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丹|《金丹就正篇》金丹之道必陰陽相合而成!

2021-02-12 內丹


金丹之道必資陰陽相合而成。同時指出男子修丹,必須得先天其一之氣方成,而真一之氣必須向外求之,這進一步闡明陰陽雙修才為內丹之正統。作者其人陸西星,字長庚,號潛虛子,道教內丹派東派的創始人。(文內潛虛或潛虛子指的就是他)他對《參同契》』《悟真篇》《陰符經》等丹道經典的注釋,秉筆直言,較前人更為明晰。他在內丹方面強調性命雙修,講天元兼及人元。下手功夫從築基煉己、去欲見性入手。

明末樸真道人所著《玄寥子》一書,其中對陸西星丹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東派之開關展竅訣、過關服食訣,較印度瑜伽術與密宗雙修法中所用者,尤為上乘而簡妙。」《金丹就正篇》正文:

予觀丹經萬卷,其言長生大藥,必得先天真乙之氣而成。問氣所從來,必曰彼處。求之夫吾人一身,獨無是氣,而顧於彼處求之哉?信之者未一二,而疑之者已千百矣。星自早歲即雅志斯道,顧以根鈍質愚,未能洞其旨越。間取《參同》、《悟真》,開卷讀之。荊榛載除,縮澀莫前。始為注師俞琰,指以清淨無為之道。凡言身外之修,一切斥為旁門;金鼎火符,悉皆認為爐火。固守先入,堅不可破。噫!果清淨,不知下士何以大笑,而謗毀何以易生也。予讀書至此,不能無疑。嘉靖丁未,偶以因緣遭際,得遇法祖呂公於北海之草堂,彌留款洽,賜以玄醴,慰以甘言。三生之遇,幹載希覿。既以上乘之道,勉進我人.首言陰陽合而成道。時則謬舉三峰之說,以質於師。師乃斥之。問嘗授以結胎之歌,入室之旨。微言奧論,動盈卷帙,筆而藏之。顧旨其言,而未能暢也。因循廿載,幾負師思。甲子嘉平,予乃遁於荒野,覽鏡悲生,二毛侵鬢,慨勳業之無成,知時日之不待。復感恩師示夢,去彼掛此,遂大感悟,追憶囊所授語,十得八九。參以契論經歌,反覆岫繹,寐寐之間,性靈豁暢,恍若有得,乃作是篇。孔子曰:「溫故而知新。」今予所溫者故也,而所知則新也。雖一時臆度之言,未敢就正有道,然亦庶幾不背吾師之旨乎!(是歲甲子嘉平月下弦日潛虛子序)

後序

金丹之道,煉己為先。己煉則神定,神定則氣住,氣住則精凝,民安國富,一戰而天下定矣。昔師示我曰;「人能清修百日,皆可以作胎仙。」夫百日而情修,片餉而得藥。十月而行火,脫胎神化,改形而仙,顧不易易哉!而世卒難其人,此何說也?根淺者聞道而不信,學疏者證道而不真。盲師妄引,指東作西,不辨越燕,焉分蒼素?間或質以《參同》、《悟真》,未即條析,輒雲陳言易得,口訣難逢,別有開關展竅之秘,離形交氣之旨。韌學之士,一聆其言,意在速成,心希僥倖,焚香誓天,齎金固請,片言入耳,肺腑深藏,而《參同》、《悟真》束之高閣矣!且夫陰陽同類感應相與之道,順之則人,逆之則仙。是皆自然而然,非有巧偽。豈不聞《悟真》之詩云;『休施巧偽為心力。」《參同契》云:「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偽道。」古仙垂語示人,曷嘗隱秘?然皆絕口不言開關展竅離形交氣之說。而今乃有之,是知蛇足不添,則駿骨無價。大道之厄,斯人為之也。磋乎?魚目為珠,燕石為寶。世人好小術,不審道淺深,獨奈何哉?昔師示我云:「《參同》、《悟真》乃入道之階梯。」顧言微旨遠,未易剖析,沉潛廿載,始覺豁然。且夫僕非能心領神悟也,賴玩索之功深,而師言之可證耳。予既微有所見,不敢自私,輒成是篇,以就正於有道。雖然此其大略雲耳,若夫入室細微之旨,內外火候之詳,自有二書者在,予則安敢贅哉!予則安敢贅哉!       (潛虛生再述)

