。

這樣的團圓,總讓我們熱淚盈眶,可是想到他們所經歷的一切,又忍不住悲從中來。

心理專家說,被拐賣的孩子,對於兒時所受到的創傷,是無法在「新家」中,或者回到原生家庭中得到修復,只會將這種創傷內化為記憶陰影。

當生活中出現對愛的渴望未能達到滿足,這些隱形記憶有可能會成為其性格形成、個性發展中的障礙型事件。

因此,對於這些孩子來說,被尋回,遠不代表苦難的終結。

只有當原生家庭留給他們的傷痕,被愛一一撫平,才是真正的大滿貫團圓。

- 04 -

原生家庭,不是最終的宿命

阿德勒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承載我們童年成長的原生家庭,確實在我們整個人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但是,原生家庭只是底色,而不意味著我們最終的歸宿,幸福亦或不幸,要看我們自己怎麼描繪。

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中,伊凡和大衛是一對親兄弟。

同一對父母,同樣的成長環境,受同樣的教育。但成年後,哥哥伊凡身家萬億,是上流社會的精英。

富哥哥

弟弟大衛卻成了一事無成的流浪漢。

窮弟弟

為什麼100%相同的原生家庭,會養出差距如此巨大的兩個孩子?

片中所記錄的兩人的生活態度和狀態,為我們揭曉了答案:

8歲的哥哥從小就沒讓自己閒著,幫別人遛狗、送報紙、在超市打工……

而弟弟一直在幹什麼呢?——惡作劇。

一個只會誇誇其談、懷疑一切;一個總是腳踏實地、努力工作。

情緒上:哥哥一直很冷靜,弟弟總是很激動;

行動上:哥哥一直在做事,弟弟總是在抱怨;

觀念上:哥哥相信市場、規則,相信努力必有回報;弟弟則蔑視努力,只講運氣。

這就是成功的人與普通人的區別。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寫道:「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所謂成長,本來就是用自己的好,彌補之前的不好,用自己的愛,彌補那些缺失的愛。

正如著名心理學家羅傑斯說,好的人生是一個過程,而非一種狀態;是一個方向,而不是終點。

原生家庭,只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道坎,懦弱的人把它當成羈絆,而勇敢的人把它當成經歷。

與其埋怨過去,不如多關注自己,學會為自己負責。

總有一天,那些讓我們自卑過、心痛過、難以啟齒過的事,我們一定可以笑著說出來。

本文作者

爸媽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歲家庭教育新知識,是媽媽的教育筆記,是爸爸的帶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長能量站。

養娃路途遙遙 一路鬥智鬥勇

加入柚子社群 一起捋順煩惱

點「在看」給柚子姐姐一朵愛的小花吧!

