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臨江仙,蘇軾四首亦不敵此人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021-02-19 霍邱聚能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代表作有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李清照《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等。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代:楊慎

《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盪氣迴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歷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恆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歷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五代: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菸草低迷。爐香閒嫋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全詞寫景徐徐道來,寫情卻有突兀之語,全詞意境皆由「恨」生,並由「恨」止。在寫法上是虛實相生、內外結合,時空轉換自然、順暢,筆意靈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卻不失含蓄,柔聲輕訴卻極其哀婉動人,正如陳廷焯《別調集》中所云:「低回留戀,宛轉可憐,傷心語,不忍卒讀。」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宋代: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全詞風格清曠而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展現了作者曠達而又傷感的心境。

臨江仙·寒柳

清代: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楊花是一個飄零無助的意象。傳說,楊花如果飄落到水中,就會化為浮萍。這個傳說細想一下是非常悽涼的,因為楊花本身就是飄零無根之物,好容易在水裡落了腳,卻又化為浮萍,依然是個飄零無根之物。「飄零無根」至此便有了一種宿命的悲劇感。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宋代: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遊樂來抒發作者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對比的手法,明快的筆調,通過對舊遊生活的回憶,抒發了北宋亡國後深沉的感慨。寥寥幾筆,勾畫出來的自我形象相當豐滿。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李清照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南渡以後,清照詞風,從清新俊逸,變為蒼涼沉鬱,這首《臨江仙》是她南渡以後的第一首能準確編年的詞作。國破家亡,奸人當道,箇中愁苦,不能不用含蓄曲折的筆法來表達。少女時代的清純,中年時代的憂鬱,一化而為老年時期的沉隱悲愴。

臨江仙·夜到揚州席上作

宋代:蘇軾

尊酒何人懷李白,草堂遙指江東。珠簾十裡卷香風。花開又花謝,離恨幾千重。

輕舸渡江連夜到,一時驚笑衰容。語音猶自帶吳儂。夜闌對酒處,依舊夢魂中。

這首詞真實地表露了詞人當時「量移」後的心境。「量移」,雖未能徹底平反昭雪,但已顯現出寬赦之君恩。所以,詞人先以李白受讒自喻,後以杜甫亂中幸得生還相譬,其用事貼切,暗與自己實際遭遇相合。故而在六十字的短短篇幅中,寫了相憶、相聚、慰藉、話舊、傷離等廣闊的內容,含蓄地傾訴了自身之不幸遭遇,使作品更富於感憤。使人讀之浮想聯翩,為之悽然。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代: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一生雖積極入世,具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但另一方面又受老莊及佛家思想影響頗深,每當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遊於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以一種恬淡自安、閒雅自適的態度來應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灑脫情懷。

臨江仙·鬥草階前初見

宋代:晏幾道

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

此詞系作者為思念一個自己曾經深愛過的女子而作,全詞寫情婉轉而含蓄。作者正面寫了與女子的初見與重逢,而對於兩人關係更為接近後的錦屏前相敘一節卻未作正面表現,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間。夢中相尋一節也寫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內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寫得極為深沉婉曲。

臨江仙·送王緘

宋代:蘇軾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此詞將送別的惆悵、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鄉思的愁悶交織在一起,表達了詞人極度傷感悲苦的心緒。詞的上片寫悲苦的由來、發展和不能自已的情狀,下片寫送別的情懷及內心的自我排遣。