上篇

或有問於潛虛子曰:「丹經之言先天一氣,必於同類求之。為說者何?」

曰:「予聞之師,金丹之道,必資陰陽相合而成。陰陽者,一男一女也,一離一坎也,一鉛一汞也,此大丹之藥物也。夫坎之真氣謂之鉛,離之真精謂之汞。先天之精積於我,先天之氣取於彼。何以故?彼,坎也,外陰而內陽,於象為水為月,其於人也為女;我,離也,外陽而內陰,於象為火為日,其於人也為男,故夫男女陰陽之道,順之而生人,逆之而成丹,其理一焉者也。」

曰:「坎為中男,離為中女,《易》固言之矣。而此謂我反為離又何也?」曰:「此先天圖位之說也。邵子曰:『陰陽之精,互藏其宅。』且夫太極分而兩儀,兩儀而四象,四象而八卦,則離屬之乾,而坎屬之坤矣。離坎者,乾坤之交而成卦者也,男女者,陰陽之交而成質者也。故乾坤交,則乾不得不虛而成離,坤不得不實而成坎矣;男女交則陰不得不含夫陽,而陽不得不根夫陰矣。此坎離彼我之別也。」

曰:「然則離之中為陰精,坎之中為陽氣,吾之一身,豈無精氣而顧取之於彼乎?」

曰:「誠有之,未竟其說也。吾嘗沒溺於玉吾老叟之論,而今始悟。子請靜聽,吾試言之。聞之師曰:『陰陽二五,妙合而凝。』而人生焉,其始也,太樸未雕,渾然太極之全體。老子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左血右峻去山)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嗌不嘎,和之至也。是陰陽之純也。斯時也,先天之體渾淪完固,何假於取,何事於填?得而修之,則無為之上德又何加焉?及夫情竇一開,陰陽交感,則先天之氣,乃奔蹶而逸於坤中。故三畫純乾乃破其體而為離。離為日,日昃之離,大耋之嗟矣,能久視乎?故丹法取坎。取坎者,補其既破之乾也,填其既虛之畫也,復其純陽之體也。此神仙還丹之說也。」曰:「我之為離也,乃自奔蹶之後而得之。彼未奔蹶則固坤也,其以為坎,又何也 」

曰:「善哉問!渾淪之初,彼固坤體二七之期有陽動焉。純坤之中忽有陽動,非坎乎?故坎者,陰中之陽,乃太極之靜極而動,自然而然,謂之先天。天一生水,真乙之氣藏於坎中。母隱子胎,水中有金。欲造金丹,法當取坎。此產藥之川源,而登真之梯筏也。且夫陰中之陽,以動為主,故取坎之期,惟偵其動;陽中之陰,以靜為主,故填離之後,致養於靜。知動知靜而不失其時者,其惟聖人乎?聖人者,觀天之道,而執天之行者也。是故,月盈虧象藥材之老嫩,日早晚為火候之消息。藥火相得而丹成。丹成斯脫胎而神化也。」

或又曰:「子之所論皆後天也。其在先天,抑有可言者乎?」

曰:「吾嘗因是而求之《易》矣。《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夫陰中之陽,其名曰氣;陽中之陰,其名曰精。二者相須。而物生焉。嘗觀順行之道矣,精先至而氣後隨,則陰包乎陽而成女;氣先倡而精後隨,則陽包乎陰而為男。然則離男坎女之辯,又不待於成質之後,而已預定於受氣之初矣。且夫金丹之道,陰陽相合而成者也。人道順施,仙道逆取,取藥於坎,而造丹於離也。又何疑乎?」中篇

