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

2021-01-09 風車讀書

一個公認的好男人,突然將嶽父母雙雙推下懸崖。

他是個非常敬業的奧數老師。課堂上,他飽含激情地為學生們講解「心形曲線」,以及它背後的愛情傳說……

行兇的一幕,被三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無意中拍攝下來。

這三個孩子,其中一個是數學學霸,家裡滿是獎狀。另外兩個是孤兒。他們居然以此要挾奧數老師。

學霸對殺人犯說:我也想殺人,殺兩個。

其中的一個,是他的親生父親!

那一刻,連殺人犯都震驚得目瞪口呆。

這些故事,無疑是駭人聽聞的。

這是「社會派」推理作家紫金陳的《壞小孩》的一些劇情,這本書以離奇的情節設計,和詭異的故事,備受好評。

而由此改編的電視連續劇《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超過9分,被公認為2020年的火爆神劇。

小說和電視劇的表現形式有挺大的差異,但是,無論紙上還是螢屏上,滲透其中的陰暗和兇殘,特別是那種似乎「每個人都想殺人」的感覺,讓人不寒而慄,也留下深思。

小孩究竟有多壞?

「我打架很厲害,你放心,整個孤兒院沒人打得過我,分分鐘就能削死一個人。……反正我還沒到十四歲,不負法律責任。」

這是丁浩(劇中叫嚴良)從孤兒院中逃出來後,對小學同學朱朝陽說的話。

而他的同伴普普,一個父母被判刑的孤兒,一肚子損招也很惡毒:

「我們埋伏在她身後,突然把她抱起來,塞進路邊的垃圾桶裡,讓她哭去吧。而且,還要把她的漂亮衣服扒掉,丟進廁所茅坑……」

他們商量著要算計的人,是朱朝陽的同父異母妹妹。

她之所以叫普普,不僅因為她的本名有個普字,還因為她經常被欺負,導致心理壓力大、腸胃不好放屁多。「普普」是別人模擬她的放屁聲音,給她取的外號。

她自幼就背負著歧視和罵名,除了和丁浩的「江湖義氣」,以及對父親的思念,幾乎得不到任何溫暖。

而書中最「壞」的孩子,朱朝陽,似乎有個幸福的家庭:父親是個小老闆,生意興隆。

然而,這個家名存實亡。

父親另覓新歡,和情人生了女兒,對朱朝陽漠不關心。

而母親,對他關愛得無微不至:每天對孩子說「一切都是為了你」,每天盯著孩子喝牛奶,看著孩子把牛奶一口喝完。

如此母愛,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控制。

當這幾個孩子偶然聚在一起,發現自己持有一起殺人案的硬證據時,內心暗角長期積壓的各種「易燃易爆品」,瞬間被點燃。

普普和丁浩渴望逃離孤兒院,重新開啟生活,但他們都還沒成年,無法打工養活自己。他們決定要挾殺人犯,讓他成為「資助者」。

而「優秀學生」朱朝陽,也和孤兒院的棄兒並無本質區別——家庭的教育和溫暖都長期缺失,同樣在「野蠻生長」……

十幾歲的年紀,雖然尚未成年,依然被稱為小孩,但體能在快速增長,也已經有了接近成年人的智力,

本來,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小說中的經歷,從這個時候開始,少年時代也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有勇氣、有創造性,但也容易走向偏激,衝動而不計後果。

紫金陳筆下,小孩之「壞」,或許有文學的誇張,但讀起來卻感覺很真實,似乎都有身邊某個小孩的影子,或者自己少年時代的鏡像。

這些「壞小孩」的成長經歷,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縮影。

所謂的「壞小孩」,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環境給他們打下的烙印,也是對整個社會的良心拷問。

生命的輕與重

小孩之「壞」,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生命之重」,缺乏理解,甚至沒什麼概念。

當他們偶然拍下了謀殺現場,如果換作成年人,大概會倍感恐怖,立刻報警,並且慎重地做好自我保護。

但這幾個半大孩子,卻異想天開地決定:以此要挾殺人犯,向他要錢!

「你開寶馬車,你很有錢,可是如果你不給錢,我們交給警察,你再有錢都是一個死。」

面對殺人犯,幾個孩子如此說道。

而被殺害者的生命尊嚴,根本不在孩子們的考慮範圍,甚至根本想不到。

此事被曝光後,辦案民警認為,這些熊孩子的荒唐事,也太出格兒了,與他們的年齡不相稱。但也有人說:也正因為他們是半大孩子,才敢這樣。

他們由此嘗到了「不知輕重「的苦果。

朱朝陽雖然活到了最後,但他內心暗處的「潘多拉魔盒」一旦開啟,曾經的純真和友誼,都無法重來。

他的未來,雖然小說沒有給出結果,但依然讓人覺得非常灰暗。

然而,成年人又如何呢?

