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真傳》,丹家最重要著述之一也。《真傳》原傳於孫教鸞,教鸞得異人安先生之傳,在其子汝忠、汝孝的襄助下,實修效果昭然若揭,而汝忠、汝孝也因此而得教鸞之嫡傳,遂著成《金丹真傳》一書,羽翼聖經,垂示萬代,受到丹家的重視。
《金丹真傳》一書,以南派陰陽人元丹法為大旨,所作丹詩歌論,俱能發揮人元丹法之微言,此點即便古人也未嘗有異論,如得此派嫡傳的清康熙時的存存子陶素耜、仇兆鰲,以及晚清的方內散人、鄭觀應,還有著名的仙學泰鬥陳攖寧先生等俱作如是觀。降及現代,蜀中張義尚老和湖南謝氏昆仲突然提出《金丹真傳》之大旨系龍虎三家相見的金鼎火符之道,張義老此說得聞於其師,謝氏昆仲也得之師傳,張老著《東方絕學》、謝氏著《<真傳>白話解》,張老之作,未能得見,但從其長篇累牘宣傳《真傳》為龍虎三家相見之說的文字,則能粗識其旨。謝氏《<真傳>白話解》講解詳細,頗能知其所提倡的丹法大義。
然者,餘有所不能已於言者,敢為述之:《金丹真傳》非所謂「三家龍虎相見、金鼎火符」之道也,張說謝著,俱是依師傳誤讀《金丹真傳》之要旨也!餘於張說謝著,不及作辯(因為我所謂的龍虎三家相見的丹法,代表者非《金丹真傳》一書,而是劉永年、翁葆光、若一子、龍眉子一系,另是一回事,姑不具論。),只是略說《金丹真傳》九節功夫之要旨,以見與張說謝著之異途,倘若讀者能虛心玩索,摒除偏一之見,或能首肯餘言,然後知我不欺人也(餘玩索《金丹真傳》一書,至少有15年之久,雖於《真傳》一派別無師授,但能師友古人,燻聞聖言,智慧增上,得識脈望於丹經秘篋。
不聞《參同契》雲「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將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靈忽自悟。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餘於《金丹真傳》,庶幾近之。又,馬一浮雲詩云:「吾生非我有,更何有於書,收之似留惑,此惑與生俱,書亡惑也盡,今乃入無餘。」又云:「古之外道,無不讀書,神仙家若葛洪、陶弘景,皆極博雅。今不獨儒書束閣,即好外道者亦只是單傳口訣,不解讀書,故無往而不自安下劣,真可慨也!」)《金丹真傳》九調,陳攖寧先生曾經判為「繁瑣無當,不如《悟真篇》之簡易」 (《中華仙學》第134頁),說《真傳》繁瑣,的為確論,然說無當,恐未盡然。所謂繁瑣者,因為《真傳》手續的確複雜、麻煩,蓋因《真傳》九調已經包囊了南派種種修法,內容之豐富,除清初汪啟賢、汪啟聖昆仲著作之外,實難有與之比肩者(孫略而汪詳,吾友某君盡得汪派秘笈,驚為不世之秘書,然秘笈在重帷
此節即丹家所謂「開關展竅」之法,開關之法,有陰陽和清靜兩種,清靜之法,即一般所言的清修方法,而陰陽開關,《修真大略》雲「築基須進氣補血「,進氣之法,仇兆鰲云為」聚氣開關法「,陶素耜稱之「吹鐵笛」,考明朝丹書,大抵流行此法,如《道元一炁》就有此法,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巨著《本草綱目》中也略涉及此法皮毛(新出版的《道元一炁》以此法是糟粕為理由,刪除了此節,《道書集成》所收是全本),汪派之進氣法最詳,令人嘆為觀止。關於此法,可考仇兆鰲《悟真篇集注》之「聚氣開關」一節,仇謂得自孫派口訣秘傳。而張義老、謝氏所云的龍虎三家相見之法,實則是進氣法所派生出來而自成系統者,然始終非《金丹真傳》之的旨,充其量,只是細化推進進氣一法,但最可痛惜者,卻以此而非南派其它諸節功夫(觀非南派人元丹法的批評意見,不外乎說因為甫一交接,則先天淳樸即散,而因此落於泥水下乘。此種批評的是懸想之言,將另著文論述。)而必以進氣法為正宗、為歸依,豈不是應了俗話「揀了芝麻丟西瓜」之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