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全真派的戒律

2021-01-15 雲南道教網

作者:未知   首發:網絡


全真派戒律的形成: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陽創立的道教新宗派,與元代大德年間形成的正一派同稱為道教的兩大教派。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派,針對宋末天師道出現的種種弊端,借鑑佛教的思想和制度,提出三教合一的宗旨,提倡苦己利人,主張以內丹修煉為手段,達到修真成仙的目的。


王重陽創教之初,就對全真派的立教原則作了闡述,有《重陽立教十五論》傳世,其中對全真道士的信仰生活和行為準則作了全面的規定。王重陽的幾名弟子,如馬丹陽有「十勸」語錄,勸勉門人的行為舉止;邱處機仿照佛教的三戒之制,立「三壇大戒」。


元明之際,全真派有較大的發展,創建了一系列全真道觀。隨著道派和道觀的增多,全真派參照佛教寺廟的管理,制訂了《全真清規》。清代全真派高道王常月在主持北京白雲觀期間,按照邱處機制訂的「三壇大戒」制度,在白雲觀開壇傳戒,廣度弟子,於是全真龍門派大振,而龍門派的傳戒制度也一直施行至今。

《重陽立教十五論》的戒律內容


《重陽立教十五論》中有關全真道士修持生活的內容,包括住庵、雲遊、學書、合藥、蓋造、合道伴等等。規定道士所住茅庵草舍,不得大殿高堂和雕梁峻宇,只要「身有依倚,心漸得安,氣神和暢」即可。至於學書,則反對「尋文而亂目」,「只欲記多念廣,人前談說誇才俊」。對於交友,則「不可順人情,不可取相貌」等等。《重陽立教十五論》中的戒律內容既反映了王重陽從嚴治教的思想,也為全真教派的戒律奠定了基礎。

《全真清規》的內容


明代正統《道藏》中收有出於元明之際的《全真清規》。原題作元朝全真道士通玄子陸道和編集。《全真清規》一書共十二篇,包括有禮儀、雜文和規戒等。其中《教主重陽帝君責罰榜》十條,規定道士如犯過失,要按照輕重,分別給予「遷出」、「罰出」、「罰齋」、「罰香」、「罰油」、「罰茶」、「罰拜」等處罰。《長春真人規榜》則列舉邱處機所定的教規,規定不可貪求、不起嗔心,不泥於聲色等等。

「三堂大戒」的內容


三堂大戒,又稱三壇大戒,指的是由「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組成對全真教派的傳授戒法。據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的《缽鑑》稱,三壇大戒源自全真龍門派祖師邱處機。邱處機按照佛教的沙彌戒、比丘戒和菩薩戒的三戒制度,制訂了全真教派的傳授戒法。不過只是單傳秘授。王常月主持北京白雲觀時,改變了邱處機的做法,創立戒壇,公開傳授,自順治十三年(1656年)起,廣收弟子,登壇說戒,度弟子千餘人。一時全真龍門派之聲威大振當時受戒道士需經過一百天的戒期,因此,三堂大戒又稱「百日圓滿三壇大戒」。辛亥革命以後,道教全真教派的傳戒由於種種原因而停止。公元1989年11月12日北京白雲觀重開戒壇,全真教派恢復了停止有半個世紀的傳戒活動。


