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監護的必要性?懷孕多少周應該做胎心監護?早知道早受益

2021-01-12 嘟嘟寶貝

同事小張懷孕還沒有到預產期,一次胎心監護時發現異常,緊急住院剖腹產,雖然孩子體重不足住進了保溫箱,所幸並無大礙,十天後出院,後來發育也完全正常。小張一家說幸虧做了胎心監護,不然後果難以想像。

胎心監護是每個孕婦到懷孕後期都要面臨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產檢項目。

胎心就是胎寶寶的心跳,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是使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錄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是正確評估胎寶寶宮內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

胎心監護的必要性。

之所以及做胎心監護,就是為了監測和評估胎兒的狀態是否正常,胎兒是安全的,還是危險的,如果出現危險,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出現胎兒缺氧死亡等不願看到的結果。

懷孕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正常妊娠,就是孕婦身體健康,以往產檢中沒有發現其他異常現象,那麼從懷孕第37周開始,就應該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

如果有合併症或孕期的併發症,就需要從懷孕第28-30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所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時產檢非常重要,

胎心率多少正常?

胎心率是預測胎寶寶安危的手段,象我們正常人一樣,心跳會保持一定的頻率,如果過快和過慢,都有可能是出現異常平順,所以,每個準媽媽有必要做好胎心率記錄。

準媽媽一定要知道,正常的胎心率為110-160次/分鐘。胎心音也是,正常為110-160次/分鐘,如果超過160次/分鐘,或持續100次/分鐘,都表示胎寶寶宮內缺氧,應及時的幹預或治療。胎心異常的情況程度越嚴重,胎寶寶缺氧也會越嚴重,但並不是所有異常都是缺氧引起的。

如果準媽媽發熱,或者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服用某種藥物時,胎心率經常也會超過160次/分鐘,因此在發生胎音異常時,最好及早就醫,仔細分析問題根源,正確的判斷和處理,確保胎兒和準媽媽的安全。

每次胎心監護需要多長時間?

胎心監護通常是20分鐘,在這20分鐘裡,胎兒活動時至少有兩次胎心率加速,每次持續至少15秒,就是正常的,如果沒有加速,就需要在一個小時後再做一次,如果仍然沒有加速,就可能需要再做其他的檢查。