張東升,名校數學系畢業,但命運不濟,只是個奧數輔導老師。他和一個家境富裕的小徐一見鍾情,兩個人私下領了證。但小徐的雙親,一直瞧不起女婿。

婚後多年,張東升的職業發展依然渺茫,而且他無法生育。這時候,小徐對他的感情,也逐漸淡漠。嶽父母一直在要求他和女兒離婚。

張東升在萬念俱灰的時刻,萌生了極端的念頭……

他殺了人,也毀掉了自己的人生,從此再無回頭路。

或許,那個輕視生命甚至褻瀆生命,最終害人害己的「壞小孩」,無關年齡、學歷,潛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在某個隱秘的角落,蠢蠢欲動……

善惡只是一種選擇

《壞小孩》的很多劇情,都令人毛骨悚然,甚至令人窒息。

書中的主角們,似乎每個人都在想著要殺人。在人們的內心之中,不公或者走投無路帶來的仇恨、憤怒,都得通過消滅別的生命來宣洩。

這是一個無法解脫的死結。

生命的重生,都是要以另外一個生命的消滅為代價,那這樣的重生,不過是一個惡性循環。

有人說,從一些角色中,足以看到自己的生活,看到自己內心的暗影。

這些心魔,恐怕每個人,都不敢篤定地說「我沒有」。

將隱秘的角落,置於大眾視野,是為了更加勇敢地直面它、正視它。

故事的最後,一位民警說:「無論孩子或者大人,有各種不幸的人多了去,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一直是好人?」

是非善惡,或許就在一念之間。

在第一次殺人前,張東升躊躇了很久,在山路上一次次問嶽父母:「可以再給我一次機會嗎?」

但他最終還是伸出了罪惡的雙手。

對於成年人來說,尤其在法治健全的社會,善惡是一種選擇。人生之中,並沒有太多事情逼迫到我們必須「以惡治惡」。

但是,這樣的事情,一次就夠毀掉很多人。

而那幾個孩子,他們的心魔,主要責任是成年人的錯誤選擇。

包括父母、老師,也包括社會。社會中處處充滿了「利己」的選擇,人們不再思考孩子該怎麼健康成長、我們該給孩子作出什麼樣的榜樣,我們只會選擇自己的利益至上、感受至上。

錯誤的成年人,構建了一個錯誤的社會背景,給孩子們種下無法控制和無法調和的心魔。

或許,我們都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張東升,或者朱朝陽、普普、丁浩……但無論如何,此刻的我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面前依然有很多條道路可以選擇。

細讀此書,透過那些既駭人聽聞、又在邏輯上難以找出破綻的「完美犯罪」,和沒有一個人能笑到最後的連環悲劇,或許,我們能夠對人性多一些洞察;

尤其是:以此為鑑,也看看自己的內心深處,有沒有「隱秘的角落」?

