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徠威智慧機器人 汪琳: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的智慧養老解決方案

2020-12-24 ITH康養家

內容來源於

微信號 huikaolayanglao

老年人邂逅機器人

弗徠威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承擔了國家住建部以及養老很多重點課題研究,企業是上海市重大技術裝備的承辦單位。2018年開始企業聚焦開發養老照護機器人,這個項目在今年10月工信部組織的智慧養老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產品組銀獎(第二名),這也是養老領域的最高科技榮譽之一。弗徠威前身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產學研機構,從事各種各樣服務機器人研究,2012年正式在浦東張江註冊成立,聚焦於室內低速場景機器人研究和開發,目前產品已經迭代到第三代機器人---維拉3。

今天是智慧健康養老新科技產業論壇,我們重點探討的是作為一家科技企業,如何將科技和養老做最好結合,呈現科技企業的解決方案。大趨勢前面幾位嘉賓都有分享,服務機器人近年來蓬勃發展,非常重要的驅動因素就是是老齡化。老齡化趨勢帶來兩個問題:第一,供求端越來越多老人需要照顧;第二,需求端社會勞動力逐漸出現緊縮,很多崗位出現缺口。所以我們看到,養老需求的服務滿足率非常低,不足16%,核心原因還是人不夠用。機器人被賦予重望。人類正從從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走向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是否能夠替代或者協助人做工作,這是科技企業的必須和擔當。這裡,有必要重申一下什麼是機器人?專業領域機器人定義是機器人是三種核心技術:工業自動化、商業信息化和家庭智能化融合的智能硬體平臺。機器人至少具備6項基本能力,比如說我們講到自主移動,靈活決策,而不是只是報一些數據,還必須能人機互動等。市場上我們有時候看到一些陪伴聊天消費品類機器人,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能替代人工的智能裝備機器人。新一輪人工替代正在發生,工業機器人應用非常廣泛,汽車工廠等領域大量工人被機器人替代。從工業到服務業,機器人正從簡單結構化的工業化的場景慢慢走向更加複雜的服務場景,對其能力和服務要求更高。

我們的落地方案就是讓機器人先做人做不了、做不好甚至人不願意做的工作。前面嘉賓提到,比如護理工作,24小時服務機器人能不能做到?始終如一的標準化服務能不能做到?機器人顯然可以,通過這樣的落地方案真正能夠協助或者替代一部分人工,從而成為智慧養老的科技載體。

這裡介紹一下企業優勢,純技術內容不在這裡贅述,大家有興趣可以到浦東金橋公司參訪和交流,在智能空間展示廳現場體驗機器人服務。企業核心優勢總結成三點第一,我們是一家非常硬核的機器人企業,目前核心發明專利擁有量行業前三。目前還有60多項發明專利在申請中。我們一直從事端到端的產品和服務,擁有機器人產業鏈非常完整的自有技術體系;第二,企業聚集了行業的專家和人才,包括硬體、軟體以及市場,做到多點技術布局和突破;第三也是非常重要比較突出的,我們是國內機器人商業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各種報紙媒體上經常看到各種機器人的報導,但真正進入生活中的非常少。我們前面講到維拉機器人已在近萬家庭實際運用,產品可行性和穩定性都得到了充分驗證。弗徠威也是在國內首次實現機器人量產,而且一次性交付量最大的機器人企業之一,是一家產品商業落地能力較強的科技企業。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養老照護機器人提供的服務和功能。系統架構包含兩部分,第一是機器人為老年人提供的各種居家照護服務;第二是基於機器人的服務,為客戶搭建的智慧養老雲平臺,將直接服務的老人、家人、機構社區非常好聯動起來。養老照護服務涵蓋老年人的安全看護、健康管理、生命照護、精神陪護等四大核心功能。機器人提供24小時標準化服務,這是人做不了、也做不好的工作。機器人的安全看護功能在整個居家養老裡面最敏感、也最最重要。機器人的安全看護分兩類,一個老人在家裡的安全看護,比如呼吸心率有沒有受到異常、是否出現意外摔倒等;第二居家環境的安全看護,防燃氣洩露、防火防煙霧、防水漬以及防盜等。

談到智能安防概念,很多物聯網夥伴非常熟悉。但此處與大家分享的不是一般意義的物聯網IoT解決方案,而是如何通過機器人管理服務,與物聯網傳感器進行融合,從萬物互聯升級到萬物智聯。

