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基礎知識問答(六)

2021-02-24 道教新文化學習

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五代時道士。名操,字昭遠,又字宗成,以號行。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為遼進士,又說名哲,字元(鉉或玄)英。事燕主劉守光為丞相。好黃老之學。一日,有道人自稱正陽子來謁,海蟾待以賓禮。道人為演清靜無為之宗,金液還丹之要,並索雞卵十枚,金錢十文,一文置几上,累十卵於金錢上,若浮圖狀。海蟾驚曰:「危哉!」道人曰:「居榮祿,履憂患,其危殆甚!」盡以其錢劈破擲之,辭去。海蟾大悟,遂棄官隱於華山、終南山。後得道仙去。元世祖封其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答: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金代道士,全真道的創立者。原名中孚,字允卿,後應武舉,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喆,字知明,號重陽子。鹹陽(今屬陝西)大魏村人。政和壬辰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出身豪門,偽齊阜昌(西元1130~1137年)時曾應禮部試未第,金熙宗天眷時應武舉,中甲科。年四十七,頓猛省,解綬歸。棄妻兒,拂衣塵外。遊終南山,遇正陽、純陽二師,因再拜求道,密授金丹口訣。

次年復遇二師於醴泉觀,更授金丹真旨。大定八年和九年間創立「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三教三光會」、「三教玉華會」、「三教平等會」,主張儒、道、釋三教的合流,提倡「全神鍊氣」,「出家修真」,不煉外丹,並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元世祖至元六年追封為「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著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立教十五論》等。度化弟子有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女)等,後世稱「北七真」,又分別創立遇仙、南無、隨山、龍門、嵛山、華山、清靜七派,極大地弘揚了全真教,在道教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答:七真是由王重陽祖師一脈傳承者:

一、邱長春(邱處機傳龍門派)

二、劉長生(劉處玄傳隨山派)

三、譚長真(譚處端傳南無派)

四、馬丹陽(馬  鈺傳遇仙派。)

五、郝廣寧(郝大通傳華山派)

六、王玉陽(王處一傳嵛山派)

七、孫不二(孫清靜傳清靜派)。是為北派七真也。

答:邱祖(西元1148~1227年)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字通密,自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十九歲在寧海崑嵛山(今山東牟平東南)出家,拜王重陽為師。金世宗大定十四年入蹯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攜一蓑,人稱「蓑衣先生」。隨後赴隴州龍門山隱居修道,為龍門派創始人。元太祖(成吉思汗)遣使召之,翌年應詔與弟子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十八人同往西域雪山。太祖問治國之方,邱祖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太祖深契其言,賜號「神仙」,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賜居太極宮,改名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元世祖至元六年追贈為:「長春主道演教真人」。元武宗時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是為龍門派祖師。清乾隆皇帝贊邱祖曰:「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答:劉祖(西元1147~1203年)金代道士。名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山東萊州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七年七月十二日。事母至孝,立誓不婚不宦,清靜固守。屢欲修道,其母不許。至孝宗五年,其母棄世。大定九年重陽祖師見其神採不群,引之入道。後常乞食鍊形,離人遠物。金章宗泰和三年二月初六日,處玄羽化登仙,行世五十有六。元世祖至元六年封其為「長生輔化明德真人」,元武宗加封為「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俗稱隨山劉祖,留傳隨山派。

答:譚祖(西元1123~1185年)金代道士。長真真人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河南洛陽人,後遷山東寧海州,生於金天會元年三月初一日。幼時失足墮井,坐於水而不浸,後遇人救起。年十五有志於文,因感風痺疾。大定七年,聞馬丹陽拜王重陽為師之事,遂棄家往拜重陽為師學道,宿疾頓除,後得授道訣。至淳熙丁未年七月十二日仙化。元世祖至元六年春正月贈封為「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武宗加封為「長真凝神玄靜蘊德真君」。為南無派祖師。

答:馬祖(西元1123~1183年)金代道士。丹陽真人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生於金天會元年五月二十日子時。母夢麻姑賜丹一粒,吞之覺而有孕。遂名之曰從義,字宜甫。兄弟五人,丹陽居其次,家財巨富。幼時常誦乘雲駕鶴之詩。娶孫氏女,生三子。年四十五,遇重陽祖,乃乞為師!授得真訣。孫氏亦好道。金大定七年七月,王重陽祖師自終南山來寧海傳播全真道,見面一句:「終南不遠三千裡,特來扶醉人,宿緣仙契有知己之尋耳」。令丹陽大吃一驚,遂拉妻子孫不二拜於重陽祖師足下,以王重陽為師,出家學道,捐資為其築庵,名曰「全真庵」,從此,凡入道者皆稱「全真道士」,全真道遂正式建立。後夫婦相繼成道。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封其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元武宗加封為「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俗稱遇仙馬祖,留傳遇仙派。

