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新式武器,陸戰之王坦克和戰爭之神火炮的誕生!

2020-12-25 騰訊網

這回小編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現的「陸戰之王」坦克和「戰爭之神」火炮中的重炮!

首先是「陸戰之王」坦克!

1915年,歐洲西線戰場激戰正酣,由於機槍的巨大威力,進攻的一方損失遠遠超過了防守方,在這種情況下,英法聯軍與德軍陷入了僵持的塹壕戰!

雙方都想方設法突破對方的防線,打破這一僵局!

其中,一個英國人提出了一個建議,誰也沒想到,這個建議竟然改變了以後的整個人類的歷史,也讓戰爭模式出現了巨大變革!

這個人物就是斯溫頓中校,他提出研製一種將火力(壓制敵人部隊),越野(迅速突破對方防線),防護(能抵擋機槍火力)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

方案出來後,英國陸軍認為,這種拖拉機加上機槍(早期坦克就是這麼簡陋)的武器根本毫無用處,只會浪費錢!

但時任海軍大臣的邱吉爾卻慧眼識才!認為這一武器肯定能獲得巨大成功!不但下令組建了「陸地戰艦委員會」,還投入了巨額資金!

所以,坦克這個有「陸戰之王」稱號的陸地兵器,卻是被陸軍看做笑話,由不相干的海軍掏錢研製出來的!

1915年9月,樣車製作出來後,被稱為「小遊民」。全車重18噸,裝甲厚度為6毫米,(別看這麼薄,在當時已經夠用了!)火力上,在履帶旁配備了數挺機槍!(當時還沒有旋轉炮塔)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海軍給這一新式武器的代號是「水櫃」,音譯過來就是坦克!從此,這一名稱被廣泛接受,並沿用至今。

1916年9月15日,坦克首次登上戰場,投入到了戰況慘烈的索姆河戰役。由於故障等原因,投入的48輛坦克,真正在戰鬥的根本沒有幾輛!

但對德軍心理上卻是巨大震撼!他們首次遇到了用機槍怎麼打也打不爆的敵人!那些敵人坐在「鐵疙瘩」裡,用機槍瘋狂向他們掃射,那些「進攻部隊的噩夢」鐵絲網和機槍對坦克毫無作用,輕而易舉的突破了通常要付出幾千上萬人傷亡才能突破的防線!

到一戰末期,坦克逐漸解決了故障等諸多問題,立下的戰功越來越大!法國和德國也學習英國,分別擁有了「雷諾」和「A7V」型號的坦克,其中法國的「雷諾」坦克首創了現在坦克的標配——旋轉炮塔,成為了坦克史上的裡程碑!

一戰結束後,德國統帥部給國會的報告稱,坦克是德國戰敗的第一要素!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坦克成為了任何國家都必配的陸地兵器,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陸戰之王」!

接下來小編要談的是「戰爭之神」火炮中的重炮!

說到近代的重炮,就不得不提德國,德國人對大炮真的是情有獨鍾,他們的火炮在當時也是世界最高水平!

一戰重炮最出名的便是「巴黎大炮」!巴黎大炮,並不是法國人造的,相反是德國人造的,是因為德國人用它炮擊巴黎而得名!

這門大炮是1918年,已經是一戰即將結束時,用海軍火炮改造而成。當時是為了提振德軍日漸低迷的士氣和震懾法軍而建造!

為了能夠在德軍佔領區內直接攻擊到法國首都巴黎,德國人下足了工夫,將多個炮管拼接,炮身長度達到了36米,比十層樓都高!

大炮最大射程達到了令人不敢相信的131公裡!這個射程就是現在,許多重型火炮都達不到,很難相信一百多年前會出現這種產物!

但在當時,這款大炮雖然讓法國人感到驚恐,但已無力扭轉一戰戰局!德國依然戰敗!

然而擁有重炮情結的德國人又在二戰時研製出了更加瘋狂的「古斯塔夫」重炮,威力大到能以一炮之力摧毀一個要塞!

