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禪意風格的日式庭園,守拙為美,追求著一種混沌無象、清淨無為、天人合一的意境。返璞歸真的自然觀,隱與恬淡,歸兮無塵,是人們置身日式庭園最大的感悟所在。
我們經常會收到後臺留言,希望有日式庭院營造的內容,其實不管是花園設計師,還是花園愛好者,很多人特別青睞日式禪意的庭院風格。那麼日式庭園的營造到底應該怎樣從無到有展開呢?
之前,草月流景觀設計機構創始人 郭雲鵬老師開設了「日式庭院營造要素及方法」的線上分享課程,深得造園同仁的認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日式庭院營造,獲取乾貨知識,我們將用文字回顧課程分享裡的重點內容,以饗所有熱愛花園的同仁~
關於分享嘉賓
郭雲鵬,草月流景觀設計機構創始人,專注於日式庭院設計、營造18年。花園集學院講師,以工匠精神為客戶提供高端私家庭院,精品會所酒店景觀服務。
關於課程內容
日式庭院的藝術特點
日式庭院的主要樣式
日式庭院的構成要素:石組
日式庭院的植物設計
日式庭院的其它構成要素
茶亭露地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課程內容的第一部分,主要由從設計靈感來源、庭園氛圍的營造、日本庭園的池泉、瀑布、遣水等幾個方面開始初步了解日式庭園。
中國庭院與日本庭園
從中國傳來的庭園文化,經過漫長的歷史時間的演變,已經產生了日本獨自的表現方法和實現手段。
在中國園林中經常會用奇巖來點綴其中。其中最為人氣的莫過於太湖石。這種石頭又以瘦漏透皺為美,全憑自然,經常獨石成景。在這點上,日本和中國有完全不同的審美觀。日本庭園的石頭強調以拙為美,以石組的形式來表現。
中國庭園:人工中見自然。日本庭園:自然中見人工。
設計靈感來源
日本庭園是通過提煉,凝聚對自然風景的優美的思考,然後將這種思考用一定的手法加以表現的庭園,其設計靈感來源主要來自下面的幾個方面。
1、蓬萊仙境思想(長生不老的祈願)
人們幻想在大海深處,偶爾會突然出現的蓬萊仙島的蓬萊山中生活著長生不老的神仙玄元聖祖,他手裡有讓一般凡人吃了也能長生的仙藥。
因此,在日本庭園中,象徵著長生不老的蓬萊,方丈(鶴島)和瀛洲(龜島)仙島三座仙山成為普遍的主題。
2、對山,海,自然的嚮往
日本是個四面臨海的島國,大海自然而然地成為日本庭園常見的創作靈感來源。作為大海的象徵,必須要有一個池塘,幾個小島。隨著小島的數量的增加,觀賞角度的變化,而從使景觀發生變化。
3、風景名勝的再現
總之,在日式庭院設計時,如果你找不到靈感,可以嘗試多去自然界中看看,大自然對於自然禪意的日式庭園的營造來說,即是最好的老師。
日式庭園的藝術特點
與自然融為一體
1、建築與景觀緊密結合
為了能在建築內觀賞室外美麗的風景,建築物的朝向、室內的布局等關係十分緊密。這正是日本自古以來建築配置不是左右對稱的原因。
2、曲線之美
大自然中不存在直線。作以自然風景作為主要特徵的庭園中也基本不使用直線,而是用各種曲線來營造空間的自然之美。
3、融入周圍景色
通過借景,將美麗的庭園融入周邊的美麗自然風景中,是一種將美的意識最大化的表現。修學院離宮是活用大地的紋理的好範例。
此外,樹木作為庭園內景觀的重要部分,需精心修剪,而與周圍環境相連的部分,可漸漸地融於周邊自然的手法,既而使得庭園與周圍環境取得良好的平衡,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4、崇尚自然的本來狀態
景石:使用顏色和形狀合適的,不經過任何加工的石頭。通過變化石頭的朝向、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來表達設計者的情感,強調石頭本身的「樸」跟「拙」的韻味。(關於石組,後續我們也會在第三講的分享中為大家帶來詳細講述。)
樹木:崇尚按照大自然中植物的生長狀態來布置植物,自然型的植物修剪是以不影響樹木自然的外形為前提,採取類似於「透雕」的手法進行修剪。
5、水景
通過對水環境所下的功夫,表達了日本人對自然的尊敬。瀑布的水音,涓涓細流的水音等都有非常震撼的效果。瀑布通過水量和流落的方式來調整水音。
6、注重庭園的生命力
