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想要的「不死神術」,除《山海經》記載外,現在四川被找到

2020-12-25 騰訊網

秦始皇嬴政是一個非常有話題性的皇帝,年少時候一步步掌握到實權,後掃蕩六國,南平百越,北擊匈奴,是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也是首次稱皇帝的君王,自稱「始皇帝」,建立起了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在位期間修建萬裡長城、靈渠,並且一直在尋找「不死神術」。

為了求得「長生不老」,在前219年~前215年間,秦始皇連續到東方沿海、江淮流域等地巡遊,所到之處一定會刻石歌頌他生平的功德,於是就流傳了神仙居住的地方是海上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島。

秦始皇因此派出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乘船如海去求仙山,還在宮中擺爐子煉丹,為了求得「不死」,秦始皇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山海經》中也有過「不死神術」,《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說的甘木是一種不會死的樹,人吃了也能夠長生不老。

秦始皇之所以派很多人出去尋找「不死藥」,也和《山海經》有關係,《山海經》包羅萬象,說了很多方面的事情,秦始皇也從中了解到了「長生不死」,於是派出了許多人力去找傳說中的「不死神術」。

只是傳說是虛構,人終究會有一死,公元前210年,51歲的秦始皇在東巡途中於邢臺沙丘去世,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臨終前曾命人去將扶蘇召回,只是去叫扶蘇回來的人還沒出發,秦始皇就駕崩了。

這才讓宦官趙高等人有機會偽造賜死扶蘇、以胡亥繼位的詔令。秦始皇死後葬入了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歷經2000多年,地宮都還沒有被盜,相傳秦始皇陵以銅鑄頂,以水銀為河流湖海,地宮到處都是機關,頂上還有明珠做的日月星辰。

目前秦始皇陵讓人無比驚嘆的就是兵馬俑,如果秦始皇陵進入了發掘,恐怕會有更多讓人驚奇的東西出現,但是想要發掘秦始皇陵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僅要擔心裏面的水銀和機關,還要擔心文物的氧化問題。

不過在上世紀80年代,考古人員卻在四川的三星堆古遺址找到了傳說中的「不死神樹」,是棵高達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種神樹功能於一身的青銅神樹,有九枝,每個枝頭上都立有一隻鳥,這是一種代表太陽的神鳥。