相關焦點

  • 被「梅姨」拐賣15年的孩子找到了,但找回孩子就是大團圓嗎?
    從28歲到43歲,人生中最好的15年,他都走在尋找孩子的路上。不幸中的萬幸,他終於找到兒子了。3月7日晚上,在警方的安排下,他和失散15年的兒子相見。他說:「虧欠15年的父愛,請讓爸爸用餘生的時間來好好補償你。」可是,網友們在替他高興的同時,也替他擔心:「十五六歲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能不能接受這突如其來的父愛呢?」
  • 被梅姨拐賣15年的孩子找到了,其父發表千字長文,看哭了
    01從年初人大代表建議拐賣婦女兒童罪最高調至死刑開始,到保姆拐走僱主兒子養育26年,再到拐賣申聰的梅姨畫像曝出……身為一個母親和自媒體人,我一直關注和跟進著這類話題。想想那些失去孩子和親人的家庭,餘生再也無法獲得圓滿的幸福,我就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痛惜。
  • 15年!被「梅姨」拐賣的淮陽男孩終於找到了!
    3月6日深夜獲悉,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梅姨」拐賣淮陽男童案取得重大進展,淮陽男子申軍良苦苦尋找15年的兒子被找到了。2017年,張維平交代,一個叫「梅姨」的女子是下一手買家。2017年6月,嫌疑人張維平供述在2003年至2005年間拐賣9個兒童,其中包括申聰,均通過一名被稱為「梅姨」的女子介紹和聯繫轉賣。廣州警方繪製了「梅姨」的第一張模擬畫像。
  • 新京報:保姆偷子案「過刑法追訴時效」,不代表不能追責
    圖/新京報網   隨著重慶母親朱曉娟狀告河南高院做出錯誤DNA鑑定報告侵權一案庭前調解,她索賠295萬餘元的消息受關注,重慶「保姆偷子案」再度受到關注。   復盤此事經過,讓人唏噓不已:1992年6月10日,朱曉娟1歲的幼子被保姆何某某偷走,家人苦尋未果。
  • 【深度】「梅姨案」受害者申軍良父子認親,還有六個家庭在希望與...
    2019年,其中兩個被拐的孩子楊佳鑫、陳前進相繼被警方找回,他們得以與親生父母團圓,並經歷著親情重建的過程。隨後,另一個受害者申軍良苦苦尋找15年的兒子申聰也被警方找回。近日,申軍良和家人從濟南南下廣州,低調認親。被張維平等人拐賣的9個孩子,如今仍有6個未被找回。剩下的家庭仍舊要在希望與失望不斷交替之中等待。
  • 人販子「梅姨」,這一次你逃不掉了!
    去年年底,「梅姨」的畫像開始在朋友圈刷屏,與她有關的各種信息浮出水面:年紀在65歲左右,身高1.5米,口音為粵語,會客家話,平時以紅娘為生,實際上卻幹著拐賣兒童的黑心生意。因為她,至少有九個家庭支離破碎!
  • 「梅姨」案受害者申軍良:28歲到43歲,我人生中最好的15年走在找...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7日訊 「我從28歲到43歲,我一生中最好的15年,走在了找孩子的路上。我從之前什麼都有,到今天的什麼都沒有。還好,我是不幸中的萬幸,我找到了孩子,我找回孩子。」2017年6月,嫌疑人張維平供述在2003年至2005年間拐賣9個兒童,其中包括申聰,均通過一名被稱為「梅姨」的女子介紹和聯繫轉賣。廣州警方繪製了「梅姨」的第一張模擬畫像。2019年3月,廣東省公安廳邀請國內首席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來到廣州,林宇輝根據曾與「梅姨」居住過一段時間的一位老漢的描述,協助廣州警方畫出最新的梅姨畫像。
  • 「梅姨案」被拐賣15年的少年找到了!父母已抵達廣州,即將認親
    ◎此前報導「梅姨案」被拐賣15年的少年找到了!半島曾報導其父艱難尋子路3月6日晚,半島記者從廣州警方獲悉,3月4日,增城警方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指揮和梅州警方的支持配合下,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尋找回15年前在增城被拐的少年申聰。
  • 涉多起拐賣案「梅姨」新畫像已出!講粵語/客家話
    那個在多地拐賣兒童已經涉嫌9名兒童受害的「梅姨」最新畫像出來了!請記住這個臉!▼▼據嫌疑人張維平供認,2005年1月6日他通過中間人「梅姨」牽線,以1.3萬元將申聰賣給河源市紫金縣一對夫婦。最後在 2018年12月28日 ,廣東廣州市中級法院一審判處被告人周容平、張維平死刑,其餘三名涉案被告人,2人判處無期徒刑,一人判處有期徒刑10年。
  • 人販「梅姨」:你苟且偷生時,有9個家庭生不如死
    到底有沒有梅姨這個人?11月19日,廣東警方19日再次接受採訪回應此事。主偵「張維平拐賣兒童系列案」的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主辦民警表示:「梅姨」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2017年初,當時警方抓獲了張維平團夥,據張維平供述其曾在2003年至2005年間拐賣9個兒童,均通過一名被稱為「梅姨」的女子介紹和聯繫轉賣,並支付對方介紹費。