隨著時間的流轉,庭園呈現出不同的美。不同的歲月、季節、時間,庭園的美都能打動人們的心靈。在風、雨、光、影、水的自然條件下,景色隨之變化並且各個季節不同的形態,從而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7、氛圍的營造
日本庭園除了地形規劃、景石擺放、植物布局外等具體的庭園元素外,根據庭園空間製作出的場地氛圍比其造型更為重要。
8、留白
留白與禪宗思想共通,禪宗的心身清淨不是通過語言文字來傳達,而是通過沉默不動的靜坐來體現。
日式庭園的構成要素
池泉、瀑布、遣水
1、池泉
自然界中水的存在方式有「從上落下」和「積水」兩種,日本庭園的水景也基本採用「從上落下」和「積水倒映景色」這兩種製作方法。
日式庭園泉池製作景色和營造氛圍時,最重要的便是池塘駁岸的處理方式和水面與周圍地基高度的設定。
不同類型的石組,構成了不同類型的駁岸,營造出不同的池泉氛圍。(具體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直播回看,了解詳情)
2、瀑布
日式庭院中設計瀑布時,光源和地形的考慮必不可少。
製作瀑布時,水量的大小至關重要。例如要形成一定寬度的片落瀑布,就需要較大的水量。同樣,傳落的瀑布如果水量小了,就失去了氣勢,看不出水流泛起的白花。
瀑布的位置也影響觀賞效果。位於花園南側的瀑布,處於背光,在陰暗中的瀑布能夠使人感到深度並產生想像空間。
總之,不同類型的瀑布,需要具體考慮各方面的要素,才能達到不同的觀賞效果。(具體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直播會看了解)
tips1:瀑布役石安裝教程
安裝瀑布石組的時候,要考慮竣工後實際眺望那座瀑布的視點的距離、水平高度、方向,然後探明從那個地方眺望的瀑布的最佳姿態。鏡石的安裝方法決定水落下的形態。朝前傾斜安裝的話就成為如「布落」和「離落」那樣離開石頭落下的瀑布,向後仰安裝的話就是如「傳落」那樣水從石頭上衝過的落下方式。親石安裝的時候,左右兩塊石頭要考慮平衡,一方較高,另一方較低安裝。兩塊親石都稍微向內傾斜,不過程度不一樣。稍低的那塊親石向內側傾斜幅度較大的話則可以顯示出險峻。鏡石向內收,像是從左右兩塊石頭向裡面隱藏一樣的安裝的話,更加容易給人造成深邃的山中的印象。
tips2:瀑布的開閉和視點的位置關係
瀑布的開口不同表現出不同的氛圍。打開面狹窄的要比開闊的更能顯示出深山的氛圍。打開面窄的瀑布適合近距離觀賞,太遠就不容易看到瀑布的流水面。打開面寬的瀑布適合遠距離觀賞,太近會感覺缺乏進退,變成平面的瀑布。
tips3:瀑布坑
瀑布坑的大小需與瀑布落口的大小成正比。必須使坑的水面保持平滑,不然會弄亂瀑布的落下方式。
3、遣水
遣水在建築物之間穿行的時候,根據環境和用途的變化,水路的寬窄也相應的發生變化,如同山野中的小溪。非常自然的彎曲的蛇行般的水路,兩側的岸邊上自然生長樣子的水生植物和石組都是修景的必要方法。
遣水根據氛圍不同有不同的稱呼,水變成白色,譁譁急流一樣的上遊氛圍稱為「急灘」;之後是坡度緩和的「中遊」,安穩悠閒地流淌於彎彎曲曲的地方稱為「下遊」。
tips1:無鄰庵的水系
水系周圍的植被需要相應地根據水流的種類來改變。急灘因為在山中,水面被樹覆蓋,水流的深處有一些勉強看得到或者完全看不到的地方。中遊的灌木較多,只是局部有些地方被植物覆蓋。下遊的駁岸幾乎全是草坪,就是是有石頭,也是點狀的獨立的石頭。
tips2:遣水設計和打造
水流的斷面
水流的駁岸基礎的混凝土需要被石頭全部遮擋,不能露出。水流的石組安裝時模仿天然河流的流淌方式做成。水流彎曲,駁岸收到水流強烈衝擊的地方要安裝接受水流衝擊的立石,水流緩和的部分減少石頭的數量,或者做成洲濱等。
跌水部分的斷面
在落下的高低落差較大的部分,兩邊駁岸豎立的股價結構如圖所示,像虛線那樣以斜角落下比較好。有角的話,駁岸石組有時會無法全部遮掩混凝土骨架。
水流底部的鵝卵石
上遊石頭堅硬有稜角,大小不整齊,水是跳躍著的。下遊中根據水流,石頭變為小而圓,水流變得平穩。
急灘及急灘的石頭選用
如何讓日本庭園結合中國的文化及時代的特徵,是我們造園人需要思考的問題。感謝郭雲鵬老師對於日式庭院營造課程內容的無私分享,希望能提升大家對日式庭園的理解。後續,我們會將課程內容以系列文的形式進行分享回顧,歡迎持續關注。