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龍蝦「出口轉內銷」後價格跳水 超市無奈限購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觀察者網

原標題:澳大利亞龍蝦「出口轉內銷」後價格跳水,超市無奈限購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澳大利亞龍蝦出口中國受阻,導致其國內龍蝦價格暴跌。伴隨著漁民的焦慮,澳大利亞民眾實現了「龍蝦自由」,爭相購買昔日餐桌上的奢侈品。澳大利亞兩大連鎖超市巨頭伍爾沃斯(Woolworths)和科爾斯(Coles)不得不相繼宣布限購。

據《澳大利亞人報》12月15日報導,伍爾沃斯超市已在全澳範圍內實行每人每筆交易限購四隻龍蝦的規定,科爾斯超市也將從周三(16日)開始實施同樣的限制。

科爾斯超市在今年聖誕節前推出了半價龍蝦,西澳巖龍蝦價格降至每隻20澳元(1澳元約合4.93元人民幣),伍爾沃斯超市的售價與之相同。

《澳大利亞人報》報導截圖

科爾斯超市今年的龍蝦採購量是去年的29倍。該超市一名發言人說,看到這麼多的顧客想要支持本地的海鮮產業,「真是太好了」。

他表示,科爾斯超市有澳大利亞優先採購政策,「我們很自豪能夠從全國各地採購海鮮,尤其是在我們的供應商出口海鮮受到限制的時候。」

在伍爾沃斯超市,自從20澳元龍蝦開賣以來,短短4天時間,這家連鎖超市的龍蝦銷量就達到去年整個聖誕期間銷量的兩倍多。伍爾沃斯預計,今年將賣出逾35噸龍蝦,而去年僅為6.5噸。

伍爾沃斯的一名發言人表示,實施限購是為了確保更多顧客能在聖誕節前享用到龍蝦,「自從上周在澳大利亞各地推出我們的西澳巖龍蝦以來,我們看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客戶需求……我們正在儘快補充龍蝦。」

《澳大利亞人報》援引一條網絡評論來描述限購的誇張景象:「2020年,澳大利亞從恐慌性搶購衛生紙到恐慌性搶購龍蝦。」

有澳大利亞網民比較了龍蝦限購和衛生紙限購的通知 圖源:社交媒體

在伍爾沃斯肉類和海鮮部門負責人蒂姆·迪丁(Tim Dudding)看來,銷售更多龍蝦對行業和消費者而言是「雙贏」,一方面為西澳大利亞州的漁民提供了一條出路,一方面也讓更多普通家庭能在聖誕餐桌上享用昔日的奢侈品。

科爾斯和伍爾沃斯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兩家連鎖超市,合計佔有澳大利亞80%的市場份額。

但它們的採購能彌補澳大利亞漁民多少損失尚不可知。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11日的一篇報導,伍爾沃斯的西澳巖龍蝦供貨商、傑拉爾頓漁民合作社執行長馬特·魯特(Matt Rutter)表示,伍爾沃斯的龍蝦採購只佔該公司漁獲總量的很小一部分,卻仍然很重要,因為當地消費者可以買到更便宜的龍蝦,龍蝦加工也需要更多人力資源。

魯特稱,過去兩周半的時間內,合作社新增了大約200名員工。

「不幸的是,漁民們拿到的是一個更低的價格。」魯特說。他也不願透露超市能從20澳元的售價中獲利多少。

合作社在傑拉爾頓港口的海鮮批發店Brolos Fresh今年7月才開張,經理盧克·埃默裡(Luke Emery)說,很多本地人都是第一次購買龍蝦。

在Brolos Fresh,一隻1.5公斤重的龍蝦賣100澳元,但埃默裡表示,一年前,這樣的龍蝦會被運往中國,賣到250澳元。

中國是澳大利亞龍蝦最大的出口市場。澳政府數據顯示,在2018至2019年度,該國龍蝦出口額共計7.5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35.34億元),其中約94%銷往中國。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2月5日的報導提及,在盛產南澳巖龍蝦的維多利亞、塔斯馬尼亞、南澳大利亞等州,當地有漁民正在碼頭以每公斤30-50澳元的價格出售龍蝦。

麥克唐奈港專業漁民協會主席羅傑·卡亭(Roger Cutting)直言「這是我50年來目睹的最大行業危機」,澳大利亞國內市場無法支撐該國龍蝦行業,而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龍蝦產業至關重要。卡亭說,在麥克唐奈港,多數漁民「坐在那裡無所事事」,等待著來自中國的消息。

