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全真派「北五祖」和「南五祖」都分別是哪幾位?

2020-12-24 道教文摘

說起道教全真派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自老莊傳經、東華演教,歷經秦漢、唐宋,孕育上千年,至重陽真人時適逢其運,獨具匠心,尊老莊之遺教,集歷代真人達士之至要,冥心參悟,自我修證成真,於是廣開教化,度七真於齊魯,闡道德於終南。此後七真各自修煉有成,繼往開來,分別開宗立派,往來於朝野之間,使全真一脈廣為傳播。

可以說,從古至今,漫長道教歷史中,全真派均為道教主要道派之一,時至今日,更是與正一派共同構成道教兩大主流道派。

「全真」一詞最早出自《南華真經》,其後晉、魏、唐、宋歷朝,修身之士皆有沿用。

所謂:全真者,保全天性、修繕我性、齊物格致,舍妄歸真也。即是全精、全氣、全神也。也即全其先天性命的意思。

在全真派歷史上,曾分為南宗和北宗,分別有「南五祖」和「北五祖」十位祖師爺,那麼他們都有誰呢?

北五祖之王玄甫祖師

王祖名誠,字玄甫,號紫府少陽君,傳說為東華帝君所化。王祖年少時就仰慕道學,後來入道修行,據傳其居於崑嵛山煙霞洞,而後又前往五臺山紫府洞天修行。期間傳授鍾離權道法,全真之道開始由此傳承。元世祖忽必烈尊其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元武宗加封為「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帝君」。

北五祖之鐘離權祖師

鍾離祖師,名權,字雲房,號正陽子、和穀子,又稱「正陽祖師」,道教八仙之一。曾遇東華帝君王玄甫祖師點化,不久又遇華陽真人授以太乙刀圭,火符內丹等,最終證道成仙。

北五祖之呂洞賓祖師

呂祖名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全稱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八仙之一。呂洞賓仙風道骨、風度翩翩,常常身背三尺寶劍遊歷四方鏟奸除惡,在民間廣為流傳。

北五祖之劉海蟾祖師

劉祖名操,字宗成,號海蟾子,燕山人。劉祖五代時期曾任丞相,後被呂祖點化,在終南山修行多年得道。元世祖時封為「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北五祖之王重陽祖師

王祖原名中孚,字允卿,號重陽子,全真派創始人。王祖在山東傳道,就將自己居住的草庵命名為全真堂,凡是入道者皆稱全真道士,後來王祖先後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孫不二、郝大通等七大弟子,號稱全真七子。

南五祖之張伯端祖師

張祖名伯端,字平叔,號紫陽山人,浙江天台人。自幼精通儒釋道三教典籍,成年後棄官入道,遇劉海蟾祖師授予他金丹藥物火候之訣。後著有《悟真篇》一書,張祖強調「性命雙修」、「先命後性」的修煉方法,對後世道教影響甚大,成為全真南宗之代表,被尊奉為全真南宗五祖之首。

南五祖之石泰祖師

石祖名泰,字得之,號杏林,又號翠玄子。宋真宗乾興年間常州人。石祖一生樂善好施,常以藥濟人,不要酬金,只需種植一顆杏樹,人們都稱他為「石杏林」。入道後得張伯端祖師傳授,終至大成。

南五祖之薛式祖師

薛祖又名道光、字太源,北宋時閬州人,一說為陝西雞足山人。薛祖原為僧人,機緣巧合下得遇翠玄真人石泰祖師,蒙石祖傳授金丹大要,遂決定棄僧從道,後根據修行感悟著有《復命篇》一書。

南五祖之陳楠祖師

陳祖,字南木,號翠虛,惠州博羅人。陳祖常以泥土滲符水,搓成泥丸為病人驅病,頗有靈驗,人們親切地稱他為「陳泥丸」。陳祖的內丹理論承前啟後,將內鍊金丹與外用符籙合而為一。

南五祖之白玉蟾祖師

白祖字如晦,號海瓊子、海南翁,是南宗金丹派的正式創立者。幼時聰慧,精通四書五經,四處訪道中遇到翠虛真人陳泥丸祖師,習得金丹火候之法。同時白祖又兼通大洞法籙,齋醮科儀,尤為擅長神霄派雷法。在對雷法的修持上,白玉蟾總結了「內煉成丹,外用成法」的修行之法,對後世道教的修煉影響極大。

