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半澤直樹2》終於迎來了大結局,一共10集的劇情,節奏緊湊,高潮跌宕,讓人回味無窮,然而也因此劇情的最後,讓人覺得有些倉促。
很多觀眾期待能有第三季,不過這卻是不可能的,因為最後的敵人,箕部議員已經是日本政界大佬,如果繼續拍攝下去,合適的敵人就只剩下首相了。這樣的劇情顯然是編不下去的。
從第一季開始時候,調查分行長淺野,到在帝國航空重組案中,對抗白井大臣,半澤很多時候都是靠著自己的聰明和果敢,力挽狂瀾,以下克上,以牙還牙。但是面對箕部議員這樣的龐然大物,他已經出現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第一次向敵人低頭,雖然只是緩兵之計。
所以在最後,半澤能成功是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中野行長、大和田、白井、黑崎等等,這些人都是各自領域的翹楚,共同聯手才掌握了箕部的受賄證據。有意思的是這其中,三人曾經都是半澤的敵人,而在最後卻全部忽然洗白了。
金融廳的檢察官黑崎,在第一季中一直給人的感覺是一位「變態」檢察官,特殊的癖好,加上睚眥必報的性情,讓人敬而遠之。然而在最後卻變成了一位,受到下屬愛戴,一心追求公平正義,甚至不惜被貶的檢察官。他和半澤是一樣的人,只是立場不同,性格差異巨大。
而在帝國航空案中,一心只考慮自己的政績,表現惹人厭的白井大臣,最後反轉成為了一位心懷國民和理想的政客,只是一時走了錯路,想要依靠箕部這座靠山,儘快獲得能夠實現理想抱負的地位。最終在看清箕部議員為人之後,毅然決然揭發真相,並且承擔相應責任辭去職務,作為無黨派議員從新開始。
如果說這兩位的轉變都還能接受,那麼大和田的洗白,簡直就是離譜,被「洗」得面目全非。首先是中野行長,把大和田定性為一位超一流的銀行家,將他在第一季中腐敗的行為,解釋成了太太貪婪的錯,摘得一乾二淨。
而他當初對半澤父親的行為,也是他和半澤一切恩怨的開端,被歸結為「銀行家」理念的不同。半澤認為銀行要有社會責任感,要幫助有技術的企業走出困境,而大和田則認為有技術,卻不能盈利的企業,就應該被市場淘汰。
更讓人無語的是,一直追逐權力地位的大和田,最後居然犧牲自己,承擔責任辭職,讓半澤可以繼續留在東京中央銀行。他最後一番慷慨激昂的發言,甚至讓人覺得有點偉岸,這變化實在有點太大。唯一合理解釋就是他要報恩中野行長,而中野行長希望半澤將來能夠成為行長。
最後,半澤直樹一個人站在空曠的會議室中,站在行長座位後面,在大和田離開之後,在昏暗的燈光中露出了詭異的笑容。這個情緒很突然,所有人都因為最後的揭發付出了代價,只有半澤似乎成了大贏家。這一笑帶著沾沾自喜,給人黑化的感覺。
其實不管半澤當時想什麼,他往後的路都不可避免要「黑化」。半澤雖然在銀行已經有了自己的人馬班底,但以他的資歷目前還不足夠成為行長,哪怕是常務也有點懸,最多就是進入董事會。
他想要實現自己的抱負,就要繼續往上爬,只有獲得相應的地位,才能有相應的權力。這個過程他不可能再像原來一樣,非黑即白一意孤行,需要像中野行長一樣,學會忍耐和平衡,接受被誤解和指責,這也是一種「黑化」。
最後,其實對於半澤來說,銀行其實並不是他的好歸宿,最適合他理想的地方其實還是證券公司,大家覺得呢?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