  • 人販「梅姨」:你苟且偷生的時候,有9個家庭生不如死
    他曾經也想過在黑暗的夜晚自殺,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孩子現在還在等著自己去救,他就覺得自己還不能死。自從失去孩子的那一刻,申軍良從來沒有過過一天正常的日子, 妻子每天以淚洗面,精神失常,他辭去前途大好的工作,踏上了漫漫尋子路。從28歲到42歲,整整15年,他都在尋找自己的孩子,花了100多萬,欠了幾十萬的債務。
  • 他們手染著看不見的鮮血,毀了無數家庭.
    2016年,當年入室搶走申聰、和負責輸送的兩個人販子相繼落網他們交代說共同拐賣了9個孩子 都是通過一個稱呼為「梅姨」的女人聯繫的買家而孩子被販賣的方向——廣東省紫金縣帶著忐忑和一絲誠惶誠恐,申軍良終於到了廣州幸好,他的擔心是不必要的申軍良代理律師表示:「孩子意願很明確,想跟父親回歸原生家庭」昨晚19時,申聰已經和父母團聚  申聰找到了
  • 被拐15年男孩父親:自駕抵達廣州,凌晨仍未睡,其他親戚正趕來
    經過廣州警方十幾年的不懈努力,今年3月4日,被拐長達15年的申聰終於在廣東省梅州市被尋回。3月6日晚,廣州警方通報了這一消息。申聰的父親申軍良在收到警方通知後,從山東濟南開車20多個小時抵穗準備認親,其他家屬十來人也從多地趕來廣州。
  • 「梅姨案」被拐15年少年認親,父親準備的禮物讓人淚目……
    他們撫養了孩子15年,沒有他們的撫養,可能孩子就長不了這麼大,這讓我感覺要感恩他們。但是,他們養活孩子的15年,也是我和家人最受煎熬的15年。我作為一個受害者,我覺得買孩子的人要負責任的。我見到孩子以後,我看他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受委屈,甚至他們會不會阻撓孩子回歸家庭。
  • 豆瓣9.2英劇《梅爾羅斯》 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大嗎?騰訊「不可說」節目中的一期,就是很好的解答。孩子的生存,尤其是早期,是依賴於父母的。所以,他們會本能地去適應父母。有一次,家裡來了位新保姆。小愛德華要洗澡,保姆讓他做好準備。年幼的愛德華卻跑到臥室,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套好襪子和鞋:「你是陌生人,我絕不在你面前脫衣服。」說完,他穿著全套正裝,爬進浴缸,浸在水裡,警惕地盯著保姆。
  • 尋找人販子「梅姨」:這個被指拐賣9個兒童的女人 如幽靈一樣消失了
    過去一個月,一張梅姨的肖像廣泛流傳。人們談起她,除了憤恨這個被指拐賣了9個兒童的女人,也忌憚這個遲遲未落網,又如幽靈般的存在。 兩年前的一天,申軍良來到位於粵北山區的一處村落,據已經落網的一名人販說,他的孩子經梅姨之手被拐賣,而梅姨的同居者就住在此處。打聽,一記提防的目光投來;再問,響起他聽不懂的客家話。
  • 孩子的噩夢!「梅姨案」真實事件取材的恐怖遊戲《脆弱》!
    「梅姨」如今已經成了拐賣人口的代名詞。2016年3月,人販子張維平落網。據他交代,他通過一個叫「梅姨」的女人銷贓,拐賣來的孩子,由「梅姨」負責聯繫買家,然後抽成。
  • 「梅姨」真實照片流出,我去扒了下人口販賣產業鏈
    時隔15年,申聰依舊不知下落,「梅姨」尚未落網。近日,廣州增城市警方發布通報稱:潛逃了十多年的人販子「梅姨」案有了新的進展,被「梅姨」拐賣的9個孩子中有兩個被找到。案子重回到大眾視線,網友們希望共同揪出「梅姨」。按照警方資料,「梅姨」真實姓名不詳,曾用名潘冬梅,平時以紅娘為生,暗地裡倒賣孩子。現約67歲,身高1.5米,講粵語,會客家話,曾長期在增城、韶關新豐等地區活動,涉嫌多起拐賣案件。
  • 「人販子梅姨最新彩色畫像」!公安部闢謠,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在刷屏?
    2005年1月4日,在廣州增城的一間出租屋裡,1歲男童申聰被兩名男子搶走。此後,被搶孩子的父親申軍良踏上了漫漫的尋子路。2016年3月,案情終於有了轉機,此案犯罪嫌疑人周容平、張維平等5人先後落網,而這5人均是貴州綏陽縣人。就在這時,一個被稱為「梅姨」的神秘中間人浮出了水面。據張維平供認,當年他就是通過中間人「梅姨」牽線,以1.3萬元的價格將申聰賣給廣東河源市紫金縣一對夫婦。
  • 「無直接證據證明梅姨是否存在!」
    2020年1月,警方確定了孩子申聰的情況。申聰是個健康的孩子,很陽光,和其他小朋友沒什麼區別,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目前,他尚未表達過在哪邊居住的願望。南都此前報導,3月6日,廣州警方通報,3月4日,15年前在增城被拐的少年申某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