以上,便是道教全真派並稱為南北五祖的十位祖師。

道教信仰源遠流長,無形中在神仙祖師的齊心護佑外,現實中也需要眾多信士的鼎力護法,同時還需要我們代代道人的薪火傳承,任重道遠,我輩不忘初心。

相關焦點

  • 【走進道教】道教全真派「北五祖」和「南五祖」都分別是哪幾位祖師?
    可以說,從古至今,漫長道教歷史中,全真派均為道教主要道派之一,時至今日,更是與正一派共同構成道教兩大主流道派。在全真派歷史上,曾分為南宗和北宗,分別有「南五祖」和「北五祖」十位祖師爺,那麼他們都有誰呢?
  • 道教「全真道北五祖和全真七子」指的是哪幾位?帶你走進道教
    全真道北五祖,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支派——全真教(又稱全真道)所尊的北宗五祖,他們分別是:青陽起派紫府東華帝君輔元立極天尊(王玄甫祖師)、正陽繼派終南洞天帝主飛行救劫天尊(鍾離權祖師)、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呂洞賓祖師)、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啟南興教天尊(劉海蟾祖師)、重陽廣教興玄育德帝君飛雨妙化天尊(王重陽祖師)全真道派,也稱全真教和全真道,是道教的最重要的宗派,始終代表著全球道教主流
  • 走進道教丨道教中全真道南宗五祖,分別是哪幾位?
    南五祖是道教全真派所尊奉的南方五位祖師,全真教在中國分為兩大支派,北派也有自己的五位祖師。
  • 全真派不能結婚?
    此事又一次引發道教界對全真派的不婚的爭議。在世人眼裡,貌似道教的兩大派系,全真不婚、出家、吃素。正一可婚不出家不禁葷腥。全真派是王重陽在宋朝失去中國北方領土的情況下,開啟的北方新道派。後來尊北五祖而立教。北五祖為: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後來新尊南五祖,即:張紫陽、石泰、薛式、陳楠、白玉蟾。北五祖最出名的乃是呂洞賓了,是後世所尊八仙之首。
  • 道教全真派與正一派有哪些區別?各派修煉有何特點?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起源於上古時期華夏先民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崇拜。全真教由於地處金國當時的國境之內,所以在劉處玄、丘處機和王處一掌門時,都承認金國的政權。王處一更曾應金世宗的邀請進宮講授道學。另一方面,蒙古可汗成吉思汗西徵時,邀請丘處機前往西域與他會面,詢問治國和養生的方法,丘處機以「敬天愛人」、減少屠殺、清心寡欲等為回應。成吉思汗稱丘處機為「神仙」。因丘處機獲得可汗的尊信,使全真教在元朝得以壯大。元代,金丹派陳上陽依附全真教,自稱南宗,把王重陽這支稱為北宗。
  • 道教全真派的傳戒科儀
    各行各業、各門各派、各宗各教都有自己的規矩,對道教而言,這個規矩就是戒律了。初期道教戒律簡約,主旨為戒貪慾、守清靜。南宋道教全真派興起,隨之道教中出現了「傳戒」制度,究其宗源,道教全真先期傳法,依之古制,口口相傳,六耳不談道,旨在法不傳於匪人,目的是神仙修持。
  • 道教全真派的戒律
    作者:未知   首發:網絡全真派戒律的形成: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陽創立的道教新宗派,與元代大德年間形成的正一派同稱為道教的兩大教派
  • 道教的全真派與正一派
    北宋以後,道教的流派發展為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等。自明清以來,道教唯存全真、正一兩大派,流傳至今。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為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即王重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傳道,以全性返真為宗旨,名其講道處曰「全真庵」,入道者為「全真道士」。
  • 道教的全真派和正一派,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究其原因,不外三個:一是港臺影視作品長期不遺餘力地對道教法術進行不切實際的妖魔化渲染;二是很多人分不清道門正法和民間法術的區別;三是這些年來一些受美國僱用的文化流氓在國內對包括道教法術在內的道教文化大肆詆毀、攻擊,蠱惑了不少人。經過多年調查和個人經歷,筆者認為道教法術是存在的,而且道行高深的道人法術還極其靈驗。
  • 道教「北5祖」是誰?王重陽在漢鍾離呂洞賓後,第一祖是東華帝君
    道教又稱為「南五祖派」。之所以張伯端的名字,寫為張伯瑞,很有可能是古人印刷時出現的錯誤。還有一位被稱為道祖的,名為「邱處機真人」。邱處機,又名邱長春,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邱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及龍門派的祖師。邱真人,最有名的莫過於在他74歲高齡時,奔波35000裡,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