答:郝祖(西元1140~1212年)金代道士。廣寧真人名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子,山東寧海人,生於金熙宗天會十八年正月初三日。初名玲,號恬然。事母至孝,有出塵修真之志,好讀易,曉卜筮。年二十八,遇重陽祖於寧海州,背坐於石。郝曰:「請先生回頭」!重陽祖曰:「君何不回頭」?郝忽驚異!遂拜為師。重陽授以二詞,郝大悟曰:「有母在,未能即入道」!次年母終,遂棄家尋師,入崑崙山修行,得授真訣,後乃成道。元世祖至元六年追賜為「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元武宗時加封為「廣寧通玄妙極太古真君」。俗稱華山郝祖,留傳華山派。

答:王祖(西元1142~1217年)金代道士。玉陽真人名處一,字靜通,號玉陽子。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宋高宗紹興十二年三月初十日,其母夢丹霞披體而生。七歲時疾死而復甦,由是知生死之事。大定戊子年,聞重陽祖師至州,往迎之,拜為師。重陽攜之至崑嵛山煙霞洞修仙,授以真道口訣。元世祖至元六年追封為「玉陽體玄廣度真人」,元武宗時加封為「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俗稱嵛山王祖,留傳嵛山派。

答:孫祖(西元1119~1182年)金代女道士。清靜仙姑名不二,號清靜散人,山東寧海人,生於金天會二年正月初三日,母夢六鶴飛舞於庭,一鶴入懷,覺而遂生。孫姑性慧聰明,溫和慈善,嚴於禮法。長適馬丹陽,克盡婦道,生三子。與夫丹陽拜重陽祖為師,築全真庵學道。後孫姑從風仙姑居洛陽風仙洞,修煉七年,道成。元世祖至元六年追贈為「清靜淵真順化真人」。元武宗加封為「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俗稱清靜孫祖,留傳清靜派。

答:南宗五祖系由劉海蟾祖師所傳,張紫陽、石杏林、薛道光、陳泥丸、白玉蟾等五位真人為南五祖。

答:悟真紫陽真人(西元984~1082年)北宋道士。姓張名伯端,字平叔,浙江台州天台縣人。幼習儒業,歷久不第,改學玄道,通三教典籍,及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兇死生之術。因未遇至人,常遊西蜀。年八十二,感遇海蟾祖師,傳授金丹藥物火候之秘。改名用誠,號紫陽。北宋熙寧八年作《悟真篇》,宣揚內丹修煉和道教、禪宗、儒教 「三教一理」思想。主張「性命雙修」、「先命後性」的修煉方法,對後世道教影響甚大,被全真尊奉為南宗五祖之首,紫陽派的祖師,稱「紫陽真人」。

答:翠玄杏林真人(西元1022~1158年)宋代道士。姓石名泰,字得之,號翠玄子,號杏林,又號紫虛子。常州(今屬江蘇)人。性好黃老之道,宋神宗元豐年間,得遇紫陽祖師,授以大丹秘法,修之。經常行醫救人,不受答謝,惟願植一杏樹,久遂成林,人稱之為「石杏林」。主張以修煉內丹(亦稱「修性命」)為主。強調「只尋身內藥,不用檢丹書。」至崇寧丙戍年,時八十五歲,綠髮朱顏,神宇不凡,苦修道成。

答:道光紫賢真人(西元1078~1191年)宋代道士。姓薛名式,字道源,陝西鳳翔府寶雞縣人。初為僧,號毗陵禪師,居福安寺,參修嚴長老,深明佛法。宋徽宗大觀時,忽念談禪不能長生,志向金丹玄學。丙辰歲得遇石翠玄真人,因語昔時傳道之故,道源聞言,即稽首皈依,求受玄功。翠玄真人見其誠意,乃授以丹道,後改名道光,號紫賢。成道後人稱為道光紫賢真人。□

答:泥丸翠虛真人,宋代道士。姓陳名楠,字南木,號翠虛,廣東惠州博羅縣白水山人。好黃老道學,先遇黎母山靈人,授景霄火雷琅書,能捏土為藥醫人,故號泥丸翠虛。宋政和年間,擢道院錄事。後遇薛道光真人,授以刀圭大丹,居羅浮山,煉成仙去。

