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於
微信號 huikaolayanglao
老年人邂逅機器人
弗徠威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承擔了國家住建部以及養老很多重點課題研究,企業是上海市重大技術裝備的承辦單位。2018年開始企業聚焦開發養老照護機器人,這個項目在今年10月工信部組織的智慧養老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產品組銀獎(第二名),這也是養老領域的最高科技榮譽之一。弗徠威前身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產學研機構,從事各種各樣服務機器人研究,2012年正式在浦東張江註冊成立,聚焦於室內低速場景機器人研究和開發,目前產品已經迭代到第三代機器人---維拉3。
今天是智慧健康養老新科技產業論壇,我們重點探討的是作為一家科技企業,如何將科技和養老做最好結合,呈現科技企業的解決方案。大趨勢前面幾位嘉賓都有分享,服務機器人近年來蓬勃發展,非常重要的驅動因素就是是老齡化。老齡化趨勢帶來兩個問題:第一,供求端越來越多老人需要照顧;第二,需求端社會勞動力逐漸出現緊縮,很多崗位出現缺口。所以我們看到,養老需求的服務滿足率非常低,不足16%,核心原因還是人不夠用。機器人被賦予重望。人類正從從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走向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是否能夠替代或者協助人做工作,這是科技企業的必須和擔當。這裡,有必要重申一下什麼是機器人?專業領域機器人定義是機器人是三種核心技術:工業自動化、商業信息化和家庭智能化融合的智能硬體平臺。機器人至少具備6項基本能力,比如說我們講到自主移動,靈活決策,而不是只是報一些數據,還必須能人機互動等。市場上我們有時候看到一些陪伴聊天消費品類機器人,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能替代人工的智能裝備機器人。新一輪人工替代正在發生,工業機器人應用非常廣泛,汽車工廠等領域大量工人被機器人替代。從工業到服務業,機器人正從簡單結構化的工業化的場景慢慢走向更加複雜的服務場景,對其能力和服務要求更高。
我們的落地方案就是讓機器人先做人做不了、做不好甚至人不願意做的工作。前面嘉賓提到,比如護理工作,24小時服務機器人能不能做到?始終如一的標準化服務能不能做到?機器人顯然可以,通過這樣的落地方案真正能夠協助或者替代一部分人工,從而成為智慧養老的科技載體。
這裡介紹一下企業優勢,純技術內容不在這裡贅述,大家有興趣可以到浦東金橋公司參訪和交流,在智能空間展示廳現場體驗機器人服務。企業核心優勢總結成三點。第一,我們是一家非常硬核的機器人企業,目前核心發明專利擁有量行業前三。目前還有60多項發明專利在申請中。我們一直從事端到端的產品和服務,擁有機器人產業鏈非常完整的自有技術體系;第二,企業聚集了行業的專家和人才,包括硬體、軟體以及市場,做到多點技術布局和突破;第三也是非常重要比較突出的,我們是國內機器人商業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各種報紙媒體上經常看到各種機器人的報導,但真正進入生活中的非常少。我們前面講到維拉機器人已在近萬家庭實際運用,產品可行性和穩定性都得到了充分驗證。弗徠威也是在國內首次實現機器人量產,而且一次性交付量最大的機器人企業之一,是一家產品商業落地能力較強的科技企業。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養老照護機器人提供的服務和功能。系統架構包含兩部分,第一是機器人為老年人提供的各種居家照護服務;第二是基於機器人的服務,為客戶搭建的智慧養老雲平臺,將直接服務的老人、家人、機構社區非常好聯動起來。養老照護服務涵蓋老年人的安全看護、健康管理、生命照護、精神陪護等四大核心功能。機器人提供24小時標準化服務,這是人做不了、也做不好的工作。機器人的安全看護功能在整個居家養老裡面最敏感、也最最重要。機器人的安全看護分兩類,一個老人在家裡的安全看護,比如呼吸心率有沒有受到異常、是否出現意外摔倒等;第二居家環境的安全看護,防燃氣洩露、防火防煙霧、防水漬以及防盜等。
談到智能安防概念,很多物聯網夥伴非常熟悉。但此處與大家分享的不是一般意義的物聯網IoT解決方案,而是如何通過機器人管理服務,與物聯網傳感器進行融合,從萬物互聯升級到萬物智聯。