相關焦點

  • 中國不要澳大利亞龍蝦,澳龍價格大跳水,漁民崩潰了……
    這兩天,澳大利亞兩個最主要的超市Coles和Woolworths都宣布,開始售賣超低價龍蝦,一隻只要20澳元(100人民幣),每人限購4隻,先到先得,賣完不售…這個價格可以說是真·白菜價了。要知道澳大利亞龍蝦在國內的批發價,都是300元起步。
  • 澳洲龍蝦價格大跳水,都搶破頭了
    不,不是捲紙,不是口罩,更不是新冠疫苗,而是…龍蝦這兩天,澳大利亞兩個最主要的超市Coles和Woolworths都宣布,開始售賣超低價龍蝦,一隻只要20澳元(100人民幣),每人限購4隻,先到先得,賣完不售…這樣的價格,平常人也是可以消費的起,一飽口福的。
  • 龍蝦出口轉內銷後,澳洲爆發恐慌性搶購,漁民虧大了:等中國消息
    澳洲的大龍蝦一直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裡幾乎已經成為了我國奢華宴席中的一位翹楚型的角色,當然這和澳大利亞的龍蝦品質本身優質也有著一定聯繫的,不過由於許多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澳洲龍蝦最大買家已經翻臉了,因此澳洲只能將出口轉內銷,此後在龍蝦市場領域澳洲還爆發了恐慌性搶購,澳漁民表示自己虧大了,其正在等待中國的消息。
  • 澳洲龍蝦價格暴跌,本國民眾瘋狂搶購嘗鮮,漁民:超市被迫限購了
    在今年11月發生的「拒收事件」中,曾有數噸澳洲龍蝦因為不符合檢疫標準,被海關拒絕入境,最終在機場滯留數天後腐爛變質。澳大利亞龍蝦企業為了避免再次遭受這樣的損失,同時也為了搞清楚新的檢疫要求,於是暫停了出口龍蝦。
  • 澳大利亞漁民做虧本買賣,澳洲龍蝦400元1隻,賣得愈多賠得愈多
    中澳關係惡化,貿易爭端不斷,大陸以邊境檢疫作報復手段,阻擋澳洲龍蝦進口,因此,澳洲業者只好出口轉內銷,但價格大跳水,有澳洲超市更以每隻20澳元、折合臺幣約429 元的震撼價,賤賣原本是奢侈品的龍蝦。大陸是澳洲龍蝦最大的出口市場,依澳洲政府數據顯示,在2018至2019年度,該國龍蝦出口額共計7.52億澳元,其中約94%銷往大陸。
  • 澳洲龍蝦銷量狂飆!2大超市巨頭聯手限購,西方歡呼:感謝中國
    最近,中方取消了澳大利亞進口物品訂單,澳方多企業受到了嚴重影響。澳民實現"龍蝦自由"因為檢疫防控等問題,中方取消了澳大利亞部分貿易訂單,其中包括煤炭、大麥、木材、葡萄酒等。在2020年11月初,澳大利亞因出口延誤,決定暫停龍蝦發貨。
  • 龍蝦價格暴跌50%!澳大利亞漁民急盼中國買家,民眾卻趁機瘋搶
    來源:金十數據暫停對華出口後,澳大利亞龍蝦行業出現滯銷,國內龍蝦價格也出現暴跌。雖然澳龍蝦業及時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並獲得了本地民眾的歡迎,但過低的售價卻讓漁民沒有過多的盈利空間,他們仍然希望重新獲得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增長。
  • 廣西出口產品轉內銷活動在桂林市舉辦
    12月11日至13日,廣西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在桂林市東西巷歷史文化街區舉辦。活動以「外貿優品匯 扮靚步行街」為主題,有80多家外貿企業參展,進行家電、家紡、服裝、鞋類、特色農產品等廣西外貿優品展銷。主辦方還邀請了國內大型商場超市採購商參加對接洽談籤約。
  • 澳洲龍蝦被限購?與中國密切相關
    導讀:因疫情原因,中國對國外商品的進口量迅速減少,這使得龍蝦在澳洲大量囤積,價格暴跌,當地民眾採購量急劇上升。12月15日,伍爾沃斯超市開始對龍蝦實行限購措施,每人每次只能購買四隻。16日,科爾斯超市也實行同樣舉措。
  • 澳龍的危機:我國不進口,澳大利亞漁民崩了!我想起了小龍蝦
    近期,澳大利亞的龍蝦大跳水,當地人不去搶口罩,反而紛紛前往超市購買低價龍蝦,一隻才20澳元,一人限購四個,可以說這個價格已跌到歷史低位了,畢竟澳龍在我國批發價都在300元以上,飯店裡更是賣出了1000元/只以上。如今聖誕節臨近,澳大利亞人的主食從火雞變成了龍蝦,不得不說太滑稽。
  • 出口轉內銷,「轉」出新天地
    公司技術總監麻再揚說,在疫情之前,該公司90%的產品出口歐美。 出口轉內銷,原本只是企業在疫情之下不得已的自救行動,但真正轉戰國內後,麻再揚感受到了來自內需市場強大的吸引力。從今年3月份以來,華港已經為華為生產了價值200多萬元的產品。
  • 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出口轉內銷不僅是權宜之計
    圍繞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加大信貸投放,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降低進出口合規成本,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出口轉內銷對推動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有何重要意義?企業在「轉」的同時有哪些實際問題?內銷產品又該如何「叩」開國內市場的大門,使其更好更快發展?人民網財經推出出口轉內銷系列文章,看外貿企業如何「轉」出新天地。
