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監護上午不過下午過,寶寶為啥不乖?這些「潛規則」孕媽要懂

2020-12-23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準媽咪們進入孕晚期以後,會發現產檢上多了一個項目,那就是胎心監護。從孕期32~34周開始,胎監就成了產檢項目上的「常客」。

一次胎心監護,少則20分鐘,多則1小時都做不完,很多準媽咪都在胎心監護這個項目上栽過跟頭。

胎監上午做總是不通過,下午卻又能通過了,寶寶為啥一點也不乖呢?是缺氧了嗎?關於胎監那點「潛規則」,孕媽要提前了解。

胎心監護上午不過下午過,寶寶為啥不乖?

小薩懷孕32周多,每兩周就去做一次胎監,每次胎監都是小薩的噩夢,不管怎麼努力去調整姿勢,寶寶就是懶得動,總是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

這次小薩又去做胎監,醫生都看不下去了:「你來之前多吃點東西,在走廊活動活動,先刺激寶寶動一動。」

見小薩疑惑不解,醫生解釋說:「胎監不光是檢測胎心,胎動不合格也不好過,你的寶寶太懶啦!」

這下小薩才弄清楚問題的所在,每次做胎監之前早飯都吃得飽飽的,等到達醫院之後,剛好血糖有所上升,寶寶也就活躍起來了。

同樣都是胎心監護,有的準媽咪一次就過,有的準媽咪上午卻總是難以合格,總要拖到下午才能通過。胎監也需要掌握一點小技巧,才能順利高分通過。

為啥要做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孕晚期產檢的必備項目,等到臨近預產期的時候,每周都要做一次,目的是監測寶寶的胎動、胎心等情況,判斷寶寶是否健康。

隨著孕周的增加,到孕期36周以後,寶寶的宮內空間越發狹窄,可以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少,發生臍帶、胎盤異常,宮內缺氧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需要胎監來進行排查。

胎心監護的檢查主要有兩個數據:胎心數據宮縮數據,另外還有寶寶的胎動情況,有些胎監儀配有手柄,當胎動出現時,需要準媽咪手動計數。

在胎監的20分鐘時間之內,胎心需要保持在120~160次/min,並且有3次以上的加速,則表示寶寶胎心正常。

與胎心曲線相比,宮縮曲線更為平緩,當宮縮發生時,曲線則會出現短暫的波動,其餘時候基本穩定在20mmHg左右。

胎心監護的滿分為10分,評分在8~10分一般無須擔心如果評分僅有5~7分,就需要重視起來,可以進一步檢查一旦得分低於4分,則暗示可能寶寶發生危險,需要採取措施

胎心監護不過的幾種原因

很多寶媽胎監不通過,其實都是一些小「烏龍」,耽誤寶媽們胎監得高分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1)寶寶不活躍

像小薩的寶寶這樣的小懶蛋,實在是神仙也沒轍。寶寶天生不愛動,做胎監的時候20分鐘沒有胎動,就只能延長時間繼續做了。

2)寶媽數錯了胎動

這種情況,可就是寶媽在坑娃了。

有的準媽咪做胎監的時候非常緊張,寶寶一動就按下手柄,結果幾分鐘內就記了數十次的胎動,這種情況就很難合格了。寶寶幾分鐘內的連續胎動,都是可以記為一次的。還有的寶媽出現另一個極端,因為胎監太無聊,坐在椅子上睡著了,結果錯過了胎動時間,還是沒法合格,只能連累寶寶再延時了。

3)胎兒缺氧

這種情況則比較危險,有的寶寶可能會發現短暫的缺氧,比如玩臍帶的時候,不小心把自己繞進去了,短時間內繞不出來,可能就會出現缺氧。

這種情況需要進行吸氧,寶媽吸氧後,血液中的氧氣濃度上升,通過胎盤傳輸給寶寶,可以改善寶寶缺氧的情況。

胎監沒過怎麼辦

胎監的目的就是為了排查異常,胎監不合格,第一時間需要考慮寶寶缺氧,由醫生來判斷下一步需要採取的措施。

▼ 吸氧

如果寶寶只是短暫缺氧,可以讓寶媽通過吸氧來緩解,並且隨時注意胎動。

▼ 進食和運動

遇到像小薩寶寶這樣的小懶蛋,寶媽可以嘗試帶些食物,在胎心監護前吃點甜食,讓血糖短時間內升高,或者是稍微運動運動,都可以促進寶寶胎動,幫助胎監順利通過。

【寫在最後】

胎心監護伴隨寶媽們度過孕晚期,作為寶寶健康的指南針,胎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留言板】

寶媽們遇到過「上午不過下午過」的情況嗎?

