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平時在生活裡,有沒有遭遇到過「熊孩子」?
這類孩子通常年齡尚小,在公共場合橫行無忌,喜歡到處搞惡作劇,製造破壞,惹人反感。
最近北京的一位女孩,在和男朋友去餐廳吃飯的時候,就遇上了這樣一個熊孩子。
他們剛剛落座,就看見旁邊桌一個家庭裡的兩個孩子一直在吵鬧,整個餐廳都迴蕩著他們的玩鬧聲。餐廳的服務生看不下去,上前提醒了一下,但是收效甚微。
女孩一直在忍受他們,也沒有多說什麼,她在點完餐之後,就起身去了飯店的衛生間,並且反鎖上了門。
誰知沒過多久,衛生間的門突然被一股外力強行推開了,女孩嚇得半死。
推門的正是之前在吵鬧的那兩個熊孩子,看到廁所裡有人,兩個熊孩子不但沒有歉意,反而像惡作劇一樣嬉皮笑臉。
很明顯,熊孩子就是故意的。
女孩氣不過,就和男友一起找到熊孩子的母親理論,把情況說明。
可誰知女孩還沒說兩句,熊孩子母親的脾氣就像炸藥一樣一下子被點燃了。
「你跟一個6歲孩子較什麼勁?你有多委屈?都這麼大女的了。」
「他一個6歲孩子能看你什麼,都是老娘們,你是比別人多長了一個嗎?還怕看?」
「就你金貴嗎?怕被看?要不你打110,告訴警察他耍流氓,給他帶走!」
這一連串的謾罵和羞辱直接把女孩罵哭了,拍的視頻裡面都能聽到很清晰的哭腔。
不只是這個女孩,聽完這幾句話,我隔著屏幕都感覺氣不打一處來。
什麼叫「跟孩子較勁」?一個已經生育過孩子的母親,明明應該懂得隱私的重要性才對,同為女性,為什麼反而要對同性進行羞辱?
什麼叫「就你金貴怕被看」?一個普通人,自己的隱私遭到了侵犯,感到憤怒和委屈不應該是理所應當的嗎?
而且她在口不擇言,罵出那些侮辱性語句的時候,自己的孩子明明就在邊上,當眾看著母親羞辱別人,他會怎麼想?
他會不會覺得,既然母親這麼挺自己,也沒有讓自己道歉,那麼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會不會覺得,女性就是可以隨隨便便羞辱,他不需要因此懺悔什麼?
他會不會覺得,搞這種惡作劇不需要承擔任何後果,那我下次還敢?
這個男孩無緣無故去推開廁所門肯定不對,但這個盲目偏袒孩子的家長顯然更加無知和愚蠢。
作為母親,明知道是自己的孩子做錯了事,卻不但沒有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不讓孩子道歉,反而在不斷地護短,覺得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竭力想要孩子免於承擔責任,這無疑是害了孩子,把他推向一個火坑。
熊孩子的背後,往往站著一個不明事理的熊家長。
「熊孩子」惹的禍很可惡,但「熊家長」的嘴臉更讓人噁心,事情變成這樣,孩子教育成這樣,這名家長逃脫不了關係。
無獨有偶,今年五月,在上海一家書店裡也有著相似的一幕。
一個10歲的男孩,對身邊一個5歲的小女孩動手動腳,期間更是想要將小女孩的褲子脫下,甚至誘騙女孩跟自己去男廁所。
事情發生以後,女孩子的媽媽找到男孩的家長,希望能給一個說法,可是男孩的母親卻拒不承認,而且態度極其囂張。
後來,女孩媽媽出示了監控錄像作為證據,男孩媽媽見無法抵賴之後,就極其不要臉地說出一句:這一切都是5歲女孩自願的。
真的很難相信,這句話竟然是從一個母親的嘴裡講出來的,如果這個5歲的女孩是她的孩子,她是不是也能說「我女兒是自願的,不要緊」?
先不說10歲的男孩子早就覺醒了性別意識,就算孩子真的不懂事,那一個大人還能不懂事嗎?
為了能把自己的孩子從錯事裡面擇出去,這名家長可謂是,說不要臉就不要臉,不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把髒水潑給別人,沒有一點是非觀。
闖別人廁所的孩子,和脫女孩褲子的孩子,從表面上看,他們的母親是在維護他們,愛他們,但其實,這些行為是害了他們。
我們有一句話老話叫:小時候偷針,大了以後偷金,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做了錯事,別人找上來,那我們就要借著這個事件好好教育孩子。
如果你一味地護著孩子,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對的,覺得自己即使做了錯事也會有人兜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壞」。
6歲的時候推開別人的廁所門,16歲的時候會不會猥褻別人?10歲的時候就脫女孩的褲子,20歲的時候會不會對女孩施暴?
