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玄羽到底有沒有金丹

2020-12-27 許家李念佳

昨天發了一篇關於魏無羨能否重新結丹的文章(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然後在評論區裡有一些討論,爭議最多的竟是莫玄羽有沒有金丹和長生不老四個字,我在這裡先解釋一下,我們討論這裡的時候針對的是原著哦!

我之所以會說長生不老是因為我是認為有了金丹的人就可以修仙了,一旦飛升成仙,自然長生不老,而以含光君那樣的資質,應該不是太難吧?當然,因為本人之前從來沒有追過仙俠劇或者仙俠小說,不知道這麼理解對不對,有比較了解這一塊的朋友歡迎來評論區賜教。

那麼我們轉為正題,莫玄羽究竟有沒有金丹,我認為是有靈力但是沒有金丹!在原著中,有這麼一句話「所謂金丹,乃是修煉到一定境界之後在修士體內結成的一顆丹元,作儲存、運轉靈氣之能。結丹之後,修為突飛猛進,此後方能愈修愈精,攀登高峰」,從此句話可以看出來,是先有靈力再有金丹的,而莫玄羽靈力低位,應該是還沒有修道結丹的境界吧!還有就是在義城篇中,魏無羨對陣薛洋的時候曾說「你欺負我這具身體靈力低嗎?」而薛洋也爽快承認,由此,莫玄羽的身體靈力確實比較低。

劇版給改成傷重靈力低微了

再者,莫玄羽上金麟臺的時候,斂芳尊金光瑤已經在金麟臺有了相當的勢力了,那時候金子軒已死,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他父親的另一個兒子有代替他的機會的!如果不是莫玄羽瘋了,說不定也被害死了!其實說到這裡我個人非常同情莫玄羽,以金光善的為人,當初接莫玄羽回金麟臺說不定就是因為他不信任金光瑤,想找一個兒子來牽制甚至代替他!畢竟,金光善是不太在意他的那些私生子死活的!