結緣廣告
阿洛蘭道家養生酒,補腎養生。


雲南道教網.公眾號:yntaoism

原創投稿:yntaoism@163.com

龍泉道人微信:15808882227

相關焦點

  • 全真派戒律
    王重陽祖師與全真七子全真派戒律的形成
  • 全真派戒律的形成
    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陽創立的道教新宗派,與元代大德年間形成的正一派同稱為道教的兩大教派。
  • 道教的全真派與正一派
    北宋以後,道教的流派發展為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等。自明清以來,道教唯存全真、正一兩大派,流傳至今。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為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即王重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傳道,以全性返真為宗旨,名其講道處曰「全真庵」,入道者為「全真道士」。
  • 道教全真派的傳戒科儀
    各行各業、各門各派、各宗各教都有自己的規矩,對道教而言,這個規矩就是戒律了。」所以「戒」就是道教約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噁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條規。所謂」律「,是禁止道士某些不當行為的規則,是道士犯戒後懲罰的手段,內容是根據戒條而訂立的,所以道士除了遵守戒條外,還必須熟悉律文規則。有戒就必須授。道教授受戒律,源遠流長,自太上降授科儀,即成道教之傳統。
  • 道教的「正一派」與「全真派」有什麼區別,其實只看一點就明白
    道教是源於我國的本土宗教,它最早誕生於東漢末年,是由張道陵創建的「五鬥米道」。道教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雖然變化出多個宗派,但最主要的是兩個宗派,一個就是張道陵創建的「正一道」,另一個則是王重陽創立的「全真道」。
  • 道教正一、全真兩派之區別
    道教主要分兩派,正一派和全真派。
  • 道教全真派與正一派有哪些區別?各派修煉有何特點?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起源於上古時期華夏先民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崇拜。道教自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改革、整頓後,直到北宋末年,已逐漸式微。以符籙派為主流的道教,支派爭流,一些道流徇末遺本,流弊時現。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王重陽創立了全真道教。
  • 從宗教儀式與戒律看道教的兩種傾向
    如果說陸修靜屬上清道士,那麼透過靈寶派則可以見到科儀的另一面。在這個序列中,原本分屬於各宗派的戒律被設置在一個統一的道教戒目下了,意味著不管上清、靈寶或者正一,皆在這個統一的戒目下選擇自己的戒律,它們曾經是別的宗派的戒律,但現在不是了,它們就是自己的戒律。應當說,張萬福破除宗派界限,有其社會基礎。唐代道教本身派別顯得並不重要,要說派別,上清是主流,靈寶衰微,正一不顯,所以,上清派所做的任何創造性的工作,都代表了整個道教所做的工作。
  • 走進南嶽道院全真派道士傳戒,了解全真道傳戒的前世今生
    就全國來說,自1947年成都二仙庵放戒以來,由於戰亂等各種歷史原因,全真道中斷傳戒曾已近五十年。直至1989年11月至12月,才在全真祖庭北京白雲觀舉行了傳戒受戒儀典,這是解放後首次傳戒。傳戒是全真十方叢林宮觀德高望重的律師、方丈,向已受「冠巾」的道士傳授三壇大戒(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受戒弟子可來自三山五嶽,不拘地區,亦不拘老少。
  • 道教的全真派和正一派,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究其原因,不外三個:一是港臺影視作品長期不遺餘力地對道教法術進行不切實際的妖魔化渲染;二是很多人分不清道門正法和民間法術的區別;三是這些年來一些受美國僱用的文化流氓在國內對包括道教法術在內的道教文化大肆詆毀、攻擊,蠱惑了不少人。經過多年調查和個人經歷,筆者認為道教法術是存在的,而且道行高深的道人法術還極其靈驗。
  • 【走進道教】道教全真派「北五祖」和「南五祖」都分別是哪幾位祖師?
    說起道教全真派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 道教全真派「北五祖」和「南五祖」都分別是哪幾位?
    說起道教全真派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自老莊傳經、東華演教,歷經秦漢、唐宋,孕育上千年,至重陽真人時適逢其運,獨具匠心,尊老莊之遺教,集歷代真人達士之至要,冥心參悟,自我修證成真,於是廣開教化,度七真於齊魯,闡道德於終南。
  • 道教門派系列:玄之又玄的重玄派,與正一道並列的全真教!(下)
    文/曉夢閣主道教門派多達86個,選擇性地給大家介紹了主要的門派,前期說到了正一道、上清派、靈寶派、劍仙門、太一教,這一期來說說道教重要哲學流派的重玄派,和正一道並列的全真教。重玄派對道教的影響力就連當時的皇帝李隆基注釋《老子》也採用重玄派的學說。與正一道南北並列的全真教說起全真教,大家自然再熟悉不過了,全真教是金庸先生筆下一個重要的武林門派,不過作為道教門派,它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小說裡的。
  • 道教全真教與正一教的區別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風水、周易佔卜、八字分析、放生行善等,使人們須臾離不開。
  • 全真派的三大祖庭
    北京市白雲觀,道教全真道派十方大叢林制宮觀之一。位於北京。始建於唐,名天長觀。金世宗時,引大加擴建,更名十方大天長觀,是當時北方道教的最大叢林,並藏有《大金玄都寶藏》。金末毀於火災,後又重建為太極殿。          邱處機羽化,弟子尹志平等在長春宮東側購建下院,即今白雲觀,並於觀中構築處順堂,安厝邱處機靈柩。
  • 道教的戒律一禁忌,修道之人不可不知!
    三壇圓滿即為全真傳戒時以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三戒為主的三壇傳授方式。持三百中極大戒毫無過犯者,方授天仙大戒。道書上講受天仙戒者稱妙道師;受中極威者稱妙德師;受初真戒者稱妙經師。齋日也就是指齋月中某一天或祖師仙真聖誕或有齋醒科儀等活動時,道教徒必須嚴格按照道教儀範所規定內容行事。道教在制定戒律的同時,還特別設立了齋田,齋田是一月之中應持齋戒的日子。
  • 道教飲食:全真道士常年食素,利於健康;正一道士卻可飲酒吃肉
    在道教的文化之中,他們的日常飲食與修煉有著密切的關係,吃與不吃都要合乎教義、戒律和養生之要。但也絕非所有的道士在日常飲食上都一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飲食上的區別,前者食素,後者飲酒吃肉。
  • 道教「全真道北五祖和全真七子」指的是哪幾位?帶你走進道教
    全真道北五祖,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支派——全真教(又稱全真道)所尊的北宗五祖,他們分別是:青陽起派紫府東華帝君輔元立極天尊(王玄甫祖師)、正陽繼派終南洞天帝主飛行救劫天尊(鍾離權祖師)、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呂洞賓祖師)、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啟南興教天尊(劉海蟾祖師)、重陽廣教興玄育德帝君飛雨妙化天尊(王重陽祖師)全真道派,也稱全真教和全真道,是道教的最重要的宗派,始終代表著全球道教主流
  • 正一派、全真派:這兩道家派別有何不同?
    《龍虎山張天師》海報近期比較火的電影《龍虎山張天師》講述了當時在巴蜀一帶,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淫祀而害民,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在巴蜀鬥巫蠱的故事;為什麼要提龍虎山張天師了張天師畫像張天師,本名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道教正一道實際創立者,漢朝東漢時期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人。
  • 道家弟子入門常識之正一派和全真派
    道教在中國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按照道歷來算,距今是已經4717年了,為什麼呢?因為在《崆峒問答》中清晰記載了,黃帝為始祖,留侯文成爵祖,老天師為教祖,後衍為太上為道祖。所以,道教真的算得上是咱們中國最古老的門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