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37周,卻被告知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原因太搞笑!

2021-02-23 孕媽學堂

近日,歌手猴西halsey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幾張自己的孕肚。大方向外界分享自己懷孕的消息。

只見照片中的她坐在地上,穿著彩虹胸衣,肚子明顯鼓了起來,看上去有好幾個月的身孕了,同是歌手的黴黴第一時間送上了祝福。

而其男友也在評論區留言道「我愛你」,各國的粉絲和網友們更是送上祝福,幸福感滿滿!

當媽媽的人大都了解,懷孕初期胎兒還在發育狀態,很不穩定,需要特別關注。準媽媽不僅要進行自我調節,給寶寶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還要每天對胎動進行檢測,防止異常胎動的發生,這樣不但可以了解寶寶的健康發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也可以及時到醫院就診。

然而,並不是所有孕媽咪對此都了解,很多新手孕媽咪經驗不足,對胎動監測不夠重視,認為只要定期到醫院做B超就可以了,其實不然。

新手媽媽要時刻關注寶寶動態,做好孕期胎心監測。

胎心監護的全稱是「胎心胎動宮縮圖」,即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兒的胎心率曲線和胎動宮縮壓力波形記錄下來,以便供臨床分析的圖形。

胎心監護是目前評估胎兒在宮內安危的主要監測手段,對於孕晚期的準媽媽來說,胎心監護是監測胎兒在宮內健康的必要檢查之一。

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聽聽寶寶的心跳,而是記錄胎心與胎動、宮縮之間關係的一種無創檢查。

更重要的是:評估胎兒宮內狀態,了解胎兒的儲備能力,儘早、及時地發現胎兒異常,避免胎兒發生不可逆性損傷時,採取有效的幹預治療措施。

胎兒心跳又叫做胎心率,胎兒心率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節,通過信號描記瞬間的胎心變化所形成的監護圖形的曲線,可以了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以推測宮內胎兒有無缺氧。

許多媽媽反映,胎寶寶幼小的心臟的跳動聽起來像疾馳的馬蹄聲。

很多孕媽媽和準爸爸在分享寶寶的那些事兒的時候,都會談到感受到「胎動」的心情:當第一次聽到肚子裡胎寶寶傳來呼呼的心跳聲,就感到既神奇、激動、幸福。

正常情況下,準媽媽會從孕34周開始增加胎心監護的產檢項目,每周一次,每次20分鐘左右。

若準媽媽有妊娠期間合併症或併發症,可以在醫生建議下,提前至孕28-30周開始。

正常胎心率強勁有力,為120-160次/分,節律整齊、強弱適中,好似「鐘錶的滴答」聲。胎兒運動時胎心率可加快10-20次/分。若平時持續高於160/分鐘,或低於110次/分鐘,都是異常情況。

準媽媽情緒緊張或者勞累都有可能引起胎心率較快,這時候左側臥,可以緩解胎心率過快的現象。如果還是過快,就要考慮胎兒是否宮內缺氧,最好諮詢醫生的建議。

通常,寶媽在市面上購買的家用胎心儀,只能聽到寶寶的瞬間心率,而不能反應出胎心與宮縮、胎動之間的關係,很難判斷出寶寶是否出現宮內缺氧。

也就是說,胎心儀與胎心監護儀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產品,得到的結果也不同,因此即便家裡有胎心儀,還是需要做胎心監護。

■不要空腹:空腹做胎心監護,很可能胎兒正處於飢餓狀態,活動很少,這就會導致結果不準確。孕婦在吃了東西之後,胎兒通常會更加活躍一點,胎心監護的結果也會更加準確。

■檢查之前上廁所:做一次胎心監護的時間一般是20分鐘,如果碰到寶寶正好在睡覺,還可能延長至40分鐘,甚至更長,因此,在做胎心監護前上好廁所還是需要的。

■側臥或者坐著做:儘量避免仰臥。

■選擇寶寶活躍的時間段:最好選擇寶寶相對比較活躍的時間段,否則寶寶睡著了很有可能會影響胎心監護的結果。通常這時,醫生會安排準媽媽再做一次。

1.http://www.babycenter.com
2.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
3.http://www.quora.com/