這裡用雷達波為例來說明。居家養老的頭號殺手就是意外摔倒。目前常見的解決方案都是各種可穿戴設備,但在實際應用中,使用價值不是很明顯、老人不方便長期攜帶,經常會遺忘,持續使用量不高。基於這種背景,弗徠威首次開發了不需要任何穿戴、無拘束式的監測老人安全的雷達波技術,核心是監測老年人的意外摔倒或呼吸心率異常。呼吸和心率監測,我們推薦安裝在主臥床上或者床上面的天花板上,意外摔倒推薦溼滑的衛生間或者廚房間安裝,都不接觸人體,老人沒有任何感覺,但可以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
通過雷達波設備採集數據,這是物聯網非常成熟的能力,但通過機器人的服務可以將物聯網提高到更智能化水平。雷達波監測到老人意外摔倒或者呼吸心率異常,機器人會自主移動到事故現場,和老人進行語音互動,打開攝像頭,發現確實需要後再採取進一步的急救措施,實現管理小閉環。物聯網設備非常多,但共性問題就是誤報率非常高,會給後臺家人或工作人員造成很大困擾。機器人發現數據誤報漏報還可以通過機器學習DL,這是人工智慧核心能力,修正算法模型,從而使數據更加準確,整個安全管理更加智能。
機器人是居家養老配置的24小時全科醫生,隨時隨地在家中與老人進行輕問診。老年人哪裡不舒服,經與機器人「全科醫生」的多輪對話,會有輕問診的問題建議。機器人還可以幫老年人預約掛號,完成健康管理的小閉環。機器人還是各種生活或信息提醒的小秘書,也整合了智能家居全套服務和功能。想像一下,當老人坐在沙發上或者躺在床上,不方便移動時,機器人隨叫隨到。老年人喊一聲,或者跟機器人說:我想睡覺了。老年人睡覺時需要的環境溫度,需要的窗簾開合、睡覺的燈光以及音樂等,機器人幫你全辦到。還有24小時的精神陪護,網際網路影音資源等,隨著交互次數越來越多,機器人會比老人自己更懂老人。
除了為老年人提供直接的家庭照護功能外,還有非常重要的智慧養老雲平臺。通過雲平臺我們能夠有更多的數據獲取,未來的機器人成為家庭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它的數據有語音數據、視頻數據,標準格式的數據可以反哺到業務,重構用戶的健康服務體系。後臺還有可視化界面,這個不再是被動的滅火式解決問題,而是主動管理和預防。在這個模式之下,不再是事找人,而是人找事。一切服務將圍繞服務的主題-人而展開。
回顧整個養老項目智能化體系的發展,大概經歷三個階段:最初藉助人力,稱為1.0階段,後來物聯網出現了許多輔助性的終端設備,可以實現弱智能化,就是2.0階段;現在通過機器人的管理和服務,一部分替代人工,降本增效;另外通過機器學習還能更智能的管理終端設備數據,這種更智能化階段稱為3.0版本。
講到這裡大家也許想進一步了解產品的實際應用情況如何?2018年弗徠威就和知名養老機構---中鐵任之開始合作,展示各種智慧養老的實際功能和應用;2019年機器人還在智慧病房、家庭醫生問診等場景不斷推廣和落地應用。目前我們正和上海知名養老機構---親和源聯袂打造智慧養老機構3.0版本。這個項目大概明年5月份開放,弗徠威將投入全場景的系列智慧機器人,包括室內場景的、以及屋外的保潔、安保機器人等,全方位提升養老機構的智能化水平,並實現各種服務功能的配套落地。歡迎各位關注!
有人說機器人是十倍複雜於手機的行業,機器人不僅有硬體,還有軟體以及服務,它是高門檻、長周期的事業。我們必須秉持長期主義,做時間的朋友,才能堅持到最後。
文字內容整理於弗徠威智慧機器人 副總裁 汪琳《2019智慧健康養老新科技產業論壇》發言內容。
智慧健康養老新科技產業論壇是由「養老+「與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聯合發起的一年一度的健康養老科技大會。「養老+」與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希望連結養老產業鏈具有前瞻性思想者,促進行業蓬勃發展。目前,智慧健康養老新科技產業論壇是養老科技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盛會之一,吸引包括國內TOP養老機構、人工智慧、物聯網企業、財經、地產、科技媒體及投資機構。共同探討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康養領域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成就,加快推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和健康養老服務領域的智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