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港股市場翹首以望的深港通終於正式落地。按照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8月16日籤署的聯合公告,由於尚需要4個月左右的準備時間,這意味著深港通的正式發車時間將在今年年底。然而,對於深港通對A股市場、港股市場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對兩地市場能夠造成多大程度上的影響,業界卻存在分歧。
樂觀的觀點認為,滬港通的開通,啟動了A股市場2014年底至2015年的大牛市,深港通此時推出,雖然經濟、市場環境與當初有較大區別,但也有希望給香港市場和深圳市場帶來一波上漲。而多數觀點則認為,短期來看,深港通對兩地市場影響均十分有限。
從A股市場的表現來看,8月16日當天及此後數日,指數走勢均較為穩定,沒有出現大漲大跌的情況,總的來看,市場對於深港通的正式落地反應較為平靜。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2014年11月17日正式開通以來的426個交易日中,滬股通累計買入成交11070億元,賣出成交9770億元,累計淨流入金額1300億元;港股通買入成交5961億元,賣出成交3808億元,累計淨流入金額2153億元。截至今年8月16日,滬股通餘額和港股通餘額分別為1450億元和448億元。從額度的使用情況來看,滬港通有高達305個交易日剩餘額度在90%以上。在絕大多數的交易日中,滬港通的每日額度沒有被充分使用。
如果從資金的角度來考慮,滬港通的經驗表明,無論是對於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均較為有限,尤其是相對於A股市場日均數千億元的成交金額,其很難帶來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從實際運行來看,由於存在匯兌成本的因素,滬港通通道下對A股港股的投資均存在較高的成本,對於現代證券交易尤其是高頻交易而言,非常不利。對於投資A股市場,現有的QFII額度並未被充分使用,這也表明外資對A股市場心存疑慮並非是出於通道考慮。實際上,在已經開通滬港通的情況下,普通境內投資者完全可以通過滬港通通道投資港股。而對於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而言,有觀點認為深交所市場存在一些稀有標的,可能會引起外資的興趣。但數據顯示,目前深市主板、中小板以及創業板的估值水平分別為26倍、51倍和77倍,仍處於較高水平。
筆者認為,談論深港通的意義,應當突破這一互聯互通機制對於兩地市場的短期影響,放到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以及A股市場的改革創新的層面上來看。一方面,在中國目前人民幣資本項目審慎開放、資本帳戶仍存在一定程度管制的情況下,無論是滬港通還是深港通,均是在現行框架內開創了操作便利、風險可控的跨境證券投資新模式,豐富了交易品種,優化了市場結構,有利於拓展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整體實力。另一方面,滬港通以及深港通的平穩實施,也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
就A股市場而言,2015年下半年以來,由於一場股市異常波動的發生,包括註冊制等諸多原先計劃之中的改革創新都出現了實質性的推遲。而從監管部門出臺的一系列監管舉措來看,「防風險、去槓桿、嚴監管」已經成為當前的主題,而深港通的正式落地,表明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對外開放以及制度創新仍在持續進行,監管部門對於市場的風險控制仍然較有把握,從這個角度來看,深港通開通透露的訊息,要比其本身意義還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