相關焦點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在全國智慧棧群內有人問到這個問題:「請問七哥和師父們,如何理解『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真正的修行,不是讓你轉念看見天堂,而不看見地獄。當你嚮往天堂,地獄總會存在!我們覺得大便噁心,狗就覺得那是美味。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關鍵不在於天堂和地獄,而在於那一念。
  • 善惡之間,隱秘的角落若隱若現: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前段時間,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火,我也一口氣把它追完了。看過原著紫金陳寫的《壞小孩》,確實越到後面改動越大,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搬上螢屏的電視劇題材,還是要回歸正能量和正向教育的主旋律。原著《壞小孩》的結局更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陰暗面,原生家庭給孩子成長帶來的難以扭轉的負面影響。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善惡一念,三思而後行,生而為人,務必良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知道來自佛語。出自佛經,是佛經被禪宗跟其他宗派的禪口語化,成為這樣的詞語。後來被佛學的人作為參禪的偈語。《法華玄義·一》:「釋論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
  • 常聽人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何謂天堂?何謂地獄?
    常聽人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句話到底該如何理解呢?其實這句話完整的說法是:「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 「李健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一生》
    李健-一念一生越聽這首歌,越是深深明了,為何「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可曾聽說過雪山懸崖,曾讓人魂繞夢牽。傳說中有寶藏在上面,也藏著萬丈深淵。多少人為了他就此長眠。——李健《一念一生》人性貪婪,面對誘惑,卻也能戰勝恐懼。可惜這份勇氣,很多時候只是用喪失了一份理智來換取的。險峻之地,往往是寶藏之地,無數人將會為之探尋。
  • 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今天我想給你分享:人生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很多時候我們成敗就在一念之間!如果李總當初沒有加入新項目,因為他身邊朋友都說:你快別做了,你那個金老師就是在割韭菜。如果李總當初沒有勇敢的走出去;如果李總當初被拒絕以後放棄了;那他就會錯失這個絕好機會!所以人生的每一次決策我們都應該去重視,因為一步錯,以後步步都錯!
  • 「讀與賞」《蜘蛛之絲》: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需一念,便是天堂轉身一念,竟是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生活既非天堂更非地獄置於天堂地獄之間只在一念一念善意即是天堂一念惡意就是地獄善惡之念就在一瞬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天堂地獄到底是什麼樣子,且看國際版畫大師周東申先生如何用版畫描述的。
  • 西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在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西港,我看到了土豪們在賭場一擲千金的狂妄,見到了被扣護照流浪街頭的菠菜者的可悲,見過殺人不眨眼的殘忍,也看到了本地人面對西港發展的無奈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原來是這麼來的!
    然而,即便是六道中最好的「天道」,也仍不免陷於生死流轉,未得究竟解脫;更何況在輪迴中,多時墮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其所受苦要比人間慘重、長久百千萬倍。如果不能脫離輪迴,一切眾生便在六道中生死流轉,受苦無量,永無止息。這在佛教看來是一件極為可悲的事情。
  • 隱秘的角落:「朝陽」「東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憑著一腔好奇,進入了《隱秘的角落》這個世界。一、張東升:長期被嘲笑,害死嶽父母,謀殺妻子,內心扭曲。張東升帶著嶽父嶽母爬山,在山巔之上,帶著微笑將他們推下了懸崖,那一聲聲悽烈的爸媽喊得小菲毛骨悚然。前前後後的張望、一步一步的靠近預示著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殺人。
  • 《看不見的客人》影評: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看不見的客人》影評: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心理諮詢師:錯誤發生的時刻,善與惡往往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電影是微觀的世界,是濃縮的人生,是展露的人性。多利亞終將為自己不斷加劇的罪惡付出代價,而託馬斯和埃爾韋拉夫婦也用自己的愛之光芒,為兒子丹尼爾照亮了通向天堂的道路。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面臨善惡之間的選擇。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詩 23:6)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聖經說,人算什麼,神竟顧念他                              與神比起來,人渺小如蛆如蟲若不是神顧念,若不是神賜予無人能存活這個世界的開始和終結都在神的手中《聖經》記載了神的創世也記載了神的滅世整個人類的歷史的經過
  • 《隱秘的角落》——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
    在過去的這個6月,《隱秘的角落》掀起了國內網劇又一起的熱潮,其豆瓣評分甚至一度衝到9.2分,讓人又萌生起對國內網劇的期待,著實給網劇打入了一針強心劑。但他們的內心,積蓄著強烈的不知何時就會爆發的壓抑情緒,當他們長時間的隱忍仍然得不到身邊最親近的人的關注時,隱秘的角落就會顯現,徹底暴露於陽光之下。 張東升兩次殺人前都問了一個問題:「我還有機會嗎?」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沉睡魔咒
    「一念天堂」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命由己造
    陰晴不定 ,可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原本情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開始煩躁不安,想發火 。自己也不知道發火不好 ,一定要控制好情緒,不能隨意發火,傷人傷己。控制好情緒 ,前提是知道自己的狀況,處於情緒的哪種表現, 比如悲傷,生氣,憤怒,怨恨,壓力,羞恥,驚喜,愉悅,快樂,喜愛等情緒。了解情緒以後,接納情緒 。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今年倫敦的碳排放已達標
    我們在前一篇推送中介紹了一些英國人周六夜晚趁「禁足令」生效前逃離倫敦的情節(閱讀倫敦已成地獄,只有幾千人逃了出去)。 聽上去很緊張?莫慌。 所謂一念地獄,一念天堂,街道空無一人的倫敦,到底是地獄還是天堂呢?生活在這裡的小編覺得,是地獄也是天堂。
  • 留根與瀝乾,白茶煮茶和衝泡界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地藏經》告訴普羅眾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而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事在生活中更是數不勝數的存在著,彌爾頓告訴大眾:「心靈有它自己的地盤,在那裡可以把地獄變天堂,也可以把天堂變地獄。」天堂或是地獄只在於一念之間。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五大最危險極限運動介紹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五大最危險極限運動介紹 運動,健康。
  • 上覺下海法師:天堂地獄一念間
    ——上宣下聖法師天堂地獄一念間我們很多人都是「百變神龍」,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的心呀,一會兒一個樣,一會兒想個善事,一會兒想個惡事,妄想紛飛。 過去佛不是說嘛,「一心天堂,一心地獄。」因為我們的念頭一會兒生出個善念,種個天堂因;一會兒生出個惡念,種個地獄因。
  • 所謂愛情,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而通俗意義上的「愛情」,它的名字都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愛情不會輸給現實,現實往往輸給了「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