這裡用雷達波為例來說明。居家養老的頭號殺手就是意外摔倒。目前常見的解決方案都是各種可穿戴設備,但在實際應用中,使用價值不是很明顯、老人不方便長期攜帶,經常會遺忘,持續使用量不高。基於這種背景,弗徠威首次開發了不需要任何穿戴、無拘束式的監測老人安全的雷達波技術,核心是監測老年人的意外摔倒或呼吸心率異常。呼吸和心率監測,我們推薦安裝在主臥床上或者床上面的天花板上,意外摔倒推薦溼滑的衛生間或者廚房間安裝,都不接觸人體,老人沒有任何感覺,但可以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

通過雷達波設備採集數據,這是物聯網非常成熟的能力,但通過機器人的服務可以將物聯網提高到更智能化水平。雷達波監測到老人意外摔倒或者呼吸心率異常,機器人會自主移動到事故現場,和老人進行語音互動,打開攝像頭,發現確實需要後再採取進一步的急救措施,實現管理小閉環。物聯網設備非常多,但共性問題就是誤報率非常高,會給後臺家人或工作人員造成很大困擾。機器人發現數據誤報漏報還可以通過機器學習DL,這是人工智慧核心能力,修正算法模型,從而使數據更加準確,整個安全管理更加智能。

機器人是居家養老配置的24小時全科醫生,隨時隨地在家中與老人進行輕問診。老年人哪裡不舒服,經與機器人「全科醫生」的多輪對話,會有輕問診的問題建議。機器人還可以幫老年人預約掛號,完成健康管理的小閉環。機器人還是各種生活或信息提醒的小秘書,也整合了智能家居全套服務和功能。想像一下,當老人坐在沙發上或者躺在床上,不方便移動時,機器人隨叫隨到。老年人喊一聲,或者跟機器人說:我想睡覺了。老年人睡覺時需要的環境溫度,需要的窗簾開合、睡覺的燈光以及音樂等,機器人幫你全辦到。還有24小時的精神陪護,網際網路影音資源等,隨著交互次數越來越多,機器人會比老人自己更懂老人。

除了為老年人提供直接的家庭照護功能外,還有非常重要的智慧養老雲平臺。通過雲平臺我們能夠有更多的數據獲取,未來的機器人成為家庭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它的數據有語音數據、視頻數據,標準格式的數據可以反哺到業務,重構用戶的健康服務體系。後臺還有可視化界面,這個不再是被動的滅火式解決問題,而是主動管理和預防。在這個模式之下,不再是事找人,而是人找事。一切服務將圍繞服務的主題-人而展開。

回顧整個養老項目智能化體系的發展,大概經歷三個階段:最初藉助人力,稱為1.0階段,後來物聯網出現了許多輔助性的終端設備,可以實現弱智能化,就是2.0階段;現在通過機器人的管理和服務,一部分替代人工,降本增效;另外通過機器學習還能更智能的管理終端設備數據,這種更智能化階段稱為3.0版本。

講到這裡大家也許想進一步了解產品的實際應用情況如何?2018年弗徠威就和知名養老機構---中鐵任之開始合作,展示各種智慧養老的實際功能和應用;2019年機器人還在智慧病房、家庭醫生問診等場景不斷推廣和落地應用。目前我們正和上海知名養老機構---親和源聯袂打造智慧養老機構3.0版本。這個項目大概明年5月份開放,弗徠威將投入全場景的系列智慧機器人,包括室內場景的、以及屋外的保潔、安保機器人等,全方位提升養老機構的智能化水平,並實現各種服務功能的配套落地。歡迎各位關注!