除了在醫院做胎心監護,平時準媽媽可以在準爸爸的幫助下在家裡也能做,如使用聽診器或胎心儀,在家裡監測胎心率是否正常,如果出現異常可及時就醫。

為了胎兒的安全,準媽媽們請一定要重視胎心監護。

相關焦點

  • 一般多少周做胎心監護 孕晚期做一次胎心監護多少錢?
    通常在懷孕的17-20周左右,孕檢時醫生就會用聽診器聽胎兒寶寶的胎心(心跳聲)了,胎心有快慢,強弱的差別,有的胎心音似馬蹄聲,而有的胎心音似鐘錶滴答聲。懷孕的晚期醫生會通過胎心監護的測試,來檢查看胎兒寶寶在母體裡是否有缺氧,或者胎心異常等情況。
  • 懷孕幾周做胎心監護?上午好還是下午好?5招讓胎心監護一次通過
    懷孕以後,孕媽需要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孕12周的建檔,孕中期的各種排畸、糖耐,以及孕晚期的胎心監護了。提前這幾個檢查,很多孕媽表示胎心監護實在太難了,每次檢查都得折騰半天,感覺比四維彩超還麻煩。
  • 孕多少周開始做胎心監護呀?
    說實話,在懷我家閨女前對胎心監護並不是很了解,因為懷老大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到底胎心監護是個什麼意思?對胎寶寶有什麼好處呢?其實,胎心監護是通過胎心監護儀對胎兒心率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節的波動,通過信號描記瞬間的胎心變化所形成的監護圖形的曲線,可以了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從而推測宮內胎寶寶有無缺氧的情況,以保障胎寶寶順利度過孕晚期的時間。什麼時候開始做胎心監護呢?
  • 做胎心監護,一會兒合格一會兒又不合格,是胎兒「缺氧」嗎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懷孕到了後期,產檢中就會增加胎心監護這一項,胎兒隨時可能會出生,因而以此法觀察其狀態,是孕媽們需要特別關注的。胎心監護的結果,通常也會讓孕媽們很焦慮,就擔心不合格,於是往胎兒「缺氧」的方向上想,孕晚期本就緊張忐忑的心情,更多了層恐懼。
  • 懷孕37周,卻被告知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原因太搞笑!
    正常情況下,準媽媽會從孕34周開始增加胎心監護的產檢項目,每周一次,每次20分鐘左右。若準媽媽有妊娠期間合併症或併發症,可以在醫生建議下,提前至孕28-30周開始。正常胎心率強勁有力,為120-160次/分,節律整齊、強弱適中,好似「鐘錶的滴答」聲。胎兒運動時胎心率可加快10-20次/分。若平時持續高於160/分鐘,或低於110次/分鐘,都是異常情況。
  • 胎心監護難倒了很多準媽媽,做好這4點,順利通過胎心監護檢查
    如果出現胎心率過慢,或者胎兒活動時胎心率沒有明顯加速的表現,則提示胎兒在宮內出現缺氧的症狀,應該儘快進行處理。 正常情況下,胎心監護是從孕36周開始的,不過也要看準媽媽產檢醫院的安排,不同醫院,第一次進行胎心監護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我記得我懷我家大寶的時候,是孕37周在老家醫院第一次做胎心監護的,但是懷小寶的時候,是在深圳的醫院,當時是孕34周開始做胎心監護的,但我也有好幾個朋友她們都是孕36周開始做胎心監護的。
  • 孕婦胎停了都沒發現,還沒去做胎心監護?孕期裡胎心監護很重要
    所以胎心監護不好過,時間久還要考驗心理承受力。胎心監護難通關閨蜜小美去醫院做胎心監護,總是不過關,醫生建議小美明天再去做,但可是結果不過關,醫生讓小美明天再去做。但小美卻說自己可以感覺到寶寶的心跳,不會有問題啊,而且自己一次次的跑醫院也不方便,明天能不能不去做胎心監護了?醫生回答:當然不行!
  • 孕媽懷孕36周,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真實原因太荒唐
    其中胎心監護便是孕媽產檢時的一個重要指標,胎心監護可以通過檢測胎兒胎動的次數和胎動時心率的變化,來判斷胎寶寶在孕媽體內的健康狀態。孕媽懷孕36周產檢,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真實原因太荒唐朋友小雪懷孕已經有36周了,前幾天去做產檢,結果醫生測了幾次胎心監測後,直接建議小雪住院,小雪一聽頓時慌了,問醫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孕36周起每周都要做胎心監護,有必要嗎?
    36周之後,孕媽都會被要求每周去醫院做一次胎心監護。肚子越來越沉重,行動也不很方便了,每周還要折騰一次醫院,又查不出什麼來。真的有必要每周去做一次胎心監護嗎?孕36周後每周做胎心監護,很有必要!你知道嗎?約有2/3的胎死宮內發生於臨產前,越是到了臨產階段,對胎心的評估越重要。胎寶貝對內外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一旦出現了對其生長發育不利的因素,胎寶貝首先在胎心與胎動方面出現異常情況:或快或慢、或強或弱,甚至消失。
  • 孕34周之後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有這個必要嗎?這項檢查意義何在
