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情人夢》是富士電視臺於2006年10月16日首播的電視劇,是根據二之宮知子的同名漫畫改編的愛情偶像劇。
本劇是圍繞兩位音樂天才展開的戀愛故事。兩人身邊圍繞著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人,他們也都是一些擁有遠大理想心比天高,且極具音樂才能的怪才。他們一起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為了達到目標不懈努力毫不氣餒。
這部劇成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整部劇和古典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該劇的熱播在一段時期內曾掀起了古典樂學習的熱潮。看看這張音樂原聲的曲目,《交響情人夢》與古典樂的「情愫」一目了然。
今天正值情人節,來一場以《交響情人夢》為名的音樂會,想必整個情人節都會充滿別樣的浪漫氣息。
德彪西《夢》
蕭邦鋼琴練習曲作品10之4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作品13號「悲愴」
蕭邦練習曲作品10之3「離別」
德彪西《亞麻色頭髮的少女》選自《前奏曲》第一冊
德彪西阿拉伯風組曲第一首
蕭邦前奏曲作品28號之3、2、8、15(雨滴)、18、20、24
*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為準
古典的曲目,音樂會現場卻以一種極其富有新意的新形式演繹——多媒體鋼琴音樂會。
與傳統音樂會相比,多媒體音樂會更注重體驗、分享與互動。 一般來說,傳統音樂會具有較強的說教性,並且往往帶有莊重的「儀式感」,這種模式和西方的傳統宗教文化有很大關係,可能會讓觀眾與音樂家產生距離。然而對 於中國觀眾來說,文化的差異對「儀式感」的建立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再者,如今發展到網際網路時代,當知識、資源不再被壟斷,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信息,並 有自己的見解,那麼傳統音樂會中的「說教性」便不適用於這個時代了。所以我覺得現在的音樂會應該更注重與觀眾之間的互動,而弱化單純的說教。
他吸收和容納了各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和跨界,並與多媒體新技術相結合,呈現出一種身臨其境,視聽結合,互動感受的二十一世紀音樂會新體驗。結合最尖端的鋼琴與電子鋼琴雷射感應技術,自動演奏技術,仿真技術等,由一人同時演奏三臺不同種類的鋼琴,展現人琴互動,琴琴互動的高科技表演。
結合多媒體表現形式,使音樂與多媒體,人與多媒體,觀眾與多媒體實現互動呈現,並讓整臺音樂會具備極強的敘事性。
在這個特別充滿愛意的日子裡,和Ta一起聽場美妙而富有創意的音樂會,共譜屬於你們的浪漫!
情侶共同前往劇院售票窗口,並現場提供關係證明(結婚證、情侶合照、kiss……),可享受本場演出同等票價買一贈一。每對情侶限購1張,50元公益票不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