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八卦女(ID:baguanvpindao)
作者:由之
最近,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跨界賣口罩,女強人董明珠也坐不住了。
「董明珠的店」也開始售賣口罩,口罩預約平臺一經推出,預約數便超過7萬人。
和格力兩千多億的銷售額比,賣口罩的營收微乎其微。
但這一波「口罩營銷」,卻使董明珠的線上微店一炮而紅。
▲董明珠自媒體
其實,在這之前,董明珠微店的業績就十分亮眼,在成立的第一年,銷售額就迅速破億。
除了一把手董明珠外,格力的九萬多名基層員工,也都是線上店的店主。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1.
/6000億業績目標壓身,
格力走上全員「開店」之路 /
2018年底,董明珠為格力定下了2023年實現營業額破6000億的目標。
要知道,2018年格力的營業額剛超過2000億。
在五年的時間裡,營收翻三倍,在任何人看來,都是瘋狂的。
更何況,這個目標的實現,還面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帶來的諸多挑戰。
自2018年3月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房住不炒」後,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便不斷升級。
隨著房地產行業步入下行周期,家電行業的景氣度也受到影響。畢竟,新房裝修是購買空調、冰箱家電的主要場景。如果不是新裝修,估計大多數人六七年都不會換空調。
而2019年上半年,格力空調業務的營收,佔到公司總營收的80%。
可見,在房地產宏觀調控趨嚴的背景下,格力的營收壓力十分之大。
為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實現6000億的營業額目標,格力使出渾身解數,其中就包括打出「全員營銷」這張牌。
稻盛和夫曾說,「蕭條時期,全體員工都應成為推銷員。」
我們口中的「董明珠的店」,其實是格力自己的分銷商城,賣的商品也都是格力的產品,想在店裡買到董明珠籤名照的人可能會失望了。
現在,格力的九萬多員工,都是「格力分銷商城」的店主。每個員工店主都有一個專屬二維碼,買電器的客戶只能通過掃格力員工的二維碼進入「格力分銷商城」購物。
「格力分銷商城」裡的東西,通常會比格力淘寶店和線下店便宜一點。有時候,在淘寶店售罄的商品,在商城裡還會有貨。
去年雙11期間,格力更是在線上店提供巨額補貼,讓雙十一之前購買空調的人,也能享受雙十一的優惠價。具體補貼規則是,去年1月1日至11月10日購買「俊越」和「T爽」系列空調產品的消費者,可以登陸董明珠的微店「董明珠的店」,憑有效購買憑證申報補貼。
▲格力補貼公告,來源:新浪微博
此外,格力的全員營銷戰略,還與自身的多元化戰略相輔相成。
董明珠在2019年接受採訪的時候曾提到:「其實在(2019年)春節之前我就在想,大家都知道格力的主營業務是空調,那麼我們的生活電器、我們的冰箱做得那麼好,究竟該怎麼傳遞出去?」
銷售出身的董明珠,最終決定在2019年1月31日推出全員營銷的政策,員工回家過春節的時候,正好可以向親戚朋友好好宣傳一波格力的產品,相當於打了九萬個免費廣告。
現在在疫情期間賣口罩,也是為格力的多元化產品線打了個極佳廣告。許多人也開始認識到,格力不僅僅只賣空調,「董明珠的店」的用戶數,想必也是飛速增長。
據統計,截至3月10日預約結束,當天有47萬多人預約了「格力口罩」。
2.
/員工抱怨,客戶投訴,
「董明珠的店」爭議頗多 /
作為一位有個性的企業家,董明珠一向特立獨行,外界對她的爭議也始終沒有停止。
她現在推行的「全員開網店」模式,也被許多人嘲諷為自己打臉。
董明珠在參加央視節目的時候,曾大力反對年輕人開網店。她說:「90後不願意去實體經濟裡工作,在家裡開個網店,一個月賺一兩千不用受約束,不用打考勤,這一代人對國家經濟發展是有隱患的,不僅僅是網店模式給實體經濟帶來衝擊,它給整個社會都帶來了衝擊。」
▲來源:網絡
一向自稱有原則的董小姐,就這樣違背了自己的初心?
