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一段「黑衣女子掌摑15歲女孩近50耳光」的視頻令人震驚。
15歲的未成年女孩,僅僅因為被認為不懂得尊重人,先是結結實實挨了二十多個耳光。
隨後還被揪頭髮,遭黑衣女子用鞋底抽打。
短短2分鐘,將近50個耳光。
掌摑者的氣焰凌人,旁觀者的嬉笑嘲弄……
一切,仿佛平常可笑。
然而,被打的女孩全程毫無反抗,只是用手護住臉,一聲不吭。
看到這個場景,內心一陣揪痛。
小女孩被這般凌辱,似乎一點反抗的行為都沒有。
她一直在忍耐,忍耐,被動的挨打。
心痛氣憤之餘,也感到嘆息。
很多孩子被教得太乖了,面對暴力,竟然連尊嚴底線都捍衛不了。
圖片來源:電影《信任》
突然想到一句話:
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我們的孩子,如果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不曾擁有,被壞人欺負到頭上來,那將是多可悲的事。
02
前幾天, 「甘肅女孩遭老師猥褻自殺跳樓」事件終於有了審判結果。
老師被判了2年。
這個結果,女孩的父親不滿,覺得太輕了。
自己心愛的女兒,花一樣的女孩。
因不懂人性險惡,遭遇猥褻騷擾。
精神備受困擾,無法擺脫噩夢的糾纏。
輕看自己的生命和價值,多次意圖自殺。
於是帶著「明明該像鮮花一樣美好的年紀,我卻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的痛苦,從商場8樓往下一躍,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
在她的世界裡,充斥著恐懼和焦慮,以致於忽視了人生的意義和希望。
缺失愛自己的求生意識,人生也就沒了。
悲劇層出不窮,如果時光能重來,她們有沒有可能過不一樣的人生?
也許未必。
這樣的不幸,是不知道在窺視到壞人心懷歹念時,如何及時抽身。
也不懂在遭遇傷害後,怎樣保護自己的身心安全。
圖片來源:電影《信任》
世界的善與惡只有一念之差。
孩子不知道生活的底線,辨別不了惡,魔鬼的爪牙遲早會伸向她們。
作家羅松說過:女孩,需要底線教育。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除了竭盡所能保護孩子,還會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自己的底線在哪裡。
就如心理學家衛·凱爾凱特說的:
無論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如何,做父母的需要給孩子根和翅膀。
世道險惡,唯有教導孩子懂得自我保護,護住自己的底線,才能讓他們不管身處何方,都能自若坦然。
03
告訴孩子世界美好溫暖固然重要,可更應該告訴她們,該如何保護自己。
教養女孩,我們做父母的起碼要告訴她守住這三個底線:
1
身體底線
博主@室長梁小慢曾找了6組家庭做一個測試。
想了解當外人要求孩子脫掉衣服時,孩子是否懂得拒絕。
測試前,所有的被試者媽媽都信誓旦旦,堅信孩子肯定不會脫。
可沒想到,有四組孩子得知脫衣服能得到新衣裳、糖果時,二話不說就開始行動。
有位哥哥發現妹妹不會脫,還主動幫忙脫。
看到這裡,媽媽們按耐不住了,紛紛跑出來阻止孩子。
告訴孩子:不能在別人面前脫衣服。
主持人問,平時有教嗎?