三星堆古遺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的歷史,出現在秦朝之前,讓秦始皇沒想到的是「神樹」並不是生長在土上,而是在地下。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並不是神話,裡面記載的很多生物已被科學家找到
    眾所周知,《山海經》又名《山珍海味經》(這是假的)乃是我國戰國時期楚人所著,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書,可其所描繪的山川地理卻和現在大不相同,故此很多人只是把他當成了一本志怪小說看待,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說《山海經》所記載的東西太過荒謬無稽,所以在做史時不加參考。
  • 《山海經》中離奇的記載,如果被證實,將解開許多世界的謎題
    《山海經》,堪稱中國最為神秘未知的一本書。就連博學如司馬遷,他對《山海經》也是抱懷疑態度。據《史記》載:「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他認為,談九州山河,《尚書》接近於事實,而《禹本紀》、《山經》中所有怪物,他不敢談論。但事實上,司馬遷錯了,因為記錄大禹時期的地理的,正是《山海經》。
  • 難逃厄運的志怪奇書,你不了解的山海經,是細思極恐的世界百科
    提到山海經,《山海經》這本書從語文書上或者歷史書上知道的,還有魯迅先生所寫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也增添了不少大家對山海經的興趣,但是具體這是一本些寫什麼的書,我想大部分人除了志怪神獸記載,山海經的其他內容,應該是不知道具體到底是什麼。
  • 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琅琊臺,把沒找到不死藥的徐福放跑了
    琅琊臺最早不是秦始皇建造的 琅琊臺一名最早見於《山海經·海內東經》:「琅琊臺在渤海間,琅琊之東。」《史記·秦始皇本紀》索隱引經文:「蓋海畔有山,形如臺,在琅琊,故曰琅琊臺。」
  • 《山海經》記載了古亞洲地圖,輪廓清晰準確,西方專家:不可能
    隨著當下的考古發現以及重新研究該書後,發現《山海經》裡邊的很多記載出乎人的意料!《山海經·五藏山經》中繪有大量的山川、河流以及陸地的海岸線、疆域的輪廓,一度曾長期被學者認為是大禹九州圖,也就是古老華夏的地圖。
  • 關於「人魚」,《山海經》和《史記》中都有記載,為何至今沒發現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陵地宮內「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山海經》的人魚管理體系以外,古時候墓葬造型藝術中又多見人魚的影子,它是上承《山海經》傳統的一條明線。例如漢朝墓葬中的畫像磚中,就普遍半人半魚的妖怪,這種人魚的作用,取決於導向墓穴主人家的生命升仙,是墓主人家的一種美好心願。
  • 《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古人憑空異想出來?
    此後,作為宗親的劉向父子才能得益於此,集秦始皇「焚書」後的殘篇,整理成奇書《山海經》。後世說的秦始皇「焚書坑儒」,分為「焚書」和「坑儒」兩個獨立的事件。其中的「坑儒」事件,源於一個叫盧生的方士,其私議秦始皇而逃匿,始皇大怒坑殺四百六十餘術士。 方士、術士為何人?方術士是指古代專門從事星佔、神仙、房中、巫醫、佔卜等術的人。
  • 《山海經》作者是誰?上帝視角的記載,讓人懷疑他不是凡人
    ,或者說四川這一地方,又或者說是在闡述整個世界的地理位置,除非是秦漢時期之前,作者筆下以裡為計量單位與秦漢之後有很大的差距。這裡邊還有我們的一些山神,這裡的山神多為龍首人身,或者是人首鳥身什麼的,作者形容的很貼切,有模有樣的,跟真人見過似的,不過不排除他們真的見過。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大的地方,你不以上帝視角觀察的話,你能記錄的那麼詳細嗎?這麼多的兇惡野獸妖獸,甚至還有超自然能力的更強妖獸,你沒有兩把刷子,你能逃的過嗎?除非你是神仙,會飛會打會逃。作者是大禹或者是某一位帝王?
  • 《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樹,同樣存在於印度神話和北歐神話
    山海經神樹1.《山海經》神樹建木在《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話中,天地之間是相連的,天神和人類可以相互往來。崑崙山和靈山的天梯,以及扶桑樹、建木和若木等3棵神樹,都是神和人往來的通道。其中,神樹建木明顯具有「世界之樹」的特徵。它的位置在「都廣之野」,上古神話記載的世界中心,還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梁。《山海經》的《海內南經》記載,神樹建木是黃帝親手種植,只有百丈高的紫色樹幹,卻沒有枝丫。
  • 《山海經》作者到底是誰?遠古時期上帝視角的記載,讓人懷疑是神