有人說機器人是十倍複雜於手機的行業,機器人不僅有硬體,還有軟體以及服務,它是高門檻、長周期的事業。我們必須秉持長期主義,做時間的朋友,才能堅持到最後。

文字內容整理於弗徠威智慧機器人 副總裁 汪琳《2019智慧健康養老新科技產業論壇》發言內容。

智慧健康養老新科技產業論壇是由「養老+「與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聯合發起的一年一度的健康養老科技大會。「養老+」與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希望連結養老產業鏈具有前瞻性思想者,促進行業蓬勃發展。目前,智慧健康養老新科技產業論壇是養老科技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盛會之一,吸引包括國內TOP養老機構、人工智慧、物聯網企業、財經、地產、科技媒體及投資機構。共同探討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康養領域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成就,加快推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和健康養老服務領域的智慧建設。

相關焦點

  • 「智慧養老」特別報導 ——日立解決方案開啟智慧養老新時代
    「智慧養老」特別報導 ——日立解決方案開啟智慧養老新時代 敬老愛老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而老齡化則是社會發展即將面對的挑戰。中國有百分之九十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如何確保他們的安全健康,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面對這一社會課題,日立通過自身長年積累的數位技術及經驗,積極開展健康養老解決方案事業。
  • 當《星球大戰》裡的機器人走進我們的生活 | A.I.+機器人分論壇
    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執行總裁於繼棟,RFC聯盟理事長王景陽、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廣田燻博士、日本三鷹機器人株式會社CEO許偉剛博士、圖靈機器人聯合創始人郭家、弗徠威智慧機器人戰略總裁張殿禮、深圳勇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裁賈湛、優必選機器人總經理助理葉韶峰、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邱楠和雲跡科技高級副總裁李全印等行業專家、專家學者做了精彩的主題分享及圓桌論壇,
  • 小i機器人入圍「2020年人工智慧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
    近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一研究所)公示了「2020年人工智慧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入圍名單,通過人工智慧領域院士、知名專家、投融資領域代表組成的評審專家組的多輪綜合評審,全國僅18家企業案例入選。小i機器人自主研發的「智能外呼雲平臺」成功入選,這標誌著小i機器人技術產品的領先性和商業應用成果再次受到了權威認可。
  • 2020年了,歡迎來到「智媒時代」|機器人|人工智慧|新聞機器人|新浪...
    從更新時間以秒計的「疫情地圖」到「智能主持人」的無口罩播報,再到智能闢謠系統。人工智慧對媒體時代的改造,幾乎是一場脫胎換骨式的變革。從業者都不會否認這股趨勢。大家都在參與其中,人們不免猜想,這種變革與發展能到什麼樣的程度?或許,我們可以從近期新浪AI媒體研究院與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智能媒體發展報告(2019-2020)》中找到答案。
  • 工博會日立帶來智能解決方案之展,創新力再次破圈
    近50來,關於人工智慧的科幻電影層出不窮,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想像也藉由電影創作有了一個依託。同時在人工智慧領域持續地深入研究,讓不少AI方案得以誕生。我們大部分人對人工智慧力量的感知,普遍是從人機對弈的新聞開始。
  • 小A機器人:利用人工智慧顛覆傳統企業服務
    小A機器人是一家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人工智慧在金融業應用上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作為上海本土為數不多的有著自己核心技術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供應商,小A機器人的高級副總裁張雲平先生受邀作主題演講,與參加本次培訓的數百名與會者進行了分享。(張雲平先生在演講現場)講座上,張雲平先生表示,隨著人工智慧浪潮的興起,目前人工智慧的機會在弱人工智慧。
  • 2020智慧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TOP100
    騰訊教育智能連接、智能教學、智能科研與智能管理等服務5百度教育百度教育智慧課堂解決方案、人工智慧教育解決方案、VR教育產品與面向高校的人才培養合作方案6訊飛教育雲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基於知識圖譜和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的優質教學資源
  • 智能工業機器人時代早已到來
    1959年,喬治·德沃爾和約瑟·英格柏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命名為Unimate(尤尼梅特),意思是「萬能自動」。1979年,日本不二越株式會社(Nachi)研製出第一臺電機驅動的機器人,智慧機器人進入技術發展階段。
  • 智能防護機器人「上島」——山東力聚帶領機器人踏上智慧伶仃島新...
