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蕭邦圓舞曲的演奏
導讀:蕭邦創作的圓舞曲別樹一幟,具有優美、高雅、華麗的特點,經常被用作音樂會的獨立演奏曲目。蕭邦的圓舞曲有著複雜多變的和聲色彩、多變的力度和速度,蕭邦式的聲音,就像聲樂一般柔和和賦有魅力。要彈奏好就要注意觸鍵、力度、速度、踏板的應用、情感的張力等方面的處理和體會。蕭邦圓舞曲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技巧性相對較強的光輝燦爛的技巧性音樂會樂曲;另一類是情感豐富、細膩的篇幅不大的鋼琴音詩,本文根據這兩個類別不同的風格特點來進行分析說明,以便在今後的演奏中更好的把握和彈奏蕭邦的圓舞曲。——蕭邦鋼琴音樂作品中的浪漫主義美學特徵
一、蕭邦圓舞曲的分類
蕭邦的圓舞曲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圓舞曲以華麗、熱烈、技巧性強而著稱。這一類作品往往都是殿堂式的音樂,曲子的速度變化大、節奏鮮明、風格高雅、音樂織體極富鋼琴化,旋律舒展暢達,表現了華麗明朗的色彩。蕭邦作於1831年的《降E大調輝煌的大圓舞曲》就是一首技巧性相對較強,並且華麗、輝煌而熱烈的音樂會圓舞曲,與此同類的還有《E大調華麗圓舞曲》,《降A大調華麗圓舞曲》op.34.No.1等等。
第二類的圓舞曲中,往往可以發現類似瑪祖卡舞曲般的節奏。這是由於蕭邦始終保持著濃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調的緣故。在這些圓舞曲中,沒有了那些華麗的、熱烈的、技巧性很強的方面,而更多的是抒發內心情感的方面。往往人們更喜歡這一類作品。它們在技巧上難度不大,各個主題情緒變化多端,演奏者在彈奏時更多要注重情感的控制。蕭邦在去世前兩年創作的《升c小調圓舞曲》就是有典型的抒情性,它具有濃鬱的民族性,其節奏近似波蘭的瑪祖卡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圓舞曲抒情詩;還有《降A大調圓舞曲》、《b小調圓舞曲》等等,這些細膩、傷感、帶有憂鬱之情的佳作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蕭邦圓舞曲的演奏詮釋
(一)關於觸鍵
第一類圓舞曲的特點是輕快、自如,彈奏時要注意彈出「短促的」聲音。所謂短促的聲音就是在觸鍵時面積不益過大,要短促而不用過分用力,要輕巧。特別是對於左手的三拍子的彈奏,要特別的注意,左手低音的彈奏是很容易被人忽視的,有人把它彈得很重或很響,其實這種過分的突出韻律的心理恰恰影響了圓舞曲那種輕快的,節奏明朗的特點。所以,在彈奏圓舞曲時,除了要注意右手旋律的觸鍵短促輕盈以外,更要注意左手的彈奏,左手的彈奏是圓舞曲是否彈奏完滿的關鍵。
第二類圓舞曲多半是憂鬱、安靜的,在觸鍵的問題要求演奏者對手指的控制能力要更強,不能出現突強或突弱的現象,否則就破壞了樂曲的整體性。
(二)關於力度
第一類圓舞曲它度的起伏較大,以《降E大調圓舞曲》為例,要想彈好,就要在原有力度記號的基礎上,注意每一個小節、每一個音的彈奏,往往在圓舞曲中每一個小節,甚至每一個音都存在著力度的差別,這也是蕭邦圓舞曲的魅力之一。
第二類圓舞曲以《升c小調圓舞曲》為例,這首曲子共有六次轉變,每一次的轉變都不必雷同,可以變化音量和情緒。第一部分(1―32小節),是洋溢著悲難的主題,也是全曲的開始,在音量上不益過大,全曲從舒展的、略帶悲傷的情緒進入;第二部分(32―64小節),情緒比第一部分明朗了許多,但並不是愉快的,而是悲傷中帶有希望的,所以音量要比第一部分稍強等等。
(三)關於速度
第一類圓舞曲速度多數是較快的,更加突出圓舞曲的熱烈和華麗的風格。《降E大調圓舞曲》是這類作品的代表作。這首圓舞曲是由4小節同音反覆的引子來開始的,節奏性強,宛如號角齊鳴,帶有輝煌的色彩,整曲色彩華麗明朗,氣氛熱烈歡快,彈奏時要利用偏離基本速度不大的速度來彈奏。也就是說,在曲子速度漸慢―rallentando.速度收斂―rttento.自由速度―tempo rubato中,用細微的速度變化來體現曲子的張力與表達的情感特點。
