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看見朋友發了一條朋友圈,照片上孩子正在玩滑梯,爬上爬下,大汗淋漓,一看時間下午3點,正是天兒熱的時候。
我提醒她天熱不安全,朋友回復我說,沒事兒,孩子在家待不住非要出來玩,我看著她呢。看到朋友的回覆,我真的特別擔心。
孩子在家閒不住想出去玩,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像朋友一樣帶孩子出去玩,覺得只要看好了孩子,就「問題不大」。
但我想說的是,這真的不止是看著孩子玩的時候別受傷那麼簡單,大夏天的戶外娛樂設施,就是孩子的隱形殺手。
19年5月份,陝西西安一名1歲多的小男孩被滑梯燙傷臀部,醫院診斷為二級燙傷,每次換藥,孩子都疼的哇哇大哭,看得人十分揪心。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當天天氣炎熱,金屬材質的滑梯在太陽炙烤下溫度極高,才會釀成這樣的慘劇。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夏天高溫下的金屬欄杆、鞦韆等遊樂設施、柏油地面,甚至在太陽底下曬很久的家用車,如果車座是皮的,都會被曬得滾燙,寶寶皮膚薄而嫩,如果不小心碰到,即便是短時間的接觸,也有可能被燙傷。
被暴曬後的金屬溫度會升高,可能大人摸起來只是覺得有點熱而已,但對於小寶寶來說,即使是40℃的表面,長時間接觸後,也容易被低溫燙傷。低溫燙傷的損傷更深,所以恢復起來也更慢。
還要提醒家長們的是,不要把小毯子、外套,罩在嬰兒推車上。
一些家長用嬰兒推車帶寶寶出門時,往往喜歡用一條毯子蓋在上面。本來是好心為孩子「遮風避雨、防曬降溫」,但很有可能會害了孩子。
《瑞典日報》的記者曾做過一個「嬰兒車蓋毯實驗」,把嬰兒車放在烈日下,對比車內溫度:
可以看出,蓋有薄毯的嬰兒車車內溫度,會比沒蓋毯子的嬰兒車高出15℃!如果當時溫度更高,時間更長,後果不堪設想。空氣流不進,熱量散不開,這無異於把孩子放在一個隱形的「推車蒸籠」裡,危險程度不亞於密閉的汽車。
爸爸媽媽牢記:不要給嬰兒推車蓋毯子,自帶的遮陽篷才是最佳的選擇。
我曾在網上看過一個實驗,開燈剛10秒的地燈溫度就達到了可怕的138攝氏度,雞蛋都能煎熟。
這是極度高溫,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這些看似美麗的地燈,景觀燈,哪怕有些景觀燈或地燈並不是很燙,也要讓孩子注意遠離,因為除了會燙傷之外,還要預防漏電的風險,畢竟地燈風吹日曬的,線路容易老化,很容易造成漏電。
兒童燙傷,是最不好處理的意外事故之一。
首先,燙傷往往疼痛難忍,很容易引發感染,嚴重的話會危及孩子生命;其次,燙傷後容易留下大面積的疤痕,不但會影響生理功能,還會影響容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陰影;另外,孩子懵懂無知、活潑多動,這也導致孩子更容易遭受燙傷。
但孩子燙傷後,錯誤處理方式千萬別用,會給孩子帶來更大傷害。
比如燙傷後脫孩子衣服:
孩子燙傷身體,先脫衣服是還是先衝水?一步做錯,孩子扒層皮
另外給孩子塗醬油、抹豬油、肥皂、食醋、牙膏等等,甚至還有放蚯蚓、撒兔毛的,這些都是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的錯誤方法,一定不要給孩子用。
寶寶被開水燙傷,媽媽按常識用冷水衝,送醫院後醫生表示太衝動
天氣炎熱,外出時不要給寶寶穿衣服太多或者不透氣的衣服,戴上輕便的遮陽帽,不可在猛烈的陽光下長久地玩耍,最好在陰涼處活動。
有大量的出汗、噁心、頭疼頭暈、口乾舌燥、面色潮紅、呼吸加快、無精打採。
如果發現寶寶有中暑的跡象,首先要把寶寶移動到通風而且溫度適宜的環境中,流通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可以讓寶寶的呼吸變得順暢。適宜的溫度,家長一定要注意寶寶的接受度,不能為了讓寶寶儘快感受到涼意,就讓環境溫度降得太快。除了降溫之外,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補水,適量的補水指的是適量地補充口服補液鹽。
夏天天氣炎熱,帶孩子到戶外玩的時候一定要謹防孩子被燙傷,央視新聞曾發表過這樣一份「防燙傷指南」。
圖片來源 @央視新聞
真的希望,危險離我們的孩子越遠越好,孩子們都能健健康康的長大。
以下哪種夏季出行方式,是對的呢?
A.給孩子帶一個遮陽帽
B.去買東西,讓孩子一個人在車裡坐著
C.用小毯子把嬰兒車蓋上
福利時間
文中開頭提到的滑梯燙傷有很多槽點:
1.都已經2019年為何還給孩子穿上開襠褲?2.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燙傷也未做好相關急救處理,導致孩子送往醫院病情加重;3.將此事主要責任怪罪在金屬材質滑梯,是否讓滑梯背鍋嘛?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我會選取 點讚最高 的評論
送出 『表情包抱枕』1個
截止時間:7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