    智能防護機器人「上島」——山東力聚帶領機器人踏上智慧伶仃島新徵程 來源:財訊網 • 2020-12-11 13:59:11
  • 智能時代來臨,重慶躍動網絡8圈智慧機器人正式發布
    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高大上」的智能技術,運用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智能化時代已經開啟……2019年9月27日,重慶躍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在重慶萬豪酒店隆重舉行——「躍新越異·智慧場所」8圈機器人發布會。
  • 機器人的安全性、恐怖谷和威脅論|追問人工智慧
    科學家瓦妮薩·艾夫斯曾這樣描述我們這個時代的機器人:它們為我們打掃居所,為我們駕駛車輛、拆除炸彈,還為我們安裝假肢、輔助外科手術、製造供我們消遣的產品、教我們東西、給我們驚喜。就像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使人們之間的聯繫超出我們想像一樣,機器人也開始具備物理能力和人工智慧,其認知本領超乎我們的想像。
  • 2020年深圳國際機器人展會現場火爆 旺龍創新方案硬核亮相
    、智能製造、人工智慧領域前沿發展趨勢和創新產品的行業盛會。機器人博覽會已經舉辦了五屆,吸引了超過900家機器人行業相關企業參加,本次展會旺龍攜機器人自主乘梯通行解決方案首次參加本次盛會。 創新產品大展風採 精彩演繹前沿科技 未來千變萬化,科技新奇有趣,智慧機器人如今已成為推動和改變未來的重要一環,為勾勒未來智慧生活提供關鍵支撐。
  • 智慧路燈機器人上崗,變身智能交通輔警|禾光
    路燈杆像一個智能交通輔警目前,如此「聰明」的智慧路燈機器人已在南京青奧片區喵喵街及河西大街、江東南路的部分路口,完成現場施工、設備安裝和場景落地。江蘇未來城市公共空間開發運營有限公司研創中心主任黃李奔介紹,青奧片區的智慧路燈機器人示範項目,是全國首例完全由智慧杆支撐的5G應用場景。
  • 2020機器人創新排行榜公布 智能物流機器人hachi delight躋身前十
    近日,中科院旗下《網際網路周刊》、eNet研究院共同評選的「2020機器人創新排行榜」公布,哈奇智能(北京小狗智慧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的智能物流機器人hachi delight憑藉社區到戶「無接觸式無人配送」解決方案入選此次榜單,並位列前十。
  • 華東師大成立智能教育研究院,「快樂機器人」、「寫作輔導機器人...
    三位同學做錯了同樣一道數學選擇題,「人工智慧老師」給出的解決方案為啥不一樣?今天(12月26日),華東師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的成立大會上,40名小學生現場展示了一堂智能學習課。「快樂機器人」「寫作輔導機器人」將成現實現場,智能教育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長三角十多所高校教育學院院長、人工智慧領域企業代表等,共同見證了華東師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的成立。據悉,研究院成立後,將致力於人工智慧與教育交叉領域的高端人才培養,同時開展「一體兩翼」科學研究。
  • 國內AI龍頭對話「機器人司令」:人工智慧是對大腦的延展
    「我們整個人工智慧目前這一波的發展是基於深度學習,但人工智慧一直是螺旋式發展。」 周曦坦言,目前來看,深度學習有成功的一面,但要真正解決問題,離不開專家知識,也就是人的力量。作業系統與解決方案領域。
  • 工業機器人的智能血管——遠東電纜為人工智慧傳輸智慧動力
    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於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製造功能,而工業機器人電纜就是機器人結構的重要連接電纜,可稱之為工業機器人的「血管」,為其源源不斷輸送工作動力的同時,也承載著傳輸控制指令以及反饋信號的重要作用,從而發展到現在的工業機器人可以根據人工智慧技術指定的原則綱領行動
  • 乾貨滿滿,亮點多多 2020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圓滿落幕 | CCF...
    基於此,顏水成教授認為,工業界要想讓人工智慧走向落地,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是要讓人工智慧的成本降低,讓用戶用得起;這時候就需要把算法的效能和晶片的效能通過協同開發的方式去形成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即芯智能。
  • 2020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圓滿落幕 | CCF...
    基於此,顏水成教授認為,工業界要想讓人工智慧走向落地,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是要讓人工智慧的成本降低,讓用戶用得起;這時候就需要把算法的效能和晶片的效能通過協同開發的方式去形成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即芯智能。演講中,劉宏教授通過新一代人工智慧要面臨的三大問題,指出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的關鍵詞為: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智能、群體智能、自主協同與決策等等。
  • 兩江新區第二屆中小學人工智慧機器人創新挑戰賽開賽
    本次比賽是持續推進兩江新區智慧教育「雙進」工作的重要行動之一,在鞏固擴大師生人工智慧機器人編程教育教學成果的同時,激發中小學生學習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編程的興趣,為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作出有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