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都是乾貨】什麼是金丹派南宗?全真道南傳與金丹派南宗有何關係?南宗修行又有什麼特點?

2021-03-04 鳴鶴仙院

       金丹派南宗從紫陽真人肇始起,發展演化而成兩個支流:

清修派:自張伯端傳石泰、薛道光以至於陳楠、白玉蟾、彭耜等,乃清修一派,向來被視為金丹派南宗正宗;

雙修派:自張伯端之後,經劉永年、翁葆光,後傳至陳達靈、戴起宗、陳致虛、陸西星等人,則是雙修一派(陰陽派),多被視為南宗旁支。

      雙修派在修煉理路上認為坎中真陽、真鉛必取於「同類彼體」(即異性之身),因此在具體修煉實踐上應當男女雙修,其中男子更必須如此。但由於在世俗人看來,該派修法與傳統世俗倫理觀念相違背,頗受質疑,故其道不彰。此外,還有李簡易、餘洞真等,也繼承、修習傳統丹法,其修煉方法上接近《悟真篇》或者白玉蟾之法,但是與二者並無直接師承關係,這類修習傳承者在民間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就南宗正統清修一派來看,金丹派南宗具有以下幾點主要特色。

第一,金丹派南宗的內丹之法主張性命雙修。

      在性命雙修問題上,南宗主張性、命不可分割,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二者分繫心與身,名雖有二,理卻相同為一,因此主張性命雙修,不可偏廢。只不過在入手先後上當需先命後性,即以修命功為入手之始,以修性功了道為最終之目標。

       紫陽真人云: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夫修金丹者,先探本源,次知蹊徑。入門之初,辨水火,識龍虎,然後採太玄真精,以為金丹之母。觀烏兔升沉,龜蛇交合。故能三室開明,六窗晃耀,於內景之中,蓬萊方丈,昭然可觀。億真萬聖,其來如雲。天然宮廷,香花繚繞。紅樓翠閣,鍾梵鏗鏘。中有六靈五武之神,禁丹鼎,司華池,衛神室,即日丹成,與道合真。

第二,金丹派南宗作為道教的重要分支,也以修鍊金丹進而成仙證真為最終目標,但是其教理教義並不嚴格強調出家、出世,而是力主入世修行,即提倡在塵世中、在世俗中修煉,或居家,或執業,均不影響修煉證道。

     白玉蟾《修道真言》中說:今之文人,只因理障,難以入道。不知道即孔孟之道。濂溪、堯夫非此乎?不可專作道家看,要知儒與道是合一的。周邵二子,何嘗出家修行耶?今人將道作出世一派而畏之,何其誤也。

       南宗道士夏元鼎所言:有志之士若能精勤修煉,初無貴賤之別,在朝不妨為治國平天下之事,在市不失為士農工商之業。

       南宗的這種做法,不但促進了南宗法脈的傳播發展,而且實際上亦利於社會百姓,因此廣為世人所追隨。

第三,金丹派南宗兼行雷法

       南宗祖四祖陳楠祖師、五祖白玉蟾祖師以及後世眾多弟子多修習包括清微雷法、神霄雷法在內的雷法,將雷法與內丹法相融合,體現出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

第四,金丹派南宗倡導「三教歸一」的三教觀。

      南宗自紫陽真人張伯端開始,便大力倡導三教同源、博學眾宗的觀念。

      紫陽真人《悟真篇序》中說:教雖分三,道乃歸一,奈何後世黃、緇之流,各自專門,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沒邪歧,不能混一而同歸矣。

      五祖白玉蟾祖師曰:道釋儒門,三教歸一,算來平等肩齊。道分天地,萬化總歸基。佛在靈山證果,六年後、雪嶺修持。儒門教,溫良恭儉,萬代帝王師。道傳秘訣,佛流方便,忍辱慈悲。大成至聖,豈辯高低。都是後學晚輩,分人我、說是談非。休爭氣,三尊一體,瞻仰共皈依。