相關焦點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詩人自己老眼平生,壯志難伸,亦只能長歌當哭,借酒澆愁。
  • 為你讀詞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每次聽到這裡,就會不由自主地接上張昪《離亭燕》中的那一句「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一直聽著、聽著,從睡意來襲的正午,到霞光水色朦朦朧朧的黃昏,到漆黑無人的暗夜,歌聲蒼涼無助,孤寂蕭索。仿古的素箋和筆靜置桌面,提筆墨未落,只是一遍一遍不停地流淚。我知道,我又一次提前讀懂了一段歷史,一種況味。
  • 【筆墨道盡英雄氣】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我每次創作都在挑戰自己」,董陽孜強調,《臨江仙》這幅巨作,一共鋪陳56張紙,「我一口氣寫完,掛在脖子上的毛巾,可以擰出好多汗」,其難度之高,董陽孜形容,「投注全副心力寫完後,幾乎是半休克的狀態」。董陽孜與誠品有長達20年的合作因緣,曾共同舉辦9次大型展覽。緣於長期的合作默契和信任,這次董陽孜也選在誠品生活蘇州首度和喜愛書法藝術的大陸朋友見面。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3首古詩詞,你我都可擁有的灑脫人生
    編者:晨雞與昏鴉,也許就是在滾滾紅塵當中的你我,奮鬥多年之後,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做過的事,再看看鏡子裡的容顏,也許,就突然明白了這首詞的含義了。如果因為想要獲得成功,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搭上了自己的半生,到底是值得還是不值得呢?
  • 10首世事詩詞: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天地猶如一間屋子,我們身在其中,世間萬事把我們烏黑亮麗的頭髮都消磨疏了。世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得到權勢富貴呢?人們只是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罷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看多了歷史,那興興衰衰,不也是千篇一律的事情,周而復始,一個輪迴接一個輪迴罷了,江山易主有何稀奇?- end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
  • 琴與簫的《漁樵問答》: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古琴:龔一簫:羅守誠「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漁樵問答》: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令人有山林之想」 能引起人們對漁樵生活的嚮往,這固然不假,縱觀古今,多少隱逸之士在看透世事變遷、福禍無常之後,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歸隱於山林之間。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詞中所述可做此曲的妙解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想當年|94版《三國演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毛氏似乎也忘記修改曹操送別關羽的地點長安城東「灞陵橋」,以至於灞陵橋搬到了許都。「過五關斬六將」路線圖 縱有不少瑕疵,毛氏評改版也是瑕不掩瑜。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改編,莫過於將楊慎的《臨江仙》詞放入卷首。《臨江仙》選自楊慎《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後人又稱之為《廿一史彈詞》)的第三部分《說秦漢臨江仙》,為他謫戍時所作。
  • 10首最經典的臨江仙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一首詠史詞,全詞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讀來盪氣迴腸。此詞在渲染蒼涼悲壯的同時,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人生有限,是非成敗如過眼煙雲,而宇宙永恆,江水不息,青山常在,全詞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最傷懷的臨江仙: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 蘇軾一首送別友人的《臨江仙》名篇,感性的你一定要記住尾二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的好友錢穆父,名叫錢勰,祖上是錢塘名門大族的錢氏,他是吳越王錢倧的曾孫。錢穆父從小就聰穎異常,成年後託祖上福祉被朝廷任命為尉氏知縣。他為官清正,精明慎細,從知縣做起後被提拔為鹽鐵判官,中書舍人。在朝中任職中書舍人時與當時為起居舍人的蘇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 聽|明·楊慎《臨江仙》楊雨品最美詩詞
    《臨江仙》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既然是樵夫漁父,那麼他們自然比不上那些叱吒風雲的貴族人物,當他們不期然相逢的時候,只有「一壺濁酒」來表達內心的歡喜,至於那些曾經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不過是他們佐酒閒話的談資而已。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卸下歷史的重負,回歸簡單而平淡的生活,融入純淨而恬淡的自然,這才是平凡人最智慧的選擇吧?
  •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聶政取出琴中藏匿的劍,刺殺了韓王,為父報仇。這個故事被蔡邕取名為「聶政刺韓王」。聶政時代大約六百多年後,西晉一位才智超絕的人物,使《廣陵散》成為千古絕響。此人就是「竹林七賢」中最有影響力的嵇康。嵇康因反對司馬氏專政而遭殺害,臨上刑場時彈奏了此曲。
  • 楊慎《臨江仙》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剛才大家聽到的是為大家吟誦的明代的楊慎所作的《臨江仙》。《臨江仙》是一個詞牌名,它來自唐代的教坊樂曲。《臨江仙》的這個詞牌與我們之前所遇到的《漁歌子》的不同在於,《漁歌子》大概只有一段,《臨江仙》是有兩段了。也就是說同樣的曲調可能要重複兩回。
  •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在江邊的白髮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於人們的談笑之中。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等六種。
  • 《臨江仙·送王緘》蘇軾 | 蘇軾最令人心痛的臨江仙,包含4種悲傷情感
    臨江仙·送王緘作者:蘇軾  朗誦:妍婷姝
  • 這四首詩詞,你能看懂其中一首,便可看大徹大悟,領悟人生真諦
    在中國有四大名著,四大名著中又有四首開篇詩,每一首詩,都是一部人生。這四首詩詞,每一篇,都可以說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感悟。第一首《三國演義》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蘇軾:念奴嬌
    總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周瑜更接近歷史事實。正如嶽麓書社版《三國演義》前言中所說的那樣,比照蘇軾的詞,《三國演義》把所有關於周瑜的好事都挪到了諸葛亮頭上,只是把小喬留給了周瑜。前面我們由蘇軾的詞談到了《三國演義》,由此我們自然聯想到《三國演義》的篇首題詞:臨江仙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將軍白髮徵夫淚 範仲淹寫出了漁家傲 為何卻說蘇軾開創豪放詞派
    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詞簡釋》讚嘆:此首傷今懷古,託興深遠........而「鹹陽古道」一句,驟落千丈,悽動心目。再續「音塵絕」一句,悲感愈深。「西風」八字,只寫境界,興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氣魄之雄偉,實冠今古。寫閨情,寫出了傷今懷古的興衰之感,這種寫法很不符合詞的本來特點。不過到很像李白的古風的氣魄,至於這首詞究竟是不是李白的作品倒無所謂。
  • 歌詞中的古詩詞:寂寞沙洲冷,周傳雄的歌聲,唱不出蘇軾的孤獨
    比如,鄧麗君的《在水一方》就化用了《詩經·國風·秦風·蒹葭》中的詞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而94央視版《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則全文引用了明朝第一才子楊慎的《臨江仙》作為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十首極具武俠意味的詩詞,帶你領略刀光劍影的江湖世界
    而我說,只要我們有一顆江湖心,處處都是江湖。不信,讀讀這些詩詞,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心中的江湖。《俠客行》【唐代】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