第二類圓舞曲情緒變化多端,色彩明暗交錯,不是很容易把握,《升c小調圓舞曲》當中速度變化較多,其中有一段速度加快,這時的情緒與開始的哀傷是一個明顯的對比,但是這是慢慢轉變的,不很突然,所以在速度上要把握好,慢慢提升,在之後又回到原來的哀傷情緒,在速度上不要受前面的影響。
(四)關於情感表現
第一類圓舞曲大多都是為了貴族沙龍而作的,很華麗動聽,有些炫技的因素在其中,輝煌是他的特點,也是貴族喜歡此類作品的原因,他能使貴族享受並體會到華麗的旋律在耳邊圍繞,突顯他們的高貴。在思想和情感的抒發上沒有那麼深刻,這與另一類的抒情詩有了很大的對比,由於這一類作品很有音樂會的效果,也常常被音樂會和學生使用。
第二類圓舞曲旋律結構是柔和的、富於感情的和歌唱性的,他的天才甚至把鋼琴的局限性也變成了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時間長度的持續音當然是鋼琴的主要局限,蕭邦卻巧妙的克服了這些局限。對於現代鋼琴風格的形成,他的功績是不少於其他任何的音樂家的,而且在他這類作品中,精緻的裝飾――顫音、裝飾音、輕盈的過渡句,魔術般的把那些單音延長了。所以這些總是安排的很順手的.音樂幾乎像是自己演奏出來的,而這類圓舞曲則聚集了這些精華。
(五)關於踏板
第一類圓舞曲中,踏板的使用相對簡練了許多,它在情感當面更注意的是灑脫,是積極向上的。所以,在運用踏板的時候要突出節約兩個字,例如《降E大調圓舞曲》彈奏速度頗快,如果在運用踏板過長,在快速的彈奏中就會出現所有的音渾在一起,聽不清旋律。
第二類圓舞曲中,雖然是抒情詩式的圓舞曲,曲風憂鬱,但對於踏板,不用踩滿,一拍或兩拍就夠了,否則一堆音混沌在一起,就傷害了作品的風格特點。
另外,蕭邦的所有圓舞曲主要是單音調的,其中也有些復調的段落,在和聲的表現上,這些作品也可以說是出神入化,它裡面採用豐富的調式調性,以及半音階和精緻的轉調,還有幾乎每首作品中都用到的連音,都是蕭邦圓舞曲的精髓。
結語
總的來說,這兩類的圓舞曲,不論是光輝燦爛的技巧性音樂會樂曲,還是篇幅不大的鋼琴音詩,都是蕭邦不朽的作品,他的圓舞曲已經脫離了單純的舞蹈功能,更表現為舞蹈的詩。蕭邦在同輩人中也屬於是才華出眾的,他充分採用當時先進的樂器特性給圓舞曲這一舞曲形式增添了藝術的特徵。而且,蕭邦利用各種情緒來表現他個人感覺,豐富的感情和多樣的表情反映出作曲家卓越的想像力。
熱愛音樂加入巴赫欣賞群
讓聆聽巴赫變成生活方式
還可加入古典音樂分享群
群裡每天分享資料與音樂
掃描下方微信二維碼即可免費申請
助手72小時內會通過申請
如果沒有通過可再次申請
音樂專業可以申請樂譜群
請告訴助手您的所在學校
為何要建立巴赫音樂微信群?——讓我們回到巴赫時代,巴赫是否會希望自己的聽眾人人都學習樂器、學習音樂理論?巴赫寫作音樂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了每個人的成為孤獨聆聽者?還是通過音樂讓人們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提出這幾個問題,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那就是通過巴赫的音樂,讓古典音樂把人團聚在一起,然後一起慢慢成長,不斷學習古典音樂知識,讓每日聆聽變成一種習慣的美好生活方式。歡迎音樂專業的同學多帶動非音樂專業的朋友,也歡迎非音樂專業的朋友,堅持聆聽,每天進步,拉近專業與分專業的距離。除了巴赫群,大家還可以進入沒有主題的古典音樂群,自由分享一切古典音樂內容。
古典音樂欣賞群冬季攻勢——大家好,冬天🌨到啦,各地開始供暖,我們的古典音樂微信群也會開始供暖!即日起,我們將為大家每天推薦一本古典音樂圖書(有些會有電子版)、一篇音樂文章(基本都有電子版免費分享給大家),以及最近古典音樂CD。古典音樂要堅持精準扶貧,作風優良,送溫暖到微信群的每個角落,每天都有新的感動和進步!也希望大家一起交流、轉發,邀請朋友!也歡迎跟我們一起分享!我們的分享將按照重要程度,進行評分:🌟🌟🌟🌟🌟(五顆星為最重要)。歡迎大家及時保存各類資料,如有遺漏,歡迎相互轉發,減輕我們的負擔。
今年冬天會很溫暖,因為有陳薩
陳薩談鋼琴演奏技巧
陳薩談印象派作曲家
陳薩談德彪西《雪上足跡》
傅聰、陳薩談德彪西《帆》
別再叨叨俞敏洪,來聽陳薩!