相關焦點

  • 【金丹派南宗簡介】
    金丹派南宗為南宋時期形成的道教內丹派別,與北方的全真道對。因地處江南,故稱「南宗」。
  • 走進道教丨道教中全真道南宗五祖,分別是哪幾位?
    南五祖是道教全真派所尊奉的南方五位祖師,全真教在中國分為兩大支派,北派也有自己的五位祖師。
  • 道教全真派「北五祖」和「南五祖」都分別是哪幾位?
    此後七真各自修煉有成,繼往開來,分別開宗立派,往來於朝野之間,使全真一脈廣為傳播。可以說,從古至今,漫長道教歷史中,全真派均為道教主要道派之一,時至今日,更是與正一派共同構成道教兩大主流道派。「全真」一詞最早出自《南華真經》,其後晉、魏、唐、宋歷朝,修身之士皆有沿用。
  • 道教全真派與正一派有哪些區別?各派修煉有何特點?
    知府感嘆道:「修道以後就不能喝酒了,你我兄弟一場,今晚我陪你喝個夠」。知府驚訝:「你……是入了個假的道觀嗎?你要是犯了罪,我第一個拿你!」遊戲通過詼諧幽默的方式,讓玩家了解了道教正一派的一些規矩。可正一派與道教另一大派別——全真派有何區別?
  • (許三泉原創)「道」是科學不是神話《第十集》道家南宗派
    歡迎大家來到《三泉不知"道"》宇宙是個時間和空間統一,未知始終的物質世界。無論我們懂得多少知識都無法全部了解。宇宙間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研究和探索。三泉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道家的南宗。金丹南宗近道,北宗近禪。南宗思想分為兩體第一階段張伯端。第二階段石泰、白玉蟾等。南宗是道教的重要派別。南宗丹法,重在命功,先命後性。創始於北宋張伯瑞,流傳於南方廣大地區。該派以「先命後性」修煉方式著稱。輕視符籙,並視外丹為邪術。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稱紫陽派。張伯端反對形式上的出家離俗,隱避山林。
  • 【走進道教】道教全真派「北五祖」和「南五祖」都分別是哪幾位祖師?
    可以說,從古至今,漫長道教歷史中,全真派均為道教主要道派之一,時至今日,更是與正一派共同構成道教兩大主流道派。在全真派歷史上,曾分為南宗和北宗,分別有「南五祖」和「北五祖」十位祖師爺,那麼他們都有誰呢?
  • 道教南宗五祖中最長壽的一位,擅長用符咒和泥土治病
    不過作為我國的古老教派,非要把道教的起源歸根結底,那有人類的時候,道教就存在了。在中國歷史上後期,道教分為好多個門派,這是人為演變而來。在眾多的道教門派當中,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全真教、武當派等等。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全真派的五位祖師中的一位,他就是陳楠,又名陳泥丸,是五位祖師中最長壽的一位。陳泥丸生於何時?
  • 掌握造化雷霆 役使天地鬼神:南宗道教雷法揭秘
    陳楠 採自明王世貞《列仙全傳》(資料圖)道教內丹派南宗,自張伯端始肇,其間經近二百年的發展,歷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後人謂為南宗五祖。五祖皆以精通丹法、宏揚丹道為己任。但從陳楠開始,即兼習雷法,主張濟世利民,從而產生了以內丹為體、雷法為用的道法體系。
  • 南宗道教百問 | 海南玉蟾宮既然是屬於道教金丹派南宗 為什麼也會畫符念咒呢
    原來,咒念完之時,也是符畫好之際,眾人這才緩過勁來,在心中約莫估計一下,這道「驅雷下雨符」可能用了一盞茶的功夫。見到符已畫好,咒語也念完了,眾人這才松下懸著的那口氣,搓搓緊握得有點酸的雙手,方才感覺出,就在畫符之時,不僅老道長出了身汗,原來,每個人的手掌心裡也是沁出了兩手汗水。
  • 古今內丹學派各家 | 丹法簡述 女丹法 南北宗
    現對八大派系簡介並評析如下:1、北宗北宗創始人為南宋長安人王喆(號重陽子)。為「少陽派」法脈,東華少陽帝君王玄甫傳正陽子鍾離權,鍾傳純陽呂洞賓,呂傳燕相劉海蟾,劉傳王重陽,道史稱北宗「五祖」。因王重陽立派理論有「識心見性全真覺,知汞通鉛結善芽」之「全真」之說,故後來又稱北宗為全真派。全真派的修煉特色是先性後命。
