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打著千秋,天真無邪地肆意玩樂,懵懂地哼著那旋律簡單的歌謠,或許是不少生於80年代的廣東孩子們的美好回憶。在深諳世事之前,人生各階段可能伴隨過以下的旋律:
初生世界
「洗白白 洗白白
倒開盆水囉 快洗白白」
——《洗白白》韋然作詞
「何家公雞何家猜 何家小雞何家猜
何家公雞何家猜 何家母雞咯咯咯」
——《何家公雞何家猜》韋然作詞
感受世界
「人人常歡笑 不要眼淚掉
時時懷希望 不必心裡跳」
——《世界真細小》黃霑作詞
「人人期望可達到 我的快樂比天高
人人如意開心歡笑 跳進美夢尋獲美好」
——《哆啦A夢》鄭國江作詞
學習世界
「願愛惜 願愛惜 愛惜光陰惜分秒
用心的學 用心的練 競賽之中爭分秒」
——路嘉敏《道理真巧妙》
惡搞世界
「靈感IQ稱得上十分之高超
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 小雲同小吉好重要」
——梅豔芳《IQ博士》主題曲
超然於世界
「銀河唯一的秘密 天際最強人物
正氣朋友 性格忠實 英勇未變質」
——陳奕迅《超人的主題曲》(《超人迪迦》)
對廣東人來說,可能沒有哪一代人能比80、90後更多地接觸「兒歌」這個詞和樂曲類型。兒歌,本義是以兒童為受眾的民謠、短詩或小曲。在華南地區,受香港電視文化的影響,也把海外引進兒童節目的主題曲經過粵語填詞翻唱的作品稱為兒歌。
根據素有「香港兒歌之父」之讚譽的韋然先生的論述,廣東童謠兒歌歌曲化的歷史不長。早期的《五更天》、《麻雀仔》,雖然是歌曲化,但音調與粵語的九聲六調幾乎不合音(填詞上稱為「拗音」,最好的例子,是《麥兜》裡的春天花花幼稚園校歌:「鵝滿是快烙滴好耳痛,鵝悶天天一戲個窗」(我們是快樂的好兒童,我們天天一起歌唱))。
韋然先生說,真正嚴格以粵語入樂的廣東兒歌,應該是從香港「粵語流行曲之父」周聰先生開始的,他在1956年為粵語唱片《家和萬事興》寫了《一枝竹仔》,唱出「一枝竹仔易折彎」、「團結是力量」、「家和萬事興」的道理,是粵語兒歌最早期的作品之一。
韋然先生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廣東的音樂工作者也在50年代開始為童謠創作音樂作品,能流傳至今的,只有1958年的潘琳女士創作的《月光光》(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檳榔)。
1977-1978年間,韋然先生有感於廣東童謠從未被音樂人重視,開始了大量的民間採風工作,在民間傳統的念謠(缺成型的曲子)基礎上再創作,而且是井噴式的創作:10多分鐘就寫好一首歌,3個月就寫完300首,編成《廣東童謠兒歌》歌集。當年參與唱片灌錄的,也包括了當時基督教兒童合唱團的小團員張崇基、張崇德(流行樂壇歌手組合,《龍珠二世》94年主題曲正是他們的成名作)。
乘著七八十年代香港粵語歌蓬勃發展,特攝片、動畫片的主題曲粵語改編也風靡一時,曲風和詞風當然也與時俱進,緊貼潮流脈搏,比如1974年《蒙面超人》初代的主題曲(幪面超人/聲威震九天/鐵臂銅拳 風雷電/勇猛似虎 身壯力又健)無論從唱腔和用詞都充滿粵語長片味和武俠味;相較之下,2005年《鋼之鍊金術師》主題曲(入夜等白晝 剩下傷痕開始結焦那胸膛/城內 快要變作困獸鬥/ 人人尋仇赤腳走)則充分彰顯了當代粵語詞風不甘平凡的內涵及收放自如的張力。