QQ:347764118/19507750/443317765 

微信:schoolmum008/caicaitong

相關焦點

  • 孕媽懷孕36周,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真實原因太荒唐
    畢竟定期的產檢可以最直接的反應出胎寶寶和孕媽的健康情況,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通過檢查結果醫生也能給出最佳的建議,幫助孕媽進行調整或者治療。其中胎心監護便是孕媽產檢時的一個重要指標,胎心監護可以通過檢測胎兒胎動的次數和胎動時心率的變化,來判斷胎寶寶在孕媽體內的健康狀態。
  • 胎心監護的必要性?懷孕多少周應該做胎心監護?早知道早受益
    同事小張懷孕還沒有到預產期,一次胎心監護時發現異常,緊急住院剖腹產,雖然孩子體重不足住進了保溫箱,所幸並無大礙,十天後出院,後來發育也完全正常。小張一家說幸虧做了胎心監護,不然後果難以想像。胎心監護是每個孕婦到懷孕後期都要面臨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產檢項目。
  • 做胎心監護,一會兒合格一會兒又不合格,是胎兒「缺氧」嗎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懷孕到了後期,產檢中就會增加胎心監護這一項,胎兒隨時可能會出生,因而以此法觀察其狀態,是孕媽們需要特別關注的。胎心監護的結果,通常也會讓孕媽們很焦慮,就擔心不合格,於是往胎兒「缺氧」的方向上想,孕晚期本就緊張忐忑的心情,更多了層恐懼。
  • 懷孕幾周做胎心監護?上午好還是下午好?5招讓胎心監護一次通過
    懷孕以後,孕媽需要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孕12周的建檔,孕中期的各種排畸、糖耐,以及孕晚期的胎心監護了。提前這幾個檢查,很多孕媽表示胎心監護實在太難了,每次檢查都得折騰半天,感覺比四維彩超還麻煩。
  • 胎心監護早上不合格下午合格,是胎兒缺氧嗎?一些細節孕媽早知好
    文|凝媽胎心監護早上不合格下午合格,是胎兒缺氧嗎?一些細節孕媽早知好到孕晚期需要做胎心監護,這是孕媽媽所了解的常識問題。胎心監護最讓人糾結的問題是:不過關!胎心監護總是讓人捉摸不透,一會兒合格一會兒不合格,到底是不是胎兒有問題呢?有一位孕媽媽也遇到了此類煩惱。孕媽上午去做胎心監護,醫生告知不合格,下午又去做就合格了。孕媽就有些納悶了,兩次結果不一致,到底哪次準確呢?胎兒會不會已經出現了缺氧的情況?
  • 一般多少周做胎心監護 孕晚期做一次胎心監護多少錢?
    通常在懷孕的17-20周左右,孕檢時醫生就會用聽診器聽胎兒寶寶的胎心(心跳聲)了,胎心有快慢,強弱的差別,有的胎心音似馬蹄聲,而有的胎心音似鐘錶滴答聲。懷孕的晚期醫生會通過胎心監護的測試,來檢查看胎兒寶寶在母體裡是否有缺氧,或者胎心異常等情況。
  • 孕36周起每周都要做胎心監護,有必要嗎?
    36周之後,孕媽都會被要求每周去醫院做一次胎心監護。肚子越來越沉重,行動也不很方便了,每周還要折騰一次醫院,又查不出什麼來。真的有必要每周去做一次胎心監護嗎?孕36周後每周做胎心監護,很有必要!定期胎心監護不僅可以及時評估胎兒安危情況,且有助於讓醫生發現胎兒缺氧等對胎兒造成潛在危害的情況,及時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進行胎心監護前應注意的事項?1.不要選擇飢餓狀態下時進行胎心監護,因為這時胎寶貝不喜歡動,做監護前可以吃點東西,這樣可以刺激胎兒動得更多。
  • 胎心監護難倒了很多準媽媽,做好這4點,順利通過胎心監護檢查
    正常情況下,胎心監護是從孕36周開始的,不過也要看準媽媽產檢醫院的安排,不同醫院,第一次進行胎心監護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我記得我懷我家大寶的時候,是孕37周在老家醫院第一次做胎心監護的,但是懷小寶的時候,是在深圳的醫院,當時是孕34周開始做胎心監護的,但我也有好幾個朋友她們都是孕36周開始做胎心監護的。
  • 孕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呀?
    說實話,在懷我家閨女前對胎心監護並不是很了解,因為懷老大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到底胎心監護是個什麼意思?對胎寶寶有什麼好處呢?其實,胎心監護是通過胎心監護儀對胎兒心率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節的波動,通過信號描記瞬間的胎心變化所形成的監護圖形的曲線,可以了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從而推測宮內胎寶寶有無缺氧的情況,以保障胎寶寶順利度過孕晚期的時間。什麼時候開始做胎心監護呢?