    但有些時候必須要出門,比如去醫院做產檢。孕34周之後, 孕媽每周至少要去一趟醫院,即使胎兒和自己的身體沒有出現問題,也要去做胎心監護,有些孕媽覺得很麻煩,其實別看胎心監護這項檢查很簡單,但是卻很有意義。什麼是胎心監護?
  • 胎心監護早上不合格下午合格,是胎兒缺氧嗎?一些細節孕媽早知好
    凝媽第一次做胎心監護,曲線亂糟糟的,不合格,孩子也沒問題。孕媽之所以會擔心,是不太了解胎心監護的具體情況,今天就來打消孕媽媽的顧慮。通過胎心監護儀記錄胎動時、宮縮時的胎心變化,形成一條監護曲線。可以推測胎兒是否缺氧。一般在懷孕36周開始每周需要做胎心監護,這是因為孕晚期胎兒足夠大、子宮空間小,胎兒活動受到限制,很容易缺氧。缺氧後胎兒窒息,可能會影響大腦發育、導致死產,所以孕媽媽要重視這項檢查。
  • 同樣是胎心監護,別人做20分鐘,你做1小時?4招快速滿分通過
    胎心監護這事,幾乎都是一周一次。正常情況都是20分鐘做完,可是很多準媽媽卻做了一個小時,主要是沒有找對方法。同樣都是胎心監護,別人做20分鐘,你做一小時?曉雅懷孕34周,大著肚子出門雖然有很多不便,但為了寶寶的健康,曉雅還是一次不落地積極去做產檢。第一次做胎心監護,曉雅非常緊張,大清早空腹就趕到了醫院。只見前面的媽媽們20多分鐘就做好了,輪到曉雅,卻做了40分鐘還沒完。
  • 胎心監護就是聽心跳嗎?孕晚期寶寶的重要指徵,不能光指望胎心儀
    二、什麼時候開始做胎心監護? 一般來說,從孕34周開始就需要增加胎心監護的產檢項目。 如果準媽媽有妊娠症候群和併發症的,應在醫生的建議下,提前開始胎心監護。 其實,當孕媽們出現了臨產徵兆時也是需要做胎心監護的。整個分娩過程中,胎兒安全娩出之前,醫生都要了解胎兒的各項指標和動向,保證分娩的順利和安全。有的產婦可能整個分娩過程都需要戴胎心監護儀,具體如何請聽從醫生的安排。
  • 胎心監護結果怎麼看,寶寶是否缺氧,看完這篇科普就懂了
    現在不少寶媽懷孕之後,都會選擇去做胎心監護。胎心監護是檢測胎兒在腹中是否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結果通常客觀可靠。胎心監護其實就是記錄胎心率的一個曲線圖,從這個曲線圖中可以看出寶寶在寶媽腹中的健康狀況如何,是否有出現缺氧的情況。
  • 需要去做胎心監護嗎?
    孕媽孕期裡第十六周開始,孕媽就可以開始感受寶寶的胎動了,對於不同的胎動孕媽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不過在胎兒胎動中有一種較為奇特的現象——胎兒打嗝,有孕媽會擔憂胎兒打嗝會不會對胎兒有不好的影響,需不需要為寶寶去做胎心監護呢?
  • 胎心監護每周一次太麻煩?看完這篇你就不會偷懶了
    進入孕晚期,寶媽會發現產檢項目中增加了一項「胎心監護」。不少寶媽認為,這不過就是坐在那裡聽聽寶寶的心跳而已,有必要做嗎?還有寶媽說,家裡已經買了胎心儀,每天都會聽胎心,是不是可以代替胎心監護?
  • 胎心監護上午不過下午過,寶寶為啥不乖?這些「潛規則」孕媽要懂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準媽咪們進入孕晚期以後,會發現產檢上多了一個項目,那就是胎心監護。從孕期32~34周開始,胎監就成了產檢項目上的「常客」。一次胎心監護,少則20分鐘,多則1小時都做不完,很多準媽咪都在胎心監護這個項目上栽過跟頭。胎監上午做總是不通過,下午卻又能通過了,寶寶為啥一點也不乖呢?是缺氧了嗎?關於胎監那點「潛規則」,孕媽要提前了解。胎心監護上午不過下午過,寶寶為啥不乖?
  • 胎心監護只是聽寶寶心跳嗎,檢查重要性不可忽視,寶媽趕緊了解
    孕婦在36周之後要做常規的胎心監護,主要是判斷胎兒在孕婦子宮內是否有出現缺氧的情況。胎監帶主要是用來固定胎心監測的電極片的,也就是說主要起一個固定的作用,雖然作用簡單但是卻必不可少。胎監帶通常有兩條,一條是用來固定聽胎兒心跳,即胎心率的,另一條是測宮縮的宮縮壓力用的,38周之後要兩條一起使用。這兩條胎監帶都是為了觀察寶寶是否健康發育。如果沒有進行胎心監護的話,很可能寶寶在孕婦腹中出現什麼意外,媽媽也不知道,到最後很可能就會出現悲劇。
  • 懷孕6周檢查,沒看見胎心胎芽,是因為時間早嗎?
    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懷孕以後也希望能夠儘早發現胎心胎芽。因為胎心胎芽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女人腹中的小寶寶更加健康。但是生活中很多女人懷孕到了6周的時候就會到醫院裡面進行胎心和胎芽的檢查,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看到胎心胎芽,是因為時間比較早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 第一次胎心監測是什麼時間?孕媽不用急,記好這3個時間點
    醫生:來早了靜靜懷孕後非常注意孕檢,在孕50天的時候,就積極的去醫院做B超,想看看寶寶發育的如何。但是靜靜來的太早了,孕50天時胎兒只發育成了胎芽,還沒有胎心呢。醫生建議她在孕60天之後在過來檢查。她非常疑惑,不是孕50天時,胎兒就已經有胎心了嗎?為什麼她的寶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