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20歲左右,要有古典美,可以進賈府的姑娘。」這是87版紅樓夢導演王扶林當年給出的選演員的標準。
劇組從1983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海選演員,也算是開了國內影視圈海選的先河。寶黛釵鳳等主角的扮演者歐陽奮強、陳曉旭、張莉、鄧婕等人正是從眾多的海選中脫穎而出的。
我們先來看看四大主角最開始都是怎麼被選出來的。
「賈寶玉」歐陽奮強是被原來「史湘雲」的候選人張玉屏推薦去的劇組。兩人曾拍過一部叫《虹》的電影。後來鄧婕給歐陽奮強留了一張紙條,讓他明天十點到錦江賓館面試。就這樣,他最後被確定演賈寶玉一角。
賈寶玉這個角色當年也是最難選的,因為他既要是男孩,還得有脂粉氣,這在八十年代還不好找,劇組為此還曾登報「打廣告」,全國尋找賈寶玉。即便是找到了歐陽奮強,他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也是下了功夫的,比如下巴就曾動過刀。
「林黛玉」陳曉旭我們都知道,她是劇組演員中唯一一個靠寫自薦信入選並成功扮演女一的演員。當年的陳曉旭只有18歲,她是被男友用了激將法寫了自薦信的,還附了自己的照片和兩首小詩。後來一路過關斬將,成功拿到林黛玉一角。
陳曉旭那時是鞍山話劇團的小演員,因為摯愛紅樓,後來收到面試通知後,就一個人偷偷跑去北京,被面試人員問了上百個關於紅樓夢的問題,陳曉旭都對答如流。87版紅樓夢開機的第一個鏡頭,即是黛玉拋父進京都。
「薛寶釵」張莉更傳奇,她原本是部隊文工團的,最初只是陪朋友去面試,結果她被選中了。進組後最開始給她定的角色是迎春,後來又改為紫鵑,再到攝像李耀宗和編劇周嶺覺得她適合寶釵。就這樣,張莉從丫環最終逆襲,成為四大主角之一。
張莉年紀比較少,當時圍繞她是演丫環還是小姐,劇組還產生不小的爭論。有人覺得她太嫩了,不適合寶釵。有人覺得她有寶釵的氣質,做什麼都深藏不露。最後王導看了錄像後拍板,薛寶釵就是她了。
「王熙鳳」鄧婕的選角之路更神。鄧婕當時是川劇院的,個子不高,皮膚還有些黑,當時王熙鳳組的競爭相當激烈,有一個叫樂韻的17歲上海女孩,呼聲最高,被認為是王熙鳳第一人選,鄧婕並不佔優勢。
當時有人都勸鄧婕放棄了,建議她演平兒的戲,但鄧婕偏不,她就是要演王熙鳳。甚至她一邊準備王熙鳳的小品,一邊準備平兒的小品。後來王熙鳳組落選的落選,走的走,鄧婕也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實力,如願以償。
再提一嘴其他人,比如第一個迎春金莉莉,原來是杭州的一個話務員,面試時就唱了一首歌,後來演了個小品,即被確定演迎春。第二個迎春牟一是當時成都汽運公司的小職員,是被「邢夫人」夏明輝從大街上發現的,在被李頡指導後就扮演了迎春。
再比如「妙玉」姬玉是北京皮鞋廠的工人。「元春」成梅是百貨公司的售貨員。「襲人」袁玫當年是安徽黃梅戲劇院的臺柱子,與馬蘭等人被稱為五朵金花。……她們都是經過層層挑選,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培訓,才走上表演之路。
還有像「賈母」李婷,「賈赦」李頡,「賈政」馬加奇,「賈珍」李志新,「南安太妃」孫桂珍,「尤氏」王桂娥,「邢夫人」夏明輝,「賈雨村」劉宗佑等人,因為劇組資金有限,請不起更多演員,所以老爺太太這些角色都「內部消化」了。他們既是工作人員,又是劇組演員。
還有無數的丫環小廝,雖然有的只有幾個鏡頭,但也都用盡十二分的努力去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像原著裡的小人物,出場不多,但在曹公筆下,也都是有血有肉的。
正是因為這樣一群人共同的努力,「忠於原著,妙於剪裁」,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冒著資金斷裂的風險,北上南下,不畏寒暑,去全國各地取景拍攝,才有了這一部穿越時代的經典。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