或問:「吾人四大一身,皆屬陰也。有時而動,將不屬之陽乎?」

曰:「離為火為日,動雖屬陽,而實根於陰也。故曰火陽根陰。觀夫靈光閃爍莫可控制,吾身之陽,亦復如是。是以常有奔蹶之患。聖人知其如此,故取坎中真乙之水,以克制之。故夫情熾於中,精逸於外,猶火炎於下,而水沸於釜也。取彼先天真乙之氣,伏我奔蹶易逸之精,猶之酌泉於甕,而救沸於釜也,靡不濟矣。」「然則取坎之法,亦有可言者乎?」

曰:「天機至閟,非得師旨,孰敢妄言?請啟其端,俟吾子悟焉。在《易》,雷在地中,於卦為復。夫地勢重陰之中,而忽有陽動,此造化之根柢,而品匯之樞紐也。孔子玩《易》至此,不覺嘆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契》亦有之,故易統天心,復卦建始初。又曰;『發號順節令,勿失爻動時。』蓋言此也。故夫知雷在地中而成復,則知陽生於陰而真乙之氣之藏於彼也。可不言而喻矣!」或又曰:「藥之生也,丹經每以三日出庚為喻,可得聞乎?」

曰:「坎為月,月為太陰,受日之光以生明。三日出庚,陽始萌也。亦如復卦。八日上弦,遍臨二陽,東方盛滿,三陽開泰。下弦,則陽之衰也;月晦,則陽之盡也。剝復相尋,終則有始。故三日而復甦。彼之造化,亦復如是。丹法象此,以偵藥材之老嫩。師示我曰:『月夕爐中藥。』又曰:『雪映冰潭,了淨梅梢新月,始可藥生。天機玄妙,盡洩於此。』吾昔旨其言而不能暢也。今則恍然以悟,乃知師恩深重,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賜之視也。」

曰:「藥材老嫩,其用之也奈何 」

曰:「金丹造化,乃先天真乙之氣而成。先天之氣,輕清未形,乃陽中之陽也。其端甚微,而其妙莫測。故急採於癸生之韌,而用之以一守之頃。稍遲則生滓而度於後天,是又陽而反變為陰矣。《悟真》之詩曰『見之不可用』,蓋言老也;『一霎火煙飛,真人自出現』,蓋言速也。噫!造化之妙,非聖人孰能知之哉?!亦非聖人孰能用之哉?!」下篇

或問:「造化之妙,自非聖人莫能用。吾輩非聖人也,伊欲用之,其要安在 」

曰:「師不云乎:『真土擒真鉛,真鉛制真汞。』真土者何?己土是也。採藥之士,不煉己土,則靈汞易失,而所作無功,反遭困辱矣。《經》曰『築基煉己』,蓋言此也。己之為物,於人為意,亦曰己性。以其週遊於四象之中而無定位,故名之曰土。金丹始終,皆籍於此。故煉藥求鉛,以己迎之;收火入鼎,以己送之;烹煉沐浴,以己守之;溫養脫胎,以己成之。正心誠意,則身修國治而天下平矣。此煉丹之樞要也。《契》曰;『運谷正軸。』又曰;『辰極處正。』古仙垂語,叮嚀告城,不一而足。「且夫父母以情慾而生我,故氣質之性每遇物而生情焉。苟煉己無功,六根未定,人室之頃,大用現前,性動情熾,奼女逃亡,又安能以一符之頃而奪驪龍之珠於頷下哉?《傳》有之曰:『探虎穴,捋虎鬚,幾不免虎口哉?危乎!危乎!非大智慧不足以破此,非大力量不足以得此。』師示我曰:『入頭鏡,在汝心,心不虛兮境不真。』噫嘻!虛心之旨,其煉己之要乎?《清淨經》云:『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此虛心之謂。煉己之大解脫、大休歇也。故下文繼之曰:『常 f 靜常應。』嗚呼!常靜者,其煉己之驗;而常應者,其求鉛之用乎!師示我云:『月夕爐中藥。』命對之,子茫然未有以應也。復自對云:『風花座上灰。』夫留連光景者,每以風花雪月為四勝。對境生情,應接不暇。而師一切擬之為座上之灰,非忘己忘物面忘忘者乎?採藥之符,煉己之要,師示我者至矣。予昔旨其言而今暢之也。」或聞之躍然起曰:「微子之言,吾終不聞大道之要,請塞子兌,吾退而煉已。」