  • 道教門派系列:玄之又玄的重玄派,與正一道並列的全真教!(下)
    文/曉夢閣主道教門派多達86個,選擇性地給大家介紹了主要的門派,前期說到了正一道、上清派、靈寶派、劍仙門、太一教,這一期來說說道教重要哲學流派的重玄派,和正一道並列的全真教。全真教是金朝時候興起於北方的新教派,但影響力迅速擴大,元朝以後與南方的正一道形成,北全真,南正一的格局,延續至今。全真教,創教之人就是王喆,因號重陽子,世人稱之重陽真人,亦或王重陽。王重陽出身就是富二代,還想當官。但是在官道上一直不順利。像極全真三祖呂洞賓當年考科舉不順的樣子。
  • 道教常識180問《151問-180問》
    度化弟子有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女)等,後世稱「北七真」,又分別創立遇仙、南無、隨山、龍門、嵛山、華山、清靜七派,極大地弘揚了全真教,在道教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154.邱長春真人傳略如何?·邱祖(西元1148~1227年)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自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
  • 道教基礎知識問答(六)
    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五代時道士。名操,字昭遠,又字宗成,以號行。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
  • 全真派戒律
    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陽祖師創立的道教新宗派,與元代大德年間形成的正一派同稱為道教的兩大教派。 王重陽祖師創立的全真派,提出三教合一的宗旨,提倡苦己利人,主張以內丹修煉為手段,達到修真成仙的目的。王重陽祖師創教之初,就對全真派的立教原則作了闡述,有《重陽立教十五論》傳世。其中對全真道士的信仰生活和行為準則作了全面的規定。王重陽祖師的幾名弟子,如馬丹陽祖師有「十勸」語錄,勸勉門人的行為舉止;邱處機祖師創三戒之制,立「三壇大戒」。
  • 道教詩詞|王重陽《端午》
    本文摘自西安市萬壽八仙宮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本詩出自道教全真派典籍《重陽全真集》,為重陽真人所作。龍虎,據全真道《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重陽真人說「神者是龍,氣者是虎,是性命也。」
  • 道家弟子入門常識之正一派和全真派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道士,當年香港道士電影風靡一時,大部分朋友都知道了茅山道士九叔,但貧道今天要和大家真正的介紹一下道士是幹什麼的,又有哪些門派之分。諸位看官瓜子飲料備好,且聽小道一一道來。 道教在中國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按照道歷來算,距今是已經4717年了,為什麼呢?
  • 道教正一、全真兩派之區別
    道教主要分兩派,正一派和全真派。
  • 道教的「正一派」與「全真派」有什麼區別,其實只看一點就明白
    道教也有很多戒律,而且戒律和佛教的戒律有很多相似之處,其實,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區別,不出家的道士又稱為「居士」,在金代、元代以前,對於道士出不出家並沒有明確的要求,基本上,道士都不會出家。比如,張道陵所創的天師道的歷代掌教都是以嫡親身份繼承法統的。在張道陵死後,由其子張衡、孫張魯相繼掌教。張魯死後,其子張盛繼續擔任掌教,他辭官不受,並從漢中遷居至江西龍虎山,以此為中心傳播天師道,道教也開始由我國北方地區向東南地區發展。
  • 道教傳說中的紫陽真人是誰?
    一起來看看道教文化吧!    張伯端(983年-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後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北宋台州天台(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三教經書,涉獵諸種方術。
  • 全真派戒律的形成
    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陽創立的道教新宗派,與元代大德年間形成的正一派同稱為道教的兩大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