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視界|機器人 2020年人工智慧行業「優等生」

2020-12-23 好蘿蔔

本文2554個字

閱讀全文預計6min

2020年,在疫情黑天鵝和政策利好的雙重誘因下,機器人產業打得一手好牌。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可謂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疫情帶動機器人市場剛需,促使產業加速融合,鏈條提速運轉,上中下遊生態網日漸完善,給市場以百花齊放之盛景。

工業機器人奔跑速度感人 連任AI智造「代言人」

疫情重創為智能製造注入了一支強化劑。其中,工業機器人的表現依舊讓人興奮,據有關數據顯示,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複合年增長率達14.21%,中國保持坐擁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市場,佔全球約39.2%的市場份額。據預測,2020年年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總量將達到15.66萬臺,同比2019年將實現4.5%左右的正增長。

在應用行業方面,由於疫情防控封鎖措施和老齡化加劇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工業機器人在電子、汽車、製造業、和製藥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汽車以及電氣電子設備製造行業為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銷量為10.5萬臺,位居首位;電氣電子設備和器材製造行業工業機器人銷量為8.8萬臺僅次於汽車領域工業機器人銷量。

以新松機器人為例,新鬆柔性OLED機器人——SCARA機械手作為國產機器人首次進入了高端柔性屏幕生產線;搭載新松AGV導航核心算法的松π配送機器人,通過融合雷射、視覺、聲吶等多傳感器,自主學習並適應環境,可以實現複雜場景的精確路徑規劃及無接觸配送、充電、避障;新松火弧機器人「專治」弧焊,中空弓形手臂減少工件幹涉,作業靈活,滿足了雷射焊接,雷射切割所要求的的高速高精度作業要求,側面反映了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進入了高速、高精度、智能和模塊化發展階段。

製造業轉型升級潛力大,新松機器人只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受到疫情影響,機器人應用市場恰逢蘋果iphone12新品發布,大量產品備貨,消費電子市場從2018年的低迷期轉入短暫的復甦期。包括發那科,ABB,庫卡(上海),安川多家機器人廠商在2020年下半年,多款機型都進入缺貨階段。

服務機器人破局出圈 成疫後黑馬

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機器人將完成人類一半的工作任務。除智能製造業中表現突出的工業機器人外,服務機器人也開始逐步深入人們的生活日常,尤其在疫情之後,醫院,寫字樓,影院,商超,酒店等場景更是隨處可見。以華住為例,疫情期間,華住旗下將近6000家酒店皆推行了無接觸智能服務,酒店機器人每月送物超過20萬次,成為疫情期間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據《2020全球機器人統計報告》顯示,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的銷售額增長了32%,達到112億美元(2018~2019年)。其中,醫療機器人銷售額達到53億美元,同比增長28%,創歷史新高,預計到2022年,醫療機器人的銷售額將達113億美元,有關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在100億元以上,預計2021年,我國移動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2.3億元。據中國電子學會預計,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

除了基於測溫,消殺,配送,迎賓等功能下的園區,酒店,商超等常見機器人應用場景外,新的細分場景也開始嶄露頭角,如法院助手卷宗機器人,普法機器人以及幫助失能老人進行清潔沐浴的洗浴機器人等新的機器人產品也應運而生。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藉助卷宗運送機器人大幅節約了辦案人員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智能自助登記分流閘機,群眾進門時間縮短至不到兩秒,通行速度大幅提升;此前,法院的卷宗運送主要靠人力,群眾想要進入法院,平均登記時間需要兩分鐘,排隊等待可能要半個小時。

機器人基地建設風生水起 智造大網越織越廣

作為智能製造的核心關鍵設備,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正積極布局機器人戰略,試圖重奪或牢牢把握製造業制高點。中國也緊抓機器人領域發展契機,出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扶持政策,搶佔全球機器人技術的制高點。

經OFweek機器人網不完全共計,剔除機器人企業以自用為主的園區後,2020年全國機器人產業園數量已超過85家。此外,珠三角地區集聚了瑞松、廣州數控、巨輪、達意隆、國機智能、明珞裝備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已形成從機器人上遊關鍵技術、零部件的研發、中遊整機生產到下遊系統應用集成的完整產業鏈,發展勢頭迅猛。

近日,安徽總投資超900億元的1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新開工的項目中包括北鬥雷達和地面終端、路面機器人等令人矚目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本月初,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新成員——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正式開工,投產後年產值將達100億。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是上海市政府唯一掛牌的機器人主題產業園,2020 年被市經委列為上海市 26 個特色產業園之一,屬於上海市智能製造核心領域的八個園區之一,緊緊圍繞機器人和智能智造關鍵領域核心環節,著力建設產業發展新高地和產城融合新地標。

