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獨角獸科創板IPO,2020年上半年營收超百億

2020-12-25 ipo觀察

國內電商兩大巨頭阿里和京東,不僅在電商領域持續競爭,在上市的節奏上也一直處於你追我趕的狀態,2014年5月,京東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過了4個月,阿里巴巴便於紐交所掛牌上市。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於港交所二次上市,時隔7個月後,京東也於港交所二次上市,這種狀態也蔓延到了兩者各自孵化的金融科技領域。

前不久,螞蟻集團剛吹響科創板IPO號角,近日,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另一重要的獨角獸京東數科也緊隨其後向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京東數科擬發行不超過5.3802億股募集資金203.67億元,按照增發10%股份粗略估算,京東數科估值已超過2000億元。儘管與螞蟻集團萬億估值相差甚遠,但京東數科發展迅速,也已經搭建了完整生態體系。

螞蟻集團以支付寶這一超級C端流量為入口,不斷推出創新業務,大部分業務則是為了支撐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及生態圈的打造。與螞蟻集團平臺化的運營思路不同,京東數科更多強調服務B端,科技的「輸出渴望」也更強。京東數科的客戶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金融機構、商戶與企業、政府,對應金融機構數位化解決方案、商戶和企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戶數位化解決方案三大業務板塊。

京東數科的前身是京東金融,2013年開始獨立經營,雛形始於京東商城的 B 端供應鏈金融業務,主要為向中小微商家的創新保理產品「京保貝」,2014 年 2 月,又推出了業內首款信用消費產品「京東白條」,實現 C 端突圍。隨後白條走出京東體系,延伸到了旅遊、租房、裝修、教育、汽車、婚慶到醫美等大眾消費場景,成為京東數科崛起的關鍵產品。2018 年 11 月,升級為京東數科集團,致力於為金融機構、商戶與企業、政府及其他客戶提供全方位數位化解決方案。

截至 2020 年 6 月末,在金融機構服務領域,京東數科已為超 600 家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提供了多層次全方位數位化解決方案;在商戶與企業服務領域,已為超 100 萬家小微商戶、超 20 萬家中小企業、超 700 家大型商業中心等提供了包括業務和技術在內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在政府及其他客戶服務領域,公司以智能城市作業系統為核心產品服務了超過 40 家城市公共服務機構,已建立龐大的線下物聯網營銷平臺,擁有自營和聯盟媒體點位數超過 1,500 萬,覆蓋全國超過 300 座城市以及 6 億多人次。

業績方面,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京東數科分別實現營收90.7億元、136.16億元、182.03億元和103.27億元,其毛利率分別為54.69%、64.38%、65.77%和67.08%,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分別為-38.2億元、1.3億元、7.9億元和-6.7億元。

京東數科主營業務介紹及業績概覽

目前,京東數科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商戶、企業和金融機構數位化解決方案,其中於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及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止期間商戶、企業和金融機構數位化解決方案業務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 88.5 億元、人民幣133.2 億元、人民幣 171.4 億元和人民幣 96.9 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 97.6%、97.8%、94.1%和 93.9%。政府及其他客戶數位化解決方案業務目前尚處於孵化階段,收入佔比較低。

與京東集團關聯縱深

京東數科和京東物流、京東零售並稱為京東的「三駕馬車」,與與京東集團關聯縱深。

報告期各期,京東數科向京東集團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金額分別為 26.75 億元、39.60 億元、53.12億元及 30.86 億元,分別佔同期營業收入的 29.50%、29.08%、29.18%及 29.89%;公司向京東集團採購商品和服務的金額分別為 9.93 億元、9.09 億元、7.12 億元及 3.57 億元,分別佔同期營業成本及期間費用的 8.13%、8.91%、4.68%及 3.73%。

招股書顯示,京東數科打造「科技(Technology)+產業(Industry)+生態(Ecosystem)」的商業模式,與京東零售、京東物流等業務板塊共同構建京東生態。公司與京東集團各板塊之間建立了高度戰略協同和長期、穩定、互惠的商業關係。

在科技(Technology)方面,利用京東集團豐富的場景和共建的數據資源,沉澱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數字科技,並以此助力京東集團在零售、物流等業務的協同發展。

在產業(Industry)方面,京東數科利用金融科技、智能城市、智能營銷等業務,促進京東集團業務版圖的增長和擴張。同時也藉助京東集團零售和物流等業務的先發優勢,不斷帶動京東數科新興業務的快速成長。