其實不然,細究可以發現,董明珠批判的是部分年輕人抗拒實體經濟工作的畸形擇業觀,她並沒有反對網店這種商業模式。
正相反,在商業社會,如果網店能和實體經濟很好的結合,反而能降低營銷成本,實現銷售額的飛躍。
而格力分銷商城,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招致了許多不滿,似乎沒有將「輔助實體」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甚至連自己的員工,都有一些抱怨。
目前,企業實行全員營銷時,強制員工內購、設置最低銷售指標等現象並不鮮見。而格力曾官方聲明並沒有實施這些手段,也並沒有為員工設立最低的銷售指標,「賣少了沒考核,賣多了會有獎勵。」
但是,格力為了促進員工在「格力分銷商城」中購物,讓分銷商城的積分成了員工年終獎的一部分。
而並不是所有的員工都有購買家電的需求,於是在二手商品交易平臺上,有許多員工在轉賣這些積分。
▲來源:某二手商品交易平臺
員工紛紛尋求套現的現象,恰恰證明了,相對於商城積分,大多數人還是想要現金年終獎。
除員工存在個人意見外,「格力分銷商城」的功能不完善也造成了部分消費者的不滿。
某知乎網友便發文吐槽格力分銷商城的退款服務不夠健全,退款速度太慢。
▲來源:知乎
這位網友之後跟帖稱,10天後才最終退款成功。如此退款速度,與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相去甚遠。
在「董明珠自媒體」公眾號發布了網店可搶口罩的通知後,筆者也第一時間體驗了一下「董明珠的店」小程序。註冊成功後,小程序跳出的界面讓我哭笑不得。
▲「董明珠的店」註冊成功界面
為何0積分也需要贈送?我開始懷疑,難道別人註冊時有積分只有我沒有,瞬間感覺自己錯過了一個億。
這個細節其實並不影響小程序的使用,但有微博網友稱,在預約口罩時遇到了更嚴重的問題,預約界面卡頓、中籤結果甚至都出現錯誤。
▲來源:新浪微博@寶貝bibi
▲來源:新浪微博@黑圍巾大叔
而考慮到預約口罩的人過多,出現這些現象也情有可原,這也並不會影響大家搶購格力口罩的熱情。
事實上,開店一年多以來,員工抱有不滿和客戶體驗欠佳,的確引發了許多輿論爭議,但絲毫阻擋不了「董明珠的店」銷售額躍升。
3.
/個人IP時代,
董店主帶動3.5億銷售額 /
「董明珠的店」我以前聽都沒聽過,能賺多少錢?
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而現實數據往往會讓人瞠目結舌。
董明珠的店剛開業沒幾個月,銷售額就突破了二百萬。
12月28日,格力電器舉行的2019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高峰論壇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透露,董明珠線上店在2019年銷售格力電器產品達到3.5億元。
這亮眼的業績,甚至超過了幾千家上市公司。在2019年,A股全年營業收入超過3.5億的上市公司,僅僅有八十多家。
線上店能擁有如此成績,一向重視個人IP打造的董店主功不可沒。
2014年,格力和成龍的代言合同到期後,董明珠便開始自己當格力的代言人。
那一年,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傳遍大江南北,羅振宇以公眾號、優酷視頻等平臺大量輸出個人原創內容,羅永浩用自己的熱度把錘子手機推上流量巔峰。企業家個人IP的價值,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銷售出身的董明珠,也深諳其道。
2015年,董明珠深陷「即將退休」的輿論漩渦,她和趙輝、蔡偉傑共同出資成立了珠海喜馬明珠新媒體有限公司,重點運營「董明珠自媒體」公眾號,做個人形象輸出。從股權關係上講,該新媒體公司和格力電器並沒有什麼控股關係。
▲來源:天眼查
共同出資的趙輝和蔡偉傑,一個是喜馬拉雅廣告董事長,一個是喜馬拉雅廣告執行總經理。
此喜馬拉雅是已成立18年的知名廣告公司,和我們熟悉的網際網路公司——喜馬拉雅FM並沒有什麼關係。
喜馬拉雅廣告的創始人趙輝更是有「中國十大策劃專家」和「中國霍普金斯」的稱號,算得上是中國廣告界的元老級人物,還擔任格力電器與創維集團的高級顧問。
趙輝在廣告營銷方面的豐富經驗,運用到董明珠身上,也是大獲成功。
與雷軍豪賭10億、格力手機內置自己照片、在魯豫節目中大罵員工等,讓人不得不佩服董小姐和合作夥伴高超的事件營銷技巧。
現在,人們一提到董明珠,就會想到雷厲風行、言辭犀利、敬業負責這些詞彙。在購買格力產品時,人們也會聯想到這些認知,更容易產生對產品的信任感。
董明珠個人IP自帶的流量,也使得格力一進入社群電商領域便迅速混得風生水起。
未來線上店積攢的流量,也能使格力的新產品線推廣事半功倍。
格力的研發能力是公認的業界一流,僅僅10天就開發出測溫儀的模具,不到半個月就建成整套口罩生產線。只要有充分的市場需求,格力的研發能力足夠支撐其快速開發多種產品線。
在空調市場面臨飽和的當下,格力要實現2023年的6000億營業額目標,根本上要靠業務多元化,擴展冰箱、小家電、手機、智能家居、晶片等產品線,同時也少不了線上店的幫助。
也因此,董小姐賣口罩,看似是一筆不賺錢的意外生意,但更大的可能,是給家裡開闢了一片新的草原。
關注鳴金網,擁抱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