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紅拂女 編輯/鄭道森
8月30日在優酷開播的《白夜追兇》自從豆瓣亮分以來,評分一路走高,已經從開播時的8.8,漲到了現在的9.0。這部講述一現任警察和一卸任警察鬥智鬥法故事的罪案類網劇,馬上就要成為今年的第一部刷屏爆款罪案劇。
這不僅讓人好奇,在過去的2015、2016年,每年每季度都有爆款罪案劇,例如《餘罪》《法醫秦明》《心理罪》《暗黑者》等等,今年為何到Q3才出來了一部?
主要還是受審查影響較大。差不多在去年這個時候,坊間開始盛傳「網劇和電視劇要統一尺度」的說法,不僅《餘罪》等幾部劇都播完了還要被下線,當時在播的《法醫秦明》,也緊急把劇中一些血腥畫面打上馬賽克,做出「亡羊補牢」的處理。本來說今年要上線的《餘罪3、4》,也遲遲沒有消息。
近日,五部委聯合發文的「新14條」中,再次明確了「未取得新聞出版廣電部門頒發許可證的影視劇一律不得上網播放」,換言之,以後所有網劇都不能只是平臺方自審自查,必須都要走電視劇的立項流程(即報總局審查),只有一個編號而不是發行許可證號的,不允許播出。
在這樣的環境下,《白夜追兇》為何還「頂風上線」?而又是為什麼,在對國劇十分苛刻的豆瓣,它竟拿到了9.0的高分?
「第一部走電視劇立項流程的罪案類網劇」
在位於北京東南五環的高碑店,我們見到了《白夜追兇》的監製五百和導演王偉。這一對從《心理罪》就開始合作的老搭檔,此次對新劇的信心非常充足。五百非常直接地告訴小娛,新政基本都不會影響這部劇,因為這是第一部按電視劇立項流程走的罪案類網劇。
「大概是去年6、7月,我拿到劇本以後就帶著導演找到了金盾,金盾審了一遍劇本以後,給了修改意見,改了以後又給到了總局,總局又審了一遍;之後我們就按著審了兩遍的劇本拍,成片後又送總局審了一遍。等於這個過程大概審了三遍。」
五百說,當時還沒有傳出統一尺度的說法,絕大部分網劇都是平臺方自審自查的,但《白夜追兇》是第一部在當時就主動走了電視劇立項流程的一部,算是主動給自己上了一層保險。
實際上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也了解到,涉案、涉及少數民族等幾種題材,屬於「特殊題材」,從一開始審查尺度就比普通題材要嚴格。所以最早開始走電視劇立項流程也是理所應當的。其他常規題材,目前還是以平臺方自審自查為主,即使是昨日頒布的「新14條」,也只是指導建議而非強制執行的法律法規。
只不過常規題材一般不會引發什麼後果,但涉及到罪案、民族等敏感話題的特殊題材劇種,當造成了一定甚至不可控的播出效果時,即使是已播出完成的劇,也會被強制要求下線。
例如去年的《餘罪》。還有同期下線的《暗黑者2》,據知情人透露,該劇屬於當時平臺方嗅到新一輪審查風聲,擔心影響到之後上線的《暗黑者3》,遂主動下線。「我們的《滅罪師》也在那一輪被下線了,這件事你知道吧?」五百笑眯眯地主動跟我們提起了這件事。
其實《滅罪師》在之後又悄無聲息地重剪上線了,但對於以類型劇來綁定一部分核心用戶的平臺方來說,自製劇頻繁被下線,勢必會造成一定的用戶流失。
《滅罪師》
審查的好處是規則明晰、損失減少
正是因為有了那一次的教訓,這次做《白夜追兇》,五百和王偉選擇了主動給自己戴上了「鐐銬」。「我覺得審查並不是老虎。相反正是因為這次劇本階段就給他們審了、也修改了,我們再按著修改後的劇本拍,在成片層面要改的就非常少了。」