在生態(Ecosystem)方面,京東數科藉助京東集團在物流和零售領域已經構建的生態體系,迅速擴展自身的業務,同時為京東集團引入金融機構、商戶與企業、政府及其他客戶等更多生態夥伴,並通過數字科技在生態夥伴之間嫁接了業務橋梁。

劉強東控股股50.35%、章澤天退出董事席

根據招股書透露,京東數科依舊採取AB股權模式,其中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直接持股8.86%,此外通過宿遷聚合、博大合能、領航方圓間接持股41.49%,直接及間接控制發行人股份數為 2,437,593,314 股,佔總股本為50.35%。在表決權方面,劉強東的比例高達74.77%,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曾任京東商城財務長,在位期間建立了京東集團經營分析體系,是京東體系內的「元老」級人物,陳生強直接持有京東數科4.23%的股份。

張雱被外界稱為「京東最牛女助理」,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商務專業,2011 年 7 月以管培生加入京東,年僅31歲在京東系的多家公司中擔任執行董事,目前間接持有京東數科0.006%股份。

目前京東數科董事會由 7 名董事組成,包括劉強東、陳生強、許冉、張雱、楊小平、高聖平、王瑞華,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章澤天也曾是董事會一員,目前已經於 2020 年 6 月起不再擔任公司董事。

