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鳥胃餐」、食堂煮品可選「1+N+N」模式……厲行節約 昆明高校安排上了
記者近日走訪了多所駐昆高校發現,從秋季新學期開學以來,在倡導厲行節約方面,各駐昆高校食堂可謂是連放「大招」,厲行節約已經在各高校中蔚然成風。
走訪
「半份菜」已成新時尚
「師傅,給我打半份米飯嘛!」9月18日中午12點,記者來到雲南財經大學英華餐廳,在窗口聽到很多女同學向窗口工作人員提出自己的就餐需求。前來就餐的餘同學說:「對於我們女生來說,半份米飯就非常合適,因為要減肥不能吃太多,以前我浪費米飯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
不僅僅是在雲南財經大學,在昆明的其他高校,「半份」「小份」已經成了一種新時尚。日前,記者來到雲南技師學院,這裡的4個食堂也於新學期開始為4500多名師生提供「小份菜」「半份菜」,不僅如此,4個食堂都設有醒目的節約糧食標語和提示牌,每張餐桌上還設置有「文明餐桌」「光碟行動」標識牌,各窗口也紛紛推出「半份菜」搭配。環視食堂大廳,發現多數學生能夠選取適量的飯菜,也能夠做到光碟。負責餐具回收的韓師傅說:「收到的光碟多了,桌子上殘渣盤裡的剩菜剩飯包括沒吃乾淨的食物殘渣都少了很多。」
「半份菜」「小份菜」的新時尚也傳到了校外。
記者打開某外賣平臺App發現,高校附近的外賣餐企也紛紛推出「小份菜」。當記者把送餐定位設置為雲南財經大學時發現,周邊許多餐企提供的外賣菜品的數量為「一隻」「一條」,例如「一隻糊辣雞腳」「一根香草烤排骨」,而當把送餐定位於雲師大呈貢校區時,外賣餐企提供的「單人餐」「小鳥胃餐」等選項也較多。
舉措
高校紛紛推出「光碟」妙招
由於缺少儲存條件,高校食堂的剩飯剩菜不便打包。
高校餐飲節約,首先要在豐富菜品和提升飯菜質量上下功夫。記者走訪發現,為了將「舌尖上的節約」真正做到實處,各高校的食堂紛紛從精細化管理入手,向管理要節約。
2020年秋季新學期才開始,雲師大的師生們就發現食堂變了。
啟園一食堂、二食堂等公益性食堂的煮品窗口開放「1+N+N」少量優價模式,師生可以自主選擇主料和輔料的數量,按量計價。「這個『1』指的基本湯料、單份帽子和不限量自選調料,第一個『N』指米線、麵條等主料,同學們可以自主定量,每100g主料0.30元。第二個『N』指『帽子』,同學們可以另外增加2元到3元一份不等的『帽子』。食堂提供紅燒牛肉、香菇雞丁等6種『帽子』。」雲師大後勤保障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一模式的推出,受到了師生們的歡迎。在食堂就餐的學生趙啟明說:「米線、麵條這些主料可以調整後,我感覺浪費少多了。特別是女生,以前很多女同學吃不完麵條、米線,但現在可以自選以後,浪費的情況少多了。」雲師大後勤保障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準備把煮品窗口這種少量優價模式擴展到風味餐廳所有小吃檔口。此外,還準備與校團委聯合設立學生監督崗,引導學生不浪費。
為了真正將節約行動落到實處,雲南工商學院的食堂專門推出「半價半份、同價拼菜」和「大勺打一份、小勺打半份」自助打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節約行動中來。學校後勤還聯合校團委,推出「光碟」換紙巾活動——用餐結束後,將「光碟」送到餐盤迴收處的同學,可領餐巾紙一包。
從記者走訪情況來看,各家高校食堂菜品豐富程度不斷在提升,選擇多了、菜品質量提升了,從源頭上也就降低了學生用餐的浪費。
聲音
高校食堂厲行節約是場持久戰
一種聲音認為,此前國內各高校對節約糧食的教育引導,普遍停留在張貼節約糧食的海報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約束機制和獎懲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餐飲浪費。
對此,8月底下發的《雲南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和疫情防控等有關工作的通知》將「樹立節儉意識,反對餐桌浪費」作為開學後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專項行動。而本月教育部研究制定《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要求通過廣泛開展教育宣傳、大力培育校園文化、提升食堂管理水平、創新使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制度體系等舉措,堅決制止學校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青少年勤儉節約習慣。
在昆明,多所高校紛紛下發開展反對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的相關行動方案。雲師大通過開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工作,將厲行節約融入學校各個環節。此外,還明確食堂要加強就餐情況統計與分析,不斷改善飯菜的色、香、味、形,持續推進全校禁塑和禁止一次性餐具工作。雲南技師學院下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的通知》,要求各部門、系部要組織「節約型部門」「節約型系部」「節約型班級」創建,把制止用餐浪費行為作為常態化工作任務,對自覺節約糧食的典型給予表揚……
食堂,不只是吃飯的場所,更是一面鏡子,照出學校的校風,照出每個學生的素質。(李雙雙)
責任編輯: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