王偉的回憶中,成片後被刪的戲總共不超過五場,而且沒有整場刪戲,只是有部分太血腥的鏡頭,總局建議能否用遠景來代替特寫,這個他們也是理解的,畢竟有些畫面確實衝擊力太強了,「目前視頻網站也沒有分級制度,這些畫面確實會讓很多觀眾感到不舒服,這也不是我們的初衷。」
也就是說,審查越早介入,帶來的是規則明晰、人力物力的損失也會相應減少。畢竟,比起拍完後才被要求整場整場戲的剪,在劇本階段就明確了什麼能拍、什麼不能拍,的確會使得整個劇組的工作更加高效集中。
這一次金盾的參與程度頗深。金盾首先給出了修改意見,改後的劇本再送到總局,總局再給出修改意見,製作方五元文化才會拿著兩輪修改後的劇本,開始進行拍攝工作;拍攝完成後,平臺方又將成片再次送審總局審查,之後就正式上線。整個工作流程是這樣的。
從實際拍攝的層面,金盾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都給予了不少意見。但這些意見並非蠻不講理,也大抵不會橫加幹涉電視劇本身的創作規律。「他們自己也討厭把我們的形象樹立得假大空,還跟我說『別把我們寫得那麼高大上,我們自己看著也彆扭』,但是寫得特別邪惡也不對,據我的了解,我們的警察隊伍還是比較優秀的。」監製五百表示。
所以,此次《白夜追兇》在人物形象和命運走向上設定的基調是:好人陣營(即公安隊伍)裡沒有黑化的,即使是潘粵明飾演的關宏峰,私藏陷為犯罪嫌疑人的弟弟關宏宇,為其鋌而走險做踩界的事,但他的身份始終都是警隊的編外顧問。
別小看編外與編制內的區別,這裡頭可有學問。小娛不由得想到一部得以上星的電視劇《後海不是海》,劇中張嘉譯飾演的中年男人也曾是刑警,但在該劇中該角色有過婚外戀,嚴格來說這可能涉及到「汙化警察形象」,但如果是離職刑警那就有了可轉圜的餘地。畢竟這個角色已經不在公安隊伍裡了。
從劇情中我們也能看到,編劇在想方設法給觀眾釐清關宏峰的身份,第一集的臺詞裡說「我已經不是你們隊長了」;至於將離職警察請回來做警隊顧問、允許其接觸案件細節是否合情合理,劇中也有解釋。
在第五集中,王瀧正飾演的現任隊長與副隊長劉長永的對話中透露,關宏峰並非被警隊辭退,而是主動請辭,加上其在查案中體現的成熟老練的辦案能力,確實「沒他不行」。儘管略有點主角光環吧……但說起來還是合理的。
五百認為,外界多少還是有點妖魔化審查這件事了,傳言中「影視作品不能出現抽菸鏡頭,警察更是不可能」等等,他聽了直笑,「如果你的故事是合理的、劇情推動力是夠強的,到了某個時刻警察抽根煙也是未嘗不可的。」總之,一切都可以商榷,但你不能在一開始就拿這個給自己的作品不夠好找藉口、找臺階下。
「審查只會大浪淘沙出更出色的作品,作為創作者,要捫心自問的是,拿掉審查不允許的那些血腥暴力鏡頭,你的作品裡還剩什麼?」對於那些打著擦邊球販賣血腥暴力的罪案類網劇,審查或許真的算是一件好事情。
導演王偉對審查在暴力、血腥鏡頭上的限制也深有體會。據他透露,在《白夜追兇》中,總共只有兩場直面殺人的戲,第一場就是將弟弟關宏宇推入犯罪嫌疑人深淵的一家五口滅門案。(其他案件都以展現結果而非過程居多)
開場戲是一個影子在分屍
是這場滅門案的其中一個側面展現
為什麼這場戲要直觀、正面展現殺人動作?為什麼不能用遠景或者間接的展現方式?是在刻意凸顯血腥嗎?而最重要的是,為什麼這麼血腥的鏡頭,卻能安全過審呢?