相關焦點

  • 懷孕幾周做胎心監護?上午好還是下午好?5招讓胎心監護一次通過
    懷孕以後,孕媽需要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孕12周的建檔,孕中期的各種排畸、糖耐,以及孕晚期的胎心監護了。提前這幾個檢查,很多孕媽表示胎心監護實在太難了,每次檢查都得折騰半天,感覺比四維彩超還麻煩。
  • 胎心監護早上不合格下午合格,是胎兒缺氧嗎?一些細節孕媽早知好
    文|凝媽胎心監護早上不合格下午合格,是胎兒缺氧嗎?一些細節孕媽早知好到孕晚期需要做胎心監護,這是孕媽媽所了解的常識問題。胎心監護最讓人糾結的問題是:不過關!孕媽上午去做胎心監護,醫生告知不合格,下午又去做就合格了。孕媽就有些納悶了,兩次結果不一致,到底哪次準確呢?胎兒會不會已經出現了缺氧的情況?孕媽擔心很正常,但是既然過關了,就說明胎兒是安全的,無需擔心。凝媽第一次做胎心監護,曲線亂糟糟的,不合格,孩子也沒問題。
  • 一般多少周做胎心監護 孕晚期做一次胎心監護多少錢?
    說到胎心監護的那些事情,可能很多孕媽還不是很清楚,比如胎心監護的作用和意義,做一次胎心監護需要多少錢?及胎心監護不好怎麼處理的方法。胎心監護多少錢?胎心監護是一個很簡單的檢查項目,也是懷孕晚期重要的產檢項目,孕婦在做胎心監護時,可以很直觀的從胎心監護圖上看到胎心率的變化,以確保胎兒的狀態良好。
  • 孕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呀?
    說實話,在懷我家閨女前對胎心監護並不是很了解,因為懷老大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到底胎心監護是個什麼意思?對胎寶寶有什麼好處呢?其實,胎心監護是通過胎心監護儀對胎兒心率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節的波動,通過信號描記瞬間的胎心變化所形成的監護圖形的曲線,可以了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從而推測宮內胎寶寶有無缺氧的情況,以保障胎寶寶順利度過孕晚期的時間。什麼時候開始做胎心監護呢?
  • 孕婦胎停了都沒發現,還沒去做胎心監護?孕期裡胎心監護很重要
    醫生指出:胎心監護須在20分鐘內,測到胎寶胎心加速3次、且數據基線保持在正常範圍,有變化才算通過。編 輯:柔山審 核:許百萬到了孕晚期,孕媽們除了常規的產檢之外,還有一個檢查需要經歷,那就是胎心監護,有不少的孕媽提到做胎心監護的過程不好過。
  • 孕媽懷孕36周,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真實原因太荒唐
    畢竟定期的產檢可以最直接的反應出胎寶寶和孕媽的健康情況,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通過檢查結果醫生也能給出最佳的建議,幫助孕媽進行調整或者治療。其中胎心監護便是孕媽產檢時的一個重要指標,胎心監護可以通過檢測胎兒胎動的次數和胎動時心率的變化,來判斷胎寶寶在孕媽體內的健康狀態。
  • 胎心監護結果怎麼看,寶寶是否缺氧,看完這篇科普就懂了
    不過關於胎心監護,也有很多需要寶媽注意的問題,否則就沒有辦法客觀具體地了解到胎兒的情況。關於胎心監護的這些事,你都知道嗎?一、胎心監護的時限胎心監護作為觀測寶寶在孕婦腹中身體狀況的一個客觀手段,也是有時效性的。
  • 對寶寶有危害嗎?需要去做胎心監護嗎?
    孕媽孕期裡第十六周開始,孕媽就可以開始感受寶寶的胎動了,對於不同的胎動孕媽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不過在胎兒胎動中有一種較為奇特的現象——胎兒打嗝,有孕媽會擔憂胎兒打嗝會不會對胎兒有不好的影響,需不需要為寶寶去做胎心監護呢?
  • 胎心監護就是聽心跳嗎?孕晚期寶寶的重要指徵,不能光指望胎心儀
    「胎心監護,不就是聽聽寶寶的心跳嗎?都已經按時做了產檢,寶寶一切正常,等著生就行了,三天兩頭跑醫院,沒問題都被嚇出問題了!」通過這3項數據的比照,從而推測寶寶是否有宮內缺氧等意外情況,特別是一些高危妊娠的準媽媽,一定要重視胎心監護,以免最後功虧一簣!
  • 孕36周起每周都要做胎心監護,有必要嗎?
    36周之後,孕媽都會被要求每周去醫院做一次胎心監護。肚子越來越沉重,行動也不很方便了,每周還要折騰一次醫院,又查不出什麼來。真的有必要每周去做一次胎心監護嗎?孕36周後每周做胎心監護,很有必要!2.做胎心監護前最好去趟洗手間,因為有時可能要在胎心監護儀旁待上40分鐘。3.最好選擇一天當中胎動最為頻繁的時間段進行胎心監護,以避免不必要的重複。4.做胎心監護時最好左側位躺著,還可以在背後墊個靠背。在一些醫院裡,孕媽會坐靠在椅子上做胎心監護。注意要避免平臥位。
  • 胎心監護難倒了很多準媽媽,做好這4點,順利通過胎心監護檢查