相關焦點

  • 金丹速成辨謬
    「葛鮑雙修」(葛稚川與夫人鮑元)更是囊括同類陰陽與虛空陰陽的種種精義,為夫妻俱仙的無上上等法子。由此可見,仙與道既然有區分又有聯繫。自魏伯陽、葛洪以後,便漸漸合流為一了。到了晚唐時期,忽有呂巖純陽祖師崛起於道教之間。其已完全摒棄外丹服食,而專尊內丹之修持。自此之後,內丹學就一直沿用外丹術語,將最終煉成之物稱作「金丹」。
  • ​上陽子金丹之道本陰陽和金液還丹等
    整編自明代正統道藏:道本陰陽、金液還丹、仙佛長生    上陽子金丹大要之道本陰陽
  • 煉成金丹的七種功象
    天丹即神丹,也稱金丹、靈丹。天者丹中極品,神者妙用無方,金者堅固不朽,靈者變化無窮。  從古至今修丹者多如牛毛,真正聚金丹、證大道者確如麟角。縱觀丹道修煉史,不少丹道名家、大家剛過花甲即撒手而去者甚多,達中壽成就(80歲)者就不錯了,中年損命者亦不乏其人。原因固然很多,內丹的「品牌」及層次不高恐怕是重要原因,亦即達「人丹」、「地丹」、層次者多,登「金丹」、「靈丹」境界者少。
  • 張三丰祖師《道要秘訣歌》,詳盡揭示道教打坐與金丹「天機」!
    真正涉及到具體打坐的那些密要的文章,要數祖師的這篇《道要秘訣歌》。顧名思義,《道要秘訣歌》是張三丰祖師解釋道士修道的那些密要的歌訣。所以,解釋一下這篇《道要秘訣歌》的內容,對方便大家了解道家是怎樣修真、修行,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道要秘訣歌》開篇就說:「道要歌,道要歌,不知道要必遭魔。」
  • 推薦給魏無羨的金丹之法
    日前看到,江澄被化丹手溫逐流化去金丹。魏無羨遍讀古書,尋求恢復金丹之法。這個低魔界設定吧,武力值分布極其不均衡,高低成謎,看起來雲夢江氏從理論到實踐都比較缺乏人才。也難怪魏無羨尋不到煉化金丹的正途,走上移植的歧路了。世間萬物有陰有陽,有生有滅,有化丹手,自然有煉丹術啊。魏無羨實在應該鑽研一下化丹手溫逐流的出身門派,重點研習丹道之法。
  • 黃老之道的金丹大道
    黃、老之道的金丹大道尤其如此。      黃、老之道的金丹大道,即超越陰陽之道,自主性命之道,《黃帝內經》「壽敝天地,無有終時」的真人之道;固蒂深根、長生久視的老子之道;也是佛祖「恆願不死」、拈花微笑教外別傳之道;具體而言就是「一粒靈丹吞入腹,我命由己不由天」的金丹大道!
  • 【滿滿都是乾貨】什麼是金丹派南宗?全真道南傳與金丹派南宗有何關係?南宗修行又有什麼特點?
    金丹派南宗從紫陽真人肇始起,發展演化而成兩個支流:清修派:自張伯端傳石泰、薛道光以至於陳楠、白玉蟾、彭耜等,乃清修一派,向來被視為金丹派南宗正宗;雙修派:自張伯端之後,經劉永年、翁葆光,後傳至陳達靈、戴起宗、陳致虛、陸西星等人,則是雙修一派(陰陽派),多被視為南宗旁支。
  • 周壯文集——太乙功與金丹大道
    《悟真篇》曰:「學仙雖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       何謂金丹?金丹之「金」,為內丹術術語,指先天氣。劉悟元曰:「蓋道心具有真知之情,屬金,其氣至剛至大,充塞天地,萬物難屈,故謂金氣。此氣異名多端,曰金華,曰水中金,曰真鉛,曰先天氣。」(《參同契直指箋注》)薛道光說:「惟真一之氣,聖人以法煉之,結成一粒如黍米,號曰金丹。」上陽子曰:「金丹乃陰陽之祖氣。」可見,金丹就是先天真一之氣的結晶。