人類的思維和創造力真的是無法想像!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坦克被TB2無人機輕易摧毀,陸戰之王在現代戰爭有用嗎?
    曾經的陸戰之王似乎成為了活靶子,許多人不禁疑惑:現代戰爭中,坦克還有用嗎?是否該用無人機大規模取代坦克作戰?一戰中的Mark I 坦克1916年9月15日,隨著32輛形狀怪異的「鋼鐵巨獸」投入戰場,坦克這一貫穿此後大大小小所有衝突的武器第一次出現在戰爭中,德國士兵們面對這些「鐵盒子」是徹底傻了眼,打也打不穿,擋也擋不住,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英軍慢慢推進。
  • 謝爾曼坦克的火炮口徑一毫米之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坦克的火炮口徑和倍徑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從戰爭開始前的37毫米到50毫米,迅速進化到後來超過100毫米。可以說在漫長的戰爭中,坦克的火炮口徑,隨著交戰雙方對防護的提升,而不斷的進化著。然而在這其中也有一些不符合規律的,比如說美國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可以說在設計之初,美國陸軍就圍繞著一毫米在爭鬥。
  • 工業革命孕育世界大戰,大量新式武器應運而生
    ,使戰略機動、戰役機動和快速機動成為可能;在殺傷破壞方面,由於原子彈、彈道飛彈、大口徑炮彈、地雷、魚雷等武器的出現,致使戰爭的毀滅性、破壞性程度提高;在偵察探測和軍事通信方面,由於雷達、無線電報、有線電話、海底電纜的大量使用,使不同軍種、不同兵種、不同國家的部隊之間進行作戰協同成為可能,大大提高了指揮效率和作戰效能;在軍工生產方面,由於參戰國家基本實現了工業化,所以流水線式的大規模軍工生產和戰爭工業動員成為戰爭的基礎和支柱
  • 現代戰爭中,坦克徹底淪為了活靶子?「陸戰之王」可不是白封的
    坦克被譽為「陸戰之王」,全身由厚厚的特製鋼鐵組成,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以及強悍的打擊能力。在實戰中,憑藉著這些強悍的能力,坦克能夠有效殲滅敵方有生力量,並摧毀敵方建造的工事、陣地、車輛等目標。在美蘇爭霸時期,蘇聯上萬輛坦克形成的「鋼鐵洪流」,一度令北約國家夜不能寐,充分彰顯出坦克作為「陸戰之王」的強大威懾能力。但有矛就有盾,專門針對坦克的武器層出不窮。尤其是進入21世紀後,反坦克武器如同雨後春筍般問世。其中,走在該領域前沿的當屬無人機。無人機能夠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戰,向地面發射制導反坦克炸彈摧毀坦克。而坦克雖然火力打擊能力強,但根本對高空無人機無可奈何,更無法做到有效摧毀。
  • 第二次世界大戰12輛坦克-戰爭機器回顧
    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人們對坦克的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理論分析,但相對較少的坦克被生產出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鬥人員每個月都爭先恐後地製造坦克,坦克成了地面戰爭的主要武器。與此同時,這場戰爭推翻了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關於坦克在現代戰爭中的預期作用的許多假設,許多迄今為止一直堅持的理論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更適合現代戰場現實的理論。
  • 旨在支援步兵進攻的步兵坦克?步兵坦克在戰場上價值幾何?
    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家很快就從運動戰變成了塹壕戰,延綿不絕的鐵絲網和塹壕阻礙了士兵們的進攻,機槍、地雷和火炮更是進攻方的噩夢。以索姆河戰役為例,英軍一天倒斃在德軍機槍之下的士兵就多達六萬,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傷亡數字。
  • 主戰坦克、超級火炮成歐美新寵,被誰刺激的
    文丨王若鴻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際湃」(ID:pengpainews907),原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原標題為《軍勢2020:世界陸戰武器發展,新坦克、超級火炮成新寵》,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陸戰之王」能有多奇葩? 誰說自行車不能開炮 誰說圓頭圓腦不能當...
    2018年1月13日訊,新年來臨之際,各國媒體多有點評本國的新式武器裝備。作為「陸戰之王」,坦克戰車集成了軍事專家高新的科技和思維。不過,也有諸多戰車跑偏了路,淪為讓人忍俊不禁的奇葩。鼠式坦克鼠式坦克對重量有著謎一樣崇拜最終歸宿:蘇軍攻佔測驗場,兩輛「鼠式」被德國人自毀陸戰之王坦克,從一百年前誕生時,就是戰場上的「巨人」。最初坦克的概念提出時,竟然打算造上千噸的「陸地巡洋艦」。
  • 波斯帝國的陸戰之王,卡拉爾主戰坦克,俄制T90的簡配版本
    多災多難的伊朗一直在頑強支撐,雖然遭到美國等西方強國的全面封鎖,但是為了保衛其主權和領土,依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山寨各種能用的武器,以維持伊朗軍隊的作戰實力。除了對飛行器進行仿製,伊朗還對陸戰之王有濃厚的興趣,只不過這次不再逮著美國一家抄,而是把目光轉移到了俄羅斯身上。眾所周知,俄羅斯對於坦克的研製和使用,有著相當深厚的基礎和經驗,尤其是烏拉爾車輛廠開發的T-90A型主戰坦克,經受了敘利亞殘酷實戰的考驗,被證明是優於大多數同類裝備的優秀坦克,深得俄軍信賴,不但俄軍擴大採購數量,還暢銷伊拉克等中東地區。