    正常情況下,胎心監護是從孕36周開始的,不過也要看準媽媽產檢醫院的安排,不同醫院,第一次進行胎心監護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我記得我懷我家大寶的時候,是孕37周在老家醫院第一次做胎心監護的,但是懷小寶的時候,是在深圳的醫院,當時是孕34周開始做胎心監護的,但我也有好幾個朋友她們都是孕36周開始做胎心監護的。
  • 胎心不穩,意味著胎兒缺氧,孕媽要警惕些!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小雅說:「我懷孕六個月的時候去做檢查,胎心監護顯示6分,胎心率165次/分,醫生說寶寶胎心缺氧,讓我吸氧半個小時再重新做一次,下午又做了一次,雖然恢復正常了,可我還是一直擔心寶寶在宮內會不會缺氧,幸好後來做產檢都沒出現問題,那次真把我嚇壞了
  • 做胎心監護,一會兒合格一會兒又不合格,是胎兒「缺氧」嗎
    曾經陪閨蜜做產檢,就遇到過這樣的事,一聽說胎心監護結果不合格,嚇得她臉上都沒了血色,第二天再去眼睛周圍就有了黑眼圈,一晚上都沒睡好。幸好第二次檢查勉強過關了,要不然心裡這顆石頭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落下。不過做胎心監護也需要胎兒的配合,因此結果不一定準確,一會兒合格一會兒又不合格,著實令孕媽們琢磨不透。但只要最後能過關,都說明寶寶沒問題。
  • 第一次胎心監測是什麼時間?孕媽不用急,記好這3個時間點
    這是因為胎兒在孕50-70天之間,就會發生第一次搏動。這個時候去醫院檢查是通過B超檢測,如果胎兒胎心正常,那麼體檢單上就會寫上「可見原始胎心搏動。」這樣的字樣,孕媽們可以放心。調整:一般第一次B超檢查,都需要讓孕媽憋尿。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要憋尿,其實這是因為胎兒太小了,子宮被腸道擋住。
  • 胎心監護每周一次太麻煩?看完這篇你就不會偷懶了
    進入孕晚期,寶媽會發現產檢項目中增加了一項「胎心監護」。不少寶媽認為,這不過就是坐在那裡聽聽寶寶的心跳而已,有必要做嗎?還有寶媽說,家裡已經買了胎心儀,每天都會聽胎心,是不是可以代替胎心監護?
  • 家用胎心儀是否有用,孕媽操作方便嗎?在家測胎心其實很簡單
    有經驗的寶媽們都知道,去醫院做一次胎心監護要花費的時間還是挺長的,至少也要花費20分鐘,但是我們自己購買回來的胎心儀很多卻不需要花費這麼多的時間,往往只要幾分鐘就檢測完畢了。其實太短的時間檢測出來的數據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 懷孕37周,卻被告知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原因太搞笑!
    當媽媽的人大都了解,懷孕初期胎兒還在發育狀態,很不穩定,需要特別關注。準媽媽不僅要進行自我調節,給寶寶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還要每天對胎動進行檢測,防止異常胎動的發生,這樣不但可以了解寶寶的健康發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也可以及時到醫院就診。
  • 孕34周之後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有這個必要嗎?這項檢查意義何在
    有人把懷孕的過程比喻成「一場美好的旅行」,雖然過後回憶自己懷孕的這段時間會感到很幸福,但是對於正在懷孕的孕媽來說,每一天的日子都不好過。在懷孕期間,不僅要忌口,而且還要特別小心,走路時都怕自己摔倒,特別是到了孕晚期的時候,挺著大肚子很不方便,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 同樣是胎心監護,別人做20分鐘,你做1小時?4招快速滿分通過
    曉雅大清早空腹就來做檢查,寶寶在肚子裡睡大覺不愛動,結果曲線異常,就需要延長檢查時間,直到結果正常為止。胎心監護是否有必要雖然來回跑醫院檢查,對孕晚期的準媽媽們來說確實是蠻折騰的,但是為了實時監護寶寶健康,胎心監護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 胎心胎芽遲遲不出現,很可能是孕囊發育不好,孕媽可要挺住
    第一次做B超的時候醫生說因為剛懷孕,時間短還看不到胎心胎芽,可是後來懷孕滿2個月時去檢查還是沒有胎心胎芽,這可把表妹一家人給愁壞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胎心胎芽遲遲不出現,很可能是孕囊發育不好,當孕媽被醫生告知胎兒還沒有胎心胎芽的時候,孕媽可要挺住,雖說沒有胎心胎芽會讓孕媽很焦慮,因為胎兒可能會發育的不好,甚至還有胎停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