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使用「胎心儀」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專業醫生:不能完全依賴

2020-12-23 護芽媽媽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女性在懷孕有了寶寶之後,對於寶寶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無時無刻都想著寶寶的安危,於是針對寶媽們的這一心理,世面上就出現了「胎心儀」,一款被「吹捧上天」的產品。

使用胎心儀後,孕媽在家就可以隨時隨地地監測到胎兒的胎心率,以此來判斷胎兒是否安全。

很多孕媽就在體會到胎心儀的甜頭後,就認為自己不用再辛苦地數胎動,用胎心儀就可以時刻地查看到胎兒的健康情況,自己就高枕無憂了。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有了胎心儀後就可以不用數胎動了嗎?專業的醫生給出答案。

胎心監護儀主要有什麼作用?能充分保證監測胎兒的安全嗎?

這裡插播一個概念: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一種評估胎兒宮內狀態的手段,目的就是為了在胎兒出現缺氧時,及時採取進一步的措施。甚至可以挽救胎兒的生命,避免父母承受痛苦。

醫院專用醫生所做的胎心監護往往有兩個探頭,一是監測胎心,二是監測宮縮,一般是監測20分鐘左右,進而來判斷胎兒在宮內的情況。

而日常家用的胎心儀的主要作用就是監測胎兒的瞬時胎心,用來判斷胎兒在宮內是夠存活。

正常情況下,胎心率在110次/分到160次/分之間是正常的,如果胎心率低於或者高於這個範圍,那麼就說明胎兒存在缺氧的問題。

而在孕期,胎心和胎動是胎兒生命體徵的重要表現,如果胎心胎動異常,那麼就預示著胎兒可能出現危險。

所以胎心儀僅僅能監測到胎心的情況,而且還是某一時間點的胎心,對於顯示孩子是否健康並沒有參考意義。

而且胎心儀對於胎動還是無法監測到的,還需要孕媽自己學會數胎動,才能更加掌握胎兒的具體情況。

胎心儀有時並不可靠

1) 胎心聲音過於柔弱

市面上會有商家宣傳自己的產品,稱可以在十幾周甚至幾周的時候就能聽到胎心,以此來讓孕媽們消費。

但事實上,胎兒在12周左右心管才開始搏動,這個時候胎兒體積很小,心臟自然也大不到哪去,心臟跳動的聲音自然也會很小。

往往這個時候孕媽使用胎心儀聽到的聲音,根本不是胎兒的胎心,像血液流動、腸道蠕動這些聲音都遠要比胎心的聲音要強得多。

產科醫生曾說:醫院的專業人士在孕25周的時候才勉強聽到胎心,而在這之前,孕媽們聽到的很可能都是自己動脈搏動。

2) 操作失誤

不同於醫生的專業胎心監護,胎心儀在使用方法上也需要有專業的概念

孕媽們自然很少有專業知識,對於胎心監護的位置往往找不準,很可能因為自己的操作不當,或者位置的變化,聽出來的胎心率就不一樣,甚至有時候聽到的是自己的心率,這樣監測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3) 產生誤導

大多數的胎心儀只能看到順點的胎心率或者單純地聽聽胎心,很多孕媽就認為這樣是胎兒健康的表現。

但事實上,這樣往往只代表胎兒當下是存活的,而胎兒的胎心在生命的最後一秒才會消失,但在這之前很可能就已經受到嚴重損傷。

曾經就有過因為依賴胎心儀而導致悲劇的情況發生,所以單純靠胎心儀來聽胎心,有時候也會對孕媽產生誤導。

頻繁地使用胎心儀也會威脅到胎兒的安全

絕大多數的胎心儀採用的都是超聲都卜勒原理,探頭髮出超聲波來收集胎心。

雖然超聲波是一種聲波,基本上不會產生輻射,但本質上還有或多或少有影響,如果作用時間過長,或者使用過早,事實上也會對胎兒造成一定的影響的。

國際婦產超聲協會發布聲名:不要過長時間超聲檢查,檢查應該限制於醫學方面,而不是以娛樂性質為目的。

寫在最後:

所以,如果孕期孕媽想聽聽寶寶的胎心,儘量要等到孕期6個月後,而且也不要經常使用。

檢查結果也不要過於依賴,還是自己數胎動來得靠譜。數胎動不需要專業的知識,方法也更便捷一些。

相關焦點

  • 家用胎心儀是否有用,孕媽操作方便嗎?在家測胎心其實很簡單
    同時,也會有許多的疑問,其中有很多孕媽會在懷孕後買胎心儀回來,也普遍有疑問,那就是,胎心儀可以買回家自己使用嗎,買回來的胎心儀真的有科學依據嗎?王女士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她是一位新手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去了醫院檢測,每次去都要檢測兩次胎心監護才能通過。
  • 胎心監護就是聽心跳嗎?孕晚期寶寶的重要指徵,不能光指望胎心儀
    還有的寶媽說,「胎心監護哪裡那麼麻煩,實在擔心的話自己買一個胎心儀,在家聽聽就行了!」 如果準媽媽有妊娠症候群和併發症的,應在醫生的建議下,提前開始胎心監護。 其實,當孕媽們出現了臨產徵兆時也是需要做胎心監護的。整個分娩過程中,胎兒安全娩出之前,醫生都要了解胎兒的各項指標和動向,保證分娩的順利和安全。有的產婦可能整個分娩過程都需要戴胎心監護儀,具體如何請聽從醫生的安排。
  • 第一次用胎心儀聽胎心音,他居然說是噪音!
    尤其是過了嚴重的孕期反應,大概是四個多月的時候吧,我和先生說每次到醫院醫生都要給用胎心儀監測胎心音。那種聲音噠噠噠的,就好像一匹小馬駒在奔跑一樣,感覺好極了。於是在一次監測胎心音的時候,我向大夫提出了這個想法,醫生說你們可以用家用的胎心儀啊,家用胎心儀一樣是可以監測胎兒的胎心音的,並且有了家用胎心儀,你們在家裡就能監測胎心音了,萬一孩子出現了臍帶繞頸還能提前知道。我問醫生,那該用什麼樣的家用胎心儀啊?醫生笑了笑沒有說話。不過我偷偷瞄了一眼醫生用的胎心儀,上面有一個「CONTEC」的標識,我暗暗的記在了心裡。
  • 家用胎心儀有用嗎?明智的孕媽不會當「冤大頭」,不妨試試這1招
    為此,寶媽們在孕期都會十分緊張,恨不得時時刻刻都能知道胎兒的狀態,生怕娃出了什麼事,影響健康。於是胎心儀成了很多寶媽的念想,在她們看來,胎心儀就是可以和娃及時溝通的法寶,可通過它輕鬆地「窺探」到寶寶的狀態,了解娃過得好不好。
  • 胎心儀到底該不該買,能代替數胎動嗎?
    今天去產檢,醫生幫我做產檢,我順帶問了一下有沒有必要買一個胎心儀。醫生說:沒有必要買,醫院裡的幾千塊,都不怎麼好用,何況你的才幾百塊。我心裡想,我看中那一款才198元包郵,還差點付款了呢……看來還是沒必要啦。。。
  • 聽胎心可以分辨男女,快就是女孩,慢就是男孩,這個說法可信嗎
    孕期檢查樂趣多,聽說看胎心率能辨男女孕媽們不會忘記第一次在B超上看到自己的寶寶,第一次聽到孩子的心跳聲,這一瞬間令孕媽們激動不已,趕緊拿出手機拍下來,留作紀念。一般情況下,最早在懷孕12周時就可以通過儀器測出寶寶的胎心,還能聽到跟馬蹄聲一樣的心跳。
  • 孕婦要不要買胎心儀?孕幾周就能聽到寶寶胎心了?用法一定要準確
    而在孕晚期,除了監測胎動以外,還要配合監測胎心來判斷寶寶在肚子裡的情況,也是判斷胎寶活動的有力依據了。但是孕媽只有在醫院裡才能進行常規的胎心監測,也不可能每天都去監聽,所以很多孕媽在孕晚期購買了胎心儀,來監測胎寶寶的心率。一般胎心儀的使用是在孕晚期,也就30周以上時,很多心急的媽咪早早就備起來了,也無妨。
  • 準媽疑問 懷孕幾周可以聽胎心
    準媽疑問 懷孕幾周可以聽胎心2017-08-23 10:00:0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聽胎心這件事情,常常會讓準媽媽激動不已。  準媽媽都聽過胎心了嗎?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來聊聊胎心的那點事。
  • 胎心監護的必要性?懷孕多少周應該做胎心監護?早知道早受益
    同事小張懷孕還沒有到預產期,一次胎心監護時發現異常,緊急住院剖腹產,雖然孩子體重不足住進了保溫箱,所幸並無大礙,十天後出院,後來發育也完全正常。小張一家說幸虧做了胎心監護,不然後果難以想像。胎心監護是每個孕婦到懷孕後期都要面臨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產檢項目。
  • 孕婦胎停了都沒發現,還沒去做胎心監護?孕期裡胎心監護很重要
    醫生指出:胎心監護須在20分鐘內,測到胎寶胎心加速3次、且數據基線保持在正常範圍,有變化才算通過。編 輯:柔山審 核:許百萬到了孕晚期,孕媽們除了常規的產檢之外,還有一個檢查需要經歷,那就是胎心監護,有不少的孕媽提到做胎心監護的過程不好過。