  • 《邱祖懺悔文》中暗含的金丹大道
    :安床 動土 置產  納採 祈福  嫁娶 入宅今日衝合:與肖羊相衝,與肖狗相刑,與肖馬相害,與肖龍相破,與肖鼠相合,與肖蛇肖雞三合,與肖鼠六合 《邱祖懺悔文》是道教關於懺悔的一部經文。剛開始讀到這句的時候有些疑問,因為道教講一切皆為道炁所化,而火風地水與佛教的地水火風只是文字順序有所顛倒而已。那這裡的火風地水指代的什麼意思呢?難道是與當時三教合一,道教全真派吸收佛教的思想才用火風地水嗎?《邱祖懺悔文》中的火風地水有兩層含義。第一為講述人與大道與天地關係的意思。第二為內丹家修煉內丹的方法。
  • 【金丹派南宗簡介】
    上述傳法譜系中之五人,被後世道士尊為南五祖。海南玉蟾宮屬於道教金丹派南宗,我們來認識下道教金丹派。道教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組織派別。其概括起來主要有兩個:一個叫做「符籙派」,一個叫做「金丹派」。道教金丹派是一個重要流派,它以煉丹為基本的修道方式,這裡的「丹」有外丹和內丹之分。外丹是通過鉛、汞等自然礦物質的提煉製作而成的丹藥,我們常說的「靈丹妙藥」就與這個外丹道教有著密切關係。
  • 《金丹真傳》注釋
    《真傳》原傳於孫教鸞,教鸞得異人安先生之傳,在其子汝忠、汝孝的襄助下,實修效果昭然若揭,而汝忠、汝孝也因此而得教鸞之嫡傳,遂著成《金丹真傳》一書,羽翼聖經,垂示萬代,受到丹家的重視。《金丹真傳》一書,以南派陰陽人元丹法為大旨,所作丹詩歌論,俱能發揮人元丹法之微言,此點即便古人也未嘗有異論,如得此派嫡傳的清康熙時的存存子陶素耜、仇兆鰲,以及晚清的方內散人、鄭觀應,還有著名的仙學泰鬥陳攖寧先生等俱作如是觀。
  • 金丹真傳
    金丹真傳金丹真傳,餘衍父師之緒作也。餘師父,故稱父曰父師,父師世居齊登黃,生於弘治十七年甲子。髫年好道,歷訪名山,調息運氣。弱冠得秦野鶴先生守中採藥結胎出神之法,迄王雲谷先生胎息玄關抱一無為之旨。師徐曰:「金液還丹,修仙作佛,更無別說,必先明真陰真陽真鉛真汞,逆來順去之理,方敢言九轉金液還丹之道」。父師請竟其說,安師曰:「物無陰陽,安得自孕?牡雞自卵,其雛不成,我本外陽而內陰,為離為汞,非得彼之真鉛,逆來歸汞,何以結聖胎而生佛生仙!彼本外陰而內陽,為坎為鉛,非得我之真汞,順去投鉛,何以結凡胎而生男生女!
  • 經典欣賞 《金丹真傳》
    而外護外獲,大藥未得,安忍斯道之泯泯乎?乃進餘而囑之曰:「道禁父子相傳,慮非其人也。然汝乃法器,不可使斯道失諸!」命卜日焚香,盟神畢,授其所為術。每授一節,必痛哭流涕,明其不獲已之故。復日:「汝之為我,其必若我之為安師乎?」餘受教畢,懷白周公過訪,以語省庵白公,薦諸京師縉紳。會芝阿何公、蒼衡汪公輩,助所不給,粗備鼎爐琴劍。行未幾,而體貌頓異,慧靈漸啟,飄飄有出塵風味。
  • 金丹真一論
    金丹真一論夫靈丹之源,稟乎真一之氣。論曰:真一者,大道之源水也。水者氣也,氣者道也。道本無名,因氣生質。質者,有形之物也。道始無形,從一氣而受化,化及有形,形者名也。故曰:道本無名,而強名曰道。道本為一也,一者母也。一能布化,生成萬物,利用天下。太上曰:布一名於天下。幾遇大丹,莫不尋本求末。本者真一之源,為之母也。子者丹也。