答:玉蟾真人(西元1194~1229年)南宋道士。白玉蟾真人本姓葛,諱長庚,字如晦,又字白叟,號海瓊子。瓊州(今海南島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十二歲舉童子科,諳九經,能詩賦,且長於書畫。長而篤志玄學,辭家遍訪名師,苦志修煉,參遊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攜歸羅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後居武夷山得道,稱為瓊綰紫清真人。

答:道教八仙,最早見於元時 「八仙慶壽」劇本,指八位修道證果的仙人,即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曹國舅、藍採和、何仙姑是也。

答:漢鍾離系古仙人,複姓鍾離名權,字雲房,即正陽帝君也。其事跡詳於《正陽祖師傳略》。

答:呂洞賓即孚佑帝君,姓呂名巖,字洞賓,號純陽子。其事跡詳於《純陽祖師聖跡》。

答:唐代人,姓張名果,隱居中條山。玄宗開元二十一年(西元733年)屢遣使召之,問治道神仙事,語秘不傳。欲以玉真公主嫁之,果笑,固不奉詔。擢銀青光祿大夫,號「通玄先生」,懇辭還山,玄宗為之建棲霞觀。《太平廣記》卷三十載:果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裡,休則重疊之,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中,乘則以水噀之,還成驢矣。

答:唐時人,姓韓名湘,呂洞賓度之學道成仙。《酉陽雜俎》載,其為韓愈宗侄,性狂放,能奇術。湘欲度其叔愈,曾在初冬時數日內令牡丹花開數色,每朵又有詩一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之句。愈不悟,湘乃別去。後愈以諫迎佛骨事,貶剌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於道。湘忽至,愈悟曰:「子言驗矣」!然志忠於君,終不欲隨湘學仙。此為韓湘子度叔之事略也。

答:李鐵拐也稱「鐵拐李」。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赴李老君之約於華山,屬其徒曰:「吾魄在此,倘遊魂七日不返,方可焚吾魄也」。後徒以母急病迅歸,六日即化之,李至七日歸,失魄無依,乃附一餓殍之屍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並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名。

答:姓曹名景休,宋徐州人。據《續文獻通考》云:「曹國舅宋曹太后之弟,因稱國舅,學道山巖間,遇鍾離權呂洞賓輩,引入仙班」。一日呂祖同鍾離權問曰:聞子修養!所養何物?對曰:養道!曰:道何在?曹因指天。曰:天何在?曹又指心。二祖笑曰:天即道,道即心,子見本來矣!遂授以修真秘旨,令其修煉,未幾道成,二祖來引之去。

答:藍採和是唐時逸士,常著破爛衫,夏則加絮,冬則臥雪,氣出如蒸,時攜籃唱踏踏歌於長安市,歌詞多神仙意。其踏歌云:「踏踏歌,藍採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蒼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後得鍾離祖師度引,在濠梁間酒樓,酒醉乘鶴仙去。

答:何仙姑名瓊,為唐廣東增城女子,住雲母溪。年十三,隨女伴入山採茶,俄失伴獨行,迷歸路。見東峰下一人,修髯紺目,冠高冠,衣六銖衣,即呂祖也。仙姑亟拜之。呂祖與一桃曰:食此盡,他日當飛升,不然只居地中也。仙姑僅食其半,祖指以歸路。仙姑歸,自謂只一日,不知已逾月矣,自是不餓,無漏。洞知人事休咎,後屍解去。此為何仙姑得呂祖度化而成道之事也。□

答:扁鵲是我國古代的名醫,《史記》稱其姓秦,名越人,春秋渤海莫人(今河北任邱)。他精通醫道,聞名天下,被譽為神醫。因醫術神奇,醫德高尚,遂被封為藥王。祭祀扁鵲的藥王廟(含墓)在河北任邱。

答:藥王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神醫孫思邈。《舊唐書》說其為京兆(今陝西耀縣)人。北周宣帝時,居太白山修道,後期隱居終南山,行醫濟世。著書《備急千金要方》,北宋崇寧二年,贈封為「妙應真人」。孫思邈擅長陰陽術,主張治病必須「天人合一」,認為「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代」,人亦有「四肢五臟,一覺一寢」與之相應;天轉運,「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為霜雪,張而為虹霓」,謂此為「天地之常數也」,人「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榮(營)衛,彰而為氣色,發而為聲音」,稱此為「人之常數也」。二者相結合,「陽用其神,陰用其精,天人之所用也」。提倡「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聖德,輔之以人事」,最終使「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後人以此理論治病,救活了許多人,德蔭後世,享齡一百二十餘壽而羽化歸真,因此後人尊稱他為「藥王」,又稱之為「真人」。