    《山海經》作者不詳,但是綜合上述來看,不管作者是否只有一個人,都是一位非常不簡單的人物,至少是一位閱歷豐富的人,走遍大江南北的人。根據《山海經》中記載。作者至少行走至美洲,記錄了當時的地貌風物後,安然返程。那麼作者到底是誰?難道是傳說中的仙神?一直以來,關於《山海經》的作者爭議性都很大,但是仔細分析書中記載,像山與山之間的距離都是明確到了多少公裡。
  • 山海經中記載的最玄妙有趣的五種異獸,你知道幾種?
    《山海經》是先秦時期的一本古籍,書中記載了眾多的神話傳話,也收集了很多關於奇珍異獸的資料。今天就來說一說《山海經》中記載的五種玄妙有趣的異獸。首先要說的第一種異獸是鮫人,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泉客。根據山海經的描述,鮫人和童話故事中所描述的美人魚外形酷似,是一種長著人身魚尾的生物。
  • 西遊記裡的「火焰山」,著火是因為一種鳥,《山海經》裡已有記載
    比如尼斯湖水怪,早在1500年前這個故事就已經流傳了,還曾有人拍下過水怪的照片,很多專家懷疑那時生活在水裡的恐龍,但是直到現在這件事情也沒被調查清楚。還有奇異的百慕達三角,似乎成為了世界上一個禁忌區域。
  • 《山海經》中的記載不斷得到證實,越來越多的謎題或將被解開
    古時候的人一直都把《山海經》當成真實的歷史來看待,反而是現在的人們,因為歷史無法考究,更多的是把它當成古人的想像。 一目國 《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 《山海經》到底誰寫的?遠古時期上帝視角記載,讓人懷疑作者是神
    《山海經》作者不詳,但是綜合上述來看,不管作者是否只有一個人,都是一位非常不簡單的人物,至少是一位閱歷豐富的人,走遍大江南北的人。那麼作者到底是誰?難道是傳說中的仙神?一直以來,關於《山海經》的作者爭議性都很大,但是仔細分析書中記載,像山與山之間的距離都是明確到了多少公裡。需要明白的是,在上古時期,力量單位與現在是不一致的。
  • 《山海經》記載的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的地神是誰?
    《山海經》記載了日神羲和、天神帝俊和月神常羲,卻找不到地神的相關事跡。現在道教神話中地位卑微、身材矮小的土地公,似乎很難和《山海經》裡的古大神產生關聯。那麼,中國神話裡的第一位地神是誰呢?有學者認為,在道教神話中,這位上古大神的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說到地神,對道教神話有所了解的人會立即想到后土皇地祇,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后土娘娘」。
  • 歷史的客觀性和主觀性,《史記》中記載的秦始皇,其真相又是如何
    我們常說歷史是客觀的,看待歷史要站在唯物主義的角度之上,但是這樣真的對嗎,歷史是客觀的,但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卻是主觀加工之後的客觀。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確實,這句話沒有一點點的矛盾。在勝利者的眼中,歷史是傾向於自己的才能稱之為歷史,而與自己利益、名聲不相和的自然要抹除。
  • 《山海經》和《聖經》的記載驚人一致,巧合背後或隱藏著歷史!
    然而,隨著現代考古的發掘,很多考古發現與書中記載不謀而合,讓人驚呼不可思議。甚至有人發現,《山海經》與基督教經典《聖經》中存在不少驚人的巧合,這不禁讓人沉思,難道二者記錄的是同樣的傳說?崑崙山與伊甸園崑崙山在《山海經》中是很著名的神山,在我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山海經》中的許多古神居住在那裡,比如天帝帝俊。
  • 《山海經》記載的長生不老:120年重生1次,專家:這是科學
    而在另外一篇裡,《山海經》還記載白民國的人靠著乘黃來實現長達2000多年的壽命,這些白民長的是通體的雪白,他們白髮白膚還騎乘異獸,精通黃老道學。《山海經》的記載中更有一些在崑崙山附近居住的黑人,組合成「不死國」,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國家的人都不會死亡,長生不老。
  • 《山海經》記載兩大異族,千年不死之謎是否能解開!
    《山海經》記載兩大異族,千年不死之謎是否能解開!他裡面記錄著許多帶有傳奇色彩的東西,說它寫的是神話故事,但是好多記錄都已經在現實生活中被證實,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山海經》不同與以往的科幻小說,它裡面有的東西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 《山海經》與《聖經》記載相同的歷史,人類起源是同一個故事嗎?
    在《山海經》中人類的祖先成了伏羲和女媧,伏羲女媧本來是一對兄妹,但他們也是夫妻。山海經中記載,女媧和伏羲曾向天詢問,如果允許他們結合,則將天上的雲彩聚在一起,如果他們不能結合,那麼就讓天上的雲都散開。結果天上的所有白雲瞬間聚到了一起,二人也就結成了夫妻。山海經中記載,女媧與伏羲均為蛇身人首,所謂蛇身即為「之」,配上人首即為「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