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波拉克1985年製作的電影《走出非洲》算的是我最喜愛的影片了。
多年前,我的一個朋友推薦給我。多年後,我又推薦給無數的朋友。
片中女主角凱倫,在她還是一個富家小姐的時候,跟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一樣,沒有什麼認真的理想,也沒有過多的人生經驗。因此,她的追求就是能夠獲得受人尊重的貴族名號。這倒沒有什麼,然而她很快就因這個懵懵懂懂的追求付出了青春和愛情等珍貴的東西,並且遠離家鄉嫁到了非洲,應該是一個叫做肯亞的國家,由此獲得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
故事到這個時候才剛剛開始。一個虛榮的貴族稱號幾乎什麼都不能給她帶來,她的婚姻生活裡沒有一丁點她本來渴望的內容。因而,她便常常出門打獵、遊玩。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一邊咀嚼著人生的苦楚,一邊領略著大自然的美麗,由此開始,她的人生開始不再虛浮,而是開始慢慢深深地植根於大地之中。
深入人生的人,人生自然會賜予她應得的東西。很快,她就遇到自己心滿意足的愛情。
然而,人生的高貴從來不是靠自己的擁有和獲得來證明。
凱倫的丈夫竟然不告而別地出走。
人生和世界,把一個弱女子凱倫基本上拋回到最初降生到這個世界上的空蕩蕩的狀態。此前的人生,基本上是一個小小的輪迴,那就是虛榮於貴族,並且獲得了貴族稱號。然而,這個貴族稱號,除了給她帶來人生的失敗和生活的不幸之外,並不能給予她更多的幸福和快樂。
於是,影片就開始了哲理式和抒情式的情節,那就是在苦難和不幸的人生中,如何活出貴族的氣質和精神來。
讓人開心的是,凱倫正是如此做的。她開始用心於莊園的經營,開始更多深入到種植園中的勞動者的世界 。
人生要提煉和鍛造高濃度的高貴,似乎也只有不斷給凱倫製造悲劇和不幸,先是遭遇火災,然後她愛情的對象鄧尼斯又遭遇飛機失事。
最終,凱倫似乎仍然是一無所有。然而,她在用盡了貴族精神而努力生活、經營的過程中,周身已經布滿了貴族的光輝,她的生命開始結晶,透露著溫暖的光環。以至於,她的微笑,她的神情,都讓人倍加留戀,倍加感動。最終,她離開了非洲這片土地,但卻給我們留下了讓人無限懷戀、滿心讚賞的貴族精神……
原來,生活以及生活中滿布的痛苦和不幸,在全身心投入地努力經營一樁事業、全身心投入地經歷一樁愛情、全身心投入地友誼讀書等等真正的貴族精神面前,根本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威力,除了能夠更加深刻地磨礪貴族精神、更加豐富地塑造立體人生之外,在獨立、自尊、堅強的人性面前,它們什麼也徵服不了。
走出非洲,走進人生。走出生活的磨礪,走進豐富飽滿頑強的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