  • 南宗清修派重要人物俞琰,痛斥容成之術,力倡清修內煉丹法
    他認為,人身自有一天地,自有一陰陽。內丹修煉,只是採取己身之陰陽而煉成大丹,除此別無他途,故知道者「築壘以防邪,疏源以毓真,深居靜處,不為物攖;動息出入,而與神氣俱。魂魄守戒,謹窒其兌,專一不分,真氣乃存,上下灌注,氣乃流通,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而不休,陰營其藏,陽固其府,源流泏泏,滿而不溢,衝而不盈,夫是之為久生。」
  • 周壯文集——太乙功與金丹大道
    自古以來,千千萬萬的人們,為了尋求金丹大道,歷經艱險,而不可得。金丹大道,萬古秘傳,已瀕於失傳。今由周壯老師奉獻出來,乃世人之幸也。南宗一祖張紫陽《悟真篇》曰:「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貪利祿求榮顯,不顧形容暗悴枯。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任你金銀堆積如山,也買不通要命的無常。又曰:「大藥不求怎得遇,遇之不煉是愚痴。」
  • 道教門派番外篇:高道輩出鼎盛百年的茅山宗,龍門半天下的龍門派
    其實,在道教門派的發展中,還有很多從主要門派中衍生出來的一些分支教派,這些分支教派不論你在歷史上還是現在都有著極大的影響,比如這期番外篇要介紹的兩個分支道派!天下道學所宗,鼎盛百年的茅山宗說起茅山宗,很多人是既熟悉又不那麼了解。熟悉是因為茅山宗在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不熟悉是因為可能不是那麼清楚地了解它的發展。
  • 【金海派讀書●走進櫸溪】婺州南宗為何卜居櫸溪
    今天推出的是朱頌陽老師的第一篇了『婺州南宗為何卜居櫸溪,敬請關注!▲孔氏家廟走進櫸溪之一:婺州南宗為何卜居櫸溪 朱頌陽眾侍衛這才喘了口氣,以為風險遠去,又有了生路。孔端友、孔端躬兄弟跟隨其後一路狂奔,不免有身心疲憊之感。然而趙構仍無組織三吳百姓抗金之意。初九日,乘船從蘇州出發。初十日,已逃到嘉興;十二日,到了餘杭的臨平縣;十三日到了杭州。因有長江天塹之險,金兵一時無法過江,趙構與眾大臣才有了喘息的時間。
  • 三十年道家南宗傳人傳授【「手摸心會」脊柱強健方法 -【整脊術】課堂網絡實操
    道家功夫整脊術,最早是以道家南宗「紫陽真人張伯端」所創金丹大道修煉時的動功(武火)訓練方法為基礎,結合現代脊柱相關疾病的手法特點,經過當代傳人俞海根多年潛心鑽研,總結出的一套擁有完整理論體系,針對脊源性疾病的治療方法
  • 南傳大師|「安那般那」與「修行」!
    曾經看過南傳佛教大師的一個故事,有一次弟子跟他說,因生活太忙而沒有時間修行了,大師簡單地回應,問他有沒有時間呼吸呢?這個答覆非常簡潔,一針見血地指出,修行其實只是我們呼吸般的簡單,我們不用想得太複雜;但另一方面,卻指出呼吸之於生命是重要的,而修行對於學佛也如此。
  • 宋立道:為何說南傳佛教在佛教史上的價值無可替代?
    南傳佛教在中國佛教的傳播史上,一直被稱為小乘佛教,但通常這個稱呼並沒有貶抑意思。尤其在今天,人們都同意,無論是北傳大乘佛教、還是南傳佛教,其實是完全一味的,都是解生脫死的良藥。早期佛教當中, 佛教並未有分支異流。釋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成道, 然後傳播他所發現的菩提之道。佛教的要點,在於幫助人們洞悉自心中的缺陷,了解人性的缺陷是造成人生的苦難的原因。
  • 道派之,全真道!
    全真道教是南宋時期北方新起的一個道教大宗派。後來北宋張伯端 所傳留的道派被稱為道教南宗;全真之學即稱為北宗。「全真道」創始於金人王喆(公元 1112 一 1170 年)。王詰,陝西鹹陽大魏村人,本名中孚,字允卿,生於北宋政和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