由以上幾點我覺得莫玄羽有靈力,但靈力低微,還沒有到結丹的境界,當然這是我的看法,而且是針對原著來說的,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評論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莫玄羽最大的仇人是金光瑤,他倆到底有什麼仇?
    《陳情令》完結,看了幾十集才知道金光瑤是劇中最大的反派,但對這個反派又怎麼都恨不起來,說到底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如果不是因為出身卑微,又被親爹金光善那樣對待,他也不會變得如此。金光瑤與莫玄羽都是金光善的私生子,要說這倆人也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雖不說會有多親,但不至於兵刃相向啊,可是為什麼莫玄羽寧願獻舍而亡也要金光瑤死呢?莫玄羽是金子軒死後被接回金陵臺的,也許是金光善不想讓金光瑤繼承他的家主之位,畢竟他一直看不起金光瑤娘的出身,才想到了莫玄羽。
  • 魏嬰跳崖後,到底有沒有死?
    #陳情令#》熱播以後很多劇粉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魏嬰在不夜天大戰時,跳崖後到底有沒有死了?要是死了為什麼藍湛問靈十三載,沒有任何魏嬰的音訊呢?想必大家一直都有這些疑問縈繞心頭!百思不得其解!甜蜜君為你揭曉謎題。魏嬰在莫家莊,他見到藍氏的人會轉過身,避免被認出,想到也許藍湛也來了,他趕緊戴上面具。在被莫老爺拖到大堂時,因為沒有戴面具,魏嬰心想「完了,莫家人沒見過長大後的莫玄羽,可姑蘇藍家的人千萬別認出我來」。
  • 《陳情令》都說幸虧有莫玄羽,那麼莫玄羽到底什麼身份呢?
    對於莫玄羽的描述,劇中描述得不多,只知道他被人欺負,只有魏無羨幫他欺負回來之後,他手臂上的傷才會癒合,都說幸虧有莫玄羽,魏無羨才有重生的機會,那麼,莫玄羽到底是什麼身份呢?魏無羨再來說說莫玄羽的家人吧,他被莫家人視為髒物,這又是為什麼呢?
  • 《陳情令》:藍湛和魏嬰共情,為何沒發現他失去金丹?原因有二!
    為了弄清楚金光瑤密室的秘密,藍湛和魏嬰採用共情,但是為何藍湛卻沒發現他失去金丹了呢?劇情在這裡似乎有些矛盾,但其實也合乎情理,作為忠實的原著粉,以下這兩點幫您解析!首先,藍湛是五大世家中赫赫有名的姑蘇藍氏雙璧,又是世人眼裡景仰的含光君。
  • 陳情令:莫玄羽為什麼獻舍?
    還記得,初看《陳情令》之時,一直有一個疑惑,就是莫玄羽到底為何要獻舍給魏無羨?人們常說「螻蟻尚且偷生」,連螻蟻都愛惜生命,更何況是人呢?到底是什麼驅使莫玄羽下定決心放棄自己的生命,甘願獻舍?眾所周知,莫玄羽是金光善的私生子,只不過他和金光瑤一樣,不受待見。在4歲之後,金光善就離開了他,而之後接他上金麟臺,也只是為了牽制金光瑤。
  • 陳情令:魏無羨重生後,到底用的是莫玄羽的身體還是自己的呢?
    可《陳情令》中的設定就有點讓人迷茫,十六年後被莫玄羽救回來的魏無羨,到底用的是本尊的身體,還是用的是莫玄羽的呢?那小編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不管是獻舍還是捨身咒,你看從字面意思理解都是捨棄自己的身體,以全部靈識為代價修復重傷之人。而將重傷之人甦醒是第一步,被救之人甦醒以後,要幫助施咒之人完成生前所願,然後才能解掉身上的捨身咒,如此才算整個過程完結。
  • 《陳情令》原著:莫玄羽屢次「騷擾」金光瑤,才被趕下金陵臺!
    在劇中,莫玄羽這個人物的出場不多,但也是個很重要的角色,作為主角人物之一魏無羨的重生就是因為莫玄羽的「獻舍」。劇中,莫玄羽是因為在去了金陵臺金光瑤那,無意間看到了他房間內的獻舍書並拿走了,然後練就了捨身術。而在他獻舍之前,卻也因為屢次「性騷擾」金光瑤,被趕下金陵臺。那這其中莫玄羽到底做了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 陳情令:魏無羨是有多厲害,能把莫玄羽變成這樣?藍景儀嚇到了
    可以說,莫玄羽也只是個可憐人。一個對自己無能為力,對他人無可奈何的犧牲品。不過,重生後的「莫玄羽」,改變了世人對他的看法。包括景儀他們,從稱呼上就已經看出。從真是一個瘋子,到莫公子,再到莫前輩。魏無羨再次用實力,徵服了世家下一代。
  • 陳情令:復活魏無羨的莫玄羽,為何名聲這麼臭?金光瑤果然厲害
