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古希臘《荷馬史詩》中,大名鼎鼎的「特洛伊木馬圍城」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這段帶有濃厚傳說色彩的故事,在歐美影視劇中,被不止一次搬上了熒幕,而其中最著名的電影改編,莫過於2004年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的史詩電影,《特洛伊》。
▲《特洛伊》海報
在《荷馬史詩》中,這一段故事堪稱是神話和英雄傳奇的混雜。不過在電影中,導演徹底剔除了原著中的神話段落,而是完全用英雄和戰爭,來重新詮釋這段故事。故事的主體,基本還是遵從了原著。整個故事的開端,即是特洛伊王子帕裡斯誘拐斯巴達國王的王后海倫。不過在電影中,將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的兄長,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設定成了一個幾乎統治整個古希臘所有城邦的「king qf king(王中之王)」。
電影中的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電影中包括阿伽門農的服裝在內,大部分角色的服飾,都明顯是參照羅馬和拜佔庭時代的風格。更有甚者,很多人的服飾是參照了波斯人以及後來中東穆斯林。
▲電影中邁錫尼的軍隊
電影中對於邁錫尼軍隊的復原水平,可以說是相當隨便。阿伽門農的穿著,是明顯的中世紀初期拜佔庭以及一些中東風格的混搭。不過一個有意思的是,電影中復原的,帶有長鬢毛的邁錫尼軍隊頭盔,卻是歷史上卻是存在過的。同時,電影中出現的,兩邊由缺口的大盾,其實是一種比較經典的邁錫尼風格盾牌。
▲邁錫尼遺址中,出現的邁錫尼武士形象,他們的頭盔上,的確會插上一些用於裝飾的鬢毛
不過電影中幾乎各個城邦頭盔上都出現的護鼻,這個其實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因為在《荷馬史詩》背景下的公元前八到六世紀,以及更早的邁錫尼文明時期,並沒有確切的考古資料可以證明電影中的長護鼻是否真的存在。
▲現代復原的邁錫尼武士造型
還有,邁錫尼時代是古希臘人使用的武器主要是青銅器製成,因此應該都像這張復原圖那樣有著金光閃閃的色澤。但是在電影裡,出了極少數表現出了青銅武器、鎧甲所具有的金色外,大多數顏色更像是鐵器,著名的邁錫尼重鎧在電影中也並未出現。需要注意的是,武士所使用的盾牌樣式,即邁錫尼時代的盾牌,有些類似後來祖魯人的盾牌,都是木製的盾身,然後在上面固定一張經過簡單處理的牛皮。
在電影中,希臘軍隊的裝備也是相當多樣,雖然有一些有比較嚴重的出現時間差,但也算是基本遵循了一些考古發現。
▲電影中阿喀琉斯所使用的頭盔,頗像古希臘經典的科林斯頭盔
▲著名的科林斯盔
著名的科林斯盔,其與肌肉胸甲,堪稱經典的古希臘步兵形象,但是這種頭盔出現時間已經是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因此不應該出現在特洛伊戰爭當中。
▲頭戴科林斯頭盔的古希臘步兵
有意思的一點是,在導演設計特洛伊人的形象時,參考了特洛伊之戰後,殘存的特洛伊後裔前往亞平寧半島,建立起羅馬的傳說。因此電影中特洛伊人的形象,算得上是羅馬和邁錫尼風格的混搭。
▲電影中的特洛伊士兵形象,電影中特洛伊人方方正正的大盾,以及頭盔邊緣向外的延伸,明顯都是在邁錫尼風格的基礎上,儘量像人們所熟知的羅馬風格靠攏
其實歷史上那標誌性的羅馬大方盾,是在羅馬馬略改革之後才出現的。之前,羅馬步兵使用的盾牌,大多是長橢圓形。因此電影中將特洛伊人的盾牌做成長方形,其實算是一個對羅馬裝備的誤解。
有意思的是,導演在整個電影中,嘗試加入了大量東方元素,因此使得電影許多細節,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
▲電影中的特洛伊人弓箭手,歷史上,這種三角形弓在古希臘地區並不常見,其真正的使用者,其實是古埃及人,以及受其影響較大的黎凡特地區
▲使用三角弓的黎凡特地區武士,伴隨著亞述人等民族崛起,威力更大的反曲弓最終取代了這種古老的三角形弓
▲電影中的特洛伊祭祀
電影中的特洛伊祭祀,頭上的戴的竟然是東正教神職同款帽子。如果覺得這還不夠東方,接下來導演還有.
▲電影中頭戴頭巾的使者,這造型基本上就是許多影視作品中中東穆斯林的形象了。不得不說導演真是一個希臘高級黑(希臘曾被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統治了四個多世紀)
除此之外,傳說中一些有趣的段子,也被導演刪掉。比如說阿喀琉斯的母親海洋女神忒提斯,為了防止阿喀琉斯前往特洛伊,因此將阿喀琉斯打扮成女孩混在斯庫羅斯島的國王呂科墨得斯的宮廷裡。最後還是奧德修斯用計,才最終從宮女中找到了阿喀琉斯。想像一下,還是小鮮肉的皮特女裝,嘖嘖嘖。
▲動漫中的彭忒西勒亞
還有關於特洛伊戰爭的經典中,提到過一位彪悍的亞馬遜女王彭忒西勒亞。她美得令阿喀琉斯在殺死她後不惜辱屍。這位女王未能在電影中出現,可以說是巨大的遺憾了。總之,這個電影在歷史考證方面既有認真考據的一面,也有導演腦洞的一面。但整部電影在戰陣復原和英雄主義展現方面真的體現出了好萊塢的水準。所以,沒事看一遍還是挺過癮的。
最後是電影評分環節:
緊湊的節奏,
飽滿的人物刻畫:4分
對於特洛伊悲劇的渲染塑造,
以及優秀的戰爭場景:4分
帶有大量存在認知誤差的東方元素,
但是許多小細節,
卻意外的對考古有所尊重:1分
音樂、場景,
渲染出了一個恢弘的史詩氣氛:4分
總分:13
推薦
最後要為大家推薦的電影,是2007年,由謝爾蓋·波德羅夫執導的歷史劇情片《蒙古王》。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時之沙,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古代軍隊打仗為何離不開旗幟?
有人竟說五千年前良渚先民是黑人?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西臺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布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