別說您家孩子還小不懂事,教育孩子什麼時候都不嫌早,不要等到你想教育的時候,已經晚了。
「慣子如殺子」,一味的偏袒和護短,看上去好像保護孩子,但這背後的巨大代價,早就刻進了孩子的人生軌跡。
「社會不是你媽 ,沒有人會慣著你」。
熊孩子們在家裡被「熊家長」們慣壞了,可一旦當他們自己處於社會時,就會品嘗社會專門回饋給他的一頓毒打。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東莞有一個小區裡面,有45輛汽車被同時刮壞。
40多輛車,其中不乏有奔馳、林肯這樣的豪車,無一例外都被劃得遍體鱗傷。
而且很多車身上面都不止一道劃痕,說是給車「毀容」都不為過,有的車身上甚至還被刻上了汙言穢語,很明顯就是故意劃花的。
心疼的車主在調查了小區監控之後發現這些「傑作」全部出自於4個熊孩子之手,於是他們找到了這4個熊孩子的家長。
一開始,家長們對車主們避而不見,後來直到實在避不下去了,才答應與車主們見面。
然而家長的態度則是毫無愧疚之意,一邊振振有詞地表示孩子還小,調皮劃傷車很正常,一邊開始責怪物業沒做好看管的工作,甚至還大言不慚地說:「買得起車,還付不起維修費嗎?」
總而言之,家長們的意思就是,刮車的孩子沒有錯,沒管好孩子的家長沒有錯,一切都是車主或物業的錯,反正他們不背這個鍋。
後來,車主們直接報警,4個熊孩子連帶著熊家長一起被喊進了派出所。
原本還囂張跋扈的熊家長一見警察,立刻轉變了態度,又是道歉又是積極承擔責任,仿佛之前的話都當沒說過。
後來經過汽修廠初步估算,其中37輛車的修復價格合計約12萬元人民幣,另有8輛車暫未提供修復報價,這一切的損失都要由熊家長承擔,結局大快人心!
一句"孩子還小,你別和他計較"就想息事寧人,一句"孩子不懂事"就想一筆勾銷,想得倒美。
這樣的家長,也難怪會教出用石頭刮花別人家車子,寫上汙言穢語的熊孩子。
大家還記得去年的廣東佛山縱火案嗎?
始作俑者是兩個貪玩的熊孩子,他們拿著打火機到處點,並且最終引燃了三樓鄰居家地上的海綿墊,引發了一場火災。
家裡被燒得乾淨,損失慘重,鄰居多次找熊孩子的父母索賠,最後熊孩子的父母說,我家孩子年齡未滿十歲,不承擔法律責任,而且是因為你沒看好我們家的孩子才會引發火災,誰讓你把打火機跟易燃品放得很近?
這就是完完全全的胡說八道,蠻不講理,你家孩子把我家房子燒了,是因為我沒看好你家孩子?還怪我沒藏好打火機?這是什麼邏輯?
講理講不過,沒有辦法,鄰居只好發起訴訟,最終法院判決,熊孩子承擔全部的損失,賠償鄰居8萬元,結局令人拍手稱快。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熊孩子也並不是一天形成的, 無法無天的熊孩子,大多是在父母家長的「言傳身教」或者過分護短之下浸淫多年。
他們維護和縱容熊孩子的錯誤行為,不去好好管教,反而攻擊他人,這樣的熊家長卻沒有想到,那一把火會燒到自己身上。
你不好好教育熊孩子,這個世界會替你狠狠地教育他。
你不捨得讓孩子受一點代價,這個世界會讓你承受更大的代價。
一個不明事理的家長,可以想像出來他們會培養出什麼樣的熊孩子,但相反的,如果家長三觀很正,教養很好,孩子會在家長的影響之下得到成長。
今年五月份,江蘇的一個小區裡,有個孩子因為貪玩,從陽臺朝著自家樓下潑了一大盆墨水,結果樓下住戶晾曬的衣物、小區樓潔白乾淨的外牆因為這一盆墨水盡數遭了秧。
在得知自己孩子犯了錯之後,他的父母並沒有選擇逃避責任,而是帶著他去每家每戶道歉,並且把鄰居們被弄髒的衣服拿過來跟孩子一同清洗。
不僅如此,孩子的父親還請來了專業的清潔人員來清洗小區的外牆,在清洗過程當中,孩子也是與父親全程在樓下曬著太陽一起陪同。
這對父母的做法,受到了很多網友的稱讚。
他們並沒有因為「怕丟臉」、「孩子還小」等等各種理由讓孩子遠離他本應承擔的責任與後果,而是帶著他一起去感受自己的行為為他人帶來的困擾。
我想,那個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在面對需要肩負起責任來的那些選擇時,一定總會回想起自己和父親看著清潔人員洗刷大樓的那個下午。
而這份記憶,也將會成為父母給他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
其實,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於父母。
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往往是最重的,他們做出的行為,通常沒有什麼理由,也沒有什麼對錯,就只是順自己的意念去行動,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做出一些在我們大人看來頑皮、淘氣的事情出來。
但如果在這時家長選擇了一味地包庇孩子,根本不教孩子明辨是非,不讓他們懂得什麼是責任,那麼就等同於變相加強了孩子的自我意識。
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意識得到膨脹,最終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釀成大錯。
家長也許並不是孩子的「司機」,不可能手把手替他把握人生方向,但至少應該是「領航員」,用言語給孩子指方向:讓孩子知道這樣做對了,那樣做不對。
孩子只需要根據父母鼓勵的方向去做就行了。
我很喜歡一句話,無論窮養富養,終究抵不過教養。
家長對孩子教育方式的選擇,實際上就像是兩朵截然相反的雲。
家長選擇了成為一朵白雲,以身作則,給孩子行為以正確的引導,合理的規範,他們的孩子就會是惹人憐愛的小天使。
反之,如果家長選擇了成為烏雲,不明事理,只想著讓孩子逃避責任,那麼誕生的就會是自私自利、惹人厭棄的「熊孩子」。
願天下每一個父母,都能成為那一朵最美麗的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