  • 胎心監護上午不過下午過,寶寶為啥不乖?這些「潛規則」孕媽要懂
    一次胎心監護,少則20分鐘,多則1小時都做不完,很多準媽咪都在胎心監護這個項目上栽過跟頭。胎監上午做總是不通過,下午卻又能通過了,寶寶為啥一點也不乖呢?是缺氧了嗎?關於胎監那點「潛規則」,孕媽要提前了解。胎心監護上午不過下午過,寶寶為啥不乖?
  • 孕婦胎停了都沒發現,還沒去做胎心監護?孕期裡胎心監護很重要
    不僅要在醫院排長隊,而且就算到自己了,監測結果又顯示不合格,又要再一次的監測,孕媽們看著那些線也頭暈。所以胎心監護不好過,時間久還要考驗心理承受力。胎心監護難通關閨蜜小美去醫院做胎心監護,總是不過關,醫生建議小美明天再去做,但可是結果不過關,醫生讓小美明天再去做。
  • 孕34周之後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有這個必要嗎?這項檢查意義何在
    有人把懷孕的過程比喻成「一場美好的旅行」,雖然過後回憶自己懷孕的這段時間會感到很幸福,但是對於正在懷孕的孕媽來說,每一天的日子都不好過。在懷孕期間,不僅要忌口,而且還要特別小心,走路時都怕自己摔倒,特別是到了孕晚期的時候,挺著大肚子很不方便,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 胎心監護每周一次太麻煩?看完這篇你就不會偷懶了
    進入孕晚期,寶媽會發現產檢項目中增加了一項「胎心監護」。不少寶媽認為,這不過就是坐在那裡聽聽寶寶的心跳而已,有必要做嗎?還有寶媽說,家裡已經買了胎心儀,每天都會聽胎心,是不是可以代替胎心監護?
  • 胎心監護結果怎麼看,寶寶是否缺氧,看完這篇科普就懂了
    現在不少寶媽懷孕之後,都會選擇去做胎心監護。胎心監護是檢測胎兒在腹中是否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結果通常客觀可靠。胎心監護其實就是記錄胎心率的一個曲線圖,從這個曲線圖中可以看出寶寶在寶媽腹中的健康狀況如何,是否有出現缺氧的情況。
  • 同樣是胎心監護,別人做20分鐘,你做1小時?4招快速滿分通過
    曉雅懷孕34周,大著肚子出門雖然有很多不便,但為了寶寶的健康,曉雅還是一次不落地積極去做產檢。第一次做胎心監護,曉雅非常緊張,大清早空腹就趕到了醫院。只見前面的媽媽們20多分鐘就做好了,輪到曉雅,卻做了40分鐘還沒完。
  • 胎心監護就是聽心跳嗎?孕晚期寶寶的重要指徵,不能光指望胎心儀
    「胎心監護,不就是聽聽寶寶的心跳嗎?都已經按時做了產檢,寶寶一切正常,等著生就行了,三天兩頭跑醫院,沒問題都被嚇出問題了!」 二、什麼時候開始做胎心監護? 一般來說,從孕34周開始就需要增加胎心監護的產檢項目。
  • 懷孕之後什麼一直看不見「胎心胎芽」?
    胎心,顧名思義,就是胎兒心臟的跳動聲,聲音清脆,節律整齊。胎兒的心臟是胎兒最早有功能的器官,在孩子出生之前,胎心是聯繫胎兒和外界的重要橋梁,通過聽胎心,我們可以了解到胎兒的健康狀況。通常情況下,懷孕7周左右,就可以通過B超看到胎兒心跳;懷孕3個月左右,就可以通過都卜勒胎心儀檢測胎心。
  • 第一次胎心監測是什麼時間?孕媽不用急,記好這3個時間點
    醫生耐心的解釋道:「一般胎芽會比胎心先形成,胎心初次搏動的時間為孕50-70天,你不用太著急,就算來早了也沒有用。」其實除了孕50天後的第一次胎心監測外,在孕期還有兩次胎心監測也很重要,孕媽們牢記時間。孕期3個階段,需要檢測胎心一、孕7-8周第一次做胎心監測就是在孕7周或孕8周。
  • 需要去做胎心監護嗎?
    孕媽孕期裡第十六周開始,孕媽就可以開始感受寶寶的胎動了,對於不同的胎動孕媽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不過在胎兒胎動中有一種較為奇特的現象——胎兒打嗝,有孕媽會擔憂胎兒打嗝會不會對胎兒有不好的影響,需不需要為寶寶去做胎心監護呢?
  • 懷孕38周胎兒不幸離世,寶寶缺氧的3個「求救信號」孕媽必須清楚
    聽到這個消息,小李和家人都接受不了,明明一直檢查都好好的,都可以足月出生了,怎麼說沒就沒有了呢?特別是小李,她特別自責,其實早兩天她就感覺胎動好像少了一些,當時想著一直以來的產檢結果都挺好,反正過兩天就要去醫院剖腹產了,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就省得多跑一趟醫院。為什麼孕晚期容易出現胎兒宮內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