  • 周志波:疫情下出口轉內銷如何主動作為?
    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出口轉內銷的宏觀情境,認真分析出口轉內銷面臨的困境,並結合實際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一、出口轉內銷面臨的困境從理論上講,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而消費和投資與國內市場高度相關,其增長的空間遠不如出口。
  • 廣西啟動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
    中新網桂林12月11日電(趙琳露)12月11日,「外貿優品匯 扮靚步行街」廣西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在桂林市東西巷步行街啟動,為廣西外貿企業搭建轉內銷平臺,拓寬出口產品內銷渠道。趙琳露 攝6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為外貿企業的發展拓展了新空間。
  • 龍蝦價格跳水,為何澳洲漁民對印度很失望?
    在中國禁止進口澳大利亞活龍蝦後,維州、塔州和南澳州的商業漁民紛紛向澳大利亞國內市場供應創紀錄數量的龍蝦。
  • 深圳羅湖東門步行街舉辦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
    深圳羅湖東門步行街舉辦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來源:聯商網2020-09-08 15:41提到東門步行街,很多市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熱騰騰的美食與價格優惠的商品。在物美價廉、潮吃潮逛的同時,順應消費升級提升品質,尤其是推進疫情下的出口轉內銷產品銷售,讓外貿優品走進市民生活,打造優品步行街。
  • 謀劃出口轉內銷 「牆內牆外兩頭香」-光明日報-光明網
    同時,「出口轉內銷」也有利於我國正在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促進我國正在開展的消費轉型升級。    從長遠來看,「出口轉內銷」有利於外貿企業,特別是外貿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提高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提高企業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同時,「出口轉內銷」還有利於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有利於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中國不要澳大利亞龍蝦的做法,能讓澳大利亞吃上了豪華大餐?
    中國不要澳大利亞龍蝦的做法,能讓澳大利亞吃上了豪華大餐?中國不要澳大利亞龍蝦後,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澳洲龍蝦價格下跌,原本200美元一隻的澳洲龍蝦,現在只需20美元就能買到,真的是20美元就能吃大餐。澳媒談論暴跌的龍蝦價格時表示,失去中國市場之後,澳大利亞人有口福了,原本吃不起澳洲龍蝦的2000多萬人,突然就實現了「龍蝦自由」。澳洲龍蝦價格被壓低之後,嘗到甜頭了澳大利亞人表示,希望中國能夠繼續限制進口澳大利亞龍蝦,限制進口澳大利亞牛肉、帝王蟹、鮑魚等產品,壓低澳大利亞國內的牛肉、帝王蟹、鮑魚等產品的價格,讓他們天天吃豪華大餐。
  • 出口轉內銷 福清鰻魚「遊回」國內市場
    出口轉內銷 福清鰻魚「遊回」國內市場 2020-12-18 11:23:51 因為福清是中國重要的鰻魚養殖及烤鰻出口集中區,目前,福清地區鰻魚養殖產量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鰻魚飼料生產、烤鰻加工和出口創匯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國領先位置。圖為活動現場。 葉秋雲 攝  福清鰻魚及鰻魚相關加工食品大多出口至日本、歐美等海外市場,在國內的知名度卻是相形見絀。
  • 澳洲龍蝦虧本賤賣,漁民一桶眼淚
    疫情嚴峻加上貿易關係緊張,澳洲產品入境銳減, 全球聞名的澳洲龍蝦,在失去一大外銷市場之下,迫使澳洲業者將龍蝦轉內銷,價格下挫。外媒報導,有澳洲超市更以每隻20澳元(約100元)的震撼價,賤賣原本是奢侈品的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