  • 孕12周還沒有胎心音是怎麼回事
    作者:寶寶知道 孕期知識庫胎心代表著寶寶生命的開端,最初由於寶寶還太小,只能通過b超檢查看到胎心搏動,隨著胎兒的發育,到10-12周這樣就可以藉助胎心儀聽到寶寶的胎心音了。但是不是所有的孕婦都能在12周聽到胎心音的,那麼是為什麼呢?胎心音是怎樣的?
  • 這個時候可以聽到胎心,好期待!
    這個時候可以聽到胎心,好期待! 相信有很多女性在懷孕後都非常期待可以聽到寶寶的心跳,而真正聽到時應該都十分激動。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胎心的事兒。
  • 什麼是胎心 胎心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其實,完全沒要,胎心要到孕晚期,等胎兒慢慢成熟,才會變得有規律。但是如果胎心經常不規律,那麼準媽媽們就要及時求助醫生。胎心什麼時候出現?一般母體受孕兩個星期以後,小寶寶的心臟就開始活動了,大概懷孕一個月左右就形成了心臟,此時,由於心臟太小所以難以檢測。
  • 頻繁聽胎心,到底可不可以?
    頻繁聽胎心,到底可不可以? 隨著對孕產健康關注度的提升,人們已經了解到胎心和胎動對胎兒健康的重要性。有的準媽媽為了隨時掌握腹中寶寶的最新情況,購買了家用胎心儀監測寶寶的胎心。那麼,經常做胎心檢測真的好嗎,會不會對寶寶的有影響呢?
  • 孕吐手環、胎心監測儀……一孕傻三年從交這些「智商稅」開始的
    但是既然它們生產出來了,也不能說一點作用都沒有,至少它是能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個孕婦,可以作為讓座神器。胎心監測儀胎心監測儀我真的建議不要買,它的準確性並不能保證,如果不是每次都聽得到胎心的話,這會給孕婦造成恐慌,同時也可能有些人因為有了這個東西,平時會不注意數胎動和不規律產檢,那會造成一些嚴重的後果。
  • 孕期無小事,孕13周寶寶胎心消失,這些因素是偷走胎心的「兇手」
    醫生做B超時發現,嬌嬌腹中的胎兒已經沒有了胎心,一個小生命還來不及認識這個世界就這樣夭折了。失去孩子的嬌嬌就連小月子也沒有心情坐,整天以淚洗面。孕期無小事,孕期內每一件看起來不值一提的小事都有可能對胎兒的安全造成影響,這些關於胎停育的知識孕媽都應該有所了解。
  • 胎心監護每周一次太麻煩?看完這篇你就不會偷懶了
    進入孕晚期,寶媽會發現產檢項目中增加了一項「胎心監護」。不少寶媽認為,這不過就是坐在那裡聽聽寶寶的心跳而已,有必要做嗎?還有寶媽說,家裡已經買了胎心儀,每天都會聽胎心,是不是可以代替胎心監護?
  • 懷孕9周沒有胎心,醫生給出答案:你的生活習慣很關鍵!
    孕媽媽們的胎芽胎心跟我們的胚胎成熟度有很大關係的,孕媽媽們應該要促進胚胎發育,這樣胎芽胎心才能夠更好的出現,孕媽媽們可不要疏忽了。小然是一位準媽媽,在懷孕9周的時候遲遲沒有胎心搏動,但是胎芽已經出現了,醫生檢查的時候卻發現是胚胎在宮內停育了,診斷是因為孕期炎症所影響的,最後醫生卻給出了一個答案:你的生活習慣很關鍵。
  • 懷孕37周,卻被告知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原因太搞笑!
    然而,並不是所有孕媽咪對此都了解,很多新手孕媽咪經驗不足,對胎動監測不夠重視,認為只要定期到醫院做B超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新手媽媽要時刻關注寶寶動態,做好孕期胎心監測。正常情況下,準媽媽會從孕34周開始增加胎心監護的產檢項目,每周一次,每次20分鐘左右。若準媽媽有妊娠期間合併症或併發症,可以在醫生建議下,提前至孕28-30周開始。正常胎心率強勁有力,為120-160次/分,節律整齊、強弱適中,好似「鐘錶的滴答」聲。胎兒運動時胎心率可加快10-20次/分。若平時持續高於160/分鐘,或低於110次/分鐘,都是異常情況。
  • 懷孕將近50天,沒有胎心胎芽,醫生建議孕媽這樣做
    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說:「胎兒沒有胎心胎芽,以前大寶42天檢查的時候就有了,這胎肯定保不住……」等她心情平復以後,拿著檢查單去讓醫生看了一下,醫生卻說:「先不要著急難受,調整好心情,回家以後好好吃飯,按時吃葉酸,等一周後再來複查。」聽到醫生這樣說,小韓的心情才好點了。這不昨天去複查,成功的檢查出了胎心胎芽,這可把小韓給開心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