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寶打嗝是否算是胎動?對寶寶有危害嗎?需要去做胎心監護嗎?

2020-12-23 麥太優品

孕媽孕期裡第十六周開始,孕媽就可以開始感受寶寶的胎動了,對於不同的胎動孕媽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不過在胎兒胎動中有一種較為奇特的現象——胎兒打嗝,有孕媽會擔憂胎兒打嗝會不會對胎兒有不好的影響,需不需要為寶寶去做胎心監護呢?

胎兒打嗝是怎麼產生的呢?胎兒打嗝是胎兒在孕28周左右才會發生的奇特現象,是因為胎兒在吞吐羊水的過程中,不熟練被羊水嗆了一口,導致橫膈膜收縮過於用力而出現的打嗝現象。胎兒打嗝時,會透過子宮傳達給孕媽,就像是心臟移動到肚子上,每次2到3秒跳動一次,胎兒打嗝時間最多長達5分鐘,孕媽會感覺肚子一跳一跳的,幅度雖然很小但是很頻繁。那麼胎兒打嗝算不算胎動呢?嚴格意義上來講,胎兒打嗝不算胎動,這是胎兒的反射性生理反應,不受胎兒的控制,基本上胎兒開始吞吐羊水,都會有概率發生,就好比我們吃了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是生冷食物,吃得過快導致的逆嗝差不多,是不能控制它停下來的。

而胎動是會因胎兒自身不同狀態而發生變化的,比如胎兒因為臍帶繞頸導致的缺氧,胎寶就會猛烈掙扎,發給媽媽一個求救信號,再後來胎動次數會慢慢減少,12個小時之內都不如之前活躍了,胎兒發生這類情況孕媽就要去醫院做一下胎心監測了。平時胎兒如果餓了或者睏乏的狀態下,胎兒胎動也會慢慢減少。

什麼時候才做胎心監護?

孕媽正常妊娠情況下:35到36周開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如果是在有高危因素的情況下則26到28周起就開始監測。

為什麼胎心監護都在孕晚期開始做呢?因為孕早期不做胎心監護的原因是子宮內活動空間大,胎心不定,測量不準;再是及時孕早期胎心異常多半是胎兒自身發育有問題,無法去保胎,但如果是臍帶或者其他因素導致的,普通產檢就能知道,即便提前引產,寶寶存活率不高,風險大。而孕晚期開始叢是因為這個階段隨著胎兒增大,子宮內活動空間變少,胎兒容易出現臍帶擠壓、胎盤狀況下降等引發胎兒缺氧的可能性增加。

孕晚期除了常規預約好的胎心監護時間以外,平常發現胎動異常,比如長時間不動或者異常跳動厲害,都要及時去做胎心監護來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