  • 《金丹大道》修煉秘訣:
    按時刻在亥時人定不見,按節序在立冬小雪連綿,冬至是夕陽下陰陽兩點,小字是大山寶生地生天。雪是陰裡住了山寶難現,要陰極方生陽理所當然。修行人端身坐回光照面,吸虛無一口氣下降丹田。一了心二了意萬緣了斷,無極中真陽下火內載蓮(待續) 巜金丹大道》秘訣續:守停刻為本基陰極陽現,清輕浮重濁凝分地分天。有天地就有神其默冤殘,護法神來鑑查記下功焉。第一次陳玄關吸氣下咽,降甘露下重樓心守丹田。
  • 凝結了修煉者畢生修為的「金丹」,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所謂內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以人體為鼎爐,精氣神為藥物,通過周天火候煉藥,而在體內凝鍊「結丹」的修習。這是宋代以來主流的修行方式。像道教的全真派,便以修內丹而聞名天下。那麼,究竟什麼是「內丹「呢?不同的門派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和修行方法。
  • 《西遊記》:莫把金丹作等閒
    道教內丹派的修煉主旨是後天返先天,抽坎填離,讓後天八卦中佔據南北位置的坎離還原成先天八卦中的乾坤,最後「金液交結,聖胎圓成」(石泰《還源篇》)。說完這一番月亮陰陽消長的哲學之後,孫悟空又藉機來闡述道教還原之道:如果門徑得對,「溫養二八,九九功成」,「返故田亦易也」。「九九功成」很明顯在影指九轉金丹的煉就過程,而什麼是「溫養二八」呢?李約瑟就對這個數字感到迷惑不解,只是大約地給出了一個解釋,說這是月在二八日間會形成盈虧的變化。
  • 「開合、鼓蕩」的體悟【'虛無一氣'乃天地之根,陰陽之宗,萬物之祖,即金丹是也】
    所謂內勁,王培生老師說:「丹書雲,『虛無一氣』乃天地之根,陰陽之宗,萬物之祖,即金丹是也。所謂金者,本質空固之意,丹者元氣充滿之形,此即拳之內勁,也是拳之奧旨。」  內勁即是金丹,金丹又叫「靈根」,叫「聖胎」,叫「人身太極」。孫祿堂先輩把「金丹」叫「太極一氣」。
  • 明代孫汝忠《金丹真傳》(精校版)
    自序   金丹真傳,餘衍父師之緒作也。餘師父,故稱父曰父師,父師世居齊登黃,生於弘治十七年甲子。髫年好道,歷訪名山,調息運氣。弱冠得秦野鶴先生守中採藥結胎出神之法,迄王雲谷先生胎息玄關抱一無為之旨。因與李若海結為丹友,圜坐歲餘,縈乇幾先,道未來事,歷歷如燭照。若海以為道在矣,而父師以為非陽神衝舉之道也。
  • 金丹四百字
    要須知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此竅者非心非腎,非口鼻也,非脾胃也,非谷道也,非膀胱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能知此之一竅,則冬至在此矣,藥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結胎在此矣,脫體不在此矣。夫此一竅,亦無邊傍,更無內咎,乃神氣之根,虎無之谷,在身中而求之,不可求於他也。此之一竅,不可以私急為度,是必心傳口授。苟或不耳,皆妄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