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孕晚期,寶媽會發現產檢項目中增加了一項「胎心監護」。不少寶媽認為,這不過就是坐在那裡聽聽寶寶的心跳而已,有必要做嗎?還有寶媽說,家裡已經買了胎心儀,每天都會聽胎心,是不是可以代替胎心監護?
看來,大家對胎心監護的誤解有點多。事實上,胎心監護的意義可不僅僅是聽聽胎心那麼簡單。為了解答寶媽心中的疑惑,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胎心監護那些事。
01—胎心監護是什麼?有必要做嗎?
胎心監護的全稱是「胎心胎動宮縮圖」,即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兒的胎心率曲線和胎動宮縮壓力波形記錄下來,以便供臨床分析的圖形。
這麼一看,胎心監護可不只是聽聽寶寶心跳那麼簡單,而是胎心率、子宮收縮、胎動三者的一種綜合反應。
通過胎心監護的結果,醫生可以了解當寶寶出現胎動、寶媽出現宮縮時胎心的反應,從而推測出寶寶在宮內有無缺氧現象,以便及早做出診斷。
因此,做胎心監護很有必要。
什麼時候開始做胎心監護?
正常情況下,寶媽會從孕34周開始增加胎心監護的產檢項目,每周一次,每次20分鐘左右。若寶媽有妊娠期間合併症或併發症,可以在醫生建議下,提前至孕28-30周開始。
Ps:寶媽臨產前也需要做胎心監護,以便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窘迫現象,降低新生兒窒息和si亡率。至於整個分娩過程是否都需要戴胎心監護儀,遵從醫生意見就好。
做胎心監護前,要做好哪些準備?
儘量放鬆心情,消除緊張情緒,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最好選擇寶寶相對比較活躍的時間段,否則寶寶睡著了很可能會影響胎心監護的結果。通常這時,醫生會安排準媽媽再做一次。 不要空腹,可以在胎心監護前半個小時吃點甜點,有助於寶寶活躍起來。 做胎心監護前,準媽媽較好去廁所排空膀胱,防止中途上廁所,回來還要重新再做,耽誤時間。 儘量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讓自己和寶寶處於比較放鬆的狀態,會更有利於結果的準確性。
02—胎心監護可以在家做嗎?
緊接著,小編再來解答文章開篇時提到的另一個疑惑:家裡買了胎心儀,每天都會聽胎心,可以代替胎心監護嗎?
答:不能!
胎心儀≠胎心監護儀
通常,寶媽在市面上購買的家用胎心儀,只能聽到寶寶的瞬間心率,而不能反應出胎心與宮縮、胎動之間的關係,很難判斷出寶寶是否出現宮內缺氧。
也就是說,胎心儀與胎心監護儀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產品,得到的結果也不同,因此即便家裡有胎心儀,還是需要做胎心監護。
買個胎心監護儀回家,可行嗎?
隨著技術的進步,胎心監護儀越來越小型化,再加上特殊時期,不少寶媽動起了買個胎心監護儀回家的心思。
為及時了解寶寶在宮內的狀況,寶媽的確可以自行購買胎心監護儀在家進行監測。
但在購買前,寶媽需要確認一件事,即購買的胎心監護儀是否有相關配套服務,來幫助解讀胎心監護的結果。
03—正確做法:胎心監護+數胎動
很多寶媽在做完胎心監護後,就以為萬事大吉了。等等,千萬別忘了監護寶寶健康完美搭檔的另一半——數胎動! 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數胎動比胎心監護更重要!
小編之所以一遍又一遍強調數胎動的重要性,是因為對寶媽來說,這是自我監測寶寶健康簡單、直觀的方法。
即便有胎心監護的輔助,寶媽同樣不能放鬆數胎動。因為胎兒的異常狀況首先表現在胎動上,等胎心監護聽出異常再幹預,很可能就來不及了。因此,孕晚期的孕媽要做好胎心監護+數胎動哦。
溫馨提示:●文章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均為示意圖;所轉載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原作者或編輯認為作品不宜上網供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本網頁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來電告知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