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愛又喪又廢的李雪琴?
對我來說,她就是第三季脫口秀大會裡最閃亮的那顆星。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追星錦鯉李雪琴
她的開場白樸素無華,「大家好,我是李雪琴」。
上臺第一句,「這麼安靜啊」,立馬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
不過在李雪琴剛開始表演脫口秀的時候,誰都沒把她當回事。
大家都認為,她就是來蹭個熱度,走個場,順勢被老演員們淘汰,混個臉熟就足夠了。
對秉持「精英意識」的一些脫口秀演員來說,看不起「三俗」的二人轉(楊承恩決賽的段子),看不起那些整容刷臉的網紅,更看不起只會拍搞笑視頻的網紅。
雖然脫口秀行業發展起來沒幾年,但論資排輩已經成了規矩。
作為一個過氣網紅還是個土味網紅,李秀琴就是在鄙視鏈的最低端,金字塔的最底層的那種。
她的起點也很低,一上來就卑微到了塵埃裡。
第一次上場的時候,她說,「我的目標,有人笑就行。」
李雪琴第一個包袱是拿自己的緊張開涮,說自己在那裡等了太長時間了。一直想上廁所,現在馬上就要憋不住了。
全場爆笑。
她也毫不掩飾地揭開自己來的目的,希望脫口秀行業發揚光大,要不然不知道去哪裡抄段子。
網紅口碑不好,大家說起網紅,不外乎炒作、整容,可李雪琴不一樣,她說大家對我的評價就倆字:低俗。
李雪琴的真實處境,也被隨手拈來演成了段子。
她在北京呆了幾年,現在又回到鐵嶺生活,李誕問她「對你的工作有影響嗎?」
李雪琴說:「喜劇創作,還有哪裡比鐵嶺合適呢?」
在進入狀態之後,她越來越自然,吐槽越來越流暢,各種金句滿天飛。
坐飛機遇到熊孩子,她說:「有一次坐飛機受不了熊孩子,就給自己升了個頭等艙,但是我沒想到,也沒有人告訴我呀,那有錢人也生孩子。」
談到PK,她說:「這期一對一PK,贏了就能晉級,你們都沒看見,那些人老想贏了,爭著搶著就要選我,搞得我壓力特別大,我這輩子都沒被這麼多男人競爭過。」
大張偉說她是「亂拳打死老師傅」,沒套路卻無往不勝。
編劇史航說她「就像一個巨人沒有彎腰就走過拱門,因為拱門為了她而暫時化身彩虹了。」
一針見血的吐槽、猝不及防的反轉、生動鮮活的自嘲,你永遠都不知道她能造出怎樣的笑點。
可是脫口秀專業演員們並沒有怎麼尊重李雪琴,內投把她投到了倒數第一。
趙有成選擇李雪琴進行PK,原因是「她很弱」。
第三季一直發揮上佳的豆豆,也選擇了李雪琴PK,因為「不是一個圈層的」。
李雪琴的PK宣揚是,「你選我,你就贏定了。」
在旁邊演播室旁觀的脫口秀演員們覺得豆豆毫無意外會晉級,卻沒想到結局出乎意料——李雪琴淘汰了豆豆。
李雪琴「意外」炸場,強勢拿下五位領笑員的爆燈,以180票高票力壓王勉和呼蘭晉級總決賽。
李雪琴的「有趣」,在於她有一種獨特的喪,喪到了骨子裡。
大家聽了她的「破事」都開心大笑,聽完之後心裡舒坦很多,原來其實她比我更慘啊。
李雪琴的標準出場,就是往臺上一站,扶著麥克風杆,有氣無力地開始說話,「大家好,我李雪琴」。
這風格真的很喪,雪國CP王建國曾經形容李雪琴:「她的天賦是OK的,但她有個最大的問題,她沒有活力。」
王建國私下也跟李雪琴說,「鐵汁,從我認識你開始,我就沒見你高興過。」
李雪琴的喪是真實的,也是藏不住的。
在半決賽排位時,李雪琴面對鏡頭哭了,就因為擔心被移到第一位。
喪、頹、廢,弱小無助又可憐,無止境的慵懶,這就是李雪琴獨一無二的標籤。
有網友說她是北大高材生,層次不一樣,怎麼會變成這種樣子?
「國之重器,你就來幹這個呀?」
「我靠,北大的,聰明人裝傻真可怕。」
李雪琴過去在微博上還專門提過這事:
「哪他媽不一樣了,北大怎麼了?
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LOW逼了嗎?
