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江蘇揚州的一對母子被發現死在了家中。
10月12日上午,死者便失去了聯繫,丈夫趕忙回到家中,發現妻子已經自縊身亡,孩子一動不動躺在床上,心跳已然停止。120隨後趕往現場急救,但母子二人都沒能搶救成功。
警方暫時沒有透露案情的細節,但據有關人士透露,自殺的那位女士可能患有產後抑鬱症。
對於生過孩子的家庭來說,產後抑鬱這個詞應該並不陌生,幾乎每個母親在生完孩子後,情緒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些情緒上的波動來自身份認知上的變化,寶寶的出生徹底改變了母親們的生活節奏,每天24小時圍著孩子連軸轉,給產婦們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
還有一個原因是身體機能的失常,寶寶分娩後,產婦體內性激素的分泌將會大幅下降,而性激素的分泌則會直接影響媽媽們的精神狀態,使他們變得萎靡消沉,甚至陷入抑鬱。
據統計,超過50%的產婦,在分娩後都會出現抑鬱情緒,近15%的孕婦會患上程度各異的產後抑鬱症。產後抑鬱症就在我們身邊,每一個備孕的家庭都應做好準備。
但現實是,產後抑鬱症往往被大眾所忽視,很多人將產後抑鬱症視為矯情的表現,有時就連患者自己也認識不到抑鬱症的危害性,不願向他人傾訴自己的狀況,一味的壓制病情,坐視抑鬱症加重。這樣的產婦尤其容易被極端情緒所困擾。
近些年來,類似的案例層出不窮。
9月27日晚,在與丈夫共進晚餐後,日本著名影星竹內結子在自家的試衣間上吊身亡。
而竹內結子自殺的背後,隱隱約約有產後抑鬱症的影子,之前便有媒體爆料稱,在生下二胎之後,竹內結子便一直非常擔心自己的事業會不會受到影響,心情十分抑鬱。
7月8日,我國也有人打110報警,稱一女子在當地大橋上,將一名嬰兒拋入江中。
警方隨即出警,將涉事女子帶回派出所調查,與此同時迅速展開救援,在上午10:00左右,孩子被打撈上岸,但早已失去了生命體徵。
據涉事女子的丈夫反映,妻子在去年生完孩子之後,情緒便時常失控,甚至有自殺的打算。
當天上午,他接到了妻子打來的電話,並得知了妻子將要自殺的事實,於是他匆忙趕來試圖制止對方,但悲劇最終還是發生了。
顯然,涉事女子也深受產後抑鬱症困擾。
4月27日,湖南長沙的蘇女士抱著自己5歲大的女兒跳樓身亡,據報導,死者年僅37歲,還是一位海歸博士。
蘇女士的丈夫是高知分子,在某科研單位就職,夫妻二人高學歷高收入,還育有兩個孩子,向來是外人眼中的模範家庭。
據一位親屬透露,在自殺之前,蘇女士便有一些抑鬱症的跡象,但家人們沒有想到蘇女士的病情會如此嚴重,並沒有太過在意,從而間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臺灣女星鍾欣怡曾經形容過自己產後抑鬱的那段時光,"就算堅強樂天如我,還是碰上了產後抑鬱,他會慢慢將你推向黑洞,即使你不想去那裡,但是你已經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在以上介紹的幾起悲劇中,主人公們的生活狀況其實遠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糟糕。
竹內結子是知名女星,收入水平遠超常人,幾乎不會為生存而感到憂慮。
蘇女士全家都是高知分子,在當地教育系統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只要熬過最艱難的幾個月,日後的生活想來會越來越好。
但他們最終還是做出了極端之舉,因為抑鬱症使他們的情緒完全失控,將極端情緒無限放大,最終釀成了悲劇。
如果他們的家人能夠意識到產後抑鬱症的危害,並及時給予一定的關懷,結局可能會有所不同。
及時就醫,按時吃藥,這才是擺脫抑鬱症的應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