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賀歲檔誰最強?誰最猛?誰最硬?
這個問題,除了《緊急救援》,我想沒有別的答案!
16小時破億,這樣的好成績,證明了一切!
然而,大,強,硬,並不是它的全部,看完電影《緊急救援》後,我既覺得它硬核又炸裂,又覺得它溫情又感人。
由林導拍攝的動作大片,硬核、炸裂肯定少不了,畢竟這是他一慣的風格。
事實上,《緊急救援》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不僅給觀眾呈現了炸裂的視覺效果,還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處於一種驚險刺激的氛圍中。
所以,從製作水平上來看,它無疑是成功的。
可是,《緊急救援》的成功之處,卻遠不止給觀眾帶來了炸裂的視覺效果以及營造了驚險刺激的氛圍。除了這些,我認為它能處處觸碰到觀眾的淚點、打動觀眾的心,才是最大的成功。
對於我來說,整個影片中,隱藏在主線「救援行動」背後的家屬故事,同樣十分動人。
而且,相較於特勤隊員每一次救援行動帶給我們的驚險刺激,這些家屬的故事,更貼近我們內心,更能讓我們產生共鳴。
在影片中,讓我潸然淚下、感觸頗深的有兩處。
一是彭于晏飾演的高謙與兒子聰聰之間的父子情。
高謙是一位單親爸爸,因為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所以他與兒子聰聰之間本就聚少離多,因為每次緊急救援行動來臨,「被拋下」的就是年幼的聰聰。
所以,「陪伴」一詞,是身為爸爸的他與身為兒子的聰聰之間的一種「隱痛」,代表了他對聰聰的一種虧欠,也代表著聰聰心中無法彌補的遺憾。
更讓人難過的是,年幼的聰聰又患上骨肉瘤,當他躺在醫院病床上,對即將要出發去執行救援任務的爸爸說「你要去救他們」時,我忍不住哭了。
我相信影院中有很多人跟我一樣,不僅被聰聰的懂事所打動,也因為他的懂事而心疼。
畢竟,像他那麼小的孩子,在生病時都希望最親近的人能陪在自己身邊,可他卻堅強地選擇讓自己的爸爸去挽救他人的生命。
這份來自聰聰的「愛」,是對身為特勤隊隊員的理解和支持,更是對「舍小家為大家」的詮釋。
為了他而潸然淚下,難道不值得嗎?
二是趙呈(王彥霖飾)和文姍(藍盈瑩飾)之間的愛情。
有人說,在這樣一部集熱血、硬核、炸裂以及驚險刺激的動作大片中,提到愛情,未免有些矯情。
對此,我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誠然,林導打造這部影片,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救撈人」這個職業,了解他們的工作及生活狀態,那麼,他們的愛情難道就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嗎?
更可況,在影片中,因為有了除救援行動之外的情感刻畫,才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飽滿,才使得每一次的救援行動有更厚重的社會意義。
文姍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頗深:「我知道你工作的時候不會想著我,但是你能不能想想自己的安全?」
這句話之所以觸動到我,原因有二:一是身為特勤隊隊員家屬的文姍,雖然希望趙呈能夠多想想她,可她知道他不能;二是文姍知道趙呈的工作性質,「舍小家為大家、舍自己為大家」,所以擔心他的安全。
愛情中的「信任、擔憂、理解、支持」,都在文姍的這句話中被完美的解讀。
身為家屬,她能做的是理解和支持;可身為伴侶,她卻更希望他能安全。
這種愛,隱忍而偉大。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像文姍一樣的女人,她們同樣承受著與伴侶「聚少離多」的痛苦,也時刻為伴侶的工作性質而擔憂,可是她們從未抱怨過什麼。
這樣的女人,是勇敢且堅韌的。
就像網友說得那樣:「選擇與特勤隊隊員在一起,本身就很勇敢,因為這意味著她要與他共進退,要與他共同承擔每一次的驚險與刺激。」
林導在影片中,加入文姍與趙呈之間的感情戲,讓我覺得驚喜。
因為它讓我們明白,除了感恩那些捨生忘死的特勤隊員外,我們還要感恩他們背後的人,因為有了她們的理解和支持,才免去了特勤隊隊員的後顧之憂。
所以,我希望,我們每個人在享受《緊急救援》帶來的炸裂視覺體驗的同時,也能好好體會一下它溫情感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