麥太優品:孕媽不要跟其他人比寶寶的胎動,寶寶如果很乖就讓它乖著,胎動厲害沒有什麼好比的,最重要的還是寶寶能夠平平安安地降生。親,給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孕婦胎停了都沒發現,還沒去做胎心監護?孕期裡胎心監護很重要
    醫生指出:胎心監護須在20分鐘內,測到胎寶胎心加速3次、且數據基線保持在正常範圍,有變化才算通過。編 輯:柔山審 核:許百萬到了孕晚期,孕媽們除了常規的產檢之外,還有一個檢查需要經歷,那就是胎心監護,有不少的孕媽提到做胎心監護的過程不好過。
  • 孕36周起每周都要做胎心監護,有必要嗎?
    36周之後,孕媽都會被要求每周去醫院做一次胎心監護。肚子越來越沉重,行動也不很方便了,每周還要折騰一次醫院,又查不出什麼來。真的有必要每周去做一次胎心監護嗎?孕36周後每周做胎心監護,很有必要!你知道嗎?約有2/3的胎死宮內發生於臨產前,越是到了臨產階段,對胎心的評估越重要。胎寶貝對內外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一旦出現了對其生長發育不利的因素,胎寶貝首先在胎心與胎動方面出現異常情況:或快或慢、或強或弱,甚至消失。
  • 胎心監護就是聽心跳嗎?孕晚期寶寶的重要指徵,不能光指望胎心儀
    「胎心監護,不就是聽聽寶寶的心跳嗎?都已經按時做了產檢,寶寶一切正常,等著生就行了,三天兩頭跑醫院,沒問題都被嚇出問題了!」 需要對胎心率、子宮收縮和胎動三個數據綜合分析。通過這3項數據的比照,從而推測寶寶是否有宮內缺氧等意外情況,特別是一些高危妊娠的準媽媽,一定要重視胎心監護,以免最後功虧一簣!
  • 做胎心監護,一會兒合格一會兒又不合格,是胎兒「缺氧」嗎
    曾經陪閨蜜做產檢,就遇到過這樣的事,一聽說胎心監護結果不合格,嚇得她臉上都沒了血色,第二天再去眼睛周圍就有了黑眼圈,一晚上都沒睡好。幸好第二次檢查勉強過關了,要不然心裡這顆石頭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落下。不過做胎心監護也需要胎兒的配合,因此結果不一定準確,一會兒合格一會兒又不合格,著實令孕媽們琢磨不透。但只要最後能過關,都說明寶寶沒問題。
  • 一般多少周做胎心監護 孕晚期做一次胎心監護多少錢?
    通常在懷孕的17-20周左右,孕檢時醫生就會用聽診器聽胎兒寶寶的胎心(心跳聲)了,胎心有快慢,強弱的差別,有的胎心音似馬蹄聲,而有的胎心音似鐘錶滴答聲。懷孕的晚期醫生會通過胎心監護的測試,來檢查看胎兒寶寶在母體裡是否有缺氧,或者胎心異常等情況。
  • 胎心監護難倒了很多準媽媽,做好這4點,順利通過胎心監護檢查
    胎心監護是孕晚期一項非常重要的產檢項目,它能夠反映胎兒的胎心率以及宮縮,還有胎動的一些情況。通過監測胎心的變化情況,可以了解胎兒在宮腔內是否存在缺氧的表現,判斷胎兒是否存活。 正常胎心率在120-160次/分鐘,而且會在胎兒活動的時候胎心率加快,胎兒安靜狀態下胎心率減慢。
  • 胎心監護上午不過下午過,寶寶為啥不乖?這些「潛規則」孕媽要懂
    一次胎心監護,少則20分鐘,多則1小時都做不完,很多準媽咪都在胎心監護這個項目上栽過跟頭。胎監上午做總是不通過,下午卻又能通過了,寶寶為啥一點也不乖呢?是缺氧了嗎?關於胎監那點「潛規則」,孕媽要提前了解。胎心監護上午不過下午過,寶寶為啥不乖?
  • 懷孕幾周做胎心監護?上午好還是下午好?5招讓胎心監護一次通過
    懷孕以後,孕媽需要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孕12周的建檔,孕中期的各種排畸、糖耐,以及孕晚期的胎心監護了。提前這幾個檢查,很多孕媽表示胎心監護實在太難了,每次檢查都得折騰半天,感覺比四維彩超還麻煩。
  • 胎心監護只是聽寶寶心跳嗎,檢查重要性不可忽視,寶媽趕緊了解
    孕婦在36周之後要做常規的胎心監護,主要是判斷胎兒在孕婦子宮內是否有出現缺氧的情況。胎監帶主要是用來固定胎心監測的電極片的,也就是說主要起一個固定的作用,雖然作用簡單但是卻必不可少。胎監帶通常有兩條,一條是用來固定聽胎兒心跳,即胎心率的,另一條是測宮縮的宮縮壓力用的,38周之後要兩條一起使用。這兩條胎監帶都是為了觀察寶寶是否健康發育。如果沒有進行胎心監護的話,很可能寶寶在孕婦腹中出現什麼意外,媽媽也不知道,到最後很可能就會出現悲劇。
  • 胎心監護每周一次太麻煩?看完這篇你就不會偷懶了
    進入孕晚期,寶媽會發現產檢項目中增加了一項「胎心監護」。不少寶媽認為,這不過就是坐在那裡聽聽寶寶的心跳而已,有必要做嗎?還有寶媽說,家裡已經買了胎心儀,每天都會聽胎心,是不是可以代替胎心監護?
  • 胎兒也會「打嗝」?別誤以為是胎動,這幾點需要孕媽媽們注意
    孕媽誤將肚子跳動當胎動,其實是胎兒「打嗝」一位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媽到了孕晚期後越臨近預產期就越焦慮,她明顯感覺到胎兒這段時間的胎動有些過於頻繁了。而且還總是一跳一跳的,與平時的胎動不太相同,擔心寶寶出現什麼異常,孕媽媽去醫院詢問醫生緣由。
  • 胎心監護結果怎麼看,寶寶是否缺氧,看完這篇科普就懂了