  • 但我會是「陸戰之王」!
    相信最近一部大火的軍旅題材電視 《陸戰之王》 大家一定看過劇中由陳曉飾演的「張能量」 是一位拼搏進取的坦克兵 他向著「陸戰之王」的目標奮進 但你知道嗎?
  • 二戰德軍的野牛、黃蜂、蟋蟀再到野蜂,現代自行火炮的開山之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誕生後不久,法國人為了使笨重的牽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夠在各種地形條件下迅速地思考轉移陣地,在一輛履帶坦克底盤上安裝一門野戰炮,使具有機動越野性能。但這時的自行火炮沒有裝甲防護,只適用於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援。 世界上第一門具有裝甲防護的炮塔式自行火炮是由德國人製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崛起的牽引式反坦克炮在機動性、防護性上都較差。
  • 二戰系列之德國火炮
    今天咱們盤一下【二戰系列之德國火炮】,下面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火炮,發明於中國,是指利用機械能、化學能(火藥)、電磁能等能源拋射彈丸,射程超過單兵武器射程,由炮身和炮架兩大部分組成,口徑不小於20毫米(0.78英寸)的身管射擊武器。
  • 被稱為「新陸戰之王」,WEY坦克300都有哪些能耐?
    正因如此,當59D坦克開進保定WEY品牌工廠,震驚全網時,我正是見證人之一,它與坦克300硬派越野車進行了一場王對王的對決,當然,僅限機動性和智能性。複雜路況一往直前首先在機動性方面,我們跟著這兩款"陸戰之王"來到了汽車試驗場,這裡涉水路段、坡路、炮彈坑一應俱全,是對越野車型的極大考驗。那麼,坦克和坦克300表現如何呢?
  • 二戰系列之美軍火炮
    今天咱們盤一下【二戰系列之美軍火炮】,下面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火炮,發明於中國,是指利用機械能、化學能(火藥)、電磁能等能源拋射彈丸,射程超過單兵武器射程,由炮身和炮架兩大部分組成,口徑不小於20毫米(0.78英寸)的身管射擊武器。
  • 電視劇《陸戰之王》:新一代「兵王」在成長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首批展播劇之一,《陸戰之王》日前登上螢屏,因其與以往軍事題材劇作不同的風格而備受關注。導演張寒冰說:「我們想通過《陸戰之王》告訴觀眾,真正為王的不是某一種兵器,而是多種兵器的集合體;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團結協作的一群人。現在的作戰模式講究協同,只有組建合成營,多兵種、多兵員聯合作戰,才能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這也是我們部隊改革和發展的方向。」  張寒冰本人是個軍迷,對軍事題材作品充滿熱情。
  • 熱播劇《陸戰之王》中,載人坦克空降真的可能嗎?
    大家好,我是樓蘭百夫長要說最近的熱播電視劇,無疑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首播的《陸戰之王》是最火爆的了。百夫長作為小小軍迷一枚,自然是要學習觀摩的啦。但是看過第一集之後,我就失去了繼續追下去的耐心了。本想著我們康洪雷導演能再造一部坦克兵的《士兵突擊》呢,結果讓人大失所望。
  • 當創世戰車碰撞英德戰役,噴火坦克經典復刻再現傳說!
    而在現代戰爭中,噴火器的登場,更是令火真正的成為了戰場上十分實用的一種武器。世界大戰第二年,1915年,戰爭進入僵持階段,德軍和英軍在比利時的伊普爾相互對峙,雙方士兵隱蔽在相距很近的戰壕裡。在經過多日的沉寂之後,2月26日清晨,突然從德軍戰壕裡吐出無數條火龍飛向英軍陣地,英軍士兵被這突如其來的火攻嚇得驚惶失措,紛紛四散逃命。雖然士兵傷亡不大,但丟掉了陣地。首次使用噴火器成功後,德軍又多次用它作戰,取得一定戰果。
  • 蘇聯步兵的戰地炮火支援,用各型坦克底盤改裝的SU76自行火炮
    如果說起蘇德戰爭中的蘇聯自行火炮,估計很多人會想到的是SU-85自行火炮、SU-122自行火炮和SU-152自行火炮這樣的強大存在。畢竟這些大傢伙,往往都可以在戰場上力挽狂瀾。不過對於蘇聯步兵而言,這些大傢伙雖然可靠,卻不是時時刻刻都能為他們提供掩護的,步兵們需要的是隨時都能為他們提供掩護的東西。
  • 被嚴重低估的邱吉爾坦克,就算裝著6磅炮,一樣可以給虎式打趴窩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坦克就成了戰爭中的明星,他們可以輕易穿過密集的彈幕,越過攔路的壕溝,在反坦克武器還不發達的時候,這些鋼鐵巨獸幾乎無人能敵。因此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各國都加緊了對坦克的研發與生產,其中也有坦克的發明國英國。
  • 康洪雷新劇《陸戰之王》即將開播!看陳曉如何演繹坦克特種兵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8月20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由康洪雷執導,陳曉、王雷、吳樾、張雅欽等主演的電視劇《陸戰之王》將於8月26日在東方衛視播出。作為中國第一部聚焦現代坦克兵的軍事題材電視劇,該劇講述了95後新兵張能量(陳曉飾)和黃曉萌(張雅欽飾)進入部隊後遇到老兵班長牛努力(王雷飾)和特種兵楊俊宇(吳樾飾),新兵和老兵在一次次的觀念碰撞中,不斷經受磨礪、收穫成長,最終成為新時代坦克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