答:張三丰本為宋、明間道士,名通,字君實,號玄玄子,因為他平時不修邊幅,人們又稱他「張邋遢」。據《王徵南墓志銘》和《寧波府志》稱,北宋時的張三丰北赴汴京的一個晚上,夢見真武大帝降臨,傳授給他一套奇掌神拳。第二天早晨,正好有一群強盜打家劫舍,張三丰便用此拳打敗了這夥強盜。此後,他來到武當山繼續修煉拳法掌訣,並將所煉之術定名為武當內家拳,不久便以此聞名於世。明英宗天順三年(西元1459年)封其為「通微顯化真人」。明世宗加封為「清虛玄妙真君」。

問:道教裡對龍是怎麼解釋的,對「神通」是怎麼解釋的?

答:龍是中國傳統的四靈之一,後被佛教借用為護法的八部眾。而且傳統上的龍與神仙及神話傳說一般都是分不開的。 

神通,本來是形容通神的本領,後來引申為一些外顯的法術。神通不過是修行大道中的副產品。這些不是目標。所以道教認為只專門修行神通的人是術士,而這種偏離大道而專修神通的方式稱為旁門。

答:目前全國各地正式開放的道教宮觀有五千多處,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約三萬餘人,普通信徒的人數則難以統計。道教界有自己的全國性組織——中國道教協會。各地還成立了許多地方性的道教組織。在北京有中國道教學院和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各地也設立了一些道教教育和研究機構。中國道教協會辦有《中國道教》雜誌,一些省市道協和宮觀也辦有道教刊物。改革開放後,道教界舉行了數次全真派傳戒和正一派授籙活動,使道教的傳承按傳統的儀軌有序進行。

