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經歷了春節檔電影持續撤檔、電影院的長久關閉,可以說是近些年來比較低迷的一年了。
雖然國慶檔電影,讓電影市場短暫繁榮了一段時間,可兩個月過後,電影院又變得冷清了。
幸好,林超賢的《緊急救援》於12月18日上映了。上映三天,目前票房破2億。
這部全新頂級視覺動作大片,放在任何一個假期上映,都會是口碑票房雙豐收,說不定還能創下票房新高。可是林超賢卻選擇將影片提檔到12月,並不是為了逃避與諸多影片的競爭,而是希望能夠給低迷的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一些生機。
事實上,它確實做到了。一上映,就憑藉炸裂的視覺效果以及驚險刺激的氛圍,贏得了諸多好評,首映當天更是票房破億,這對2020年的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一次漂亮的收尾。
可是,《緊急救援》帶給中國電影市場的,遠不止於此。它之所以能夠收穫諸多好評,不僅是因為把炸裂和刺激呈現給了觀眾,也不僅因為給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了活力,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它追求的"真實",有可能成為改變大幕創作潮流的方向。
那麼,為什麼說它能夠改變大銀幕創作的潮流呢?
你會發現《緊急救援》與林超賢的之前的《湄公河行動》以及《紅海行動》還是有些不同的。
作為華語電影市場中首部以"海上救援"為題材的動作大片,《緊急救援》更注重"真實性",而關於這一點,林超賢採用"較真"的方式做到了"炸裂、硬核、真實",比起《湄公河行動》與《紅海行動》,它的"炸裂、硬核、真實"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林超賢在打造《緊急救援》時,一直以"真"為原則,不僅以真實事件為劇情、以真實人物為原型,就連事件的場景、道具也秉持著"真"的選擇。
正因如此,《緊急救援中》這部影片,才能精準抓住觀眾所能感受到的燃點和淚點,讓觀眾在該興奮時興奮,在該感動時感動流淚,而這就是真實的魅力。
正如一位網友評價的那樣:"真實永遠是最大的力量,哪怕這些人你不曾相識,但是看了電影你也能明確感受到,沒有千萬人背後的誓死搏命,也不會有如今的歲月安寧。"
深以為然。真實,帶給我們的,是感同身受,也是強烈的代入感,更是莫名的熟悉感。
雖然影片中塑造的那些特勤隊隊員,比如單親爸爸高謙、最終犧牲的趙呈,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人物,我們並不認識,但是通過電影,我們卻能清晰地感受到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始終是緊急事故中的"逆行者",始終是我們的"守護神"。
在我們以往的認知中,一部好的動作片,情感必然要隱晦一些,因為過多的情感刻畫,會讓原本的劇情變得矯情,可是《緊急救援》卻刷新了我們對動作片的定義,它用驚險刺激的動作結合極致細膩的情感刻畫,讓我們明白"有溫度"的動作片,更具感染力。
我相信在觀影中,有人會因為飛機的斷裂、郵輪的爆炸而感到驚險,但更會有人因為高謙和聰聰之間的父子情而感動、因為趙呈的犧牲而痛心不已……
因為比起那些特勤隊員以及那些緊急救援行動,這些更接近我們的生活,更能引起我們內心的共鳴,所以我們才會感到無比真實,才會有身臨其境、親眼目睹一樣的感覺。
總之,《緊急救援》用短短的138分鐘,刷新了我們以往對電影創作的局限性認知,讓我們明白最能打動人心的,還是貼合現實的"真實的力量"。
這樣歌頌英雄的電影,值得我們為它喝彩。
這種為中國電影做貢獻的電影,值得我們強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