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廢物了嗎?」
除去「喪」,對於如何逗笑別人,李雪琴是非常專業的,也是高手中的高手。
她不僅能做好搞笑視頻,對如何快速讓別人開心,有相當獨到的認識——
如果三秒不能不有趣,大家就覺得你無聊,就過去了。
有些人的有趣需要慢慢鋪,你要跟他聊天,聽他說話才會覺得他有趣。
可這個時代節奏裡有幾個人願意站出來聽你說話呢,有幾個人願意去等你的有趣出現呢?沒有。
你前三秒不有趣,大家就覺得你無聊,就過去了。(《時尚先生》)
李雪琴還特別會碰瓷,比如喊話吳亦凡,「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校門,多白。」
這個視頻居然得到了吳亦凡的回應,吳亦凡也發了一個視頻:
「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個燈,多亮。」
李雪琴也喊過吳彥祖,問他吃沒吃飯。
李雪琴還CUE過陳冠希:
所以,李雪琴經常自嘲,「我是因為碰瓷兒才出名的」。
她還悟到了既然要碰瓷,那就要撞最火的明星。
觀眾們最喜聞樂見的搞對象,也成了李雪琴段子裡經常提到的內容。
「我找對象就比較困難,我一直是以為自己不好看,後來詢問了我一個男性朋友。」
「他說不是的,到了我們這個年齡,找對象就不找好看的了。」
「我一尋思這不是正好輪到我了嗎?我說那你和我搞對象吧,他說那倒也不是這個意思。」
至於大家最喜歡的搭CP,這更不在話下。
王建國表演,她比心:
半決賽一上場,一上來就給王建國比心,讓見過大世面的建國都害羞得低下了頭.....
自己表演完,面帶羞澀眼帶愛意地瞟一瞟上面的建國:
在節目裡主動表白——
宇宙的盡頭是鐵嶺,
我媽還聽說,王建國是盤錦人,
你說,宇宙的盡頭有沒有可能是盤錦
咱東北多好啊,地大物又博,還有王建國.
李誕說她天賦異稟,是一個脫口秀「天才少女」。
李雪琴的回應馬上來了,「李誕在臺上說我天賦異稟,我有啥天賦啊,我現在就有個餅(臉大)。」
她的脫口秀沒有任何攻擊性、話題性,都是生活裡的平凡瑣事,雖然我們普通人的事,但從她的口中說出來,就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感染力。
比如無數北漂流淚告別北京,在李雪琴這裡變成這樣——
「我和北京說再見,北京問我:你是誰呀?」
「很多人覺得,他們的夢想只有在北京才能實現,我想問,你的夢想是舉辦奧運會嗎?
「我的夢想在鐵嶺就能實現,我就想要鍋包肉、燻雞架、鐵鍋燉大鵝。
所以,你們不要再為我感到遺憾了,你有你的選擇,我選擇王建國。」
作為一個新人,李雪琴為什麼能講得這麼好?
因為她有一種無與倫比的共情力,這是她最天才的地方。
她說,「本質上,我是一個悲觀的人。我的口頭禪是:這事不行。但我悲觀,不代表說我不能讓你快樂」。
作為一個抑鬱症患者,她投身喜劇事業,做一個「給別人帶去快樂」的人,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她揭開自己的傷疤,把自己的悲傷變成了段子,去逗樂觀眾們。
家庭生活讓自己傷痕累累,普通人或許會將其永遠埋藏到內心深處,絕不對外人講,可她卻把它們變成段子——
「我媽催婚,說家裡沒個男人不行,結果沒過幾天,我媽結婚了。」
「半年以後,我爸也結婚了。我尋思我爸我媽也別催我了,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就結婚這個事兒,你倆都手把手教我三遍了,我指定能學會!」
大張偉聽完都不得不服,
「一灘苦水說完之後,大家又樂,這是最高境界。」
大張偉
在大庭廣眾下調侃自己的傷痛,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要知道李雪琴是一個很悲觀又自責的人,她並不是一個善於哄自己開心的人,曾經想過自殺,也真的實踐過,在割腕之後,她鎮定地止血然後繼續加班。
李雪琴所有的素材,都來自真實的生活。李誕說,生活足夠倒黴的話,是不需要創作的。
拿李雪琴的成名之作來說,她喊話吳亦凡,就是悲觀內心的投射:
我為什麼會喜歡吳亦凡呢?
你一看他那樣,就是個從小家境優越,被保護得很好,沒啥煩惱,也沒啥壞心眼的一個小孩兒。
我很羨慕這種狀態,因為我沒有過這種生活。
李秀琴將自己的職業都變成了段子,因為她痛苦,因為她真實,她是真有過許多痛徹心扉的經歷,所以她知道該怎麼去幫助別人尋找快樂:
那種從小被保護很好的人,往往無法理解痛苦的人為什麼痛苦。
首先知道了人為什麼痛苦,才會知道痛苦的人怎麼樣有可能開心。
GQ人物專訪的標題很精準,「我很痛苦,但我想讓你快樂」。
李雪琴接受採訪時候也說過,「沒辦法讓你精神富足,但我可以讓你先稍微放鬆放鬆,也算功德一件」。
我心裡當然非常清楚,我帶給人的快樂那不可能是延續的,人真正的快樂肯定是要通過物質或者是精神共同滿足的。
我只能滿足你兩分鐘,我確實沒辦法讓你精神富足,但我可以讓你先稍微放鬆放鬆,我覺得也算功德一件。
謝謝李雪琴給我們帶來歡樂,我也同樣想說一句,「你讓我快樂,我希望你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