媽媽不好意思地說:以前,沒有。
而另外兩組家庭,由於父母平時有教過,所以不管主持人怎麼利誘,他們都不為所動。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孩子還小,等她懂事了再教也不遲。
誰知,惡魔從不會嫌孩子小,他們總有自己的詭計,騙取孩子的信任。
唯有告訴孩子,遇到不舒服的事時勇敢大聲說不,才能保護她逃離痛苦的漩渦。
之前有一個新聞:
一個女子上廁所,發現自己偷拍了,立馬起身一把拿下變態。
偷拍者醜行曝光,瞬間認慫求饒。
你看,壞人只配得黑暗,一旦見光,就沒了魔爪。
《人間失格》有句話說得對:
我的不幸,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
不敢開口Say NO,只會讓壞人趁虛而入、得寸進尺。
告誡孩子,醜惡見不得光,一定要勇敢堅強,守住自己身體的底線。
不讓任何事物傷害自己,貶損自己的靈魂。
2
情感底線
《養育女孩》的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分享過一個故事。
吉納維芙15歲時,和喜歡的男孩談戀愛。
圖片來源:電視劇《想見你》
對方希望能夠和她有進一步的發展,希望能夠和吉納維芙發生關係。
面對這個要求,吉納維芙很為難,便跟深愛自己的媽媽說了。
媽媽知道後,並沒有恐慌或者謾罵。
而是幫助女兒探索對這件事的感受。
女孩處在青春期,很容易被愛情衝昏頭腦。
可如何不讓她陷入情感失控,為愛「獻身」,才至關重要。
最後,吉納維芙意識到,自己喜歡男友,但並不喜歡過分親密的接觸,於是就提出拒絕。
雖然男友生氣不解提出了分手,可吉納維芙保護了自己的情感底線。
她活得更自在開心。
這多難能可貴。
我們在現實中,看到太多為愛飛蛾撲火的悲劇了。
女孩們以為滿足異性一切需求,就能得到愛。
即便被出軌、被傷害、被暴力,也聽信對方的說辭。
寧願為對方辯護,也不願離開。
分辨不了愛與傷害,是孩子們的悲哀。
作家劉墉深知在美國環境中長大的女兒,思想比較開放,交友甚廣。
他沒法替女兒去甄別哪個男人值得交往,而是叮囑她:
「無論多激情,都要自我保護,絕不用身體換取不確定的愛情,只能為確定的愛情解放身體。」
劉墉和女兒
能夠懂得在情感上守住自己原則和底線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愛。
這一份堅守,離不開父母從小對孩子的呵護與照料。
馬伊琍說:
「在孩童時期,父母給了你愛的滿足,這樣會讓一個孩子很有安全感。
尤其是女孩子,如果有一個非常愛她的父親,這個女孩活在世界上會很有底氣。
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媽媽,這個女孩會很懂得自尊自重,也會懂得愛自己。」
不想孩子在錯誤的愛上尋找歸屬感,就請在她成長時傾注多多的愛。
唯有內心被滿足溫暖,她才懂得愛的意義。
遇到壞人渣男,便能一眼辯明,守住自己情感的底線。
3
安全底線
最後的最後,得提醒所有的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保護生命安全的重要。
女孩作為弱勢群體,太容易成為暴力犯罪的對象了。
每每想到章瑩穎案時,總忍不住後背發涼,實在可怕。
這位美國留學生,一天在宿舍附近的公交站等車。
由於心急想趕去學校,碰見偽裝成臥底警察的壞人時,她信了。
從此不見了。
沒有人知道,她人生最後的旅途,遭受多可怕嚴重的惡,以什麼樣的心情告別人生。
相信她會想,如果命運再讓她選擇一次,她絕對不上那輛賊車。
因為善良單純,自己的生命戛然而止,留下為她傷透心的親朋好友。
日光之下無新事,醜惡隨處可見。
我們教導孩子善良,做好人。
但也要告訴他,千萬不要輕信陌生人。
居心不良的人,臉上從不寫上「壞蛋「二字。
心存善念是好,可也不能掉以輕心。
愛默生說過: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善良永恆正確,但一定不要以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作為交換。」
不管怎樣的人,看上去再純良無辜,都要有顆防人之心。
不要讓自己的善良被利用,不要僅憑直覺去判斷好人歹人。
該遠離該拒絕,要堅定果斷。
為人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孩子十餘載,總不願他被壞人欺負羞辱。
那麼,請一定要給孩子底線教育,讓她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唯有讓他擁有處世智慧,隨時保持警惕,懂得向暴行說不,才是真正保護自己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