對此,王偉的解釋是:「這個案子是整個故事的起因,正是因為這個滅門案,關宏宇成了犯罪嫌疑人,他哥哥關宏峰才會做那些鋌而走險的事。所以在這個案子上一定要給觀眾足夠大的視覺衝擊力,要引起觀眾對這個案子的重視。否則人物接下來做的事觀眾都沒有辦法信服了。」
但在這場戲中,王偉還有更細緻的不同的設計,兇手殺成年人時是有動作呈現的、非常殘暴和血腥;而在殺兩個孩子時,鏡頭沒有直觀展現過程,上一個鏡頭是一刀下去,下一個鏡頭已經是兩個孩子倒在地上(沒有正面鏡頭)。也就是避免了「殺孩子」這個動作給觀眾帶來的心理衝擊。
由此可知,在這部《白夜追兇》中,血腥和暴力鏡頭的出現,一定是遵循電視劇的功能性的,開場的「影子分屍」可以用藝術的手法處理,是因為這裡只需要告訴觀眾這件事情的發生;而到了要正面展現案件細節的時候,鏡頭也不會迴避。
新政不新,早已有之
明確電視劇網劇邊界,利大於弊
確實正如五百所說,拿掉了審查限制的那些東西以後,《白夜追兇》的品質仍然非常過硬。血腥鏡頭只佔很小的比重,也很少會有可怖的殺人越貨鏡頭,但整體就是會滲著一股《冰血暴》似的冷峻與嚴寒,這不得不說是主創團隊功力的過硬。
這次《白夜追兇》走電視劇的立項流程,除了能更好地應對審查以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作為正兒八經的「電視劇」,《白夜追兇》同時也具有了可以上星的資格。未來,也許不排除會在衛視看到這部9分網劇,覆蓋面也將會更廣。
一部罪案類純網劇還能返銷到衛視?這在以前是可行的,2015年,由霍建華和馬思純主演的《他來了,請閉眼》同時在東方衛視周播劇場與搜狐視頻熱播,但這部劇當時在審查上也遇到了相當多的麻煩。
知情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北京市公安廳直接表示「沒法審」,按審查的標準,這部劇中很多東西都通不過,包括薄靳言以顧問的身份卻行警察辦案之事,以及警察辦案的程序和手續都不合適等等。
最後,衛視方以「欄目劇」的形式為這部劇放行,即不按劇場的title走,自然也不走電視劇的立項、審查程序。但其實2014年底,總局為了防止以欄目劇形式打擦邊球,已頒發「對欄目劇說NO」的限娛令,並從2015年開始實行。所以《閉眼》當時真可以說是鋌而走險上陣的。
這一限娛令的核心是:兩集電視劇播出後必須插播新聞、紀錄片、專題片等其他內容,22:30之前不允許再播出任何形式的電視劇。從此以後,罪案劇就成了視頻網站專寵的寵兒,在衛視幾乎等於銷聲匿跡了。
由此可知,所謂的新政並非現在才有,而是一直以來均不斷有新規來界定衛視與視頻網站的邊界。
今年2月,總局再次頒布新規,規定一旦在總局電視劇司進行過備案公示,必須經過電視劇司的最後審核,拿到播出許可證後才能發行。未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的劇目,不得違規改為網劇上線播出。如果遇到劇目確實不再在電視渠道發行,而只在網絡播出的情況,可以由製作方向電視劇司提出撤銷申請,再轉為網絡劇上線。
這話聽著很繞,換成人話說就是:如果是網劇,一開始就得走網劇備案,電視劇亦然,如果從臺網聯播劇轉成純網劇了,要重新備案。
換言之,很多電視劇是沒有拿到發行許可證改為網絡播出,拿到許可證後才上星播出,但這種操作手法現在也不被允許了。當時,《精絕古城》因此臨時被從衛視撤下,《熱血長安》則沒有再謀求衛視發行。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新規、新政,我們發現,衛視和視頻網站播出的劇集的規則和邊界正在重新被建立,這從大方向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衛視面對的是全年齡段的男女老少,一些特殊題材的尺度、畫面,確實不適合在衛視播出。
而當視頻網站也不再是投機取巧者的「法外之地」時,像《白夜追兇》這種按電視劇的要求來約束自己、整體藝術質量也非常出色的作品,的確比網劇粗放年代刻意販售血腥暴力的作品,更能給現代觀眾帶來豐富的精神滿足。
排版/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