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期的《脫口秀大會》上,古靈精怪的北大高材生李雪琴又火了。早在一年前,李雪琴便因為隔空喊話吳亦凡而一夜爆紅。
2019年的一天,未施粉黛,有些不修邊幅的李雪琴站在清華大學的校門口,一本正經地對著鏡頭說:「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清華大學,你看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
很快,這則視頻也得到了吳亦凡本人的回應。吳亦凡模仿李雪琴的風格,用東北話說了一句:「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燈,多亮。」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視頻一經發出,李雪琴瞬間成為微博熱搜第一名,被網友譽為「追星錦鯉」。
而今年,李雪琴來到《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以一名跨界青銅級選手再次出現在大家的眼前,這一次,她讓大家真正見識到了自己「追星錦鯉」背後的強大實力。圓圓的臉蛋,一口東北魔性口音,她單單只是往臺上一站,說上一句「大啊好,我是略琴~(大家好,我是李雪琴)」就已經足夠把一大群網友逗樂。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李雪琴的坦率、直爽又接地氣的表演,一個個萌中帶剛又不失真誠的原創段子,把臺下的觀眾和評委們的笑點拿捏得死死的。
「我告訴你,你敢選我,那你贏定了!」即便是當聽到對手指名要跟自己PK時,李雪琴還不忘在臺上用最狠的語氣,說最慫的話。
連坐在臺下的楊天真在看完她的表演之後都忍不住說:「我太喜歡她了,讓她老闆把合同轉給我。」張大偉更是直言不諱地說「我相信她會得第一名。我覺得這種亂拳打死老師傅的人,就是閃閃的星星。」
她曾這樣吐槽自己在工作上的遭遇:
有一次晚上老闆凌晨三點給我發微信,我沒有回。他覺得,完了,李雪琴「死」了。他說這大半夜的,你怎麼還睡覺了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她也曾這樣吐槽自己的長相:
雙胞胎總說自己臉大,可她倆的臉大,可她倆的臉加一塊都沒我大。
從職場關係、日常生活再到個人情感,每一個人們所熟悉的場景,李雪琴都能以一種最輕鬆、最詼諧的方式把自己的故事聊給大家聽。每每聽到李雪琴在臺上喪中呆萌地聊搞笑段子,人們總是不自覺地被她所帶入,跟著她一起樂起來。
殊不知,眼前這個給人們帶來無限歡樂的開心果,也曾在過去飽嘗抑鬱症的折磨,甚至一度還因此而自殺過。
在李雪琴讀初三時,她的父母便離異了。李雪琴的媽媽是一個情緒比較不穩定,且容易陷入焦慮的女人。離婚後,她把所有的情感寄託都壓在了女兒身上。家裡的氣氛開始變得格外陰鬱,這讓還在讀初中的李雪琴體會到了空前的壓力。
有一次,她寫完作業看會電視,沒想到媽媽瞬間就爆發了,李雪琴感到始料未及。從此之後,李雪琴開始逼迫自己成為「大人」,不斷地哄媽媽開心。慢慢地兩人的母女角色發生了逆轉,她變得敏感細膩,因為自己時時刻刻需要關注媽媽的狀態,也必須最大程度地去忍讓和遷就媽媽的所有需求。當談起這段往事時,李雪琴笑稱「我媽是我帶大的。」
似乎從那個時候開始,李雪琴的青春期便提前結束了。她不敢叛逆,不敢劍走偏鋒,在家裡,她永遠是媽媽情緒的守護者,不斷地努力討好媽媽。為了讓媽媽不為自己的成績操心,李雪琴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她不允許自己的成績下滑,因為害怕媽媽會覺得自己「離婚之後,沒把孩子照顧好,把成績都耽誤了」。
她受不了媽媽焦慮到情緒崩潰的樣子,所以不斷地逼自己努力學習。後來,李雪琴的父母再婚,各自重新組建了家庭。這讓李雪琴為自己的身份感到尷尬,索性,她選擇了一個人住。由於成績優異,她順利考上了北大。這在別人看來,也許是一件非常值得榮耀的事,可在她看來,卻不過是為了讓媽媽不要為自己擔心,想獲得身邊人更多的肯定的慣常操作罷了。
大學時,李雪琴談了一場戀愛,卻不幸遭到了劈腿。更讓她感到氣憤的是,男友甚至拿她的校園卡,請「小三」看電影。大四時,李雪琴開始嚴重失眠,多次因為情緒失控而在街上抱頭痛哭。
高中讀了遼寧最好的省重點,本科上了北大,李雪琴一路上見了太多滿腦子精英意識的年輕人,但她卻始終覺得自己資質普通,缺乏才華,做事也沒有長遠計劃,很難與這些人融為一體。
這讓從小在原生家庭中就極少感到自信的李雪琴變得越發地自閉了,她開始不願與人交往,每天鬱鬱寡歡。她發現自己患上了抑鬱症,即便後來在心理醫生和同學的幫助下及時得到了治療,但效果卻並不是特別好。畢業後,李雪琴最嚴重的一次情緒崩潰,是她在家用水果刀割腕自殺,血很快淌下來,又被止住。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李雪琴淡定地告訴朋友自殺的過程,並逐漸想明白了:「知道了人為什麼痛苦,才會知道痛苦的人怎麼樣有可能開心。」於是,她意識到應該做一些讓人開心的事,「哪怕只是兩分鐘而已,那也不錯」。
在微博上,她開始更多地為自己的想法表發聲。她開始想明白,應該多為自己做些選擇。誰規定讀書就是為了謀一個所謂的光明前程?我就想做一個靈魂有趣的「廢柴」不行嗎?誰又敢說當個讓人開心的網紅,不如做個社會精英更有價值呢?
如果你也和曾經李雪琴一樣,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認為自己毫無價值,對未來充滿迷茫與厭惡。請不要灰心,眼下有很多我們可以著手去做的事情:
第一,及時向專業心理諮詢機構或醫療機構求助,應早解除或減輕內心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治療、婚姻和家庭治療、精神動力學治療等,其中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鬱發作的療效已經得到公認。
第二,積極與內心的自己對話,尋找身上的閃光點。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發現自己的優點上時,你會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一文不值。真誠地面對自己,哪怕只是對著鏡子多笑一笑,也能夠感受到不一樣的力量從內心湧出。
作者:黃馨舒荷
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本公眾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文章使用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