機器人產業紅利當頭 未來可期

隨著機器人技術日趨成熟,市場需求日漸強盛,全球機器人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近期企業問卷調查顯示,對於2020-2022年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預期,絕大多數企業表示看好機器人市場的增長趨勢。分析預估26%的企業預計年均增速將高於20%;40%的企業預計年均增速將介於10%-20%之間;30%的企業預計銷量將保持在10%以下。

中國機器人的向好市場主要得益於中國本身具備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製造業規模超過100萬億,且門類齊全。小到大頭針、鈕扣,大到核潛艇、航空母艦一應俱全。我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此外,機器人行業融資回暖也為機器人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2020年,獲得億元級融資的中國本土機器人企業有斯坦德,極智嘉,高仙機器人,大族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研發商深之藍,柏惠維康等企業,獲投資金分別為B輪1億元,C輪2億元,B+輪1.5億元,A輪1.65億元,F輪-上市前融資2億元,D輪4.3億元。從融資情況看,服務機器人在未來3-5年,或將迎來爆發制高點。

國產機器人的崛起將加速「機器換人」進程,助推智能化,數位化和高度自動化提前報到。

素材參考來源於

新浪科技、信息時報、中國機器人網等

轉載請與我們聯繫,並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2020年了,歡迎來到「智媒時代」|機器人|人工智慧|新聞機器人|新浪...
    我們發現,疫情期間,疫情報導機器人、數據新聞機器人、直播拆條機器人、海報視頻機器人、字幕生成機器人成為新聞機構最常用的媒體機器人TOP 5。在人的力量之外,技術究竟對媒體行業意味著什麼?人工智慧對媒體時代的改造,幾乎是一場脫胎換骨式的變革。從業者都不會否認這股趨勢。大家都在參與其中,人們不免猜想,這種變革與發展能到什麼樣的程度?或許,我們可以從近期新浪AI媒體研究院與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2019-2020)》中找到答案。
  • ...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參評「維科杯·OFweek 2020中國機器人行業...
    「維科杯 · OFweek 2020機器人行業年度評選」活動,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及旗下權威的機器人專業媒體-OFweek維科網·機器人共同舉辦,此次活動旨在為機器人行業的產品、技術和企業搭建品牌傳播展示平臺,並藉助OFweek平臺資源及影響力,向行業用戶和市場推介創新產品與方案,鼓勵更多企業投入技術創新;同時為行業輸送更多創新產品
  • 這些KTV用了優地機器人一年,效果到底怎麼樣?
    2016年,行業排名靠前的KTV品牌開始引入優地機器人,試水人工智慧+KTV的運營模式,引起業內人士熱議。開放派相信未來必定是人機協作的時代,搶佔先機才能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傳統派認為機器人實用性存疑,請機器人的費用倒不如請多個服務員。那麼一年過去了,機器人使用效果如何?
  • 人工智慧+KTV:純K引入優地機器人火遍朋友圈
    「我只是來唱個k而已,沒想到有機器人服務這麼牛。」元旦期間,一組機器人在純K KTV上海分店使用的照片刷遍了當地朋友圈。很多人都好奇機器人的「真實身份」。據純K服務員介紹,圖中主角名為優地機器人,是深圳優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服務機器人。
  • 小i機器人入圍「2020年人工智慧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
    近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一研究所)公示了「2020年人工智慧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入圍名單,通過人工智慧領域院士、知名專家、投融資領域代表組成的評審專家組的多輪綜合評審,全國僅18家企業案例入選。小i機器人自主研發的「智能外呼雲平臺」成功入選,這標誌著小i機器人技術產品的領先性和商業應用成果再次受到了權威認可。
  • 服務機器人應用逐漸普及,「優地科技」更看好室外機器人的發展潛力
    據IFR預計,到2018年,全球服務機器人的銷售額會佔整個機器人市場的6成以上。在工業領域,人口紅利消失,勞動成本增加,機器換人逐漸成為業內共識;而在專業和家用領域,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不斷成熟,服務機器人被逐步應用於餐飲、醫療、教育、金融、物流等多個行業。 今天要介紹的「優地科技」成立於2013年3月,是一家商用服務機器人研發商。
  • 生活機器人先鋒匯,開啟智能生活新視界
    、青島機器人產業協會、青島旅遊集團聯合支持,嶗山礦泉水、嶗礦尊圃茶業提供戰略合作。區別於傳統的、常見的工業機器人展會,本次展會首次聚焦生活服務機器人,優選生活機器人先鋒企業,參展產品共分為生活服務類機器人、公共服務類機器人、康復類機器人和兒童類機器人四大類,不管是獨居白領、家有萌寶還是三代同堂,來到展會均能找到滿足生活各種所需的機器人產品,切實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為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
  • 小A機器人楊登峰:人工智慧的內在邏輯
    在好萊塢的大片中,人工智慧總被定義為一種有獨立自我意識的機器人,甚至威脅著未來的人類生存。那些機器人總是富有感情、具備意志力和決斷力,能夠以自我意識實施行動。  在一系列機器人科幻大片刺激下,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想像與期盼也越來越明顯。而在科技發展的現實中,我們也一步步的看到那些想像慢慢的變成了現實。
  • 人工智慧這麼火 貨真價實的機器人概念股有哪些?
    答:人工智慧!   問:人工智慧為嘛火了?   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了。   問:怎麼辨別A股哪些上市公司真的涉足人工智慧核心領域?   答:靠譜不靠譜,就看哪些上市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產業鏈條上,公告中是否提到相關業績表現。
  •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使用案例