附錄一:道教節日表

初一日  天臘之辰

初三日  郝真人聖誕、孫真人聖誕

初五日  孫祖清靜元君誕

初九日  玉皇上帝聖誕

十三日  關聖帝君飛升

十五日  上元天官聖誕、靈寶天師聖誕

十九日  長春邱真人聖誕

初一日  勾陳天皇大帝聖誕、長春劉真人(劉淵然)聖誕

初二日  土地正神誕、姜太公聖誕

初三日  文昌梓潼帝君聖誕

初六日  東華帝君聖誕

十三日  葛真君聖誕

十五日  太上老君聖誕

十九日  慈航真人觀音大士聖誕

初一日  譚祖長真真人誕

初三日  玄天上帝聖誕

初六日  眼光娘娘聖誕

十五日  天師張大真人聖誕、財神趙公元帥聖誕

十六日  三茅真君得道之辰、中嶽大帝聖誕

十八日  王祖玉陽真人聖誕、后土娘娘聖誕

十九日  太陽星君聖誕

二十日  子孫娘娘聖誕

二十三  天后媽祖聖誕

二十六  鬼谷先師誕

二十八  東嶽大帝聖誕

初一日  長生譚真君成道之辰

初十日  何仙姑聖誕

十四日  呂祖純陽祖師聖誕

十五日  鍾離祖師聖誕

十八日  北極紫微大帝聖誕、泰山聖母碧霞元君誕、華佗神醫先師誕

二十日  眼光聖母娘娘誕

二十八  神農先帝誕

初一日  南極長生大帝聖誕

初五日  地臘之辰、南方雷祖聖誕、地祗溫元帥聖誕、雷霆鄧天君聖誕。

十一日  城隍爺聖誕

十三日  關聖帝君降神、關平太子聖誕

十八日  張天師聖誕

二十日  馬祖丹陽真人聖誕

二十九  紫青白祖師聖誕

初一至初六日南鬥星君下降

初十日  劉海蟾祖師聖誕

十五日  靈官王天君聖誕

十九日  慈航觀音成道  

二十三  火神聖誕

二十四  南極大帝中方雷祖聖誕、關聖帝君聖誕

二十六  二郎真君聖誕

初七日  道德臘之辰

十二日  西方雷祖聖誕

十五日  中元地官大帝聖誕

十八日  王母娘娘聖誕

十九日  值年太歲星君聖誕

二十日  劉祖長生真人聖誕

二十二  馬元帥聖誕

二十三  諸葛武侯誕

二十六  張三丰祖師聖誕

初一日  許府真君誕辰

初三日  九天司命灶君誕

初五日  北方雷祖聖誕

初十日  北嶽大帝誕辰

十五日  太陰星君誕

初一至初九日北鬥九皇降世之辰

初九日  鬥姥元君聖誕;重陽帝君聖誕、玄天上帝飛升;酆都大帝聖誕

二十二  增福財神誕

二十三  薩翁真君聖誕

二十八  五顯靈官馬元帥聖誕

初一日  民歲臘之辰、東皇大帝聖誕

初三日  三茅應化真君聖誕

初六日  天曹諸司五嶽五帝聖誕

十五日  下元水官大帝聖誕

十八日  地母娘娘聖誕

十九日  長春邱真君飛升

二十日  虛靖天師誕(即三十代天師弘悟張真人)。

初六日  西嶽大帝聖誕

初九日  湘子韓祖聖誕

十一日  太乙救苦天尊聖誕

二十六  北方五道聖誕

初八日  王侯臘之辰

十六日  南嶽大帝聖誕、福德正神誕

二十日  魯班先師聖誕

二十一  天猷上帝聖誕

二十二  重陽祖師聖誕、丹陽馬真君成道

二十四  司命灶君上天朝玉帝奏人善惡

二十五  天神下降探訪善惡

二十九  清靜孫真君成道

冬至日  元始天尊誕

夏至日  靈寶天尊誕

相關焦點

  • 道教基礎知識問答
    據《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卷六記載之《九真妙戒》為:一者敬讓,孝養父母;二者克勤,忠於君王;三者不殺,慈救眾生;四者不淫,正身處物;五者不盜,推義損己;六者不嗔,兇怒凌人;七者不詐,諂賊害善;八者不驕,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戒專一。據《無上玄元三天玉堂**》稱:世人若能受九真妙戒,佩受救苦長生寶籙,生在之日,受之福報,壽齡綿遠,運盡數終,不入輪迴,直上丹天。
  • 道教文化問答小知識
    道教強調:修身、治家、統治天下,都應該修道,從而使「道普德溢」,以達到太平和仁愛的理想境界。道教將「德」按態度區分為「陰德」和「陽德」二類。所謂「陰德」,是指個人不被他人所知道的德行;所謂「陽德」,是指個人被大家了解的德行。道教提倡「陰德」密惠,「大以及於人,小以及於物,修身積德」。問:何為道教三寶?
  • 法度筆錄智能審訊系統基礎版:豐富的問答模板
    法度筆錄智能審訊系統版本很多,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法度筆錄智能軟體基礎版:簡潔、易用目前已經有15萬基層民警在使用法度筆錄基礎版,覆蓋全國32個省份2000多家公安基層單位。豐富的問答模板提供滿足各類案件的幾百種專業問答模板,問答模板持續完善更新並支持上傳共享功能;提供多語言的文書模板,包括部標準版本,蒙文、藏文的筆錄文書模板。
  • 知識問答KB-QA
    (knowledge base, KB)什麼是知識庫問答(knowledge base question answering, KB-QA)知識庫問答的主流方法知識庫問答的數據集什麼是知識庫「歐巴馬出生在火奴魯魯。」
  • 奇門遁甲基礎知識小問答:關於理論與實戰的30個問題
    奇門遁甲中涉及到的知識點繁多,九星、八門、八神、天幹地支、格局、伏吟、隱幹、暗幹、四柱、內外盤、中宮、值符值使、終身局、六儀六甲、月令、旺衰、生克衝、空亡、馬星、九宮八卦、五行
  • 知乎產品分析:問答社區的領頭羊,知識付費的初入者
    「問答社區+知識付費」知乎如何利用問答社區的巨大流量服務知識付費業務?作為知識付費的初入者,知乎該如何提供用戶轉化及留存?與得到、千聊、喜馬拉雅等平臺,知乎的知識付費有何不同,該如何走出獨具知乎特色的知識付費路線?
  • 六字大悲咒是佛教的,為什麼道教也有六字大明咒?
    而六字大明咒,又稱「大明咒」、「六字真言」,簡稱「嘛呢」,一般指的是觀世音菩薩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個字。據說是佛教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真言」,即蓮花部母觀世音菩薩的真實言教。藏傳佛教將這六個字「唵、嘛、呢、叭、咪、吽」當成最高的佛號,是藏傳佛教裡最流行、最尊崇的一句咒語。