    復活後的魏無羨,成了傻子莫玄羽。一個不被待見的小小少年,一個連活的勇氣都沒有,只能借他人手來報仇的人。莫玄羽的出生,可謂是個悲劇,只因攤上了金光善這個風流爹。其實,就算莫玄羽在莫家莊再怎麼不受歡迎,頂多也是內心難受,有寄人離下的挫折感。真正讓他沒有臉面活下去的念頭,應該是從金家回來。《陳情令》裡,金光善是個喜歡做牡丹鬼的人,留下的種子更是不少。劇中提到的有傲嬌金子軒、偽善金光瑤、苦命女秦愫、傻子莫玄羽。
  • 魔道祖師:沒有金丹的魏無羨會變老,忘羨的最終結局是悲劇嗎?
    而魔道的結局是圓滿的,雖然目前動漫版本還沒有結局,但是看過原著小說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兩位主人公雖然經歷過大起大落,也經歷過生死離別,但最後忘羨總算修成正果。自此之後,故事也算是完結了,但是忘羨最後一定能陪伴終老嗎?
  • 看到莫玄羽的手,瞬間明白了
    可是當江澄發現莫玄羽會吹魏無羨的笛子後,正常情況下,會以為他模仿夷陵老祖,可江澄的反應卻很奇怪,他下意識認為莫玄羽就是魏無羨,他竟不承認魏無羨已經死了?聽到藍景儀的這句話後江澄才反應過來,從這裡就能感受出江澄一直都知道魏無羨沒死,因為他當初沒砍下去,莫玄羽的手上也沒有傷疤。
  • 重溫《陳情令》才懂:最愛金光瑤之人,並非藍大,而是莫玄羽!
    導語:看過《陳情令》的人都知道,金光瑤與藍曦臣親如兄弟,金光瑤會殺任何人卻絕不會傷害藍大,而藍大對金光瑤也是如親弟弟般對待,金光瑤還好有藍大愛惜,才不至於太過孤獨,可其實還有一個人愛著金光瑤,那個人由愛生恨,最終成為了殺死金光瑤一個重要契機,那個人便是莫玄羽。
  • 《魔道祖師》中壞事做盡的金光善,唯一做的好事就是生了莫玄羽
    莫玄羽在故事中的地位相比各位道友都很清楚,若是沒有此人,便不會有十六年後的一切,沒有道友們期待的高甜時刻,所以說此人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他就沒有魏無羨的重生,沒有魏無羨的重生就沒有前塵的回憶故事的開始,就沒有魔道祖師。那為何要獻舍夷陵老祖呢,其中有什麼緣由呢?
  • 金丹速成辨謬
    那麼內丹學中所稱之「金丹」到底指什麼呢?由於各派丹法體系有異也就必然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而大致上有兩種區別:一為境界,一為實物。如朱雲陽云:「金者,不壞之法身;丹者,圓成之實相。」便是境界類的。又紫陽張祖云:「烏肝與兔髓,擒來歸一處。一粒復一粒,從微而至著。」(一粒又一粒,至烈天寶是也。
  • 金光瑤為什麼要送靈犬給金凌,莫玄羽復活魏無羨的終極目標是他
    金光瑤原名孟瑤,觀眾們對他的稱呼有很多,比如瑤妹、阿瑤之類的。
  • 最後一個解釋了原著沒有解釋的問題
    考慮到還有一些朋友沒有看,靜哥哥就不劇透了。在觀影的過程中靜哥哥發現幾處與原著不符的地方,這裡就跟大家聊一聊那些跟原著相比有改動的地方,以及背後的原因猜測。改動一:魏無羨和莫玄羽長得一模一樣這個相信大家在第一集的時候就有發現,原著中魏無羨和莫玄羽的長相可是大有不同,但在動漫中就變得一模一樣了,以至於觀眾看了之後大呼:畫師偷懶了。
  • 《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怎麼結一品金丹 結一品金丹小心得分享
    導 讀 《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中的一品金丹是金丹期最強的金丹,而結一品金丹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了解應該怎麼結一品金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長相思花落雨」分享的結一品金丹小心得,一起來看看...
  • 金丹見證記:隱於民間的丹道修行者,能把體內金丹調出體外,讓我們看個明白!
    不過有一個問題始終憋在大家心裡,當然也都非常感興趣:就是金丹到底是什麼東西?雖然說是聚則有,散則無,粟米一粒,但是好象太玄,不可琢磨。在前排的一個老和尚站起來,雙手合十,對廖老師先行頂禮,然後趨前,就近和廖老師說幾句話,好象請求他做什麼事似的。稍過片時,老和尚回過身來,對大家說了幾句話,記得好像是說:今天真是非常殊勝的日子,廖師父願意讓大家體驗金丹妙用,如是云云。
  • 《金丹真傳》注釋
    《金丹真傳》一書,以南派陰陽人元丹法為大旨,所作丹詩歌論,俱能發揮人元丹法之微言,此點即便古人也未嘗有異論,如得此派嫡傳的清康熙時的存存子陶素耜、仇兆鰲,以及晚清的方內散人、鄭觀應,還有著名的仙學泰鬥陳攖寧先生等俱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