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豆爸爸的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
導語:
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頭肉」,是每個父母的寶貝,孩子再家裡犯錯時,父母只是輕微的責罵,並不會輕易的動手打孩子。
可是,孩子在學校就沒有父母的呵護了,有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在學校是「囂張跋扈」隨便欺負人,有的孩子比較老實,只好被人欺負,也不敢吭聲。
案例:
最近豆爸在網上看到一則小女孩被欺負的視頻,視頻中一位身穿黑色吊帶衣服的女孩,看樣子只不過是15歲左右,正在打另一名女生。
打了足足有2分鐘左右,期間還換用鞋底打,2分鐘期間,女孩被打了50個耳光,甚至被鞋底還打了28個,期間被打女孩根本沒有反手,反而嘴中還在給黑色吊帶女生道歉。
雖然豆爸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但是,正處於花季少女,不應該對同樣年齡的女孩下這樣狠的手,難道校園「暴力」就沒有人能夠約束的嗎?
不少網友都在斥責這樣的不良風氣,更有不少網友在怒罵被打的女孩,怎麼就不知道還手呢?也有寶媽看到後也沒有同情孩子怒道:「為什麼不還手,她打你,你也打她啊」。
分析:
為何會出現校園暴力呢?孩子應該是天真爛漫的啊,其實這是和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關,有的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根本無暇顧及到孩子。
或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孩子已有什麼樣的事情,父母都會替孩子「承擔」責任,所以孩子才會養成「囂張跋扈」的習慣,孩子也會覺得:「我無論做錯什麼,都會有父母幫助我解決的」。
如何避免校園「暴力」,父母應該怎麼做?
1、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自己的孩子在校不欺負人,不打罵同學,這樣的教育孩子,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做的,有的孩子會「打罵」同學,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和父母的教育有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父母就會教育孩子,「當有人打你時,你應該給我打回去,」或者父母教孩子打人,是因為怕自己的孩子會吃虧,所以孩子就養成了打人的習慣,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2、學校的教育
學校需要經常開設,預防校園「暴力」的講座,讓老師和家長都應當參與進來,教會孩子面對校園「暴力」時,要勇敢的反抗或及時告訴老師,以求得到幫助。
當我們的孩子在求助老師時,老師應該不止是簡簡單單的批評教育一番,而是及時的協助家長,幫助家長教育孩子。
3、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當我們的孩子受到校園「暴力」時,作為父母的要給孩子心理上的安慰,也不可以讓對方簡單地道歉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受到很大的傷害時,父母要尋求法律的幫助,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著我們的孩子,讓對方也得到應有的懲罰。
小豆爸寄語:對校園「暴力」絕不姑息,也絕不退縮,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應當抵制校園「暴力」。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父母,你們的孩子有遇到過校園「暴力」嗎?你們是怎麼解決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小豆爸,十年帶娃經驗,想第一時間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育兒有趣的事,歡迎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為大家帶來育兒小知識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