  • 基於知識圖譜的問答在美團智能交互場景中的應用和演進
    今天會和大家分享基於知識圖譜的問答在美團智能交互場景中的應用和演進。今天的介紹會圍繞下面三點展開:智能交互背景介紹受限場景問答應用和演進複雜場景問答應用和演進——智能交互背景介紹——1.  以上交互的場景對知識有重要的依賴,需要使用知識幫助人們完成選擇:由於交互對知識有重要依賴,於是我們引入了基於知識圖譜的問答 KBQA。4.
  • 【知識問答】
    【知識問答】20-40 《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是誰?【知識問答】41、"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這幅對聯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蘇洵、蘇軾、蘇轍C 、班彪、班固、班超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B)A、陰陽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
  • 曲式基礎知識——樂段
    樂段的特徵  1.樂段是音樂作品中表現完整樂思或相對完整樂思的最小結構, 是建立在單一主題上的、最小的完整曲式。  2.樂段的組成部分是樂句, 樂句間互相用終止式分開來, 又通過終止式的功能關係聯合成有機的曲式結構。  3.樂段常由幾個樂句組成, 這些樂句之間具有問答呼應的關係。
  • 道教星象和太極八卦知識
    有感於北鬥星不知倦怠地繞著北極星旋轉,《易經》中寫下了「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一千古名句,鼓勵人們奮發向上,永不鬆懈,並成了清華大學的校訓。  北鬥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顆亮星組成。七星相連成鬥形。前四星為鬥身,合稱「魁星」;後三星為鬥柄,合稱「罡星」。
  • 漲姿勢丨知識問答節目——「中國綜藝史上的活化石」的編年史
    從2015年9月30日21點至2015年10月7日23點,國慶七天一共170個小時裡,芒果TV推出了一檔全時在線智力問答節目——《百萬秒問答》。讓我們用科普的眼光,看看「年紀最大」,「存活最久」的智力問答是如何走過了30多年的風風雨雨。
  • 每日支付寶小雞問答知識大科普:哪種動物一生都在換牙
    每日支付寶小雞問答知識大科普:哪種動物一生都在換牙時間:2020-05-29 00: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每日支付寶小雞問答知識大科普:哪種動物一生都在換牙 關於到現在每日支付寶小雞問答知識大科普:哪種動物一生都在換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非常有興趣了解的吧
  • 知識問答平臺社區化 搜搜問問入口豐富成亮點
    艾瑞諮詢於2010年5月對中國網絡知識問答平臺用戶使用行為進行了專門的調查研究,通過組織用戶在限定時間內執行任務。根據任務完成情況,總結近一年來網絡知識問答用戶對各產品使用滿意度評價情況以及潛在需求。
  • 知識問答4:紅碼人員應該遵守哪些要求?
    很高興大家來到熱點透視推出的知識問答欄目。此刻我們進行的是知識問答4,也是該欄目的第四期內容。小編連續推出的知識問答受到了市民們的熱捧,大家競相轉發告知親朋好友,提醒大家全面了解錫康碼知識,以期達到方便自己的同時,也在服務社會。好了,下面就開始我們的第四期知識問答欄目,供大家參考學習。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期)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期)發布時間:2020-07-01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 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
  • 圖文解讀---創文知識問答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圖文解讀---創文知識問答   西安網訊:迎十四運,創文明城,繼續通過一組問答,來了解一下創文的相關內容。
  • 基礎樂理—音程知識
    2.音程組成形式(1)兩個音先後發聲,構成旋律音程,它是旋律的基礎。(2)兩個音同時發聲,構成和聲音程,適用於多聲部音樂。&構成的音程的兩個音,下面的叫根音,上面的叫冠音。(1)大音程: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2)小音程: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3)純音程:純一度,純四度,純五度,純八度(4)增減音程:增四度,減五度
  • 你且聽我說靈驗 ,道教燒香遵此法,自然有求必應!
    道教以香為信使,藉此把願望傳達上天,故上香是道教最基本的敬神禮儀之一,而以一支及三支為限,再多也沒意思,其中尤以心香為上。即使手上沒有香枝,心香便是最上等的香。有一首步虛詞,頭兩句便是「燒香皈太上,稽首禮虛皇」,詞作得很文雅,這兩句話說的就是「燒香磕頭」。
  • 高人揭秘:道教修行的六種方法,你到底適合修哪種道?
    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通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