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道教全真派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自老莊傳經、東華演教,歷經秦漢、唐宋,孕育上千年,至重陽真人時適逢其運,獨具匠心,尊老莊之遺教,集歷代真人達士之至要,冥心參悟,自我修證成真,於是廣開教化,度七真於齊魯,闡道德於終南。此後七真各自修煉有成,繼往開來,分別開宗立派,往來於朝野之間,使全真一脈廣為傳播。
可以說,從古至今,漫長道教歷史中,全真派均為道教主要道派之一,時至今日,更是與正一派共同構成道教兩大主流道派。
「全真」一詞最早出自《南華真經》,其後晉、魏、唐、宋歷朝,修身之士皆有沿用。
所謂:全真者,保全天性、修繕我性、齊物格致,舍妄歸真也。即是全精、全氣、全神也。也即全其先天性命的意思。
在全真派歷史上,曾分為南宗和北宗,分別有「南五祖」和「北五祖」十位祖師爺,那麼他們都有誰呢?
北五祖之王玄甫祖師
王祖名誠,字玄甫,號紫府少陽君,傳說為東華帝君所化。王祖年少時就仰慕道學,後來入道修行,據傳其居於崑嵛山煙霞洞,而後又前往五臺山紫府洞天修行。期間傳授鍾離權道法,全真之道開始由此傳承。元世祖忽必烈尊其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元武宗加封為「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帝君」。
北五祖之鐘離權祖師
鍾離祖師,名權,字雲房,號正陽子、和穀子,又稱「正陽祖師」,道教八仙之一。曾遇東華帝君王玄甫祖師點化,不久又遇華陽真人授以太乙刀圭,火符內丹等,最終證道成仙。
北五祖之呂洞賓祖師
呂祖名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全稱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八仙之一。呂洞賓仙風道骨、風度翩翩,常常身背三尺寶劍遊歷四方鏟奸除惡,在民間廣為流傳。
北五祖之劉海蟾祖師
劉祖名操,字宗成,號海蟾子,燕山人。劉祖五代時期曾任丞相,後被呂祖點化,在終南山修行多年得道。元世祖時封為「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北五祖之王重陽祖師
王祖原名中孚,字允卿,號重陽子,全真派創始人。王祖在山東傳道,就將自己居住的草庵命名為全真堂,凡是入道者皆稱全真道士,後來王祖先後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孫不二、郝大通等七大弟子,號稱全真七子。
南五祖之張伯端祖師
張祖名伯端,字平叔,號紫陽山人,浙江天台人。自幼精通儒釋道三教典籍,成年後棄官入道,遇劉海蟾祖師授予他金丹藥物火候之訣。後著有《悟真篇》一書,張祖強調「性命雙修」、「先命後性」的修煉方法,對後世道教影響甚大,成為全真南宗之代表,被尊奉為全真南宗五祖之首。
南五祖之石泰祖師
石祖名泰,字得之,號杏林,又號翠玄子。宋真宗乾興年間常州人。石祖一生樂善好施,常以藥濟人,不要酬金,只需種植一顆杏樹,人們都稱他為「石杏林」。入道後得張伯端祖師傳授,終至大成。
南五祖之薛式祖師
薛祖又名道光、字太源,北宋時閬州人,一說為陝西雞足山人。薛祖原為僧人,機緣巧合下得遇翠玄真人石泰祖師,蒙石祖傳授金丹大要,遂決定棄僧從道,後根據修行感悟著有《復命篇》一書。
南五祖之陳楠祖師
陳祖,字南木,號翠虛,惠州博羅人。陳祖常以泥土滲符水,搓成泥丸為病人驅病,頗有靈驗,人們親切地稱他為「陳泥丸」。陳祖的內丹理論承前啟後,將內鍊金丹與外用符籙合而為一。
南五祖之白玉蟾祖師
白祖字如晦,號海瓊子、海南翁,是南宗金丹派的正式創立者。幼時聰慧,精通四書五經,四處訪道中遇到翠虛真人陳泥丸祖師,習得金丹火候之法。同時白祖又兼通大洞法籙,齋醮科儀,尤為擅長神霄派雷法。在對雷法的修持上,白玉蟾總結了「內煉成丹,外用成法」的修行之法,對後世道教的修煉影響極大。
以上,便是道教全真派並稱為南北五祖的十位祖師。
道教信仰源遠流長,無形中在神仙祖師的齊心護佑外,現實中也需要眾多信士的鼎力護法,同時還需要我們代代道人的薪火傳承,任重道遠,我輩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