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2021-02-19 語文知識

這首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即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全詞風格清曠而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展現了作者曠達而又傷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飲東坡醒復醉」,一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歸來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復醉」,再一個「仿佛」,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接著,下面三句,寫詞人已到寓所、在家門口停留下來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走筆至此,一個風神瀟灑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其間浸潤的,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一種獨特的個性和真情。


下片一開始,詞人便慨然長嘆道:「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嘆,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樞紐。以上兩句精粹議論,化用莊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之言,以一種透徹了悟的哲理思辨,發出了對整個存在、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託的深沉喟嘆。這兩句,既飽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達出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人生困惑與感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顧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闌風靜縠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遊,為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於是,他情不自禁地產生脫離現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唱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闌風靜彀紋平」,表面上看來只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物。它引發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徵著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兩句,自是順理成章。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後,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複雜的人生觀中,由於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餘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嚮往自由的心聲。 

作者介紹: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相關焦點

  • 蘇軾的一首《臨江仙》省身開悟,末二句仙味十足,古雅浪漫
    最是人間留不住經常靜下心讀一讀那些經典的唐詩宋詞,會對我們的精神有所薰陶,因為經典的傳統古詩詞裡通常蘊含著傳統文化的精髓,繼承了華夏五千年的精神文明。今天白馬君就和諸位詩友一起來欣賞蘇東坡的一首《臨江仙.夜歸東皋》。 《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 十首臨江仙,蘇軾四首亦不敵此人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代表作有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李清照《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等。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明代:楊慎《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十首描寫夜的古詩詞,暗水流花徑,妙句悅吾心
    賞析:露能沾衣,可知湛露其繁,時當春夜,或可擬於李白「春風拂檻露華濃」的景象,但生機略似,杜詩則多一種簡素。舟夜書所見 清代:查慎行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賞析:這首詩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點漁火,黑白對比,反差特別鮮明。
  •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古詩詞中的「點睛之筆」(一)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 用一句古詩詞,總結你的2020年!
    2020年已經走完,回顧這不平凡的一年,感慨萬千化作一句擲地有聲,如果讓你選擇一句古詩詞來總結2020,哪句會戳中你?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 一壺濁酒盡餘歡:東坡居士的十首飲酒詩
    疏狂的酒: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溫馨的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相思的酒: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欣喜的酒: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大漠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江南的酒: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陶淵明愛酒,留下了不朽的飲酒詩,「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 《臨江仙·夜歸臨皋》這首歌太好聽了,大家都是這樣評論的
    健哥說這是東坡開悟後所作,他的演唱明顯融入了這一看法,尤其舉重若輕。不吟離愁不唱別緒;不見憤懣沒有抑鬱;甚至不再有姿態上刻意的灑脫,唯餘平靜無波,安之若素。正所謂「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不是隱逸與遠遁;而是此身仍在風浪裡,唯心坦然而已矣他說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你說 運似輕舟,世間滄海。兩艘小舟穿越千年得以相遇。
  • 【宋詞三百首賞析】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 陳與義
    下闋開頭兩句強調北宋統治者竟如此無能、南宋新皇帝根本不願收復失地的複雜心情。「閒登」句用蕭散逸興表示對南宋統治者的失望,結尾兩句將古今興亡都付之半夜裡漁翁的歌唱,外表超脫、放達,而內心深處十分感傷。長溝:此句即杜甫《旅夜書懷》「月湧大江流」之意,謂時間如流水般逝去。新晴:指雨後初晴時的月色。漁唱:打漁人的歌兒。這裡作者嘆惜前朝興廢的歷史。三更:古代漏記時,自黃昏至指曉分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 天下風雲出我輩——中國歷史上充滿江湖氣息的十首古詩詞
    4、臨江仙——宋代: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5、俠客行——唐代:溫庭筠欲出鴻都門,陰雲蔽城闕。寶劍黯如水,微紅溼餘血。白馬夜頻驚,三更霸陵雪。
  • 10首最經典的臨江仙
    臨江仙,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臨江仙」三個字給人以清寧、婉約的感覺,《宋詞三百首》中共收錄了五首《臨江仙》,都是傳世的名作。推薦10首經典的《臨江仙》,一起體會其中旖旎風情吧!最唯美的臨江仙: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臨江仙》宋·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歌手李健投身「教育」事業之後的作品賞析
    我個人比較喜歡蘇軾,所以先放這首蘇軾的《臨江仙 夜歸臨皋》,喜歡的話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或者正在讀書的孩子。 蘇軾原詞: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 那些最經典難忘的夜的詩詞,每一首都驚豔了我們的時光
    |詩詞中最豁達灑脫的夜《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詩詞中最思念故鄉的夜《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詞中最孤獨落寞的夜《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 葬我於酒丨但願長醉不願醒
    好像永遠都不願從醉酒中醒過來。他們愛酒愛到了瘋狂的地步,且慢,應該是愛醉愛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們飲酒是為了醉,甚至是為了葬身於酒。這一點,是西方的酒精神中所沒有的。 東晉詩人陶淵明是割發置酒的飲君子,他坦露心懷說:「能讓我常醉於酒,平生之願足矣。」蘇軾也愛飲酒,經常通宵達旦地喝。如現在家喻戶曉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在「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的情況下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