陳薩丨寫在利茲鋼琴大賽之後
陳薩:「您好!布倫德爾先生。」
陳薩為你讀詩人辛波斯卡的《天空》
陳薩丨藝術的頂峰沒有男女只有人性
「幸虧她不是冠軍」丨陳薩談鋼琴家生涯
我曾問陳薩,你最喜歡的鋼琴家是誰?
陳薩讀過很多音樂家傳記,用處何在?
陳薩談舒伯特《A大調第13首鋼琴奏鳴曲》
陳薩說:「通過音樂,性格的發展就完整了」
「認真做任何事都會累,願意累時就是幸福。」
陳薩說:「我的價值不全是在大庭廣眾下演奏」
陳薩語錄丨音樂高於科學丨我從小就是夜貓子
通往大師的道路「任重道遠,但是我樂在其中!」
鋼琴家陳薩:「最好的演奏,來自最好的心態。」
「一個人真,才能確定其藝術和其人品的美麗。」
陳薩紀念德彪西丨演奏全套《二十四首前奏曲》
專訪陳薩丨音樂代表「人性」,沒有男女性別區分
——每天分享一張最新古典音樂專輯——
往期舒伯特:
舒伯特:「這人懂音樂嗎?」
村上春樹論海頓、舒伯特
舒伯特音樂中的苦澀情感
舒伯特教學的「最佳方法」
舒伯特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舒伯特的公眾號多久更新一次?
梁思成談舒伯特《鱒魚五重奏》
用音樂傾訴內心深處的溫柔呢喃
舒伯特與他那個時代的維也納
羅伯特·溫特上音舒伯特講座
失去,他的歌曲中永恆的主題
他在歌曲中加強了「敘述性朗誦」
舒伯特的晚期風格與死亡意象
從《小夜曲》看舒伯特創作風格
舒伯特的音樂源自其切身的痛苦
你知道什麼是舒伯特的音樂精神嗎?
《冬之旅》的鋼琴伴奏何以激動人心?
《未完成交響曲》中音樂形象的塑造
想要流浪又沒有方向,就聽舒伯特吧
舒伯特用一首歌換了一盆土豆燒牛肉
舒伯特和貝多芬在創作上有什麼區別?
你們覺得舒伯特最痛苦的是什麼地方?
舒伯特的音樂熱情地把我們迎進門去!
聆聽四首作品,體會舒伯特的作曲風格
梅紐因這樣評價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
聆聽舒伯特作品裡的貝多芬式的激昂和寧靜
你內田光子的舒伯特《十二首連德勒舞曲》
假若你在旅途夕陽中聽到舒伯特某支獨唱曲
1828年對於舒伯特,既是結束,也是開始
如何欣賞與演奏《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
從藝術歌曲《菩提樹》看舒伯特的音樂手法
生命中總會有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候!
把手交給死神吧丨《死神與少女》賞析
如何從舒伯特作品理解浪漫主義音樂特質?
對舒伯特歌曲愛得要命卻從不關心歌詞內容
「舒伯特好像是外星球的流浪者來我們世界」
他為生計所迫屈辱過,但屈辱的不是藝術
—我們在這裡通過譯文理解世界—
—掃描二維碼可以進音樂英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