相關焦點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01疫情之下,2020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76%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京東集團總收入為人民幣56億元、人民幣82億元、人民幣108億元、人民幣88億元,同期經調整盈利為人民幣209.0百萬元、人民幣248.4
  • IPO筆記|貝殼赴美IPO,2019年營收460億,京東健康擬赴港IPO募資10億...
    (IFR)短評:劉強東手裡的獨角獸公司先後傳出IPO消息,今年可能會IPO大豐收。【五菱汽車:預計上半年淨虧損2.3億元】五菱汽車(00305,HK)發布公告,該集團預期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將取得約人民幣2.3億的淨虧損,2019年同期取得的淨溢利為1245萬元。
  • 雲從科技科創板IPO審核「已問詢」 AI四小龍第一股花落誰家?
    據招股書,2016年-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分別實現營收6780萬元、3.13億元、14.27億元、9.49億元。淨利潤方面,曠視科技虧損額竟隨之擴大,同期,淨利潤分別虧損3.43億元、7.59億元、33.51億元和52億元。依圖科技的虧損額也在逐年擴大。
  • ...獨角獸IPO通過!連續兩年收入破百億,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遇勁敵?
    根據財報,截至2019年末,京東健康已成長為國內首個年營收突破百億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回溯京東健康的發展歷程,2014年2月起,醫療健康業務作為京東集團獨立的業務板塊進行運營;2016年京東推出京東大藥房正式進軍藥品零售行業;2017年12月推出在線問診服務;2018年正式註冊成立公司;2019年5月京東健康正式宣布獨立運營。
  •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 擬募資37.5億
    來源:經濟觀察報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億元李華清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
  • 又一京東獨角獸申請上市,估值15個月漲4倍,一年收入破百億
    最近幾年,京東集團養大了不少獨角獸,例如京東數科。9月12日,京東數科已經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一旦成功上市,其將成為科創板的「數字科技第一股」。而繼京東數科之後,近日又一京東獨角獸申請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健康在2019年5月份才開始獨立運營,相較於京東物流和京東數科,雖然其獨立時間晚,存在感也不強,但在短短15個月內,京東健康的估值就漲了4倍。根據京東半年報,京東健康在獲得高瓴資本8.3億美元的B輪融資後,估值由此前的70億美元上升至300億美元。
  • A股IPO籌資額創十年新高,科創板IPO數量及集資額首超主板
    2020年進入收官月,IPO市場也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2020年12月21日,安永發布了《中國內地和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調研》報告(下稱「報告」),總結2020年全球及大中華區IPO活動並展望明年市場前景。
  • 宏微科技衝刺科創板IPO,今年上半年淨利突破千萬
    (原標題:宏微科技衝刺科創板IPO,今年上半年淨利突破千萬)12月23日,江蘇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微科技)科創板發行上市文件獲受理。
  • 河南8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成績單:第一名營收超467億,同比增長368%
    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儘管受疫情影響,河南A股公司仍然交出了較為穩健的上半年業績答卷:84家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825.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20%。面對業績壓力,河南上市公司積極通過加碼研發投入,為公司的長期發展積蓄動力。但同時,不少公司縮減了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過起了「緊日子」。
  • 華勤技術衝擊科創板IPO, 或成科創板手機ODM產業第一股
    擬在不久後衝擊科創板IPO,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若此次成功上市,華勤技術或將成為科創板手機ODM產業第一股。當前的ODM市場,由華勤技術、聞泰科技、龍旗科技連續多年穩居全球全品類ODM前三,佔據市場70%份額,其中聞泰科技已於2015年成功上市,成為A股第一家ODM行業上市公司,目前,聞泰科技的市值已超千億。
  • 扎堆上市,被奶大的獨角獸真正的難題還在下半場
    滿身疲憊的獨角獸們似乎也無暇顧及。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務。而活下去的唯一資本是"錢",但面對日趨謹慎的資本,以及自身賺錢能力不足的尷尬,進入2020年以來,這些獨角獸們紛紛向資本市場挺進,而關於獨角獸們的真實底色也紛紛揭開示眾。在CV四小龍之後,AI語音領域獨角獸企業雲知聲也瞄準AI語音第一股的旗號向科創板衝刺。
  • 六張圖看懂螞蟻集團IPO:日賺1.2億元!最新股權架構圖曝光
    看點一:營收持續高增長,科技業務收入佔比超六成2019年螞蟻營收突破千億大關,為1206.18億元,同比增幅超40%。這種增長勢頭,在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依然沒有改變,2020年上半年,螞蟻營收達到725.28億元,同比增幅超過38%,淨利潤為212億元,超去年全年,平均日賺1.16億元。
  • 新經濟企業扎堆IPO,2021年或再迎上市熱潮?
    知乎身後站著一眾知名VC/PE機構,如創新工場、賽富投資、啟明創投、騰訊投資、搜狗、今日資本、華興資本等超10家知名VC/PE機構。 站在成立十年的節點上發出上市信號,知乎似乎已經做好準備。
  • 呷哺呷哺2019年淨利大幅下滑:百億營收目標落空 高盛預測2020將由...
    呷哺呷哺在2016年啟動三年規劃,提出到2019年實現一千家門店一百億營收的目標,2019年呷哺呷哺順利實現門店突破一千家目標,但其營收體量距離一百億元仍相距甚遠  與此同時,呷哺呷哺還需要面對高速擴張壓力下淨利潤增速放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高盛報告預計呷哺呷哺今年上半年同店銷售跌幅35%,淨虧損2.11億元人民幣。
  • 深陷虧損的雲知聲遭質疑,被奶大的獨角獸真正的難題還在下半場
    而活下去的唯一資本是"錢",但面對日趨謹慎的資本,以及自身賺錢能力不足的尷尬,進入2020年以來,這些獨角獸們紛紛向資本市場挺進,而關於獨角獸們的真實底色也紛紛揭開示眾。在CV四小龍之後,AI語音領域獨角獸企業雲知聲也瞄準AI語音第一股的旗號向科創板衝刺。
  • 華精新材2018年上半年營收3.09億元 同比增長23.20%
    來源:犀牛之星8月20日,華精新材(830829)發布2018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09億元,同比增長23.20%;歸母淨利潤虧損304.1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4.07%。
  • IPO日報|微美全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智明達擬科創板IPO;吉凱基因...
    據悉,微美全息成立於2015年5月,是一家全息雲綜合技術方案提供商,其全息服務產品基於AR(增強現實)提供,包括AR廣告和AR娛樂兩大業務板塊。該公司最早於2019年6月遞表,正式上市之前曾6次推遲IPO。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上半年,微美全息營收分別為1.92億元、2.25億元、1.58億元。
  • 聯測科技、華納藥廠、固安信通科創板IPO與嘉元科技可轉債...
    科創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119、120次審議會議於2020年12月15日召開,江蘇聯測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測科技)、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納藥廠)和固安信通信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氪星晚報|網易遊戲業務保持9個季度逾百億營收;毒舌電影完成B輪...
    大公司   網易Q2營收淨利均超預期,遊戲業務保持9個季度逾百億營收  8月13日,網易集團於美股盤前發布2020年Q2財報,二季度,網易營收、淨利潤均高於市場預期。本季度,在線遊戲業務淨收入達138.3億元,同比增長20.9%。遊戲業務連續9個季度過百億,長線運營能力較強。
  • 順豐「通吃」策略效果初顯:上半年營收超711億,快遞業務量增八成
    記者 | 編輯 | 1 8月25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發布2020年上半年中報,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11.29億元,同比增長42.0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7.62億元,同比增長21.35%;扣非後淨利潤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