    現在不少寶媽懷孕之後,都會選擇去做胎心監護。胎心監護是檢測胎兒在腹中是否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結果通常客觀可靠。胎心監護其實就是記錄胎心率的一個曲線圖,從這個曲線圖中可以看出寶寶在寶媽腹中的健康狀況如何,是否有出現缺氧的情況。
  • 孕34周之後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有這個必要嗎?這項檢查意義何在
    但有些時候必須要出門,比如去醫院做產檢。孕34周之後, 孕媽每周至少要去一趟醫院,即使胎兒和自己的身體沒有出現問題,也要去做胎心監護,有些孕媽覺得很麻煩,其實別看胎心監護這項檢查很簡單,但是卻很有意義。什麼是胎心監護?
  • 胎心監護早上不合格下午合格,是胎兒缺氧嗎?一些細節孕媽早知好
    文|凝媽胎心監護早上不合格下午合格,是胎兒缺氧嗎?一些細節孕媽早知好到孕晚期需要做胎心監護,這是孕媽媽所了解的常識問題。胎心監護最讓人糾結的問題是:不過關!記得一位同事當天沒過關,醫生讓她第二天再去,當時嚇得臉色蠟黃,一晚上都沒睡好覺,好在第二天涉險過關,總是放心了。胎心監護總是讓人捉摸不透,一會兒合格一會兒不合格,到底是不是胎兒有問題呢?有一位孕媽媽也遇到了此類煩惱。孕媽上午去做胎心監護,醫生告知不合格,下午又去做就合格了。
  • 家用胎心儀是否有用,孕媽操作方便嗎?在家測胎心其實很簡單
    同時,也會有許多的疑問,其中有很多孕媽會在懷孕後買胎心儀回來,也普遍有疑問,那就是,胎心儀可以買回家自己使用嗎,買回來的胎心儀真的有科學依據嗎?王女士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她是一位新手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去了醫院檢測,每次去都要檢測兩次胎心監護才能通過。
  • 懷孕37周,卻被告知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原因太搞笑!
    當媽媽的人大都了解,懷孕初期胎兒還在發育狀態,很不穩定,需要特別關注。準媽媽不僅要進行自我調節,給寶寶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還要每天對胎動進行檢測,防止異常胎動的發生,這樣不但可以了解寶寶的健康發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也可以及時到醫院就診。
  • 孕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呀?
    說實話,在懷我家閨女前對胎心監護並不是很了解,因為懷老大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到底胎心監護是個什麼意思?對胎寶寶有什麼好處呢?其實,胎心監護是通過胎心監護儀對胎兒心率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節的波動,通過信號描記瞬間的胎心變化所形成的監護圖形的曲線,可以了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從而推測宮內胎寶寶有無缺氧的情況,以保障胎寶寶順利度過孕晚期的時間。什麼時候開始做胎心監護呢?
  • 胎兒打嗝是什麼感覺 孕晚期胎兒打嗝是什麼感覺
    孕39周胎兒打嗝正常嗎孕39周胎兒還打嗝,只要你做胎心監護正常,b超又沒有問題的話,這都是正常的。醫學上稱打嗝為「呃逆」。成人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飽餐、吃飯過快、吃進幹硬食物後,都可能出現暫時性的呃逆。胎動有可能是胎兒在宮內如驚跳、全身運動、孤立的上肢或下肢運動、屈伸頭部、轉頭、轉身、伸展、張口、手觸臉部及打呃、打哈欠、吸吮、吞咽等。
  • 孕媽懷孕36周,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真實原因太荒唐
    畢竟定期的產檢可以最直接的反應出胎寶寶和孕媽的健康情況,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通過檢查結果醫生也能給出最佳的建議,幫助孕媽進行調整或者治療。其中胎心監護便是孕媽產檢時的一個重要指標,胎心監護可以通過檢測胎兒胎動的次數和胎動時心率的變化,來判斷胎寶寶在孕媽體內的健康狀態。
  • 孕期使用「胎心儀」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專業醫生:不能完全依賴
    胎心監護儀主要有什麼作用?能充分保證監測胎兒的安全嗎?這裡插播一個概念:胎心監護。胎心監護是一種評估胎兒宮內狀態的手段,目的就是為了在胎兒出現缺氧時,及時採取進一步的措施。甚至可以挽救胎兒的生命,避免父母承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