粵語兒歌盛極一時,TVB最早在1992年首次主辦《兒歌金曲頒獎典禮》,固定於每年暑假舉行,其重要程度相當於兒童版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等流行樂壇年度榜單。除1996年曾經停辦過外,一直舉辦至2009年,該年頒獎典禮以記者會形式進行,其後隨著TVB兒童節的停辦而最終退出觀眾視線,即2009年為最後一屆。2010年至2015年,香港的兒歌金曲頒獎典禮由新城電臺主辦的新城勁爆兒歌頒獎禮全面取代,最後也從2016年起正式停辦,至此香港曾經輝煌多年的兒歌頒獎禮年代正式畫上句號。
2003年《兒歌金曲頒獎典禮》盛況
近年來,香港的兒歌水準不斷下降,風格也不如80年代那麼琅琅上口和傳達正面訊息,有一部分的兒歌帶著情歌包裝,歌詞中帶有表達愛情、憂鬱的意味,不太適合小朋友收聽與理解。除了本土原創的兒歌童謠日益減少,原本一部分來自引進動畫及特攝片主題曲改編的兒歌產出也今非昔比,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越來越少專業作詞人為兒歌填詞;二、某些「動漫原教旨主義者」的非理性行為令電視臺更加謹慎,前面提到的《鋼煉》主題曲《不死傳說》正是爆發點;三、總體而言,電視廣播日漸式微,電視臺在節目引進成本上的控制,也剝奪了新動畫兒歌的誕生土壤。
而在廣東地區,從2000年代末開始,由於受推廣普通話的影響,不少粵語童謠開始出現消失的危險。許多幼兒園教師不會粵語,只教普通話兒歌,導致小朋友不會唱粵語兒歌。來到2017年的今天,情況更是令人堪憂,在廣州地區的學校環境內,且不談粵語童謠,就連粵語課間交流也不被校方鼓勵,甚至有街頭受訪的學生給出「我是廣州人,但我不會說粵語,粵語嘰裡咕嚕的」這樣令人瞠目的回答。
當然,也有個別的學校心系嶺南,迎難而上,如大南路小學,在校長的帶領下,仍堅持不懈地培育學生對粵文化和兒歌文化的關注,每年舉辦「粵彩藝術節」,慶祝世界兒歌日,甚至推出自己的原創粵語童謠CD。
五羊小學《粵讀羊城》教材
來到這裡,相信讀者已經對兒歌的回憶感觸良多,但我們可以分享的,還有兒歌的好朋友——配音呢,那更是三天三夜都講不完的故事。你會希望找個時間,與同聲同氣的知音人匯聚一堂,一邊聽著高保真程度出乎想像的兒歌黑膠唱片,一邊分享你對粵語兒歌、配音的了解和感受,或是提出對粵語保育的意見嗎?以下的分享會,或許是一個好的選擇。★兒歌黑膠唱片賞析!
★趣味配音遊戲(各種動畫角色扮演,重溫動畫王國的經典劇情)
★兒歌故事秀(分享那些年曾經與你一起成長的趣怪兒歌故事)
★超級無敵估歌仔(經典的遊戲,豐富的獎品等你來!)
★集思廣益(作來廣州人父母的您,你會如何讓孩子接觸多些新舊粵語兒歌?)
時間、人物、地點活動時間:2017.11.26 19:00PM---21:30PM
活動參與者:所有人
地點:廣州市越秀區德政南路50號啡靡靡之音咖啡店
電話:020-8380708
交通指引:
【活動場地位置】廣州市越秀區德政南路50號啡靡靡之音咖啡店(停車位有限,建議儘量乘坐地鐵其他公共運輸工具前往)
往期節目重溫:
【講樂夜話】(17)陳奕迅《準備中》,聽著《無條件》時光倒流二十年,追憶的北風暗地會吹起
【講樂夜話】(19)陳慧嫻《秋色》,秋色漸近,愁緒在滲,回味這張水準不俗、百聽不厭的舊唱片一起走這一生!
更多精彩話題:
【經典唱片重溫】陳慧嫻 十大經典唱片 Part One
【經典唱片重溫】陳慧嫻 十大經典唱片 Part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