    如今,當人們與某家網站上的在線助理聊天時,通常以為是與客服交流,實際上卻與聊天機器人聊天。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不會止步於此。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正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當人們談論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時,其實並不特定用於某個行業。它們得到幾乎所有行業和部門的青睞,例如國防、醫療保健、汽車、健身、教育、零售、製造業、遊戲等。
  • 國內AI龍頭對話「機器人司令」:人工智慧是對大腦的延展
    重編大腦邏輯   雖然現在外界對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已不陌生,但兩位行業領袖一致認為,目前人工智慧還處在發展初期,技術遠未達到完美水平,未來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風險和機遇並存。   據了解,雲從科技以識別業務被廣泛熟知,成立5年已經將AI技術廣泛應用在金融、治理、出行、商業等各大業務場景中,如今轉向更加全面和成熟的人工智慧
  • 萬物|《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教程》:基礎教育如何教授人工智慧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教程》新書發布會。 本文由華東師大出版社供圖把握全球人工智慧發展態勢,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慧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面對智能科技發展和教育變革的歷史大勢,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大疆教育打造了「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系列叢書。
  • 2020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頒獎盛典19個獎項及行業榜單!
    ,表彰202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有突出表現的高校院所團隊、行業企業和行業服務機構。2020年,全球局勢風雲莫測,新冠肺炎肆虐,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中國處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交匯點,機遇和挑戰並存下迎來重大戰略機遇期;2020年,機器人行業幾經波折,每個從業者都親歷抗疫、努力奮鬥留下過濃墨重彩幾筆。
  • 機器人視界|機器人運營 暴走的網際網路思維
    以倍速影響百行千業的「網際網路思維」,毫不例外地紮根機器人行業並表現得淋漓盡致。疫情搖擺不定,促使服務機器人在成為「網際網路思維」新載體的道路上疾風奔跑,並跑出了加速度。「試錯」資本大躍進,「逐鹿」全球之勢愈演愈烈機器人企業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企業,但體系的運轉內涵卻很「網際網路」。
  • ...公司參評「維科杯·OFweek 2020中國機器人行業優秀應用案例獎」
    「維科杯 · OFweek 2020機器人行業年度評選」活動,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及旗下權威的機器人專業媒體-OFweek維科網·機器人共同舉辦,此次活動旨在為機器人行業的產品、技術和企業搭建品牌傳播展示平臺,並藉助OFweek平臺資源及影響力,向行業用戶和市場推介創新產品與方案,鼓勵更多企業投入技術創新;同時為行業輸送更多創新產品
  • 2020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圓滿落幕 | CCF...
    2020 年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做了一件勇氣可嘉的事情。2020 年 8 月 7 日—9 日,一年一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在深圳如約舉行。CCF-GAIR 2020 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
  • 乾貨滿滿,亮點多多 2020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圓滿落幕 | CCF...
    2020  年雷鋒網做了一件勇氣可嘉的事情。2020  年 8 月 7 日—9 日,一年一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在深圳如約舉行。CCF-GAIR 2020 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
  • 弗徠威智慧機器人 汪琳: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的智慧養老解決方案
    2018年開始企業聚焦開發養老照護機器人,這個項目在今年10月工信部組織的智慧養老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產品組銀獎(第二名),這也是養老領域的最高科技榮譽之一。弗徠威前身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產學研機構,從事各種各樣服務機器人研究,2012年正式在浦東張江註冊成立,聚焦於室內低速場景機器人研究和開發,目前產品已經迭代到第三代機器人---維拉3。
  • 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院士專家企業家都做了哪些思考?
    2020年12月12日,2020年第二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暨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頒獎典禮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辦。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研究員劉進長在致辭中分析到,2020年世界的經濟和中國的經濟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工業機器人1-10月份卻達到18萬臺,增長約20%,機器人行業逆勢而上,一批公司進入科創板,可見機器人行業韌性十足,將是面向未來的支撐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的行業。
  • 圖靈機器人:飛越人工智慧的想像屏障
    得出這一結論之後,俞志晨以蟲洞語音助手為基礎啟動了新的項目,也就是圖靈機器人,他希望擺脫「助手」的工具設定,繼續探測人工智慧的「擬人」進程。聽懂中文是最高的技術挑戰俞志晨的年齡,很容易受到輿論質疑:在人工智慧這個仰仗積澱的行業,三十歲還是太過年輕,無論職業履歷多麼專注,都很難通過資歷來說服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